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出身書香世家,身份比寶釵尊貴,為何一次都沒進宮參與選妃?

xegWN


漢族不讓進宮!《甄嬛傳》那是胡說!元春是公主伴讀。跟秦鍾一樣。自然能見到皇帝,所以進宮估計也不讓生孩子!薛寶釵也是應聘女侍和伴讀!



屠爾佳哈知玉齋


林黛玉為什麼沒有參加選秀?作為巡鹽御史林如海的女兒,林家四代勳爵,以她的出身參加入宮選秀絕無問題,還應該是參加真正的嬪妃選秀,不是薛寶釵那種選出來只能服務公主郡主的附加賽。其實,林黛玉不參加選秀的原因一點不復雜。


【一】

《紅樓夢》的時代背景毫無疑問借鑑了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可作者有意模糊了朝代,使得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在其中都有涉及,很難說具體哪一個朝代。只能說明清作為主體朝代背景!對於這樣一個題材,如果硬要套上清朝的選秀制度是不對的。

清朝從順治時就規定,凡滿族八旗人家年滿十三歲至十六歲的女子,必須參加每三年一次的皇帝選秀女,選中者,留在宮裡隨侍皇帝成為妃嬪,或被賜給皇室子孫做福晉。未經參加選秀女者,不得嫁人。其後擴大到蒙古八旗和漢族八旗!

如果《紅樓夢》明確寫了就是清朝事。那林黛玉也要參加選秀,否則不能嫁人。沒明確寫清朝事,就自願為主。元春進宮是賈家自願,迎春、探春等就選秀也是自願。至於薛寶釵選秀,你要相信一個商人女兒能過第一輪篩選,我也沒辦法,但如果真進宮被查出來商人出身,選秀主管的官帽子也別戴了,那是對皇家的侮辱!


【二】

林黛玉出自江南士族,如果不是在清朝,完全不用參加選秀。假設《紅樓夢》說的就是清朝事,以林黛玉的遭遇,她也不用參加選秀。

首先,林黛玉五歲母喪,守孝三年,進京寄養在賈家,由賈家撫養長大。

其次,林黛玉十一歲父親林如海去世,守孝三年,徹底被榮國府賈家收養,成了賈家的養女。守孝期滿林黛玉十三四歲,按理正是選秀的年紀。

最後,父母雙亡的孤女,命格不全,不會入選,也幾乎不用參選!

林黛玉若在清朝,家族四世列侯,必然是漢八旗,父母俱在的話,必須參加選秀。可有一個原因註定不可能成功。甚至不用參選!


【三】

林黛玉身體有病,只這一點就足以將林黛玉阻擋在離選秀門檻十萬八千里以外。清朝選秀也不是阿貓阿狗都讓皇帝直接看。十三歲到十七歲的八旗女子參加三年一次的選秀女,出身不好的參加一年一次的宮女選秀。林黛玉能參加的是選秀女,薛寶釵卻只能參加選宮女!和現在選秀一樣都有初選,太監先過目,出身低,命不好,模樣差,身體有病的,淘汰。林黛玉和薛寶釵基本這一關就再見了!除非一心想進宮,花銀子買通!不想進宮可能連這一關都免了,花點錢,賈蓉都能買來五品龍禁尉的實職,何況一個選秀落選名額!

以林黛玉的身體,基本不存在選秀的可能,也完全不用擔心她會被選中。這裡的前提是《紅樓夢》就是清朝事。架空歷史,我們完全不用操心林黛玉選秀不選秀。曹雪芹沒寫,因為不存在。何必非要當清朝故事來閱讀?


分割線出來是要轉折……

林黛玉最終的結局還真被選上了,不過不是進宮,而是遠嫁!


紅樓夢中遠嫁彷彿只與賈探春有關,她最終遠嫁異國是共識。可八十回前太多線索指出林黛玉的遠嫁命運,之前寫了好多,這次只說一件。

七十回,林黛玉作了一首充滿離情別緒的《桃花行》,又作了一首離別詞《柳絮詞》,然後瀟湘館眾人放起了風箏,林黛玉和賈寶玉共放了二個美人風箏,卻只有林黛玉的飛走了。隨後賈探春取來鳳凰風箏,不知為什麼纏住了另一個鳳凰風箏和雙喜字裹挾著而去。

