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透納的藝術人生:勤奮不屈,超前時代,命運坎坷,手握永恆

近期,英格蘭銀行發行了重新設計的新版20英鎊鈔票,不再是我們熟悉的伊麗莎白女皇二世的頭像,首次採用了一位英國藝術家——J.M.W.Turner,透納的頭像來代替。正面採用的是透納24歲時的自畫像,畫像背景是透納的代表作《無畏號被拖往最後的泊錨地》,下方印有透納的名言,“光就是色”。

所以這位透納,究竟是誰?


天才透納的藝術人生:勤奮不屈,超前時代,命運坎坷,手握永恆


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1775-1851),是最偉大的浪漫主義風景畫家,西方藝術史上無可置疑地位於最傑出的風景畫家,是英國水彩畫的巨匠,19世紀上半葉英國學院派畫家代表,英國自然派的先驅,著名印象畫派的“遠祖”。

提到印象派,大家自然能聯想到印象主義大師莫奈創造的夢幻睡蓮色彩,但我們不知道的是,透納就是他的啟蒙者和重要影響者。被人們譽為“光之畫家”,“風景繪畫中的莎士比亞”。

(一)天賦異稟,年少成名,然而卻比常人更勤奮,目標更長遠

透納15歲時作品就被皇家藝術學院畫展展出,順利考入了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很快就成為了同輩中的佼佼者。這麼年輕,名利成功都彷彿唾手可得,但透納異常清醒自知,比起靈感天賦,他更相信持之以恆的不懈努力。他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

僅僅有天分是不夠的,必須刻苦勤奮,多加實踐。年輕人要是做不到這一點,趁早換個職業。


天才透納的藝術人生:勤奮不屈,超前時代,命運坎坷,手握永恆

想要揚名的透納,為了提高獲獎概率,可以從水彩畫轉而進行油畫的學習和創作。但他還是沒有放棄自己喜歡的風景畫主題——要知道在1800年之前,風景畫的檔次要比歷史題材和肖像畫低很多。

這份追求,先是源於他人生中最迷戀的一段美好時光——在泰晤士河邊,悠閒美好的生活節奏中,他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並深深迷上了英格蘭腹地的田園生活,享受著最純粹的自然生活樂趣:帶上水彩、畫筆、一條麵包,就開始夏日遠足。躺在草地上,凝望天空中奔騰變化的雲朵,然後起身,用畫筆將它們勾勒下來。在描繪自然風光時,透納也可以將內心的豐富的感受傾注在筆下的自然變化之中。

19歲時,特納在孟買醫生開設的學院內學習畫作。命運的安排,讓他可以跟隨並模仿當時最有原創性,最獨特的水彩畫作品——來自於畫家約翰·羅伯特·科曾斯(John Robert Cozens)。

科曾斯是一個會把現實的意大利古建築,都展現成陡峭的懸崖的自由的畫家。他擅長表現光的走向,將目光引向凹面與深壑,頂部與底部相互顛倒,難以區分。他筆下的峽谷像是驟然裂開,山峰好似猛地刺向天空,充滿了強烈,衝擊,崇高的極具生命力的自然美學。

透納充分汲取和感受著科曾斯風景畫裡的那份自如和大膽,洶湧的情感也給了他自由創作的勇氣。

他打破嚴格的門類界定,用本應該是最柔順寧靜的水彩,去嘗試畫出當時油畫無法表現的效果:

  • 1.他實驗性的淡彩畫法和著色方式使得各種顏色能夠同時綻放,用對比強烈的色調,共同形成一種氛圍。
  • 2.他把含意豐富的敘事引入風景畫中,賦予獨特的氣氛和戲劇性效果,發展了自成一派的歷史風景繪畫。
  • 3.創作尺寸超大的水彩畫。

相形之下,原本盛大奢華的學院派油畫變得沉悶,暗淡,透納以一己之力發展了水彩畫,更將風景畫與歷史畫、肖像畫擺到了同等的地位,為藝術史做出了特殊貢獻,更使他自己一鳴驚人。

透納21歲發表第一副代表作《海上漁夫》震驚畫壇,大師氣質顯露無疑,26歲就被英國皇家美術學院破格提拔成最年輕的會員,三年後成為傑出會員,很快成為當時英國畫壇的重要引領者與領袖。


天才透納的藝術人生:勤奮不屈,超前時代,命運坎坷,手握永恆

(二)命運起伏,一夜墜入谷底,走在時代的前面的藝術家的無奈和落寞

特納原本可以靠崇尚古典主義風格的貴族們的厚愛,過上名利雙收的成功人生。透納善於描繪光與空氣的微妙關係,尤其對水氣瀰漫的掌握有獨到之處。他崇尚運用自然光色表達主觀情感,認為承載情感的最好載體莫過於自然界的光塵氤氳。

比如幾乎所有人對他1839年創作的《被拖去解體的“無畏號”戰艦,最後一次航行》溢美之詞氾濫於言表。這幅畫成為當時乃至近期民意投票中,英國人最喜歡的作品。


天才透納的藝術人生:勤奮不屈,超前時代,命運坎坷,手握永恆

然而僅僅過了一年,另一幅畫作,《奴隸販子正在丟棄那些已死和將死的人,颱風將至》,簡稱《奴隸船》,卻受到空前責難,批評如潮。

週刊嘲諷這幅畫,像是不堪混亂的廚房,偉大的透納最新作品居然是這麼個巨大的醜陋玩意兒;評論家一致認為,老糊塗的透納一門心思要把繪畫藝術送回“童稚派”;頗具影響力的輿論“藝術聯盟”說他是“一個瘋子,他在瘋狂中所做的絕妙表達令他所達到的高度,是他憑藉理性而不可能達到的”。

更偏激的人認為,透納現在給藝術帶來的危害,已經遠遠超過他為藝術所做的貢獻。

這幅《奴隸船》到底畫錯了什麼?


