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過的對你影響最大的是哪一本書?

碧讀好書


毫無疑問是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

這是一幅由許多個姓奧雷良諾與布恩地亞的人,以及他們那變幻曲折極為有趣的人生構成的宏大畫卷。當你打開畫卷,第一次領教魔幻現實主義的寫作手法時,作者會領著你到一個叫馬貢多的迷宮裡,向你娓娓道來一個家族長達一百年的滄桑,光榮與秘密,你會毫無疑問地沉醉其中,從此終身難忘。我一直認為,灕江出版社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發行的那個版本,那幾個年輕譯者的才華無疑是所有譯者中最出色的,哪怕有一些錯別字與排版上的錯誤,但都睱不掩瑜,沒錯,他們是至今為止最好的,馬爾克斯家族沒有把中國區的中文版譯權交給他們,是一個讓人無法原諒的巨大錯誤。


馬貢多的奧雷良諾


七十年代末,我讀高中時,課外書匱乏,有一天在供銷社發現一本《論青少年修養》,愛不釋手,狠狠心買回來。這本書為我打開外面的世界,讓我知道富蘭克林,愛迪生,牛頓等眾多科學家故事,認識了飛機,電話,地球磁場的原理,懂得了努力的真正意義。從此我的人生觀,價值觀都有所改變。這本書對我一生影響最大!


山中友人72770935


我其實沒度過太多的書,小時候家庭因貧困,要想看到一本書太不容易了,所以當我看到一本可讀的書籍,就會有種如獲珍寶一樣欣喜,因此,直至今天我仍然很喜歡讀書,而且是各種書籍,如果要問哪一本書對我影響更大,我覺得沒有哪一本,而是隻有讀書,對我的人生才是最大幫助,也是最有影響力的


靜花池風雨麗人


我覺得對我影響最大的一本書應該就是餘華先生的《活著》。

很多人應該讀過這本書,現實如此,極少部分人的人生叫生活,絕大部分人的人生勉強只能稱之為“活著”。

書名雖然叫“活著”,可主人公福貴的一生卻都在經歷著“死亡”,年輕時賭博輸光了家產,在戰場的死人堆裡活著爬了出來,經歷了大躍進鍊鋼、饑荒、文革......親手埋葬了自己所有的親人。雖平凡,卻也沉重。

1.活著是一種責任

從親手把自家的家產輸光,到後來從戰場的死人堆裡趴著回家,這一系列的事情發生在一個人身上,是個人都受不了吧。但福貴沒有選擇逃避,而是選擇了承擔。

輸光了家產,就開始自力更生。親眼目睹了從牛到雞再到蛋轉變,體悟到了從蛋到牛的不容易,古人說得好,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他內心即使有一萬個自責,但也從來沒表露在臉上和家人面前,而是選擇了一個人默默的忍受。

家人的等待,自己的不放棄,使得他從戰場上逃了回來。回來以後的福貴,聽到的是母親的去世,女兒也因生病成了聾啞人。儘管生活有太多的不容易但他還是努力,為一個家庭去打拼。生活總在,子女,父母,長輩之間隨意切換,我們總要去適應各自的角色。能活著就是一種責任,對活著的人也是一種責任。

2.活著就要學會面對生死,面對得失

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抱怨過,抱怨自己的出身,自己的環境,自己的命運。但故事中的福貴經歷了人生的起起落落,從來沒有抱怨過。

母親因為自己被抓去當兵而死,女兒鳳霞因為沒錢治病而變成聾啞人,兒子有慶因為給縣長夫人治病被抽乾血而死,女婿二喜因搬運時被兩排水泥板夾死,孫子苦根因為吃豆子被活活的撐死,現實種種,都沒有把他打倒,他親手把一家人埋了。

照理說,一家人都死絕了,人孤苦伶仃的活在這個世上也就沒啥意義了。也許是早年在戰場上,那種對生命的漠視和對死亡的麻木,讓活著的人格外珍惜生的權利吧。

我們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上,總有一天也是要離開的,佛家裡管這叫“輪迴”。在生命的這場苦旅中行走,有得有失,有苦有樂,也許正因為世事無常,我們才無須慌張,努力前行就好。恐懼,並不會因為我們懼怕而減少,相反,我們越怕它越來。

3.活著是一種心態

“知足常樂”是一種心態,“生不逢時”是一種心態,“隨遇而安”也是一種心態。面對同樣的一樁事,積極的人容易從好的方面去想問題,消極的人容易從壞的方面去想問題。如果從唯物主義的角度出發,一件事情並不會因為你用什麼心態去看待它,而發生本質上?的改變。但正如心理學所說的,好的心態容易產生好的思路從而使得自身利益最大化,壞的心態只能給事情蒙上一層陰影,對解決事情本身同樣於事無補。

今天的我們,能活著就已經很不容易了,房貸,車貸,水費,電費,燃氣費,養老撫幼,各種社交應酬,還要與時俱進不斷加強自身鍛鍊和學習。有的人被生活壓垮,從而一蹶不振;有的人雖然活著,但也時常需要去看心理醫生。生下來容易,活下去難,每個層次的人都有每個層次的煩惱和焦慮,所以心態很重要。

一個好的心態,不僅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所必備的,也是我們披荊斬棘,克服困難的源動力。像《活著》裡面的福貴就是這樣子,所有的親人都死光了,他居然還活著,沒事唱小曲兒,還過得挺滋潤的。



在初中一年級時,我叔給我一本書叫《苦菜花》這本書的作者叫馮德剛,這部小說,描寫的在解放前膠東半島的一個窮苦農民家庭對敵鬥爭的故事!