林黛玉的美人風箏是對賈寶玉來說自己去了。賈探春的兩隻鳳凰一個雙喜表明二女同嫁。聯繫林黛玉芙蓉花籤“莫怨東風當自嗟”,以及賈探春杏花籤“日邊紅杏倚雲栽”的下兩句“芙蓉開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林黛玉的東風是效法王昭君出塞,賈探春的東風卻證明杏花、芙蓉一起遠嫁。賈探春判詞圖畫是兩個人放風箏也有影射。要知道封建時代,奴才是不能與主人同稱二人,必然身份相同才可以。瀟湘館又名有鳳來儀,兩隻鳳凰飛走了。足見林黛玉被賜婚,與探春效法瀟湘妃子娥皇女英共嫁一夫遠嫁他鄉。林黛玉提前死去,賈探春卻獨自留在異鄉!林黛玉雖未選秀,卻終究沒逃過賜婚遠嫁命運!

歡迎關注:君箋雅侃紅樓,每天為您帶來更多紅樓故事!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80回本

【石頭記】周汝昌校訂批點本80回本

【紅樓夢】通行本120回本

【清·孫溫繪全本《紅樓夢》】


君箋雅侃紅樓


從書中來看,寶釵之所以入京,完全是為了入宮待選。後來因為種種原因落選了。因此就呆在賈府不走了,爭取當賈府二奶奶。

而林黛玉確實從來沒有進宮的意思,究其原因,應該是兩方面吧。

一是黛玉自己不稀罕入宮。在她眼裡,出了賈寶玉,其他男人都是臭男人(自己的長輩除外。)連北靜王那種位高權重,風流倜儻,才華橫溢的優質男,黛玉也毫不客氣地斥之為臭男人。

林黛玉不同於世俗脂粉,她對功名利祿絲毫不感興趣,所以寶玉才和她好,認她為知己。

她從來不勸寶玉用功讀書,結交官場人,踏上仕途,自己也好跟著夫貴妻榮,當個誥命夫人。

所以她更不會入宮伺候皇帝,參與到宮鬥中去。

二是家庭的原因。

我們都知道林黛玉很早就淪為孤兒,寄人籬下。林家已經提前衰落了,就算林黛玉想進宮,也沒有根基,沒人脈,沒財力,入宮的結果會很悽慘。

以賈府之實力,元妃在宮中的日子都不好過,賈府時常受到太監地勒索。

想林黛玉一個孤苦伶仃的柔弱女子,又怎麼可能在宮裡活下去。

而且林黛玉身體不好,性格率真,在賈府都過得不快活,發出風刀霜劍嚴相逼的感嘆。真的入了宮,那真是羊入虎口了。

別說沒人送她入宮,就是真的入宮了,也沒啥意思,只不過更加早入黃泉罷了。


凡眼看紅樓


從《紅樓夢》書中看,黛玉真的沒有參加選秀的動議,為什麼黛玉不參加選秀呢?我認為原因有三。

一是,黛玉沒有選秀的政治需要。黛玉不是滿人,沒有參選資格。賈府是漢八旗的,元春才有參選資格。估計寶釵也是漢八旗後人,故有參選資格。加之黛玉是獨女,沒兄弟要照顧,也沒有家族要扶持。林家到黛玉這一代,已無男丁,林氏家族也無法延續下去了,成了真正的“末世兒女”。寶釵參與選秀,是希望保住薛家皇商地位,政治目的是十分明確的。

二是,賈敏臨終前已作了決定,黛玉進賈府,沒做其他安排,從賈母派人去接的情節看,黛玉進賈府,是早有安排的。林如海送走黛玉時,給了賈政一封信,應該是有安排黛玉的計劃,說明雙方男主人是有一個約定的。

三是,黛玉性格決定的。黛玉蔑視皇宮。寶玉送黛玉一串念珠,這可是當今皇上恩賜北靜王的,何等尊貴之物,黛玉卻說:“什麼臭男人碰過的,我不要。”這話斬釘截鐵,連皇上也不放眼裡。有人說,黛玉後來嫁了賈雨村,這是對黛玉的侮辱,賈雨村算哪根蔥?黛玉從沒提及賈雨村,黛玉只屬於寶玉,如果這點都懷疑,《紅樓夢》是白讀了。



朵朵佬爺


首先,林黛玉身體虛弱,風一吹就倒的人,怎麼能通得過宮廷的選拔?