天才透納的藝術人生:勤奮不屈,超前時代,命運坎坷,手握永恆


透納通過勾勒自然景象來表達最細膩也最強烈的感受,他將詩意技巧傾注在《奴隸船》這幅作品裡:看起來是在描繪販奴貿易的暴行,血紅的光向四面爆開,深度刻畫的空間,跳躍的形狀有著交響樂的節奏。但當時的人們不理解:把才華都用來表現大自然的粗野狂暴,而不是自然之美,有什麼意義?

何況,觸碰這個話題就是一種冒犯。

大英帝國1833年廢止了奴隸制度,透納還在致力於如此不體面,不美觀地表現奴隸制度的邪惡。何況展出時,兩個廢奴主義者雲集的大會正在倫敦召開,而且阿爾伯特王子與女王婚後,首次單獨亮相參會。這不是添亂?這不是打臉?

敏感的透納很受傷,但是一直沒放棄堅持自己自由創作的理念。他後期繼續驚世駭俗,大膽嘗試抽象風格,將自己一貫熱愛和擅長的風景畫推向了更加無常、模糊、混亂的方向。比如後期備受詬病的海戰題材創作。他多年堅持創作,費勁心力,得到的評語只是,“一團噁心的黃”。


天才透納的藝術人生:勤奮不屈,超前時代,命運坎坷,手握永恆

其實,他完全可以順應大眾審美,重獲推崇,簡單又成功地度過一生;但那樣的話,人類藝術史將會是巨大的遺憾——受他啟蒙的印象派的誕生,又不知道要晚多少年。

真正偉大的人總是超前於俗世凡人。只有少數人才勇於堅持信念。

只有時間才能證明,他的選擇方向是正確的。

(三)藝術家逃不開的怪癖——天才的成功人生,也不免有陰影和心酸

藝術家總有很多常人難以理解的怪癖——不知道,是因為特立獨行,不屈從世俗和批評,才能大膽創新顛覆;還是因為太過於超前,所以才與眾不同。

透納喜歡邊向畫布吐口水邊畫畫。他鑿了個小洞,專門偷窺那些買畫人的言行舉止。他拒絕天價收購,把所有畫和積蓄都贈予國家。他畫不好肖像畫,是因為不敢直視他人。

這一切使得偉大的透納,更接地氣。

透納的母親是位精神病人,這使得透納的童年有不可彌補的缺失——他無法建立和處理與別人的親密關係,所以性格孤僻,敏感乖戾。

他後半生將近三十年都與父親相依為伴,是父親無微不至的陪伴,理解和照顧,穩固保護了他穩健高產的創作。父親去世後,透納的生活失衡了:有兩個女兒,但不往來;學院的課不好好教,搞得怨聲載道,更是一步步陷入抑鬱,唯獨只對創作情有獨鍾,人生最後時光,重病的他穿睡衣都要出去寫生,大概只有在風景裡,他才能收穫安穩和寧靜。

大家看不懂後期那些氣勢雄渾、風起雲湧的畫作,有如何能理解透納心中的跌宕起伏的充沛情感,深入挖掘這位乖戾的藝術家強烈的人格魅力?

所以,孤獨敏感註定了透納一生的悲傷,卻也促使他將心碎變為藝術,巧抓自然瞬間的神性,讓光陰定格,清晰地展現出力量感。




透納年少天賦,卻早早就開始勤奮刻苦;一步一步腳印順利成功,從沒出現過懶散、馬虎的作品。許久以後,當被問及成功的秘訣時,他說:“秘訣只有一個,勤奮再勤奮。”

超前於時代而被嘲諷誤解貶低,即使受傷,也不放棄自由創作的堅定信念,獨立抵抗偏見,用一生頑強的求索,貢獻了多產的藝術人生。

身為普通人的心碎和孤獨,身為藝術家他的敏感和感性,身為藝術大家的力量和覺悟,讓他留下來太多備受後世推崇的絕世作品,不僅再現了大自然的神奇,更敏銳捕捉了稍縱即逝的心境,微妙難言的深層情緒。

天地之間踽踽獨行,人來人往盡是過客。走得比時代更快更遠的透納,終於和後世相遇。

偉大的藝術家,留給我們的不只是作品,值得回味的更是一生的執著追求。不放棄勤奮,不放棄挖掘自己的潛能,也別放棄堅持和相信自己。


天才透納的藝術人生:勤奮不屈,超前時代,命運坎坷,手握永恆

24歲畫的自畫像

作者:小冒,熱愛閱讀,平均年讀110+本書。

用刻意練習寫出多平臺10w+的野生寫作者。立志通過寫作改變人生,堅持工作、娛樂、閱讀、寫作和自我提升五不誤。願意寫深度思考後劇評的娛樂生活雜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