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農村山區出很多野生菌,請來分享下你認識哪些品種?哪個月份開始撿菌子?

草木七舍


這個時候,已經是夏季多雨時節,不過今年雲南的夏季雨水偏少。即便如此,雲南大山裡的各種野生菌已經都在悄悄的冒頭了,現在上山的話,收穫應該不錯。雲南人吃野生菌,新鮮的野生菌也只有在這個時節能夠大飽口福,今天,我們就來羅列幾種大家比較愛吃的野生菌。

1、青頭菌

青頭菌的菌頭是青藍色的,很是好看,菌杆白色,一朵朵的青頭菌長在山裡很是美麗,估計這也是其得名的原因。青頭菌在雲南各個地方都比較多,因為味道好,且有多種功效備受歡迎。另外青頭菌的藥效也是有史可證,《滇南本草圖說》記載:“主治眼目不明,能瀉肝經之火,散熱疏氣,婦人氣鬱服之最良。”

2、雞樅

雞樅是雲南產量比較大的野生菌種之一了,壯似小傘,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特別適合老人食用。雞樅和其他野生菌有點不一樣,它既可以長在山裡還能長在花生地、玉米地等地裡,且容易小片生長。所以很多人採雞樅的時候會留一些菌種,以便明年在同一個地方生長。雞樅口味香甜,煮湯或者素炒味道都很棒。

3、牛肝菌

牛肝菌包括的種類比較多,部分種類有毒,但是對於年年採野生菌的老農來說,還是很好分辨哪些有毒,哪些沒有毒的。牛肝菌和其他種類的菌相比,它的肉比較肥大,菌頂像個小半球,表面比較光滑,顏色也比較淡,但是營養豐富,味道香滑,含有很多糖份和鹼類物質,是雲南人最愛的菌種之一了。牛肝菌喜歡長在高大的樹林內,與各種樹根形成菌種,小簇小簇的長在落葉下面,採的時候要小心觀察。

4、乾巴菌

乾巴菌的形狀像花朵,顏色帶點灰,乾巴菌是雲南稀有的菌種,喜歡在松樹林裡生長,且和其他菌種相比,產量也是比較少的,所以可以說是比較珍稀的菌種。

在雲南,最早出的菌屬雞樅了,在5月份有雨水了,雞樅就開始出來了。其他的菌種多在6月份大量可採,採菌時間可以延續到10月底左右。


農村妹子話三農


我的家鄉是雲南山區農村的,每年的6月下旬到11月中旬,我們鄉鎮的山林中,會生長各種各樣的野生菌,雖然說我們雲南有野生菌六百餘種,但是我覺我們鄉鎮的野生菌種類不算多,有青頭菌、雞樅菌、乾巴菌、牛肝菌、火炭菌、奶漿菌、銅綠菌、刷把菌、谷熟菌、喇叭菌等十幾個常見常吃的品種。

我們這是野生菌上市的時間有點晚,我每年都要進山撿野生菌,並且會把每一次進山撿菌的時間、地點、數量發到微信朋友圈,以便我下年查驗相關的信息,仔細看了一下我近我三年的第一次撿菌時間和最後一次的時間記錄,一般都是在7月初左右開始撿菌,十一月上旬的時候野生菌基本落潮。



這個享受農村美食的季節,有很多很的人一大早就起來,拿著小籃子進山撿野生菌,幾個小時下來或多或少會撿到一些野生菌,不過,也不是每一個進山撿菌的人都能滿載而歸,想要檢到更多的野生菌,這是需要經驗和技巧的,撿的少的人一般都是憑運氣,而有經驗的相對的就會減的多一點。好了,還是言歸正傳,還是和大家分享我們這裡的野生菌圖片吧。
1.乾巴菌 2.雞樅菌


