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公務員,單位計劃派遣去企業擔任副職高管,大家覺得前途怎麼樣?

中國襄陽本地事


先不說前途如何,我們只從職場上的上下級服從關係來談這個事。你是公務員,你們單位計劃派遣你去某企業擔任副職高管,我只問你一點,你是服從還是不服從?很顯然,基本上你沒有拒絕的理由,只能服從單位的人事安排。所以你想要有發展有前途,去企業擔任副職高管就不要考慮任何利益得失,服從單位的工作安排就是最大的前途。

另外,從你被調到企業裡面任職副職高管來看,說明你在公務員系統裡也是有一定職務的,大小也是一個領導,所以你才有資格被派遣到企業裡面擔任副職高管,這個職位也是僅次於正職的領導崗位,原則上來說必須要有一定資歷的人擔任。而你被派遣的企業應該來頭也不小,從派遣關係上看,我猜企業應該是央企一類的大企業吧,這類企業經常會有公務員系統人員跟企業管理系統人員進行互調的情況,所以應當說是這一種對領導崗位人員進行歷練和培養的行為,你很可能在以後被委以重任,派遣你去那工作也只是一種臨時的安排和過渡,所以我認為你很有必要去企業任職,前途只會更加的美好。

其實從複合型人才培養的角度看,一個稱職的管理者必須是精通業務工作和政務工作的集合體,而你目前只是在公務員系統裡面工作,政務工作經驗豐富,屬於專才,但對市場及業務工作並不熟悉,如果把你調任更高的崗位讓你分管經濟方面的工作,你可能還存在不足,所以你們單位才計劃把你派遣到企業裡面歷練,是想要讓你以後承擔更大的職責,所以你的前途一片光明,一定要接受組織的工作安排。

最後我想說的是,不管在哪裡工作,盡職盡責就好,堅持按制度辦事,按流程辦事,儘快熟悉新的崗位工作,多跟企業正職配合,多向下屬員工瞭解工作,這樣你就能夠快速勝任新的工作。當你具備了企業的業務工作經驗,你就是一名複合型的領導人才,到時候無論是把你回調到公務系統還是調職到企業工作,你都會更上一層樓,最都是有前途的事。


Sir聊HR


如果你是公務員正科級,派遣到國企副職,義無反顧地去;如果科員或者副科級,慎重考慮去。

為什麼正科級義無反顧去?

1.相當於變相提拔。你已經是正科了,只要不是被貶了,派遣到國企副職一般是平調或者提拔,而副縣級的國企相對較少,所以正科派遣去的國企一般是相當於正縣級。所以副職相當於副縣級,派遣你去,等於給你變相提拔了。

2.福利待遇較大提升。一般來講,屬於地市管理的國企待遇是相當好的,副職要比你現在的公務員級別高很多。

3.晉升空間變得更大。受地市國資委管理或者市屬國企爭職、副職受組織部門統一管理,在當前國家的選拔幹部機制下,正負職再到政府部門任職的機會很多,而且你有公務員的經歷,這是加分項。在幹部晉升的“金字塔”看,你跨過一個坎,空間越大、競爭相對越小,所以國企副職屬於市統一管理幹部,晉升空間更大。

為什麼科員或者副科級慎重考慮?

1.機會風險很大。如果你是科級或者副科,那麼派遣去的國企大概率為縣級管理,這類企業往往資質低、業務量單一,受到“特殊照顧”才保證業務量,如果市場化進一步深入,該類企業很容易“被超越”,所以經營風險是比較高的。

