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朱元璋的兒子名字全部帶木字旁,孫子有個別不是帶火字旁?

用戶184284914104


一個人的名字到底重不重要?名字真的會起到所期望的作用嗎?大明王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就在自己、祖先和子孫後代的名字上煞費了苦心。




1.給自己改名字

我們都知道黎明前黑一黑,說的就是朱元璋小時候給財主家放牛的故事。那時候的他叫朱重八,一個不像名字的名字。出身貧苦人家,放過牛、要過飯,當過和尚。元朝末年,25歲的朱重八毅然參加了郭子興的起義軍,由於作戰勇敢,屢立戰功,深得郭子興敬重與信任,便把養女馬氏(馬皇后)嫁給了他,但軍中將士因顧忌他的名字”重八”難聽只呼其“朱公子”。娶妻生子又升官,可唯一卻為自己的名字所累。於是他第一次給自己改了個名字:朱興宗,意思是希望自己能夠光宗耀祖吧。

二年後,郭子興病死,朱興宗率部投靠勢力更大的“紅巾軍”首領小明王韓林兒。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興宗因戰功被眾將奉為“吳國公”,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即位吳王。

此時的朱興宗已不滿足耀祖了,而是心懷天下勢如破竹了。他又一次決然的改了自己的名字——朱元璋!朱,即誅殺:元,即元朝;璋,玉製利器也。其含義及氣魄令人不寒而慄。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春,頗具遠見卓識並雄才大略的朱元璋命徐達、常遇春為正副大將軍率25萬大軍北伐元朝暴政。取山東,佔河南,奪潼關,踏大都,攻汴梁,致元滅亡。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自此開創大明王朝數百年基業。

2.給祖先起名改名字。

朱元璋平定四海安頓好朝綱後,又遇到了頭痛事!作為大明開國皇帝是要流芳百世千古的,其祖宗也都是要納入皇室宗人譜的,可惜卻沒個像樣的名字。

元朝統治腐敗、簡單、粗暴,特別是針對漢人。當時元朝有不成文規定,為了減少登記人名時的麻煩,所以漢人只能採用姓加出生日期做名字,否則不予登記。如此,朱元璋父親即叫朱五四,祖父朱初一,曾祖朱四九,太祖朱百六,世祖朱仲八。

為了祖宗兄弟的名字進廟堂,朱元璋可是犯了難了。這時軍師劉伯溫說皇上啊,令祖名字不好聽可以改啊!於是乎,欽頒御旨,昭告天下: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太祖朱百六,封明德祖;

曾祖朱四九,封明懿祖;

祖父朱初一,封明熙宗,

父親朱五四,改名朱世珍,封明仁祖。

大皇兄朱重五,改名朱興隆,封南昌王;

二皇兄朱重六,改名朱興盛,封盱眙王;

三皇兄朱重七,改名朱興祖,封臨淮王;



3.給兒孫起名字

朱元璋共有一後十五妃一氏為其生子計二十六人。馬皇后誕下東宮太子朱標後,朱元璋以道家五行東為木,木必秀於林,林成森,寓意兒子們能開枝散葉,興旺發達,故令所有兒子均以木字旁命名;而為了防其後代混亂,便於識別,又令劉佰溫為每一位皇子派擬二十個字的輩分排序,規定所起的名字第三個字必須依照上一輩的五行相生並按其順序為“火、土、金、木、水”起名。

比如長房太子朱標的後裔世系派字是:“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而他的兒子,也就是皇太孫即後來的建文帝則名字是朱允炆;後來發起“靖難之役”奪取侄子皇位的四房燕王朱棣的後裔世系派字為:“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促、簡靖迪先㷕”;

朱棣的“棣” 字是“木”字旁,所以他的兒子應該是“火”字旁了。 朱棣的兒子,後來的明仁宗叫朱高熾——“高”是中間字,“熾”是“火”字旁。 朱高熾兒子,後來的明宣宗叫朱瞻基——“瞻”是中間字,“基”是“土”字旁,等等。



明朝末代皇帝,也就是崇禎,叫朱由檢——“由”是20個字裡的第10個,“檢”則是“木”字旁。 朱元璋每個兒子都有20個字,他們子孫取名都是按照這個規則的。所以,朱元璋的後人非常好辨識。

最後,至於朱元璋的孫子為什麼有的名字就不是火字旁,說的是朱厚照吧?難道他敢違犯朱元璋的規定嗎?非也!《明史·武宗本紀》:“武宗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功弘文思孝毅皇帝,諱厚照,孝宗長子也。”“照”字的“灬”部分,屬於“火”部首。這就像“水”屬於“氵”部首一樣。此外,“炤”亦可通“照”。


一鳴荊人


大明老朱家的子孫後代取名字為啥必須要帶上這幾個字?

自從朱元璋建立龐大的大明帝國後,沒有一天不是在為這個龐大的帝國想出路,為此他北伐北元 數次後在捕魚兒海藍玉大敗元軍主力 徹底消滅了北元殘餘勢力;
在國內,通過四大案(胡惟庸案、郭桓案、藍玉案、空印案)改革了丞相制度、打壓了功勳貴戚,又通過錦衣衛監控百官 鞏固了老朱家的地位。

對於這龐大的帝國,朱元璋方方面面都想到了並實施了安排和措施,頒佈了法律和法令,不論是士農工商還是漁林農牧。


在幹完了這些之後的朱元璋考慮著子孫繁衍,可能會名字重複,於是親自為子孫制訂了取名的原則和方法,他為二十四個兒子的後世各擬定了二十個字,除兒子全部單字木旁外,子孫後代均取雙名,前一個字為朱元璋所取,後一個字則必須為偏旁帶五行的字,其順序為“火、土、金、水、木”;

如長房懿文太子朱標的後裔世系派字是:“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而他的兒子,也就是皇太孫後來的建文帝則名字是朱允炆;


而後來靖難四房燕王朱棣的後裔世系派字為:“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促、簡靖迪先㷕”;而他的大兒子和二兒子就叫:朱高熾、朱高煦。



朱元璋雖然對待大臣很嚴厲,但是對待自己的兒子卻是好的很,而老朱家人口越來越多 開枝散葉也快,這就導致名字越來越不夠用,但是老祖宗的規矩又不能破,於是隨便找個字安排上五行偏旁就用上了,生生的起了一幅化學週期表的名字來。

這就是老朱家名字的由來,像提問者所說孫子有個別不是帶火字旁應該是沒有的。


無古無今


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的兒子的名都是木字旁

比如嫡長子太子朱標

嫡二子秦王朱樉

嫡三子晉王朱棡

嫡四子燕王朱棣

嫡五子周王朱橚

肅王朱楧 寧王朱權 慶王朱栴

朱元璋的孫子輩

太子朱標家:朱允炆

秦王朱樉家:朱尚炳

晉王朱棡家:朱濟熿

燕王朱棣家:朱高熾 朱高煦

周王朱橚家:朱有爋

朱高煦 成祖文皇帝朱棣嫡二子 仁宗昭皇帝朱高熾胞弟 煦 雖然不是火字旁 但下面四點就代表火

同理 明武宗毅皇帝朱厚照也是這種情況


代貞


古代都有一個輩分排名,木字輩,下來火字輩,現在城市比較沒有講究,但是農村還是有這些的,男丁才排輩分,一個男的,算一丁,


LCY小芸


意義就是,木象徵著繁榮,雙木成林,三木成森,有木才能植根,才能枝葉繁茂,希望自己的子孫後代繁榮昌盛、永世不絕。

按照五行取得,木生火所以兒子帶木孫子帶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