3.青頭菌

4.奶漿菌

5.見手青

6.黃牛肝

7.雞油菌

8.銅綠菌
9.刷把菌


雲南鄉村小芳


我們小山村屬於雲南大理偏遠山區,周圍的山上也有十多種類可以吃的蘑菇。

有出名的雞樅,小雞樅,松乳菇;珍貴稀少的松露,松茸;漂亮的雞油菌,白蔥菌,紅菇等。

下面分享我們每年都吃的最多的10種吧。

白參菌


白參菌是我們山村最早吃的菌,我家門口用來當柴的木頭上,4月份下過雨後,就會一片片的生長出來。

新鮮的白參菌,晾乾的白參菌,炒雞蛋蒸雞蛋燉雞蛋,都一樣的香。熬粥的時候,放一把,脆嫩鮮甜。

灰灰菌


灰灰菌是到了最晚11月份還有的菌,灰白色的,這名字是我們白族話方言,我暫時還不知道它的學名。因為是近3年來才盛行起來的,在我們山頂種了大片的華山松防護林以後,才出現。

我們都是曬乾了才煮吃,口感有點像新鮮的茶樹菇,相當脆嫩可口。

白牛肝菌


7、8月份,我家屋後的小林子裡就產這白牛肝菌。隔著後門差不多100米的距離。所以,出門撿個牛肝菌,就跟到菜地裡,翻個黃瓜或摘個豆角一樣,比較尋常。

皮條菌


7、8月份,是我們山裡盛產蘑菇的季節,大部分蘑菇都會在這個時候生長出來,皮條菌也是,棕色,長得有點像茶樹菇,不過皮條菌比較瘦小,喜歡生長在松樹下。

可以爆炒,和乾巴菌一樣有嚼勁。

珊瑚菌


像掃把的菌,我們白族話就叫掃把菌,7、8月份開始就可以撿到。曬乾了看起來乾巴巴,不過用清水泡發了,就會恢復山鮮味。用來炒臘肉火腿、煲湯,也一樣清甜可口。

奶漿菌


可以生吃的菌,7、8月份開始生長,生吃特別香,從小時候起,只要撿到這菌,肯定要先吃它幾朵。

麥面菌


圓球形的菌,麥面菌也是白族方言,掰開來,像饅頭,有一股面的清香味,可以生吃。

青頭菌


青頭菌也可以生吃,在撿牛肝菌的時候,經常順帶撿到。

野生冬菇


也叫野生香菇,我們白族話叫香蕈。

周圍的山上出的最多就是這菇了,從5月份開始,要是雨水充足,每天可以撿到一大籮筐。

野生木耳


6月份以後,下過雨,就會開始生長,如果沒有雨水,就停止了生長。一場雨來了,又會開始重新生長。反反覆覆。

以上就是我們每年都吃得最多10種野生蘑菇,謝謝閱讀。


山妹子阿翠


說起野生菌哪最多,一定是雲南了。雲南在低緯度高原地帶,地貌多樣,叢林密佈,加上南孟加拉高壓氣流的影響,雲南一年四季如春,所以很適合野生菌的生長,雲南的野生菌種類佔據了我國的三分之二,是真正的“野生菌聖地”。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幾種比較有特點的野生菌種類。

一,松茸

說起松茸很多人都會陌生,陌生就對了,松茸為菌種的珍寶,因其只能在沒有染的松樹林中生長,所以很少有人能採到這種菌。松茸的生長週期只需7天即可,但子實體和菌蓋會在48小時內慢慢的衰落,如果保存不當的話發生損壞的話,這個松茸也就失去了自身的價值。松茸的採摘月份為每年9月、10月。

二,黑虎掌菌

黑虎掌菌顧名思義形如虎掌,而其顏色新鮮時為白色,幹後就會變成褐色。黑虎掌菌的子實體很厚實,菌肉細嫩,但在炒制時一定要注意,有問一定要夠高,因為油溫低的話會很難消滅菌體中的細菌。在古代也有大戶人家會用黑虎掌菌來驅蚊蟲,因為黑虎掌菌的氣味特別濃烈。黑虎掌菌是一種珍貴菌類,在古代都是給達官貴人享用的,平民百姓很難見到。由於一般很難碰到,所以採摘時間也不穩定,但一般9月份見到的概率會大一些。

