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三缸機抖是夏利惹的禍 但這次真要跟夏利說再見了


沒能熬到平安夜,夏利就要說再見了。12月22日晚間,一汽夏利連續披露14份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重大資產重組議案,一汽股份擬將持有的

43.73%股權無償劃轉給中國鐵路物資股份有限公司。次日一汽夏利(000927)於開盤後迎來複牌,股價迅速飆升至漲停,報收3.98元/股。

都說三缸機抖是夏利惹的禍 但這次真要跟夏利說再見了


一汽夏利稱,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的實控人仍屬於國資委,因此不構成重組上市,只屬於國有資產監管的整體性調整。

都說三缸機抖是夏利惹的禍 但這次真要跟夏利說再見了


算了,說的通俗一點就是,曾在17、18年負債幾十個億的一汽夏利沒有“選擇”起死回生,而是徹底說再見了。曾經打趣道“年少不努力、長大開夏利”,如今不努力的孩子們連夏利都買不到了。

都說三缸機抖是夏利惹的禍 但這次真要跟夏利說再見了


多年前曾以為夏利也會跟老捷達或飛度等親民的小車一樣,不斷的進化、演變,陪伴中國消費者一同成長,成為“中國版高爾夫”,可沒成想剛夏利的全盛期剛過,就折騰成這樣了。今天藉著機會,咱們來追憶一波夏利吧。

都說三缸機抖是夏利惹的禍 但這次真要跟夏利說再見了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汽車工業總公司決定大力扶持北汽、津汽、廣州標緻這三家車企,當時它們的主要任務便是研發生產經濟、實用的代步小車。

都說三缸機抖是夏利惹的禍 但這次真要跟夏利說再見了


1983年,天津汽車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正式成立,同年2月,考察團奔赴日本進行考察,很快他們便將目光鎖定在了日本大發的

Charade轎車上。天津生產的初代夏利TJ7100與Charade的造型與幾乎完全一致,可以說是完全照搬。

都說三缸機抖是夏利惹的禍 但這次真要跟夏利說再見了


圖中的Charade是性能版,排量993cc,三缸渦輪增壓,最大功率101馬力,最大扭矩130Nm,關鍵是這輛小車的整備質量只有782kg,所以百公里加速時間僅為8.2秒

。當然了,進入國內的僅僅是993cc的自然吸氣發動機,一方面是考慮到成本,另一方面則是應對當時國內的油品。

都說三缸機抖是夏利惹的禍 但這次真要跟夏利說再見了


在那個罕有對手的年代,任何一輛技術成熟的車型投入市場都會收穫的盆滿缽滿。看到這款汽車在短短的時間內火遍大江南北,天津市政府於1987年同意進行第二期微型汽車方案,並要求在1989年形成

1萬臺夏利轎車的年生產能力。這樣的產能在當年是非常浩大的,要知道如今很多合資車的年產能也將將破萬。

都說三缸機抖是夏利惹的禍 但這次真要跟夏利說再見了


可以說夏利的輝煌貫穿了整個90年代,但止步不前是不能夠延續傳奇的,尤其是在90年代末期那個百花齊放的年代。當其他檔次更高的

合資產品不斷湧入市場,空間小、故障率高的夏利就開始逐漸受到衝擊了。

都說三缸機抖是夏利惹的禍 但這次真要跟夏利說再見了


2004年對於夏利來說是充滿機遇與挑戰的,北京市從申奧成功後便提出了更換夏利出租車的想法,在2004年,這一想法成為了現實。當時夏利在人們心中不夠檔次,再加上北京現代的產品不斷下線,北京市的出租車正式進入了伊蘭特時代。

都說三缸機抖是夏利惹的禍 但這次真要跟夏利說再見了


與此同時夏利N3也正式上市,從技術上講,N3才算得上真真正正的全新產品,大家等它等的實在太久了。在此前的十幾年中,夏利的累積銷量達到了100萬輛,而有了N3僅僅5年後,夏利品牌的累積銷量就突破了200萬輛

都說三缸機抖是夏利惹的禍 但這次真要跟夏利說再見了


2009年11月19日,夏利全新產品N5宣佈上市,夏利還換上一汽集團的“鷹標”,放棄使用了23年的夏利標。由於產品力大大提升,夏利N5的銷量大大提升,甚至創造過單月2.4萬輛的成績,不過對於2010年以後越來越富裕的中國消費者來說,夏利N5的短暫爆發只能算是強弩之末了。

都說三缸機抖是夏利惹的禍 但這次真要跟夏利說再見了


由於沒把握住國內市場的走向,2011、12之後的銷量就可以用一蹶不振來形容了,我記得很清楚離我家最近的夏利4S店在2014年已經拆除,剛剛買了夏利N5的鄰居還沒等到做首保就無處尋覓店家的行蹤。

都說三缸機抖是夏利惹的禍 但這次真要跟夏利說再見了


至於再往後推出的N7之類的就更沒有存在感了,當家庭消費者已經不滿足於老福克斯、老伊蘭特的情況下,夏利居然推出了一款不到4米的小車,軸距僅僅為2410mm。如果N7再早5年推出,或許會有所成就。

歷史的車輪終究會向前,但曾經紅遍中國的夏利卻開進了歷史的博物館,也塵封了一代人的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