2.編制想“要”回難度大。級別較低的國企,正職可能保障較好,但副職想再回體制內的難度會大很多,尤其是當前公務員編制不斷縮減,機構編制改革後機構更加精簡前提下。

3.待遇提高幅度不大。縣級管理的國企福利待遇相對於公務員,差距沒有想象的那麼大。因此,在失去編制條件下,去福利待遇沒提高太多的話,需要慎重權衡。

小秘建議:堅持實事求是原則,把所有的利弊加到一塊東西,爭取機會成本最小化,會做出更好的選擇。


機關老秘


千萬別去,這是一個巨大的坑。說說本老人家親身遇到的事情吧。曾經負責過信訪維穩工作,系統內曾經有老幹部上訪要求解決醫療費問題,我詢問情況後發現,這位老幹部曾經是正縣級公務員,在位在崗轉任企業一把手,結果企業改制,被外地企業全資收購。老幹部公務員身份沒有了,又是已經退休,沒辦法按照公費醫療老人老辦法執行,糾纏幾年,其狀讓人唏噓.......



本老人家


從單位提拔到國企任職,人事關係歸口組織部門管理,即屬於組織部管理的幹部可以考慮去,否則平調不建議從行政機關去企業

從行政機關以公務員身份調到企業去任職,可以肯定不是私企,而應該是國企。不過儘管國企屬於體制內,在現行環境下公務員一般不會去國企任職。特別是公務員職級並行後,滿足一定任職年限可以晉升職級,享受相應的待遇,公務員不到萬不得已更加不願意去國企。

公務員不願去企業,究其原因是因為調到企業任職後會失去公務員身份,在當前公務員編制日趨緊張、含金量越來越高的背景下,這為以後重回公務員隊伍增加了難度。鑑於此,公務員一般不會平調去國企,一旦發生這種情況,在體制內可以視作“貶職”,如果不是犯了錯,基本不可能有這種幹部交流方式。

從行政機關去國企,正常情況下只有一種可能,即升職。比如在縣區,從普通科員提拔為副科級領導職務,充實到縣區城投、經投這樣的國企任副職,或者從副科提拔為正科,任國企董事長或總經理,擔任“一把手”;在市區,從正科提拔為副處,任國企班子成員,或者從副處提拔為正處,任國企主官。無論是在哪個層級,這種提拔方式雖然會失去公務員身份,但其本身仍在組織管理範疇,以後因工作需要有合適的崗位還可以隨時調回機關任職,擔任領導職務。

由於國企任職不像機關那樣有太多的限制,且競爭相對較少,以前有不少有實力、有想法的公務員通過這種方式實現“乾坤大挪移”。這樣可以實現兩個目的:一、通過去國企任職,名正言順地拿幾年高薪;二、增強化基層歷練,提高能力素質,同時增加任職資本,通過這種方式的交流,很容易上一個臺階。細心的人查閱一些領導幹部的簡歷,可以發現其中有很多過去都有在國企任職的經歷,原因既在此。

不過現在隨著領導幹部提拔程序的日趨規範,加上國企限薪、各項規章制度的細化,特別是公務員職級並行制度的實施,到國企任職不再像以前那麼滋潤。國企吸引力的弱化,使得公務員流動到國企的可能性在下降。公務員普遍不願意到國企任職已是既成事實,哪怕是提拔。

別說是國企,就是事業單位很多公務員都不願意去。小公單位有個科長,領導有意提拔他到二層副處級事業單位任職,他都拒絕了。原因很簡單,他在機關下一步也能解決四級調研員,加上現在去下面二層不太好做事,以後想回來還要看機會,要空間沒空間,要實惠沒實惠,還不如留在機關解決職級。

這位科長普遍代表了當下公務員的心態。因此,像題主這樣能不能去國企任職,要看題主自身情況。如果題主有強大的關係,自己又想有所作為,能提一級可以考慮去,這對題主來說也是一個機會。反之,建議題主慎重考慮,邁出這步眼下是拿著高工資,看著挺實惠,以後萬一企業效益不行想回又回不來,到時候恐怕後悔都來不及。


80後小公


估計是國資委一類下屬有國企的機關。副處級以上公務員可以和事業單位、國企進行幹部交流,從公務員交流到國企其實例子很多了。如果說年齡已經到了坎,再公務員隊伍裡提拔機會有限,去國企是個不錯的選擇。畢竟,國企高管是年薪制,公務員的死工資是比不了的。