古代,皇帝選妃,品貌德行一個都不能少,當然最重要的是,身體健康。選妃的目的無非兩種,一是為皇上生兒育女,二是為皇上開解憂愁。林黛玉雖然才華樣貌品行樣樣不輸,可就在身體上輸得徹底。身嬌體弱,走路便喘,這如何為皇上開枝散葉,不讓皇上討她歡心都是好的,還如何能討得皇上的歡心?

其次,林黛玉年齡及身世限制。

《紅樓夢 第二回 賈夫人仙逝揚州城 冷子興演說榮國府 》這樣寫道:林如海【今只有嫡妻賈氏, 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歲]。賈雨村【因聞得鹺政欲聘一西賓, 雨村便相托友力,謀了進去,且作安身之計。……堪堪又是一載的光陰,誰知女學生之母賈氏夫人一疾而終。女學生侍湯奉藥,守喪盡哀,遂又將辭館別圖。林如海意欲令女守制讀書,故又將他留下。】可知林黛玉進賈府時才六歲,六歲之前肯定不能入宮選妃,年齡太小。後來母親去世,按當時習俗,守孝三年。之後,在黛玉11歲的時候,她的父親——林如海也病逝了。此時黛玉父母雙亡,父母雙亡後,便寄居賈府,作為賈母最愛女兒唯一留下的孩子,賈母怎麼會讓她去選妃?


第三,林黛玉志不在此。

林黛玉只是寄養在賈府,親身父母都去世了,林黛玉又不愛名利,誰又會逼迫她去選妃?況且她作為一個在外祖家寄居的孤女,自然也不會傻到為了家族榮耀進宮。此時的賈府,於上有著聖寵的元春,於下,還有四個內孫女。自然也不會讓林黛玉這個外孫女進宮選妃的。


庭院風鳴


《紅樓夢》裡經常出現“根基”一詞。即使是朝廷新貴,掌握重權,沒有根基也被人瞧不起。傅試是新貴,妹妹傅秋芳又是少有的才女加美人,可是沒人求娶傅秋芳。原因是,他們家是暴發戶,沒有根基。

林家比薛家有根基。

黛玉和寶釵比,黛玉家更有根基。從黛玉往上數6代,是列侯。林家是候府。林家四代人有爵位,第五代林如海是探花出身,蘭臺寺大夫,兼任巡鹽御史。林家既是鐘鳴鼎食人家,又是書香之族。

寶釵家往上數四代是紫薇舍人。以後兩代人都沒有公職,只是有一個皇商的身份。薛家標榜自己是書香門第。薛家鉅富,可以稱為名族。

林家的根基比薛家深厚。


朝廷選秀,選擇的是有根基的士家大族之女。黛玉必須參加選秀,否則無法結婚!

寶釵不必參加選秀。

為什麼寶釵參加選秀,林黛玉沒有選秀呢?

寶釵選秀是皇上的特殊恩典。

書中寫到:

近因今上崇詩尚禮,徵採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選妃嬪外,凡世宦名家之女,皆親名達部,以備選為公主、郡主入學陪侍,充為才人、贊善之職。

寶釵屬於名家之女,由於皇帝額外加恩才能參加選秀。不過寶釵很快被淘汰,轉而決定嫁給寶玉。

黛玉沒參加選秀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

黛玉在寶釵參加選秀那年,是十一二歲,年齡小,不到選秀的年齡,因此沒有參選。

三年以後,黛玉年齡到了。黛玉正在父親林如海的孝期,因此不能參加選秀。

再過三年,林黛玉可以參加選秀了。林黛玉在資格審查階段就被淘汰。第一,因為她父母雙亡,命不好,所以沒資格參加選秀。第二,林如海應該安排了女兒不選秀的操作辦法。黛玉沒有選秀。

林黛玉和薛寶釵選秀的方向不同。

以黛玉的身份,她選秀方向是妃嬪。皇帝選中者,留在宮裡成為皇帝的妃嬪,答應。皇帝沒相中者,賜給皇其他王爺做王妃或者側妃。或者沒有封王的皇室子孫做福晉。

薛寶釵的選秀方向是“備選為公主、郡主入學陪侍,充為才人、贊善之職”。

黛玉選秀是成為主子,寶釵選秀是成為女官,說白了是奴才。

我是潤楊,歡迎關注:潤楊的紅樓筆記!