三,大紅菌

大紅菌生長在紅椎林土壤腐殖層處,而且還需要在高溫高溼的環境下才能生長,是一種純自然生長的食用菌。大紅菌十分的稀少,引起富含了豐富的微量元素,並且對於女人的容顏有很多幫助,所以在菌類也有“美容菌”的稱呼。每年的採摘期為5月-8月。

四,黑松露菌

黑松露菌在雲南主要長在雲南松和華山松林裡,引起對於土壤的溼度,空氣的溫度,以及水分的要求極為苛刻,一旦缺少一個條件基本都不會長出來,所以黑松露菌非常的珍貴。黑松露菌一般配西餐食用價值更高,所以在出口量和價格一直都很好。一般採摘時間為10月-12月。

以上這四種都是一些比較有特色的雲南野生菌,在雲南的野生菌數不勝數,今天就暫時介紹這四種,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可以關注我哦,我會每天都更新一些關於菌類的文章的哦!


一起種植


你好,做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雲南人,很高興為你解答這個問題。每到野生菌季,大自然帶來的山珍可是雲南人才能享受的美味。野生菌不經過任何加工和人工培養,是由大自然天然培育的“寶藏”啦。野生菌的菌種可以說是有上百種了,但是不是每一種野生菌都可以食用。由於很多人不能很好的識別野生菌,所以中毒現象也頻頻發生,下面就分享一些可以食用的常見野生菌品種。希望對你有幫助。

1,奶漿菌;奶漿菌是無毒野生菌,可以直接生食,顏色又分為黃色和白色,一般黃色的口感會比較好。白色因為有一種毒菌和它長的比較相似,所以不常食用。奶漿菌也是最好識別的一種菌種,在撕開菌傘的時候會有白色的奶漿出來。

2,青頭菌,青頭菌也是屬於無毒野生菌,可以直接生食的。青頭菌顏色為青綠色,,也是比較好辨別的顏色。

3,松茸;松茸是唯一上過國宴的一種菌種,其營養價值極高,而且味道鮮美,可以生食也可以燉湯或者炒熟。松茸的生長週期一般為三年,也就是三年才會破土而出,所以量比較稀少,不容易撿得到。

4,牛肝菌,牛肝菌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野生菌,產量相比其他菌種會多一些,牛肝菌輕微有毒,又分為黃牛肝,白牛乾和黑牛肝,需要炒熟之後才能使用。

5,雞樅;雞樅是一種非常受大眾青睞的野生菌,因其味道香濃,常常被烹飪成醬料來食用。

6,銅鑼菌;銅鑼菌量也非常稀少,其顏色為肉色,類似我們吃的豬肉一樣,也比較好辨別。捏到的地方會變成烏青色。



7,乾巴菌;乾巴菌像松茸一樣,也是非常稀少的菌種了,其形狀像樹花一樣。常用作涼拌或者炒飯來吃,味道可香啦。

8,雞油菌,雞油菌個人非常小,一般以成片的形式生長,顏色為黃色。

9,野生香菇菌;野生香菇菌長在樹上,一般需要深山裡面才會生長。

10,一蝸菌;一窩菌個人非常小且細,顏色和人工菌非常接近,常以一團的方式生產。

以上是一些常見的食用野生菌種,在撿野生菌的時候也要注意分辨好哦,切記不能亂食用。同時野生菌不管食爆炒還是煮,都需要烹飪至少二十分鐘以上才能食用。

野生菌一般什麼季節也可以撿呢?

