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外賣商家生意那麼好,每天爆單卻還要關門呢?

廢物1993


外賣單量高的大多數是靠炒作出來的,平臺抽十五個點以上對於商家是沒有利潤的,如果還被平臺要求搞那些什麼滿減之類的活動,早晚都會被平臺套住的。優質的店子是以堂食為主的,並且口味也是有獨特的一面的。外賣只是一個輔助招牌,外賣的單量佔比在總營業額中的佔比在20%以下。

本人從事餐飲9年,歡迎各位同行和熱愛美食的人士共同探討






品牌湯粉創造


這麼算筆帳吧,我附近外賣所能接受客單價(顧客實付價格)基本在15元左右,利用平臺配送平臺最低收費5.5元一單。剩餘費用就是9.5元。排名推廣每單成本最低0.3元,剩餘9.2元,門市費用水電成本每天最少150元,也就是每天最少150單才能勾成本1元每單,這就剩8.2元了吧?每天超過100單就必須僱人,人工每人每天最少120元,員工吃穿福利休息每天每人也要和最低30元,加上工資也要150元每天吧(這是最少的了),8.2元再扣除1元僱人成本剩餘7.2元了吧,包裝(兜、盒、桶、餐具)每份將近2元。剩餘5.2元了吧,顧客實際付款15元的餐食良心商家你說食材成本最低5元是吧,還別犟,一斤肉將近30元,菜裡最低也要放1兩肉,扣除肉加工後減秤,肉夾饃中肉的成本就要4.5~5元,這還沒算餅的成本。炒菜成本也要5元左右成本。這能算出一餐能剩餘的利潤是多少了吧?這還沒算平時經營公關費用(一個月過5000單的都明白,樹大招風的苦衷,幹了就知道都啥費了,這裡說太白不好),顧客給你要點辣椒,要點大蒜,甚至訂一份餐給你要5份餐具的都有,你能不給嗎?最可氣的一個顧客同時間內不知道為什麼訂了5份餐,本來5份在一起有點利潤的,可這位爺下了5個單子,每單還倒賠0.5元……。這還不算虎了吧唧沒開過餐廳上來就準備賠幾個月攪局的主……咳!各中滋味,以為體會吧!

這個就是要麼自己把自己做死,要麼就是別人把你弄死。


lengcha678


我是一個美團外賣騎手,外賣市場發展到現在商家之間競爭異常激烈,有些商家看起來訂單很多,突然關門的例子比比皆是。說到底還是不賺錢。

1現在的實體商鋪,租金很高,哪怕是便宜的位置。

2餐飲行業需要的人工成本高,高峰期為了更快的出餐,需要的人工數量多。

3平臺服務費,現在美團的平臺服務費極高。另外還有流量費。

4物價上漲,食材成本加大。

以上幾種因素,導致商家收益很低。


有些商家看起來生意不錯,訂單量很多,但往往是曇花一現。

1美團對外賣新店有保護期,這個期間商家在平臺曝光率極高。

2有些商家為了銷量排名使用打折,滿減等手段促銷。

3有些商家為了排名提高,花錢買流量。

以上幾種情況,一些商家的訂單量看起來很多。

總之,現在的外賣市場競爭激烈,一些商家採取手段,讓訂單量看起來很多,但往往是曇花一現。最終逃脫不了關門的結果。


青山Vlog


為什麼有的外賣商家生意那麼好,每天爆單卻還要關門呢?

我以前非常喜歡點外賣吃,看著滿目好吃的,直流口水,選擇困難症都犯了。

點外賣的朋友大部分是不自己做飯或把時間用來工作,沒時間享受制作美食的人。這樣的人也越來越多起來,外賣平臺的競爭力也非常大,為了打造平臺的知名度也是出臺了很多的方案,打價格戰也是方案之一。

我想到了以前朋友在商場做專櫃,因為是剛成立的商場,需要人氣,所以商場力邀商戶進駐,對商戶還有各種優惠活動,返點也是比較合理。但是一年後,朋友便打道回府了。

原因是,返點比率上調了,還得參加商場的活動,不參加提高不了知名度,參加吧,那就是賠,特別是當季的衣服折扣太多刨去所有費用,幾乎是白出力的。

現在,看是外賣遍地開花,但是,跟我朋友一樣,這花還沒來得及綻放就關門大吉了。小編覺得,萬事有利就有弊,避免採坑,心態也很重要。

我們開店都想做的長久,客源從哪裡來,這是商家必想的問題。這時,首先商家就會找外賣平臺合作,希望通過引流後,留下一部分穩定顧客。在新店開業,平臺會有支持和補貼,做低價活動不僅可以吸引顧客還能給新店打廣告,何樂而不為呢!但是,扶持也不是一直都有的,扶持期一過就沒有流量了,很多新店一下子從幾百的訂單降至幾十,商家為了繼續積累顧客就會花錢買流量,本來投入已經很多,還沒回本就又增加了負擔。