潤楊的紅樓筆記


從身份的角度來說,林黛玉確實比薛寶釵高很多。林家五世列侯,父親又是前科的探花,升職至蘭臺寺大夫。而薛家的身份是皇商。按照當時的地位排列士農工商來看,林家是位列第一等的,薛家卻是位列末等的。可是,為什麼出身一等的黛玉沒有卻參加選秀而出身末等的寶釵卻參加了選秀呢?我們不妨從兩個角度來看。

從出身的角度來看,黛玉屬於漢人而寶釵不是。

書中作者一直在模糊朝代地域民族的概念,連都中都是寫在長安,官名經常也是杜撰。但是,卻又不甘心完全隱藏,時不時露出冰山一角。比如說,書中偶爾露出一筆寫晴雯和尤三姐的小紅鞋,可知她們是裹腳的,賈母讓鴛鴦掀起尤二姐的裙子來看看,也是看究竟是大腳還是小腳。以曹公對他筆下主人公黛玉的喜愛,自然不會去寫黛玉是裹小腳的,但是,我們從作者對黛玉的描述來看,黛玉應該是漢人出身無疑。


而清朝從帝王到滿清貴族選秀,是先滿族,次蒙古族,最後才是漢族。而且是在八旗貴族中的女子來選。從實際執行的情況來看,有記錄的檔案可見,漢族女子被選秀入宮的人數佔的比例很少,或許在當時,漢族女子未必全部要參加選秀。或者說可參選可不參選。

從心志的角度來看,寶釵有追求而黛玉無追求。

寶釵的詠柳絮詞裡寫道:“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這是寶釵的個人志向,她就是嚮往那更高更強的遠方,何況眼前還現有大表姐元春入宮為妃的例子,非常的勵志。從寶釵的整體志向來看,她不僅僅自己有追求,還希望將來的夫君有追求,所以她才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寶玉去讀書。在寶釵看來,那些吟詩作賦都是小玩意兒,是偶爾可以有的消遣,不能當作正經事來作的。

反觀黛玉呢,她只要有人陪她吟詩作賦,一起讀讀《西廂記》、《牡丹亭》這樣的書就可以了,她從來不要求寶玉去讀什麼聖賢書。若不是怕寶玉挨賈政打罵,恐怕連幫寶玉忙抄寫這樣的事黛玉也是不會做的。她偶爾說了句“你從此可都改了罷”不是真讓寶玉改變性情,從此好好讀經書去,而是實在是對寶玉捱打的心疼,這種心疼裡滿滿的無奈,並不是她改變了初衷。

那些對此充滿追求的人,在寶玉的眼裡被稱作為“祿蠹”,好好的女子不該追求這個。這也是寶玉喜黛玉而厭寶釵的最根本的原因。

都看到這兒了,點個贊再走唄。我是蘇小妮,喜歡我的回答請點擊關注並轉發分享!


蘇小妮


林黛玉出身書香世家,身份比寶釵尊貴,為何一次都沒進宮參與選妃?

  林黛玉是作者欽定的木石前盟中不可代替的人物,所以,她的歸宿只可能是進入賈府,所有林家的人都必須讓路,她也不會進宮。另一方面,書中選秀成功的已經有一個賈元春,還有一個待選後必須落選的薛寶釵,大神創造的人物,不會有同樣的人生同樣的悲劇命運,所以林黛玉也不會進宮的戲碼,哪怕是選秀都不會有。

  再結合當時的選秀來看,林黛玉也不會進宮。

  首先咱們得肯定,林黛玉的身份是足夠選秀的。林黛玉從祖父那輩往上數,都是侯爵身份,父親林如海雖沒有爵位在身,但是已是探花身份,蘭臺寺大夫、巡鹽御史,是典型的鐘鳴鼎食之族,書香之家,林黛玉正室嫡女,妥妥的夠格。

  滿清入關時,滿族人口少,為了政治利益兼顧,順治十年規定凡是滿蒙漢軍八旗官員,軍士等人家中年滿十四至十六歲的女子,都必須參選。有資格而不參選的,要從重處置,沒有資格的也沒什麼機會入選,當然了,用盡一切辦法,什麼義女之類的,那就是另一回事了。選秀的制度很嚴,皇帝親自閱選。沒有選中的,可以自行婚配,第一次選中的五年內不準私自婚配,還得參加複選,落選後再作定奪。

  林黛玉有資格入選,為什麼沒參加?