野生菌的生長季節會在每年的六月份開始,8月份結束就沒有了,通常就是兩三個月的時間。所以如果想撿野生菌的話,一定要把握好時間。


返童歸真


雲南因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地處高原,叢林密佈,而且處於低緯度地區,一年四季如春,多樣的地貌、多樣的氣候造就了雲南野生菌的天時、地利、人和,所以雲南也被稱為”野生菌王國“。下面小農人就帶大家來了解下雲南一些比較奇特的野生菌。

一,雞樅菌

一種和白蟻共生的菌體,因其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而且以”鮮“聞名,在雲南當地這個雞樅菌不僅可以鮮食,同時也可以加工成雞樅油,或者醃製雞樅,如果吃不完的話還可以晾曬保存,近些年非常受歡迎,主要在7月-10月上山拾撿。

二,牛桿菌

牛肝菌能食的有白、黃、黑牛肝菌。牛肝菌子實體很大,又圓又粗,菌蓋光滑,呈淡白色,菌肉為白色,鮮品時有一種醬香味,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多生長於針葉林或者混交林地帶,是一種既能食又能入藥的菌類。一般採摘時間為6-10月份。

三,羊肚菌

羊肚菌非常稀有,因菌蓋形狀酷似羊肚,所以被稱為羊肚菌。羊肚菌的子實體較小,菌蓋呈橢尖型,可食用可藥用。羊肚菌有野生和人工之分,野生的顏色多為黃色,而人工的多為褐色,而且野生的尖發鈍,而人工的要發尖。一般在5、6月份開始採摘。

四,雞油菌

雞油菌的名字主要是菌體多為黃色,猶如雞油,所以被人們稱為雞油菌,雞油菌不僅在雲南盛產,在全世界各地也頗多,同時也被稱為世界四大名菌之一,雞油菌有一個特點就是吸油,在炒制時一定要多放些油,要不很容易糊鍋。雞油菌自身有種杏香味,在日常生活中多數都會和奶油、香草進行製作,味道很美。一般採摘的時間為7-9月。

五,竹蓀

竹蓀是雲南的一種特有的菌類,因其長在竹子根部,所以被稱為竹蓀。竹蓀外形為形如蛇皮的白色網格狀,竹蓀的子實體為雪白色,大小一般,菌蓋為深綠色。因其外形如穿了一個白色的裙子,在當地也被稱為”雪裙仙子“。竹蓀味道濃郁,而且較為鮮美,因其產量有限,所以現在很多竹蓀也被人們保護起來。竹蓀一般在4-6月為採摘期。

以上就是小農人介紹的5種雲南比較出名的野生菌,雲南的菌類有成千上萬種,其中不乏很多味道獨特、藥用價值高的菌類,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的菌類不妨可以自行學習瞭解下哦。


布衣小農人


我的老家野生菌很多。

1,松茸。

人工無法種植,到夏天市場上所出售的松茸全是天然野生的。20多年以前,主要出口到日本,韓國。

松茸特別的香,燉雞最好,松茸有消炎,抗癌,防輻射,提高免疫力等功效,是藥食兩用食物。

2,羊肚菌。

比起松茸,羊肚菌出產量少多了。但現在可以人工種植。野生羊菌20多年前每公斤高達1800多元,現人工種植的500元左右一公斤。

羊肚菌含靈芝素,可提高免疫力。

3,香菌,專在腐朽的青岡櫟樹上才生長,數量很少,只夏天出一季。香菌素炒也很好吃,但若要吃了讓其發生功效,那麼燉老母雞最好,有抗腫瘤,防癌,提高免疫力之功效。

4,小白雞樅。雞樅很香,含有人體心需的九種氨基酸。

5,一窩菌,曬乾後碾成粉,可以做食用香料。

6,青頭菌。

7,雞油菌。

8,牛肝菌。這幾年牛肝菌挺貴的。

9,白風菌。好像我們地方才有,只有腐朽畫皮樹上才生長,很好吃的。

10,松露,又叫豬拱菌(因豬愛拱吃而得此名)。豬拱菌是菌類中營養價值很高的菌類,數量少,難找,現在價格很高,一般人吃不起。

11,谷熟菌,即秋天稻穀黃了的時候才生長的,所以叫谷熟菌,很好吃。

12,掃把菌,像掃把一樣,數量極少。

13,黑木耳,家喻戶曉。有軟化血管,清肺,清腸之功效。



楊哥的


在我們雲南,菌子的故鄉,各種各樣的野生菌,非常的多,一場雨過後,就冒了出來。

野生菌出現在5月份,如果下了一場雨之後,慢慢的就會冒出來,如果有隔幾天下場雨,然後又出著太陽,山野裡,簡直能聽得到菌子冒出土皮,拱起松葉的聲音。

它長在雲南松的松葉掉落的地面,日積月累在松樹下面形成菌子的窩子,你發現一朵可能就會有一叢等著你。

野生菌有很多品種,有雞樅菌,乾巴菌,松茸菌,還有松露,這些是比較高級的品種,一般很難拾到,它出現在更加高的海拔,然後森林植被更加茂盛,生存環境要求更高的地方。例如麗江,香格里拉等地。

