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莫迪亞諾的《暗店街》看“海灘人”的自我救贖

“誰也叫不出他的名字,誰也說不清他為何在那兒”


莫迪亞諾作為“新寓言派”的代表作家,擅長用象徵的手法在文學創作中塑造特別的形象,而“海灘人”便是這一眾形象中的典型。


何為“海灘人”?《暗店街》對他們進行了如下描述:“一生中有四十年在海灘或游泳池邊度過,親切地和避暑者、有錢的閒人聊天。在數千張度假照片的一角或背景中,他身穿游泳衣出現在快活的人群中間,但誰也叫不出他的名字,誰也說不清他為何在那兒。也沒有人注意到有一天他從照片上消失了。”


從莫迪亞諾的《暗店街》看“海灘人”的自我救贖

《暗店街》


他們是動亂時局下,芸芸眾生中最普通的一枚,就像上天隨意灑下的一把雪,附著在不甚乾淨的街道,未待鋪成一片雪白,便化作一攤汙水。待天明清潔工拿著掃帚掃開,誰也不知道他們曾經來過。“海灘人”的一生,是動盪漂浮、不由自主的一生。個人的價值被荒謬的時代壓得粉碎,只剩下一副“沒有自我”的軀殼被風推著走,無依無靠、無喜無悲。在隨風而走的過程中,他與千千萬萬的人擦肩而過,或付之禮貌性的微笑,或來場簡單的寒暄,可擦肩之後,便是陌路,誰也不知道他是誰。


從莫迪亞諾的《暗店街》看“海灘人”的自我救贖


“在生活中重要的不是未來,而是過去”


《暗店街》講述了一個關於“海灘人”自我救贖的故事。失去記憶的主人公居依•羅朗為了找回自己的過去和身份,一直鍥而不捨地蒐集線索,追尋線索。可是關於他是誰,所有人都只能說出或正確或錯誤的一星半點,最終導致他總是失去線索、無以為繼。雖然最終居依還是沒有弄清他自己究竟是誰,可是在尋找的過程中,他卻明白了生命的最終意義不在於“存在”本身,而在於對過去的重視和執著。


“海灘人”是悲劇的,但他們的悲劇不是因為他們過於平凡而沒有未來,而是因為他們沒有過去所以只能一生平凡。人世間,尤其是動盪的時代,舉目望去,比比皆是無依無靠之人,但是並非所有無依無靠之人都會成為隨風飄逐、隨風而逝的“海灘人”。只有那些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誰的人才會最終被所有人遺忘,不留痕跡。


從莫迪亞諾的《暗店街》看“海灘人”的自我救贖


所以從居依想了解自己的過去的那一刻起,“海灘人”的自我救贖才算真正開始。或許這一切都只是徒勞,但是當他邁開那一步執著於“我是誰”的那刻起,他就已經開始正視自己的價值。所有的現在都是未來的過去,海灘人追尋過去,並非是浪費光陰,而是努力讓現在變得更有意義。這便是一場無聲的救贖。


“海灘人”與“零餘者”


看莫迪亞諾筆下的“海灘人”,總是會讓我不自覺地想到郁達夫的“零餘者”。只不過“零餘者”比“海灘人”更壓抑、更抑鬱。他們並非一開始就不知道自己是誰,只是因為有著一顆敏感而脆弱的心,卻常常處在格格不入的社會邊緣,於是只好自我消解、自我沉淪、自我否定,最終一點一點地忘記自己是誰。他們也並非永遠不會讓人記住,只是當人們提起時,想起的卻總是他們的孤僻與怪異。


從莫迪亞諾的《暗店街》看“海灘人”的自我救贖


與“海灘人”一樣,所有的“零餘者”都是悲劇的,他們要麼在悲劇中墮入黑暗,要麼在悲劇中實現救贖。只不過,他們與“海灘人”的救贖方式是截然不同的。比起去認識自我,對“零餘者”來說更重要地是去認識和接納所處的這個社會。許多“零餘者”並未看見社會的全貌,而只是窺於與他期望不符的一角。恰恰是著錯綜複雜、不盡人意的一角,讓他們害怕和逃避,最終走入更恐怖的深淵。只有當他們邁出探索世界的那一步時,屬於“零餘者”的自我救贖才能漸漸拉開帷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