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廣州十三行”到底是幹啥的?如今怎樣了?說出來你別不信

我們知道,長期以來,中西方的交往僅僅侷限於通商貿易,但是這種關係並非正式的外交關係,因此很長時間以來都是時有時無的。

在公元1757年間,乾隆皇帝頒佈“僅留粵海關一口對外通商”的詔令,將清朝的對外貿易侷限在了廣州一口,並設立“十三行”為貿易中介,負責管理外商、經營進出口貿易和辦理交涉事宜,以此來防止外國商人與國內民間或官方的直接接觸。

清朝的“廣州十三行”到底是幹啥的?如今怎樣了?說出來你別不信

而在中西方貿易往來中,中國出口的商品以茶葉、生絲和土布為大宗,西方對中國出口的商品則以英國的毛織品和英屬印度的棉花為主。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在正常的對外貿易中始終保持著出超的優勢。

根據《中國近代經濟史統計資料選輯》中的記載,在公元1781年到1790年之間,中國銷往英國的諸多商品中,僅茶葉一項就高達9600萬元;而在1781年到1793年間,英國銷往中國的全部商品僅為1600萬元,只是茶葉銷量的六分之一。直到十九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年均出超額仍在200萬到300萬元以上。

清朝的“廣州十三行”到底是幹啥的?如今怎樣了?說出來你別不信

當然了,此時的中國在海上貿易中佔據如此大的優勢,自然會讓英國等西方國家感到眼紅,因此,它們以英國為首等殖民國家開始利用鴉片來進行非法走私,從中牟取暴利,以彌補在正當貿易往來中的“損失”。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但是在清代的中西方貿易中,廣州“十三行”確確實實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之角色,正是由於它的出現,不僅彌補了在清代閉關鎖國政策下對外貿易的空白,豐盈天子國庫,同時還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那麼問題來了,這個在中西方經濟、文化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十三行”,是如何形成的呢?

清朝的“廣州十三行”到底是幹啥的?如今怎樣了?說出來你別不信

關於“十三行”的形成實際上也非常容易理解,我們在前文也略有說明,下面我們再來仔細地說一下。

我們知道,在管理對外貿易上,清廷廢止了自唐宋以來的“市舶司”,改設“粵海關”,由粵海關監督負責徵收對外貿易的稅餉,並同時與兩廣總督和廣東巡撫等地方官員一同管理對外貿易。

但朝廷為了防止地方政府及海關與外商發生聯繫,於是便規定一切事物都須通過各個“洋行”的行商居中辦理。 此後不久,為了避免過度競爭,各洋行於1720年組織成立帶有行會性質的“公行”,而公行中的洋行就稱為“十三行”。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十三行”並非是某個洋行的別稱,更不代表洋行的具體數目。

清朝的“廣州十三行”到底是幹啥的?如今怎樣了?說出來你別不信

比如在公行成立之初,就有十六家洋行,在其鼎盛時期就有高達二十六家洋行,最少則只有四家。其洋行具體數目並不固定,時多時少,當然,這主要跟國家的發展,以及中西貿易的盛衰有關。

而在實際運作中,公行作為十三行的代表機構,是清政府、中國商人與外國商人的聯繫中介,當然也兼有商業、政治和外交職能。至於其具體處理的事務,歸結下來大致有以下三種;

清朝的“廣州十三行”到底是幹啥的?如今怎樣了?說出來你別不信

一、承銷和代購外國商人所需的進出口貨物,劃定進出口貨物的具體價格;

二、照管外商的生活,並監督其行動;

三、代為轉達清政府的命令和相關公文,或傳遞外商的意見和稟帖等;

廣州十三行從形成到消亡,一共歷經了二百多年,在這兩個多世紀以來,為中西方經濟文化交流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清朝的“廣州十三行”到底是幹啥的?如今怎樣了?說出來你別不信

清朝滅亡之後,中國與西方國家的貿易活動來往日趨頻繁,也不僅僅侷限於廣州一口,而那個曾經顯赫一時的十三行也已經隨著歷史的車輪漸行漸遠。

如今的十三行位於廣州市荔灣區十三行路,是廣州的一個大型服裝批發中心,雖然名字和性質已經變了,但是人們還是習慣稱它為“十三行”。值得一提的是,這裡每天進出貨物高達數千噸,人流量高達數十萬人次,服裝遠銷海內外。因此,這也算是原來的“十三行”經歷的一次轉型升級吧!

參考文獻:《清史稿》、《清高宗實錄》、《中國近代史》、《中國近代經濟史統計資料選輯》;

以上圖片均選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