我曾經在香格里拉,撿過鬆茸菌,當地老鄉帶我們去山裡撿菌,並且向介紹說:松茸菌,只要是品質好的,全部出口在日本,價格非常高,是當地老鄉們,主要的收入來源。

普通的菌子,像牛肝菌,見手青,谷熟菌,青頭菌,黃賴頭,是一些常規的品種,目前大多數人到山裡,會撿的到。

不過這幾年,由於大家都比較喜歡去爬山撿菌子,撿到的幾率不大。

我有一個朋友特別喜歡撿菌子,每到夏天,一有空他就到處去撿菌子,周邊的山都被他扒了一個遍,每座山上,會出什麼菌?那座山上會有哪個時段會有什麼菌,都非常的清楚,所以平時我們也會跟著他一塊去上山撿菌子。

有許多菌子是有毒的,那個是不能撿的,像紅彤彤的那種菌子叫胭脂菌,據說是有劇毒,長得鮮豔奪目,遇到那種菌,我們會遠遠的繞開,但是,這種菌子卻滿山遍野的,一到山上就看得到。有人說,我們所說的胭脂菌,其他地方稱呼為大紅菌是一種,但是,誰也不敢嘗試吃,那個是要人命的。

據說雲南每年都會有一些人,因為吃菌子中毒,所以政府在每年都會提醒廣大市民,不要到山上胡亂撿菌,吃菌子一定要煮熟。

一定要煮熟,一定要煮透,重要的話要說三遍。

為什麼?因為我在前幾年,吃過一種大家公認沒有毒的菌子,因為想要追求口感的脆甜,沒有煮熟,然後我吃了以後就中毒,中毒上吐下瀉,天旋地轉,眼睛前面隨時冒各種小星星,金色的小星星,幸好及時送到醫院搶救,不然後果真的是不堪設想,一定要煮熟,一定要煮透。

