璞玉的價值在於“質地”的保持,形狀可以雕刻,“含純”切忌參雜

璞玉的價值在於“質地”的保持,形狀可以雕刻,“含純”切忌參雜

讀《傳習錄》

徙竹散人


獨寄山泉闢幽靜,月下禪坐了如定。

待到溪邊蛙聲句,心逐境轉亦浮萍。



守衡問:“《大學》的工夫是‘誠意’,‘誠意’的工夫是‘格物’。‘修齊治平’只是‘誠意’功夫的功成。並且要‘正心’為根基,卻又為什麼說‘有所忿懥好樂則不得其正’”呢?

王陽明說:“這個得你自己有所體會才行,體會到了就能明白什麼是《中庸》的‘未發之中’了。”

守衡再三請問。

王陽明說:“做學問的功夫因人而異有高低深淺,一開始若不把做學問是為的什麼弄清楚,又怎麼能對症下藥呢?“無目的而於學問本身”便是‘誠意’。然而對於心性本來並無一物的根本處卻未曾明白,反而又生了一個“趣向真如”的心,便又多了這分私意,這就已經不是天理之心的真源湛寂了。《書》所謂‘無有作好、作惡’,方是本體。所以說‘有所忿懥好樂,則不得其正’,‘正心’和‘誠意’是同時的,把“歪心”消滅在萌芽便是‘未發之中’。”


這段話比較繞,很容易讓人混淆一些意思。例如所謂“人心死,道心活”,這兩個“心”就是完全不同的意思。前者指“思維雜念”,後者指“空寂發心”。

璞玉的價值在於“質地”的保持,形狀可以雕刻,“含純”切忌參雜


並且佛家還有“依文解義,三世佛冤”的說法,可見“通理”本身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全球爆款書籍《人性的弱點》實際也是弄不清人性和習慣的區別。

人之所以是人,自然有他的道理在裡面,心臟、骨骼、血管都是差不多的樣子,這才是“性”。既然是人,就已經先入為主,這是“共性”。所以《人性的弱點》講的不過是習慣的不同。

子曰:“性相近,習相遠。”佛曰:“人人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以及孟子的母親為了給孟子提供好的環境氛圍而“三遷”都說明了要掃除的不過是“習氣”。

在王陽明師徒的這段對話裡,守衡的困惑在於“有所忿懥好樂則不得其正”:難道人不能有愛好和喜怒哀樂嗎?

王陽明的意思是:向上一路,千聖不傳。我只能跟你講游泳的理論,沒法幫你會遊。

然而守衡再三請問,還是想聽點理論。


璞玉的價值在於“質地”的保持,形狀可以雕刻,“含純”切忌參雜


王陽明說:為學的功夫有深淺(游泳的功夫有高低),一開始就要堅定求學的信念,就是“誠意”(你得下定決心要去學)。

但是心的本體是無有一物的,刻意去好善惡惡(腦子裡老裝著超越菲爾普斯),這就是雜念了(實際上就是老想著要和別人比)。所以,腦子裡總裝著亂七八糟的想法是不行的(別老想著自由泳、蛙泳、蝶泳的花哨,這就已經偏了)。


“正心”只是在時刻監督著‘誠意’(學游泳的心思要單純,從根上就要不偏不雜,就像一個人的骨骼,如果從小就畸形,長大也不會端正)。

最後要“鑑空衡平”,這便是“未發之中”(要多多體察發心,及時糾正)。


王陽明已經把問題講透了,所有的“實用主義”都在犯這個毛病。無論是讀書還是學技術,目的都是“功利”:眼睛盯著的是別人的成果,心裡想著的是別人根本不行,自己做通通不離取巧。

璞玉的價值在於“質地”的保持,形狀可以雕刻,“含純”切忌參雜


如此就會從根上徹底背離事物運作的基本規律。而真正出成果卻是一心在基本功上,純熟之時自然瓜熟蒂落,沒有誰知道多久能成,全看緣分。

說是沒有固定的時間,卻也是固定的。只是這個時間不在人自我感覺上,卻在需要“深心”的事上——這個事多久功夫的積累能成是定死的,全看個人注意力的集中程度。

我喜歡泡羽毛球館,親眼目睹很多剛來的人醉心於假動作,奔著“炫”字就直接去了,結果可想而知。一晚上就把自己惹毛再也沒見這些人來過,帶的裝備看起來倒是相當燒錢。

事成之前是這樣,那事成之後呢?

有很多人是非常喜歡邀功的,或者一件事情被預料到了不自我陶醉一番會很難受。

愛乾淨也沒什麼,但打掃完硬是要鄙視別人髒;愛清靜也沒什麼,別人說兩句話硬是要說別人吵;愛說話也沒什麼,別人不喜歡說話硬是要扣個“不溝通”的帽子;做演員要演什麼像什麼,行業的基本要求倒成了“亮點”……


也就是說很多事情看起來做的不錯不過是本分,只能說是盡到了職責,之所以看起來做得不錯是因為只是連這本分也有很多人做不到。

璞玉的價值在於“質地”的保持,形狀可以雕刻,“含純”切忌參雜


別人做不到是別人的事,自己即使能做到也不必拿出來說。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做了好事或者覺得自己比別人強而到處說誇自己的人,聽到這樣的事總會覺得這個人少了點什麼卻又說不上來的便是那份“私意”。


有點什麼能耐就露出來;做點什麼小事就說出來;長點什麼本事就秀出來……

這明顯是很“膚淺”的——既看不到“難”中的“易”,也不看到“易”中的“難”。

所謂“中道”就是再容易的事自有其做好的內在規律,不用心仍然做不好,越簡單的題越容易錯;再難的事自有其紋理,找到關鍵處自能迎刃而解。

老子云: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不……故能……”這是老子常用的句式,相對於“如果……就……”前者有一種“整體感”,而後者就非常“線性”。

當前者成為一個人的狀態,他就會很包容——有的紅線不要踩,能完成預期達到效果就好;當後者成為一個人的狀態,他就會很固執——不但要完成目標,怎麼做還得跟我想的一樣。

璞玉的價值在於“質地”的保持,形狀可以雕刻,“含純”切忌參雜


所以,一張嘴就邏輯思維的人整天就忙著和別人吵架,無論在生活中還是網上;而有些從一句話就能判斷對方沒法講道理的人基本上就不會說第二句了。

內心的安寧永遠來自自己,非是躲進青山綠水偷得一絲寧靜,山中鳥語花香仍然會惹人貪戀。


說到底還是陽明子的“正心”:向上偏是“傲”,向下偏是“卑”,向左偏是“逃”,向右偏是“要”。

“上下左右”亦能兩兩組合,可自行對照。只要心往這些方向偏,無論是如何的花言巧語,行為都只會順著這些既定的方向走下去。

騙得了自己,卻騙不了別人。別人誇讚兩句“遊刃有餘”信以為真實際還是在騙自己,有誰看不出來呢?

珍惜自己的“無知”就是珍惜一塊“璞玉”的未琢之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