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在民间!“武侠迷”发明工地“吹箭”:嗖一下线就过去了


建筑装修时

电线、网线必不可少

往往需要工人们手动把线

穿入隐藏在墙体内的管道当中

工地环境复杂多变

管道常因拐角多、长度大

出现引线穿不过去

或者电线拉不回来的情况


高手在民间!“武侠迷”发明工地“吹箭”:嗖一下线就过去了


如何省时、省力又高效地

完成穿线工作

一直是困扰广大装修工人师傅的难题


本期CCTV-17《我爱发明》栏目

来自四川遂宁的谢位强

受武侠小说启发
发明了自动穿引线的机器

能否顺利解决工地穿线问题呢?

咱们一起来看看吧!


手动穿线有多难?


手动穿线

要先把引线穿过管道

从另一头绑好电线或网线

然后再拉回去

步骤看似简单

实际操作起来

却很不容易


记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才穿好一根电线

“我一直在咬着牙使劲儿

手都红了,腿也差点抽筋

真的太累了”


从事多年穿线工作的刘师傅说:

“工人每天拉很吃力的”

高手在民间!“武侠迷”发明工地“吹箭”:嗖一下线就过去了

那么有没有可能发明一种

可以取代手工穿线的机器呢

来自四川遂宁的谢位强

经过多年水电工作经验

发明了自动穿线机

↓↓↓


发明人简介

高手在民间!“武侠迷”发明工地“吹箭”:嗖一下线就过去了

谢位强

33岁,四川遂宁人

从事多年水电相关工作

【发明项目】

自动穿线机

灵感来源:武侠电影中的“吹箭”情节


自动穿线机的工作原理

↓↓↓↓

机器利用空气压缩机作为动力

将牵好引线的橡胶子弹头

吹到管道另一端

然后取下子弹头

再利用机器的电机

将捆好电线的引线拉回

就可以完成穿线工作

高手在民间!“武侠迷”发明工地“吹箭”:嗖一下线就过去了

据谢位强说

机器的设计灵感

来自武侠小说中的“吹箭”

高手在民间!“武侠迷”发明工地“吹箭”:嗖一下线就过去了

橡胶子弹头与管道起密封作用,便于吹气送出


在有2个拐角的管道测试中

只用了2秒

引线就穿过了管道

这种难度的拐角

在工程中非常常见

高手在民间!“武侠迷”发明工地“吹箭”:嗖一下线就过去了


谢位强绑好电线,按动开关

电线被很顺利地拉入了管道

丝毫不受阻碍


高手在民间!“武侠迷”发明工地“吹箭”:嗖一下线就过去了


首战受阻又断线

总结问题再升级


机器在工地中的

实际应用效果如何呢?


记者带谢位强

到刘师傅所在的工地

进行“实战演练”

很快就成功穿好了第一条电线

高手在民间!“武侠迷”发明工地“吹箭”:嗖一下线就过去了

但第二次尝试却因为管道漏气

空压机无法吹动子弹头

引线无法顺利穿出失败了

高手在民间!“武侠迷”发明工地“吹箭”:嗖一下线就过去了

管道漏气在工程中很少见

刘师傅见机器省力

便要亲自上手试试

没想到引线意外断掉

导致穿线再次失败


高手在民间!“武侠迷”发明工地“吹箭”:嗖一下线就过去了

刘师傅摇了摇头:

“你这个机器有什么用?

要是我人工穿线的话

早就穿完了

你这个不行的”


高手在民间!“武侠迷”发明工地“吹箭”:嗖一下线就过去了

首战失败的谢位强

感到既沮丧又困扰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机器的气动方式

使得穿引线时

对管道密封性有极高要求

再加上引线材质太软

面对拐角太多的管道

电线拉不动,引线容易断

高手在民间!“武侠迷”发明工地“吹箭”:嗖一下线就过去了

工地情况比想象中复杂

这让谢位强头疼不已

他一度想放弃

但很快重新振作了起来

他决定

改变引线材质

调整送线动力


拉动汽车仍稳定 工地穿线不费力


谢位强改造后的机器

工作原理有什么不同呢?

↓↓↓↓

升级后的机器

改为纯机械动力

通过一个送线圆盘夹住引线

用电机带动圆盘进行引线的输送

避免因为管道漏气或拥堵无法穿线

并大大提高了引线的强度

高手在民间!“武侠迷”发明工地“吹箭”:嗖一下线就过去了

机器内部构造示意图


为了检验新机器的综合性能

记者特意给谢位强

准备了一场特殊的测试——

拉汽车

高手在民间!“武侠迷”发明工地“吹箭”:嗖一下线就过去了

重达两吨的汽车

竟然真的被拉动了

虽然速度不快

但却十分平稳

引线强度、机器动力、稳定性

都通过了这次测试


前来“观战”的刘师傅

赞叹道:“很好很好!”

一直神经紧绷的谢位强

也终于暂时松了口气

高手在民间!“武侠迷”发明工地“吹箭”:嗖一下线就过去了

不过,谢位强还是想

去工地中再试试实战效果

于是记者提议

谢位强的机器队

和刘师傅的工人队

来一场穿线比赛

高手在民间!“武侠迷”发明工地“吹箭”:嗖一下线就过去了

机器穿线队只有4人

人数少,对工地不熟悉

寻找线管出口、判断电线走向

中途给机器充电

都浪费了不少时间

高手在民间!“武侠迷”发明工地“吹箭”:嗖一下线就过去了

人工穿线队

两两一组

配合默契、操作熟练

比赛一开始占尽优势

遥遥领先于机器穿线队

高手在民间!“武侠迷”发明工地“吹箭”:嗖一下线就过去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

机器的优势逐渐显现

4人穿起线来毫不费力

还抽空帮人工队解决了难题

高手在民间!“武侠迷”发明工地“吹箭”:嗖一下线就过去了

最终

谢位强的机器穿线队

仅凭4人就穿完了92条电线

超过了人工穿线队79条的成绩

取得了比赛的胜利

高手在民间!“武侠迷”发明工地“吹箭”:嗖一下线就过去了

工人们也对谢位强的机器

“机器很好用,又快又省力”

“看他们穿线的时候,感觉可羡慕了”

高手在民间!“武侠迷”发明工地“吹箭”:嗖一下线就过去了


小处着手

见大智慧

感谢我们的发明人

小发明解决大问题

实实在在帮助了施工师傅们


发明源于热爱 成功在于坚持


综合来源 | CCTV-17《我爱发明》


央视三农出品(ID:yangshisannong),转载请注明出处

高手在民间!“武侠迷”发明工地“吹箭”:嗖一下线就过去了


高手在民间!“武侠迷”发明工地“吹箭”:嗖一下线就过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