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所有的賣房故事裡,最能觸動你的是哪一個?

旅行愛溜達


首先直奔主題,最觸動我的一個故事是太表姑奶奶霸佔龔家花園,企圖在賣房子時分一杯羹的故事。

在這個故事裡,葉家的孫子因資金問題受家族委託賣掉自己家的龔家花園。此時,得知此消息的太表姑奶奶帶著自己孩子,孫子又搬回了曾經龔家為幫助他們,允許他們在龔家花園內蓋的小房裡。可已經過去二十多年,房子如今破舊不堪,連遮風擋雨都不行,更何況是住進去大大小小的七口人了。

可為了訛到些錢,七口人就這麼住進去了。忍受著悶熱,潮溼。孫輩們都堅持不下去了,這個時候太表姑奶奶的毒雞湯上線了。拿出蹭住龔家四十多年的架勢,說這就叫堅持,堅持就是勝利 。當時看得我都驚呆了。世上怎麼會有這麼無賴的人。


另一方面,也是龔家太善良了。容忍了他們這麼多年。讓太表姑奶奶得寸進尺,越來越貪婪,把龔家對他的幫助當成理所應當 ,自認為自己的戶口在這裡,龔家花園就有他們一份。殊不知當年沒有龔老爺子,太表姑奶奶怕是隻能睡在大馬路上了 。

不過最後的結局還是大快人心的。當房似錦為龔家打抱不平時,龔先生的態度卻是覺得她不應該這樣做。在這個故事裡,太表姑奶奶是強勢的,而龔先生卻是弱勢的一方。我當時很不理解,不過也許徐文昌說得對,龔家事業能這麼多年依舊風光,憑得也就是這種不與人計較,寬容大度的做事準則。

而這個故事與向家管家耿叔徵得自己合法權益的故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而這個故事應該才屬於大多數電視劇的設定。耿叔是弱勢的,向家後代不承認長輩給予耿叔的贈與書,想要將耿叔趕出老洋房。而作為老洋房的買家林茂根,他有著生意人的狡猾和偽裝。他一副要拯救耿叔的樣子,讓耿叔去他的公寓住,後手就把門的密碼換了,徹底讓耿叔無家可歸了。誰能想到林茂根是這樣的人呢?徐文昌卻對林茂根的所作所為持質疑態度,結局不出他所料。

設想如果沒有徐文昌,只憑耿叔絕對是要不回來屬於自己的財產的。這個故事是一個理想化的故事吧,林茂根被接受懲罰,耿叔拿回了自己的錢。

所以,從這兩個故事可以看出,有沒有錢和有沒有素質是完全沒有關係的。有錢,有素質,你就是龔先生,即使暫時處於被動,大家都會幫助你;有錢沒素質,你就是林茂根,一旦做的事被捅出來,大家都會唾棄你;沒錢有素質,就是耿叔,耿叔的爺爺,父親看守向公館的時候哪能就真想到向家能回來呢,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最終會好的。沒錢沒素質就是太表姑奶奶,最終一無所有。


佳涑


《安家》這部劇目前正在熱播中,我也是著實追了一把。隨著劇情的發展,房似錦給江奶奶賣房的故事牽動著我的心。無兒無女的江奶奶一心想把洋房賣掉給宋爺爺治病,歹毒的兩個外甥為了瓜分財產,從中百般阻攔,最後兩位老人雙雙去世,人性的美和醜在金錢面前顯露無疑。這也讓我對中國千千萬萬的老人晚年生活感到擔憂,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不能只是我們國家的一個口號,要儘快地完善制度,出臺政策,讓擁有五千年優良革命傳統的中國,老人問題得以解決。


一個農村的小姑娘


昨天看電視劇《安家》中由張曉謙飾演的985賣房時,他此刻的現狀就如《怒放的生命》中歌詞所寫的那般正經歷著奮鬥初期一定會有的跌倒爬起,大多數時間激情滿滿,偶爾頹廢失意,但心底依然堅強。

985被派到靜宜門店的幾個月裡,終於等到了意向買房者,可是即便是房似錦、徐姑姑包括謝亭豐集體幫助下,他的賣房之路還是艱難。

看著他被張先生一次次放鴿子,看著他被那對夫妻不停看房不停挑剔,心有無奈,臉上陪笑的樣子實在感覺生活不易。試想,城市的繁華之下有著多少疲累打拼的人,他們很努力,但依然卑微。

為了能把房子賣掉,他每晚必須要接在英國與他有8小時時差的客戶消息,因為對方的白天就是他的夜裡,但他每次都必須強打精神。

為了能讓客戶看房有好心情,他買花買零食,無比周到。但往往對方是吃了看了也拿了,卻是一走了之。

為了竭誠服務,他被客戶一拖再拖,在空房子裡一等就是一天,怕弄髒了房主的高檔傢俱,他選擇了站在地中間吃飯。他信守時間承諾,從白天等到黑夜,可是再打電話確認是否還來看房時,卻被客戶厲聲呵斥......






