“一門雙提督,三代九將軍”沙縣夏茂民間軼聞一則


“一門雙提督,三代九將軍。”這是沙縣夏茂羅姓探花府門口一對罕見的楹聯。從這對楹聯含義上可以看出,羅家是世代為官的門第。

羅探花即羅英笏,前清乾隆年間人。從小天資聰穎,好習武功,在鄉試和省試中,都上了黃龍榜。羅探花為人剛下不阿,為官清正,一生不戀功名利祿,深受庶民愛戴。

清乾隆三年,羅英笏以福建武舉身份,晉京參加進士考試。赴試之日,在京都南轅校場上,演試十八種兵械時,大顯身手,有剛有柔,剛柔相濟,虛實分明;馬上馬下,似一隻出山虎,又如一條蛟龍。功藝精湛,博得全場喝彩,主考滿意,張榜時得中一甲一等武進士(按當時考試規定,武進士限取三十二名)。

殿試之日,三十二名武進士,爭奪三鼎甲,即狀元、榜眼、探花。

在御花園演武廳顯示奇才。羅英笏由於旅途跋涉,精神欠佳;再加場子試後,又無很好休息,故在殿試之日,由於體力消耗太大,在最後演試青龍日月刀時,眼睛一花,在慎大刀失手。在這千鈞一髮時刻,眾人替他捏了一把冷汗,羅英笏機智地用左腳迅速金鉤回刀柄,大刀回手,繼續演武,頓時全場歡呼雷動。

就在這嘈雜的聲浪中,內侍宦官傳呼:“大家聽著,皇上有旨,傳武舉羅英笏上殿。”羅英笏不慌不忙來到皇帝面前,俯伏金階口稱:“陛下,微臣羅英笏參見,願我主洪福齊天。萬歲!萬歲!萬萬歲!~”皇帝怒曰:“羅卿!你出身武林,通熟韜略,大刀失手,你該知罪?”英笏聰穎出眾,膽識過人,從容跪稟:“臣演試青龍日月刀,似乎失手,實屬誤會。此步是個毒步,曰‘跌馬回刀’,乃我羅家祖傳絕技。據臣太祖羅公教誨:臣祖輩奮戰沙場,以此刀法,屢立佔功;此絕招只能傳媳婦,不能傳女兒。今臣為輔國定邦,故趁殿試之期奉獻皇上。”

帝聞其奏,頭頭是道,認為羅英笏才略出眾,頓時龍心大悅。硃筆圈定羅英笏為武探花,官封殿前侍衛;賜黃金百錠、錦帛拾匹、美酒拾壇、遊皇街三天;賜假三個月回鄉省親祭祀,在沙縣夏茂建探花府一座。朕意:英笏善射箭,可在夏茂選一中心,人立其中,向東西南北各射一箭,箭矢落處,奠基樁號,就打在那裡。

羅探花聞旨,慌忙啟奏:聖上恩賜,微臣銘感心中,奈臣家中人少,佔地太大,減少耕地,不利庶民生計,探花府只需千柱落地(今日羅家祖厝內,柱子的確一千根不少)足矣。皇帝准奏,羅探花謝恩回沙榮宗耀祖,譽滿閩中腹地,時年僅二十八歲。

這則軼聞,至今在民間仍傳為美德。

廉潔持重的羅英笏

清乾隆三十年(1756年)沙縣夏茂來了一位告老還鄉的將軍。他簡單地修繕了幾間老房子,也不添置傢俱,就這樣住下。人們不解地問他:皇帝賞賜給你的錢足夠蓋一座氣派豪華的探花府,你為什麼都把它拿來接濟貧苦的鄉親,也不置一些房產田地,留給子孫?他說:“子孫如果不如我,房產田地再多也無用;子孫如果比我強,也用不著為他們添置。”他雖然官名顯赫,但卻生活樸素,廉潔持重,舉止文雅,頗有儒將風度。他就是被乾隆皇帝戲稱為羅聾子的羅英笏。

  羅英笏(1709—1778年),字榗掄,號冒溪,沙縣夏茂人。他從小喜歡習武,18歲考入武學堂。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羅英笏中武舉人,乾隆四年殿試賜武探花,點授御前侍衛。

  乾隆九年,羅英笏被任命為雲南維西營參將。乾隆十二年,金川安撫司莎羅奔發動叛亂出兵攻掠革布什扎及明正兩土司。四川巡撫紀山派軍彈壓。金川“其扼隘處,必將站碉,瓷以石而竅於牆垣間以治石外擊,旁既無路,進須從槍石中過。故一碉不過數十人,萬夫皆阻。”莎羅奔和他的侄孫素諾木聯合各地方勢力,憑藉險要地形,仰仗高聳雲際的堅固碉林,大敗清軍。清政府又命“徵苗有功”的雲貴總督張廣泗統兵三萬大軍,分兩路進攻金川地區,又被戰敗。於是,乾隆派大學士傅恆為經略調集精兵三萬五千人,採用提督嶽鍾琪的進軍方略,分兵兩路進攻。羅英笏調任撫標參將,隨軍承辦軍務。清軍直攻莎羅奔的老巢烏圍。莎羅奔恐懼,求降,並“稽顙膜拜,衷甲持弓矢迎,”“請奉約束,丁經立誓。”清軍以兵不血刃,平定金川。金川平定之後,皇帝賜御“福”字贈送羅英笏,並提升他為貴州定廣協副將。

  乾隆二十年,羅英笏擢升為陝西興安漢羌鎮掛印總兵。興安漢羌處在萬山之中,治安十分混亂。羅英笏到任後,政治武備,訓練士兵,清理糧餉,德威兼用,軍民心悅誠服。羅英笏離任後,當地軍民勒碑以示懷念。

  乾隆二十二年,羅英笏調任浙江總兵。乾隆二十四年5月,英國東印度公司職員洪任輝受英國公司派遣來華,企圖通過到乾隆皇帝的面前告御狀的方式,來與中國政府談判,把天津作為通商口岸。洪任輝5月9日從廣州出航,佯言乘船回國,但卻偷偷地直航回寧波。5月30日,當洪任輝坐船到達定海海面時,羅英笏早已派水師堵截。他堅決執行乾隆皇帝外國船隻“將來只許在廣州收泊貿易,不得再赴寧波……不準入浙江海口”的詔諭,派人告知洪任輝“仍回廣東貿易,不得在此停泊。”洪任輝只好說出了實情,希望浙江的總督能夠替他們將狀紙送到乾隆皇帝手中,但羅英笏斷然拒絕了洪任輝。羅英笏派中營守備陳兆龍押送洪任輝返回廣東。同年,羅英笏受命出任武科會試主考官。乾隆二十六年,乾隆皇帝召見羅英笏,又賜書“福”字,並加授武顯大夫。

  乾隆三十年,羅英笏告老還鄉,回到沙縣夏茂。他以耕讀勤儉勉勵後人,從不炫耀自己的軍功戰績,與族中鄉親和睦相處。乾隆四十三年,羅英笏病逝。


“一門雙提督,三代九將軍”沙縣夏茂民間軼聞一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