輕揚嶙評


應該說在任何地方、任何單位、任何體制都是有前途的。所以哪裡更有前途是相對而言的,這就需要當事人自己權衡體制內的前途和國企的前途孰好,要結合個人性格喜好、單位職責、職位空間、經濟放益等各方面比較後才能選擇好適合自己發展的體制。如果是考慮去了國企的公務員今後能否調回的後顧之憂問題,主要以副處級為界線。從法規上看公務員與國企之間的通道,主要是根據公務員錄用辦法和調任規定,不論是在市級部門與市屬國企之間,還是區縣部門與區縣國企之間,副處級以上公務員與國企高管之間的渠道是雙向互通的,不是有去無返的單向通道,所以副處級公務員即使脫鉤不保留公務員身份去了國企,今後也能根據公務員調任辦法重新獲取公務員身份及對應層級職務。但是副處級以下的公務員與國企之間的通道是單向的,如果是脫鉤去了國企,若是提任相當於副處級的國企高管,則可順暢迴歸,若是脫鉤平級調出,那就不能以調任方式重新獲取公務員身份,只能以參加錄用考試等方式重獲身份。若是不脫鉤以借調形式到國企,則需要經有關單位批准後以兼職不兼薪的方式保留公務員身份和人事關係借到國企協助有關工作。


千里草渝


編制變不變?編制不變麼,去好了。編制工作變,要慎重。

1. 年紀50以下,我覺得不考慮,國企倒閉你下崗,接下去10年你怎麼辦;

2.年紀50以上,考慮,企業怎樣?燃氣、水壟斷的,去好了。企業不好麼,算了,不要冒風險,安安穩穩拿退休。


迪蕩


很明顯,政治資源已達上限,在現有的位置上也臨近換屆的階段。

交流到大型企業任副職,看似丟了烏紗帽(很多人認為只有行政機關才算官),其實撿了大便宜。

去吧!年薪百萬還有一筆可觀的接待費由你支配,這輩子夠你花了。


不羈的農夫


我的一位朋友,原在工信局任副局長,四十零歲,估計向上當大哥不太可能。幸好,縣最大中外合資企業(國資佔小股)中方代表換人,他爭取到名份,領年薪制五年,後回原單位做調研員,太划算了。


鄧航劍


題主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這題:公務員從機關單位調任到國企任職,是件稀鬆平常的事,畢竟服從組織安排也是我們體制幹部份內工作;如果有的選擇,就要視情況而定了。


1.職務晉升

如果題主去國企任副職高管算是職務晉升,可以考慮去;尤其是單位有把你作為國企一把手培養的打算的話。

如果題主一心就想混體制,就在機關好好待著,因為一旦選擇去了企業任副職高管,再想回單位,大概率得混到一把手的位置才有可能(尤其是在國資上市企業)。


2.企業情況

如果企業是一級單位(尤其是集團母公司)且單位經濟效益比較高,可以考慮去。

為啥?

因為去了這類單位,雖然沒了公務員身份,但是這類企業福利待遇比公務員好太多,尤其是後續保障跟得上,不用擔心下崗再就業(二級子公司在企業合併過程中,容易導致原先職務撤銷;經濟效益差的很容易在改革過程中,造成下崗待就業的局面)。


3.工作壓力

當下體制內的活是越來越難幹了,工作量越來越多,工作壓力越來越大,工作節奏越來越快,加班也成了常態化,尤其是在一線基層部門,更是苦逼。

企業相比機關單位,那就輕鬆自由多了,尤其是財務報銷方面更是透氣。


總體而言,如果題主想工作輕鬆一點,收入多一點,不看重仕途,那麼可以考慮去國企任職;如果題主還是喜歡在仕途上發展,那就繼續在機關待著。


我是@事業單位搬磚狗:3年鄉鎮街道基層工作經歷,3年市本級機關單位工作經歷;體制職場規則的觀察者、解讀者。關注我,一起了解體制內的那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