書中有媽媽,有德剛,有馮德娟姊妹們,為了解放家鄉,從媽媽到最小的妹妹,都做出了巨大的犧牲,為了解放這遍土地與國民黨特務展開了生死博鬥。

為了支援前線全家人做了很多的工作,對敵鬥爭非常激烈,馮德娟在一次到區委開會的路上,差一點被國民黨特務殺害,這個情節,我記的很清楚,要不是馮德娟身體健壯,就會被打死,太危險了。

經過殘酷的鬥爭,在解放軍的哥哥馮德強,媽媽妹妹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些偉大勝利,為解放全中國做出了貢獻!

最後最小的妹妹也犧牲了,她再也沒有看哥哥馮德剛的影子。讓人看了傷心!


丁5914


我看書比較雜,並沒有哪本書在我的心裡泛起倒山湧浪般的震撼。我個人覺得,讀書可以看作是一種愜意的消磨,用心體味或會意交流就好。

當然,任何閱讀都是一種潛意識的收藏積累,總有一些作品會讓人自覺或不自覺地回味咀嚼,於我個人而言,章詒和女士的《往事並不如煙》便是如此,章先生在書中不為己惡、不遮人善,平白直敘卻栩栩如生的讓史良、儲安平、羅隆基、康同璧、聶紺弩等那些已經逝去的身影行走其中,不作臧否,不加議論,卻道出了他們的彷徨、迷茫、驚慌、無助、嚮往和人性中的一種淒涼的唯美。


雲下瘦竹


十二歲,本應該是幸福快樂的童年,本應該是在父母膝下玩樂,盡情享受的。但是保爾卻過早的走進了社會,過早的認識到了世態炎涼,人心冷暖,但也練就了他那鋼鐵的意志,使他成為了真正的英雄!

  他幼年失學,步入社會,做過學徒,工人。但他儘管付出了很多,也從不喊苦。他在飯店做工時,幹活十分賣力,但工錢十分之少,而那些習慣大吃大喝,沉迷於賭博的夥計們,一晝夜便可以掙到他四五個月才能掙到的錢,這些讓不諳世事的保兒有了嫉惡如仇的性格。

  上天註定不會讓保爾平靜一生,德國人讓他們開火車送德軍討伐隊去消滅起義軍。他們搗毀了火車,打死了押車的德國兵,經過一番鬥爭後加入了紅軍。開始,他們並不受關注但他憑他那正直善良的性格和他異常驚人的毅力,漸漸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在戰鬥中,他異常勇猛,彷彿要把所有的恨意發洩到敵人身上,那勢頭,比他當初工作還要強上三分,因為他的毅力,他多次倒下,卻又奇蹟生還。

  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從一個被開除的學生,到一個寫書的作家,從一個洗碗工,成長為一個歷經風雨卻只有30歲的共青團員。在收到常年不要命般工作,戰鬥所留下來的病痛的折磨時,他想過死——他是一個廢人了。他雙目失明,生活困難,真想一槍結束自己的生命。但他問了自己:“為了衝破牢籠,為了重返隊伍,為了體現生命的價值我有沒有盡全力那?”而現在,生活在太平盛世的我們,是不是該問自己一聲:“為了祖國昌盛,為了實現理想,為了體現自己的價值,我有沒有盡全力哪?”回首往昔,有那個發明與發現不是經歷了無數次失敗才成功的那?

  一帆風順是痴人說夢,常勝將軍也不會有,唯有那些經歷過無數次失敗,但永不放棄;遭受無數次打擊,卻永不低頭,心如金子般堅硬閃爍得人才會有所謂的“一帆風順”才會被稱為“常勝將軍”。

  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鋼鐵就是這樣煉成的!



漫步旭


<>

是2015年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中譯圖書,作者是[美]埃斯特·希克斯 / 傑瑞·希克斯



無塵


對我影響最大的書《人性的弱點》。

此書寫了面對大大小小的事情的方法和態度,不管你是做什麼工作,律師、銷售員、即將工作的學生還是家庭主婦,都會讓你受益匪淺。

對於人際交往恐慌的人,不妨多看看此書,你會發現自己人際交往、享受人生的能力增強了。

最最重要的是這本書裡面有很多有趣的故事,通過這些故事你會懂得很多道理。

書裡面的一句話:你不要欺負人,也不可隨便讓別人踩到你的頭上,這才是正確的人生觀。





伶檬君


對我影響最大的是劉慈欣的《三體》三部曲。雖然這是一部科幻小說,但是其中蘊含各個領域的精華,哲學,政治、歷史、情感、人文、軍事和社會科學等,可以說是包羅萬象。讀懂看透這部鉅作,可以讓你的人生觀發生質地改變,對過去的觀點以及對未來的思考,都會進入到你意識的深處,堪稱一部有深刻內涵和思想的絕世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