  選秀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綿延子嗣,為皇帝,也為皇子皇孫,至於什麼公主郡主入學陪侍,不過也是做個備胎。因此,這就要求秀女除了門第合格,年齡合適,身體也一樣要健康,萬一被皇帝皇子們看中了,卻是個病美人生不了孩子怎麼辦?其實在遴選之前,所有年齡段的姑娘,都會在冊,但是身體不好或者素質太差的姑娘,直接就會給否了,只要族長往上層層證明申報後戶部備案,情況屬實基本就不用再備選了。林黛玉,恰巧就是個病美人。

  其次是年齡的關係,林黛玉進賈府時,大致不過是七八歲的樣子,不夠年齡,後來服母喪,再後來又服父喪,加上長年吃藥,身體不好,何況作者寫作的神秘性,不讓人對號入座,選秀這事就必須有始無終,這麼一來,林黛玉就根本不用參選了。(文/宛如清揚   圖/網絡)


宛如清揚


在古代女孩子最好的歸宿是什麼呢?嫁個良人終其一生。當時社會的普遍價值觀會認為進宮為妃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所以元春、寶釵兩個非常優秀的紅樓女兒都走了這條路,也不併非她們主觀的選擇,但是她們都不得不服從。

可是黛玉卻比較幸運,她也是出身世家大族,可是她從來都沒有參與選妃,不僅過去不用,而且將來也不必擔心選秀的問題。為什麼黛玉可以這樣呢?

第一,黛玉一直在服喪,也許會被視為不祥,不適合進宮

古代一直都把“孝”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天子因為重孝道而大開方便之門讓妃子可以回家省親,而在民間如果有親人去世的話,孩子需要守孝三年。

守孝期間,守喪者不得嫁娶,不得有任何慶祝活動,不得在節日的時候去拜訪親友。

黛玉的父親和母親相繼去世,黛玉自然要守孝。黛玉母親去世時黛玉就差點因為守孝了放棄了學業,是林如海堅持才繼續學習。黛玉的孝心很重,一直未母親守孝,除了因為傷心大病了一場之外,還一直都穿著素以素服。因為黛玉守孝的緣故,她自然不符合參與選秀的資格。

宮中很迷信,大致會設置一個欽天監的部門,就是專門觀天象或者算吉凶的地方,也許皇帝自稱是君權神授、授命於天,所以他們很相信欽天監所說的話。宮裡會挑選適宜生養的也會女子充實後宮,也許調訓父母健在、福壽康寧的女子作為妃嬪,黛玉的父母相繼離世,這樣的姑娘即便參選也會被剔除的。

第二,黛玉的身體不好無法參加

為了擴充皇帝的後宮,按照正常的情況都會三年一選秀,從民間挑選符合條件的女孩子入宮為妃。其中對於選秀還有很多的規程。

此時雖然禮制未備,但順治已定下了基本原則,即秀女必須在滿蒙貴族中遴選。此後規定每隔三年由戶部行文八旗滿洲、蒙古、漢軍二十四旗都統直隸各省駐防及外任旗員“將應閱女子”,除“有殘疾不堪入選者”須事先聲明外全部應該逐級具結呈報。

剛開始選秀的女子只從滿蒙貴族中產生,可是後來漢族的女子也需參與選秀,而且年齡是十三到十七左右,黛玉一開不必參選的原因應該是年紀太小不用參加,後來的話肯定就是用了“身體不好”的理由。

黛玉從會吃飯開始就要吃藥,所以初見就有先天不足的病態美,這不是說黛玉不好,只是看起來黛玉就弱不禁風,這樣的身體狀況只要稍作安排,黛玉就不必參與選秀。

第三,林父母捨不得,肯定從中做過某些事情來干預

林家世代書香根本不需要黛玉入宮為妃為家族命運操心,當年賈母都沒有讓賈敏入宮,如今賈敏也定然不會讓黛玉去。而且林家只有黛玉一個孩子,本來黛玉還有一個弟弟可是早早就夭折了,林如海和賈敏把黛玉捧在手心裡,當做男孩子教養,所以林家父母不會捨得黛玉入宮為妃。


林如海的官職是巡鹽御史,這個位置不僅重要還是皇帝的心腹,所以林如海的官職很高,那麼他想從中找到一些不讓女兒參與選秀的方法還是很容易的。



小說紅樓


《紅樓夢》的偉大之處:讓沒有歷史常識,文學常識的名人窩頭翻個現大眼

四大名著之《紅樓夢》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小說,是舉世公認的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紅樓夢》的偉大之處是讓沒有歷史常識,文學常識的名人窩頭翻個現大眼。這樣說有人會不太同意,沒關係,要用歷史常識,文學常識,人性常識等證據來說明一下。