會爬樹的喬治


01

孫儷、羅晉主演的電視劇——《安家》,正在熱播中。

甚是好看,每一集都很有看點。有的觀眾覺得太過誇張了,說什麼現實中哪有這樣的人?我的看法不同,我認為現實中一定有,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

有兩場戲對比起來看很有意思,我看得比較仔細,可能一般人不會想到把他們對比起來看。

其實電視劇裡的嚴叔跟耿叔還蠻相似的:他們都屬於忠厚老實的人,所為之不同的是嚴叔夫婦是從別的地方來到上海的,而耿叔一家一直都在上海。但其實他們的居住條件以及生活條件相差不大。耿叔的生活條件相對要好一些,但也屬於很普通的市民。

他們還有一個相似點:都有一個兒子,而且在給兒子買房的時候都出了錢。嚴叔夫婦出的是全款300多萬,這是二老攢了大半輩子的所有積蓄;耿叔給兒子出了一部分錢。

嚴叔夫婦在給兒子兒媳買了房子之後,便把之前租的房子給退掉,拿著大包小包往兒子家裡趕。他們原本是興高采烈去的,但是門一被打開,看到親家母,兩個人就直接愣住了。兒子兒媳聞聲前來,老嚴夫婦唯唯諾諾。

二老掂著大包小包,很明顯是要過來住的,但是親家母笑著說什麼:“你們是要過來做客嗎?”真是可笑,也不看看這房子是誰出的全款,好意思嗎?

嚴叔的兒子對自己父母是一臉嫌棄,兒媳就更不用說了,白了一眼極其厭惡的轉身進了房間,對他們連理都不理。兒子兒媳如此不尊重他們,嚴叔夫婦很是尷尬,也不敢動怒,只好找藉口說是來轉轉,然後又回了包子鋪。

嚴叔的兒子有多無賴,自己的父母都要流落街頭了,他連問都不問一句,就怕父母給他添麻煩,就怕惹得自己的老婆倩倩不開心,典型的老婆奴一個,這兒子算是白養了。

他們拎著大包小包騎著三輪車回去的時候,很是心酸。嚴嬸嘟囔了一句:“咱們攢了一輩子的錢,親傢什麼都沒出就住進去了。”

老兩口很委屈,但即便委屈湧上心頭也是“打碎了牙齒往底子裡咽”,不曾對兒子說出他們已經快走投無路了。

耿叔耿嬸他們也是非常好的人,耿叔他一家三代都在為向家守著老宅子。先是耿叔的爺爺,然後是耿叔的父親,最後是耿叔。三代人因為一份承諾守著一個老宅子守了70多年。好的家風代代相傳,他們一家三代都是忠厚老實的人,也沒有想過要佔誰的便宜,只是拿回自己應得的。

耿叔夫婦被林茂根騙出去之後,行李直接被扔到了車庫裡,落得一個無家可歸。二老只能搬到附近的他兒子的家裡。當幾個人發生爭執,兒子說:“你們被騙了,還替人家數錢呢?你說你們這麼衝動,以後住哪呢?”

當時耿叔就很霸氣的說了一句:“住哪?就住這,當初買房子的時候我也是出了錢的。我哪都不去,就住這。”

但也是氣話。可是耿叔說出這句話之後,他兒子再也不敢多說一句話。

有沒有發現,在《安家》裡:都是給兒子出錢買房,但是嚴叔和耿叔為何結局不同?