商家也要對進店顧客做個評估,有一大部分的顧客就是對低價產品敏感,只要便宜,不管多遠都要擠破頭去,這樣的顧客根本是留不住的,更不可能成為忠實的粉絲。如果,商家只靠平臺的引流那是不可取的,把平臺的顧客誤當成自己的顧客,小編認為,那真是你想多了。

還有就是新店想提高知名度,那就得衝單量,講排名,不這樣做,你怎麼能從那多的商家中脫穎而出呢?跟同類商家競爭那是殘酷的,賺的低利潤的商家有的是。現在的外賣平臺已經成熟了,有的返點特別高,商家時間一長就承受不起了,即使商家想衝單,可是廟就那麼小,想做一千的單奈何只能做三百的單,如果再投入設備,那就是勞民傷財了,傷不起呀!

總之,創業是提倡的,但也不能盲目,看的別人大把的賺錢,心癢癢,其實,背後那是付出了多少,只有自己知道。


琳達星座控


在店裡面吃一份掙5塊外賣2塊都掙不到[摳鼻]還浪費打包時間!21%美團拿走了在貼1塊的餐具。店裡吃100份掙500塊錢外賣200,除去房租人工沒了[捂臉]


喝牛奶的土豆


我們看到的,加上我們認為的,卻並不代表商家真實經歷的。

餐飲業關門很正常,尤其是現在的餐飲業,太過依賴平臺發展,那是錯誤的。

我們把眼光倒回去幾年,沒有美團、餓了麼等平臺的時代。

那時候的飯店、快餐店,都幹不下去嗎?不是吧!

為什麼現在的快餐店,黃的這麼快?

撇開萬惡的房東吸走大量活血這一條外,飯店選址、用人、廣告費攤銷、口味、當地物價與綜合消費水平,以及,最最重要的食材價格。

上述這幾點是導致一個餐飲業店鋪無法走下去的主要原因,想幹這一行,必須得做至少兩年的規劃,這些要素考慮不到,那還真的是開門就等黃的節奏了。


吃瓜子不吐皮


當個義工誰都煩,還沒有人誇讚自己。不止外賣行業。現在好多各行各業的人都一樣。誰都煩。誰出來都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賺點錢存點錢,但都不知道環境原來是那麼惡劣。最後算下來自己原來其實是個義工,還得不得別人的尊重。所以嘛!這個爆單的商家不關門才怪。平臺壓制,房租壓制,請的勞動力壓制,隔壁老王壓制,競爭力的意思哈哈。外賣騎士來拿單車子都堵門口隔壁的投訴壓力,算下來我都是個義工了,還得不得別人的理解與支持,我為什麼還要幹下去。所以啊!現在各行各業的人都不容易。要怪就怪那些站在頂端的人沒有革命的意思。所以我們平常都要大家互相尊重好像扶持雙方,如果有一天我們這些平民窟有一個人能走上去了一定要有良心。把這些自私的人都打下來,維護社會平衡和安定。聰明善良的人要扶持上去,笨的要幫助。其實都互相理解就對了。現在貿易都要面子了,因為國家強大了,因為自己國家人多了就能產生自信了,其實是錯的,門店都不能國際,光賺自己店裡人的錢和發店裡的人工資是不過維持的,這樣只會造就每個人的心裡更加自私,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用戶7412645770321


平臺化,就是壟斷!

餐廳失去個性,失去主導權 流量比天大

有錢推廣有單,不推廣,即死!

平臺權力太大,對消費者商家都很悲催!

要想獲得自由,就得去平臺化,靠商家自己品質服務,消費者要堅定自己的口味,長情一家,並分享,這樣 金子才能閃閃發光,自己有享受!


阿明記事


在當今高房價高鋪租實體店快要淪陷的情形之下,線下商家被迫趕到線上,哪想著線上又來個高抽傭的局面。既然成本還是降不下來,上線去幹嘛呢,還不如踏踏實實的做好線下實在點。除非你有能力給線上線下打理得非常順溜估計還有生存的餘地。商場如戰場,硝煙四起,不激流勇進,最終會一敗塗地。


天下沈氏一家親


現在是生意好利潤小了 房租 人工費高 現在是什麼生意都不好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