先看看《紅樓夢》書裡自己帶的100條歷史常識:

門前蹲著兩個大石獅子,寧國府是皇帝下旨建造的,寧國府正面是五個東西走向的大門,這說的是中國大地上獨一無二說的北京天安門。“主子和奴才”是清朝滿人專用詞語,明朝時期,太監稱為“廠臣”、“內臣”,大臣統統自稱為“臣”,並無奴才稱謂。到了清朝,皇宮內的太監、侍女便自稱奴才。賈寶玉的賈家大院天天張口主子,閉口奴才,這在大清朝的中國大地上只有一家,愛新覺羅家族的皇宮。

賈寶玉家大院有穿龍繡裝的人物出現,封建社會規定繡龍服是皇家專用服飾,是皇帝和皇子才可以穿的。賈寶玉家過年祭祖裡的描寫:抱廈前上面懸著只有皇帝家才能掛的九龍金匾。賈寶玉家大院滿院子跑太醫,太醫是幹啥工作的?學過歷史和會查字典的同學都知道。滿院子跑太醫的地方除了皇宮就是太醫院。賈寶玉家大院到處都是進貢的用品,就連過年放的煙火也是各處進貢的。進貢:指封建時代藩屬對宗主國或臣民對君主呈獻禮品。給皇帝送東西稱為進貢,皇帝給別人東西叫賞賜。

這些歷史常識只要知道就可以了,不需要猜測和推理思考,歷史常識都不知道的紅學家應該不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

再看看漢語文學常識:

歷史記載曹寅號“雪樵”, 胡周先生說曹寅有個孫子號“雪芹”,當然曹寅家族的家譜裡找不到曹雪芹這個人。按胡周先生說法就是一個號:雪樵,一個號:雪芹,爺倆成哥倆。《紅樓夢》書裡說的明白,借林黛玉的母親賈敏告訴廣大讀者,中華民族是百善孝為先的民族,中國封建社會歷來有為尊者名諱的傳統,在封建社會如果遇到與長輩尊者名字相同或相似讀音的字,要回避或加以變通,所謂耳可聞,口不能道也。結果是曹雪芹老先生剛說完,紅學家就讓曹曹雪芹老先生自己打臉,曹雪芹對其爺爺曹寅的名諱從來不避開,《紅樓夢》書裡多次出現“寅”字。紅學家這就是說曹雪芹老先生大逆不道,毫無孝順可言。還裝模作樣在書裡告訴林黛玉要知道為尊者名諱的傳統。

說曹雪芹是《紅樓夢》的作者,說曹雪芹是曹寅孫子的紅學家竟然沒了人性常識:

紅學家說《紅樓夢》是以曹雪芹家為背景原型寫成的小說,曹雪芹就是賈寶玉。結果悲催了。老僕焦大的嘴罵起人來可以說是很黑的,因為他用漢語言中兇狠,惡毒的話在罵人:爬灰的爬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這是當著賈寶玉和王熙鳳及很多族人的面罵的。紅學家讓曹雪芹自己寫書自己去撿罵,不要臉的極端表現,紅學家看來是不要臉習慣了!

《紅樓夢》書裡最狠毒的是柳湘蓮的跌足罵:“這事不好,斷乎做不得了。你們東府裡除了那兩個石頭獅子乾淨,只怕連貓兒狗兒都不乾淨。歷史有這樣喪心病狂的給自己家族臉上貼罵的的嗎?不學有術紅學家得多麼恨曹雪芹啊!竟然讓曹雪芹老先生毫無人性的找人用最惡毒和無恥的話罵曹氏家族,最後還讓曹雪芹老先生自己寫出來,告訴廣大讀者罵的有道理。中華文人的精神分裂到這樣的程度了嗎?善良的中國人沒人會相信的。這是不學有術紅學家沒有人性的陰謀詭計。不學有術紅學家是在侮辱所有喜歡看《紅樓夢》的善良讀者的智慧。

一些所謂文化名人研究號稱百科全書的《紅樓夢》,這些沒有中國歷史常識,漢語言文學常識,人性常識的文化名人表演了窩頭翻個現大眼!《紅樓夢》的讀者都是上過學,念過書的,對歷史常識,文學常識,人性常識都是知道的,這些沒常識的紅學家騙人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