嚴叔是以兒子為主,兒子說什麼就是什麼;耿叔呢,我出了錢我也能做你房子的主,還輪不到你來管我。

02

兩者相對比,我當然更欣賞耿叔的作風,很是霸氣,關鍵的時候能鎮得住自己兒子。耿叔跟他的老伴很能拎得清孰輕孰重,其實他們也不會打擾兒子跟兒媳,不過是當時被兒子的話給氣急了。

在電視劇中,我們可以發現,耿叔耿嬸是一直跟兒子兒媳分開住的。原來兒子也是跟他們一起住在向家老宅子旁的小矮房裡,但是那裡居住條件不好,兒子跟兒媳也就買了房子搬了出去。耿叔出了錢,並沒有跟著兒子他們走。耿叔還有自己的使命,就是一定要繼續替向家把房子看下去。

想必當時他的決定定是遭到了兒子的反對,但是即便兒子搬走了,耿叔依然是沒有改變自己的決定,而是繼續堅守。

耿叔難得可貴的是什麼?他不是為了兒子活著,而是跟老伴有自己的生活。孩子們大了,想幹什麼就由著他們去做,不想繼續守房子就出錢幫他們買了房子,也算是盡心盡力。該盡的責任我盡了,可是你甭想做我的主。這是耿叔的原則。

所以我們也能看得出來,耿叔的兒子是有點怕他的,要不然耿叔說住在他們家的時候,他也不敢大氣不出一個。因為怕,耿叔說的也在理,他這個做兒子的便什麼都不能說。

嚴叔夫婦就不同了,他們是把自己的兒子給“供”著,不捨得兒子吃任何一點苦。他們對兒子很無私,兒子說什麼就是什麼。看得出來,雖然他們倆是賣包子為生的,生活條件不好,但是富養兒子,並沒有讓他過過什麼太苦的日子。

你們本身的生活條件不好,可還把自己的兒子供著,那麼只會出現一種情況:就是嫌棄你們。你們所付出的會被當成是理所當然,兒子還嫌你給的不夠多。

嚴叔他們是賣包子的,他們二老掙錢非常不易,起早貪黑,沒日沒夜的幹,這麼辛苦都是為了兒子,但是卻未必能換來兒子的尊重。

買房子之前,兒子跟兒媳對他們還挺好的,當初兒媳倩倩為了能在房產證上加名字,嘴還特別甜的說:“爸媽,您放心,我跟軍軍將來一定會孝順你們。”話說的很好聽,房子一到手就變卦了。

倩倩對嚴叔嚴嬸更是嫌棄,連說一句話都嫌多,更別提叫“爸媽”了。

所以說,賣房這件事不好






淺巷與貓伴


《安家》賣房其實就是一個社會的小小縮影,每一個故事如果認真看看,我們都可以發現在生活當中的原型,但是真的讓我出動最大的應該還是985每天辛辛苦苦的帶客戶看房,客戶不來一直在在哪裡等著,從中午等到晚上確等來一頓罵,每天晚上還要同在國外的客戶溝通,真的是讓大家看到了很多的年輕人很現實的一個東西,為了生存,我們要不斷的去迎合這個社會,把自己變成社會所需要的樣子。還要給父母營造一個我在外面很好的樣子,但是其實父母才是最心疼你的,在這裡我只想給大家所有在外打拼的年輕人,父母和家是你們最近的港灣,因為我也是做父母的,看到他那個樣子,我都能想到以後我的女兒會是一個什麼樣子,所以父母很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外面過得很好,但是有事情也記得要很父母說一聲,你不說,父母只會更加的擔心你。所以在大家努力的時候,累了就休息一下回來看看父母,讓他們知道你很好,我們才更能安心的在外面打拼,大家同意的記得關注我喲


記錄真實事件


江奶奶賣老洋房為自己的老伴治病,可自己的外甥卻百般阻撓,宋爺爺患肝癌晚期,江奶奶想早點把老洋房賣掉為老伴治病,而宋爺爺想為江奶奶換一下帶電梯的房子,兩個人都為對方考慮,兩個人的愛情經過了歲月的考驗,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非常感人!





無冕之王cp3


《安家》近日劇情的背後有這樣一個引人深思的原型故事[淚] 在“江家花園”的故事原型中,老伴臨在世時,湊不夠醫藥費,另外兩個產權人也就是侄子卻各種拖延不願出手賣房。最終擁有第二層產權的老太太,在丈夫過世後果斷選擇了捐掉房子。因為老洋房只能整棟出售,老太太捐贈了自己的那一層之後,兩個侄子就再也不能售出這套老洋房了。這背後的故事大快人心的同時又令人感到深深的無奈……





1e歡笑新資訊


江奶奶這套老洋房!映射出很多人性的東西,這一段能讓觀眾跟著劇情發展,帶動了觀眾的喜怒哀樂的心情!


硅藻泥小兒郎


沒看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