我是不太建議大家去山上撿菌子,我覺得,現在植被還是脆弱,大家都不知道怎麼撿菌子,然後東跑跑,西跑跑,松葉被刨開,植被被破壞掉,然後第2年可能就不長菌子。

所以我覺得我建議,如果有可能的話,到山上去玩玩,看看風景便好,不用刻意的去撿菌子。

附上近幾年撿野生菌的戰果,不愧是硬核撿菌選手。

我是捨得,我在基層農村工作,我願意把我所知道的農村的事情,告訴你。











木魚的田


乾巴菌:乾巴菌香味濃郁、滋嫩香甜、肉質堅韌,乾燥,有一般酷似醃牛肉乾的濃郁香味。醃牛肉乾人們都稱為乾巴,乾巴菌也因此得名,但非常不好找。 雞樅菌:雞樅菌,就是俗稱的傘把菇~在遵義、六盤水等地,人們習慣叫做'三把菇',據說只要你找到一堆,附近就還有二堆,因此神操作而得名(三把菇)\t雞樅菌生長在白蟻窩上,和白蟻窩相輔相成,大都是三五成群地生長在一起。怎麼吃:炒、炸、醃、煎、拌、燴、烤、燜,清蒸或做湯,隨便咋做都很好吃!菌中之冠,就是這麼酷炫。 羊肚菌:\t羊肚菌\t是一種珍稀食用菌品種,因其菌蓋表面凹凸不平、狀如羊肚而得名。羊肚菌自古就是名揚天下的山珍貢品,位居世界四大野生名菌之一。羊肚菌最征服美食家的方面是它柔嫩的口感、難以描述的美味,吃上一次恐怕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猴頭菇:猴頭菇是中國傳統的名貴菜餚,也是四大名菜(猴頭、熊掌、海參、魚翅)之一,有“山珍猴頭、海味燕窩”之稱。 牛肝菌:牛肝菌是牛肝菌科和松塔牛肝菌科等真菌的統稱,主要有白、黃、黑牛肝菌。白牛肝菌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菌體較大,肉肥厚,是一種世界性著名食用菌。 野生靈芝:自然生長在森林裡。比一般靈芝更生態。吃法與一般靈芝同。 麻母雞菌:因形色如麻灰色雞毛而得名。朵大,味道鮮美,類似雞縱,但沒有雞縱鮮甜。吃法,多用來炒吃,煮吃。 喇叭菌:因形似喇叭而得名。橘紅或土黃色。喇叭菌菌肉稍幹,含水較少,柔中有脆,味美可口。據悉,含有6種為人體必須氨基酸。吃法多以炒、煎、炸、煮、火鍋等為主。 刷把菌:因形如刷把而得名,又名珊瑚菌,該菌體形俊俏,色澤秀美。其味鮮甜爽囗,有6種人體必需氨基酸,還可以藥用。有偏白、紅、黃三種,其中未展開的白色刷把菌最好,展開太大的次之。吃法多為炒吃或煮吃。 黃賴頭:因色黃,菌蓋賴而不平滑而得名。黃賴頭是同類菌中最美味好吃的一種,很膩滑鮮香可口。吃法多,炒吃、煮吃均可。 松茸:松茸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畢竟這可是世界上珍稀名貴的染藥用菌之一。松茸被譽為'菌中之王',富含蛋白質,有18種氨基酸,14種人體必需微量元素,在日本被奉為'神菌'。 紫花菌:紫花菌又叫叢菌,外形就像一把小傘,肉是紅色的,和香菇差不多大,是大家都很喜歡的一種食用菌類了。 銅綠菌:銅綠菌生長在松樹或針葉林、闊葉林或混交林地,均以成對形式出現,深林中只要發現一朵,在不超出一米範圍內必定能發現另一朵。具有與松葉一般的保護色,不容易發現,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有防癌保健作用。吃法多炒吃、煮吃。 見手青(一抹綠)因用手刮傷菌體便宜會出現藍綠顏色而得名,類似牛肝菌,味道鮮美膩滑,營養豐富。吃法多樣,可煮、炒、油炸等,記住一定要煮熟煮透。 青頭菌:因顏色青綠而得名,多帶花點,很漂亮,味道平淡嫩滑,營養豐富。食用方法很多,可煮、燒、炒、油炸等。八擔柴:因其菌質地堅韌,需要八擔柴才能煮爛而得名。菌子雖堅韌,但其味卻鮮美無比,特殊的鮮香也讓人難擋誘惑。吃法,煮吃,且要煮很長時間才能吃得動。 雲芝:是靈芝的一種,多用來煮水當茶喝,味苦而香,主要用來治病和保健用。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抗癌、保肝等功效。 松樹菌:是野生松茸的一種。只在松樹林裡有,於每年8月至12月中旬出菌,顏色分青墨和淡黃色兩種,是最晚出的一種菌子。其味同雞縱一樣鮮甜,有自己特殊香味,營養豐富,吃法同雞縱。 竹蓀:盟妹子的最愛——竹蓀!“雪裙仙子”、“菌中皇后”真的是名不虛傳,而且它還營養豐富的營養,自古就列為“草八珍”之一。 茶樹菇:茶樹菇是集高蛋白,低脂肪,低糖分,保健食療於一身的純天然無公害保健食用菌。味純清香,口感極佳,可烹製成各種美味佳餚。 雞油菌:雞油菌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維生素c 、蛋白質、鈣、磷、鐵等營養成分,在烹製時菇體很吸油,吃時一口下去,汁水被擠壓出來,如雞油一般,因此得名。 溫馨提示:山上採的野生菌請認真識別清楚,沒有把握的情況下,切勿亂食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