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助力農村女性可持續發展


電商助力農村女性可持續發展

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速和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全國各地區農民的生活、生產方式發生巨大變化。電子商務作為鄉村產業發展的助推器,在促進現代農業發展,提高農民收入的同時,也改變了農村的產業結構、農民的生活方式和農村女性的地位。據阿里巴巴集團2019年發佈的《女性創業社會責任大數據》顯示,在阿里村淘體系中,有10000+的女性村淘合夥人耕耘在互聯網上。2018年,國家級貧困縣的女性店主在阿里巴巴平臺累計銷售額達131.94億元,另一端,平臺上全體女性消費者共購買了302.56億元的國家級貧困縣產品。數字經濟時代,農村女性不僅是農村消費的主體,其在公益、脫貧、文化傳承等領域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的出色表現,彰顯了“她力量”。

一、電商與農村女性有機結合的必然性

女性的先天條件和社會分工為女性參與農村電商的經營和服務工作提供了一種邏輯上的可能性和現實中的必然性。一方面,女性在家庭中承擔了日常生活用品採購、家人餐食製作等對耐心細緻度要求比較高的日常事務。另一方面,女性在社交過程中,樂於分享生活中的常識和心得。這些自身特性,都有助於農村女性從消費者視角解析需求,更好地藉助互聯網推薦商品和提供服務。

農村的特色物產和自然資源,為農村女性通過電子商務開展線上銷售和服務提供了就地取材的便利和機會。據《中國淘寶村研究報告(2009—2019)》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有4310個淘寶村,跨境淘寶村興起,有474個淘寶村通過阿里旗下平臺向海外銷售商品,年銷售額合計超過1億美元。這樣的時代背景和資源條件,都將帶動鄉村基礎設施、物流快遞、人才、土地等要素的優化。

移動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廣泛應用,為農村女性參與電子商務打開了方便之門。在互聯網創業進入低成本、低風險的現階段,農村女性想要通過互聯網開展電子商務,只需要一部能上網、能拍照的手機,會使用微信、直播和網店這樣一些日常購物和社交的軟件就可以。社交媒體工具的日益普及,為農村女性開展電子商務提供了可參照、可複製的簡便路徑。農村女性可以隨時關注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參與到直播、討論組和各種社群,開闊視野,增長見識。

二、電商對農村女性地位變化的作用

女性地位問題,一直備受社會和學術界關注。對於地位的衡量,可以是定量或定性兩種。經過近幾年電商的發展,電商與農村女性地位變化之間,無形中建立起直接或間接的聯繫,賦權了農村女性。

首先,互聯網的普惠性弱化了性別差異,為女性提供了大量新興就業崗位。對於農村女性來說,通過互聯網銷售產品和服務的過程中,電子商務破除了由性別差異導致的障礙,農村地區的女性“網絡賣家”“播主”“達人”等紛紛湧現,藉助互聯平臺為區域品牌、旅遊資源和非物質文化產品進行在線推薦和銷售。數據顯示,女性一直是創業的主力軍,2003年電商興起之初,女店主佔比達到62%,從2005年開始,女性店主佔比始終維持在50%左右。女性電商帶頭人快速成長,在全國湧現出一大批“巾幗電商帶頭人”“電商致富領頭雁”和“巾幗創業女能人”等。

其次,政府、企業、群團組織和行業開展的電商培訓,促進了農村女性可持續發展,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數據顯示,自2014年以來,國務院扶貧辦聯合商務部、財政部共開展6批次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累計支持示範縣1231個。中央財政資金為每個示範縣投入2000萬元,重點支持包括農村電子商務培訓體系在內的六大體系建設。除全國電子商務示範縣以外,各省、市、縣也開展了各級電子商務示範。另外,《阿里巴巴助力鄉村振興報告》顯示,淘寶大學在全國建設培訓基地17個,開展培訓347期,培訓3.5萬人次。通過這些不定期舉辦的各類互聯網相關知識和技能培訓,有效拓展了女性的專業技能,延展了女性學後教育年限,提升了知識素養和文化水平。

再次,電子商務激發女性意識覺醒,提升了女性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地位。參與農村電商的女性,在拓展生活和社交半徑的同時,女性意識和參政意識覺醒。在一些電子商務相對發達的農村地區,成立有“巾幗電商創業基地”和“巾幗電商服務站”,這些女性組織在促進地方產業發展和帶動農民增收的同時,還增強了女性在協商議事中的主體作用,讓農村優秀女性有機會參與管理和各項政策的制定。

三、聚焦關切,助力農村女性可持續發展

當前,我國進入脫貧攻堅和鄉村發展振興的重要時期,農村女性是最重要的潛在力量,迫切需要通過全面賦能,加快農村低收入女性的自我提升和全面發展,進而促進當地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

一是要構建農村女性終身學習的培訓體系、實施技能提升計劃。引導政府、企業和組織把握電商從業女性的需求和特點,針對各年齡段、各階層設計培訓體系,注重新技術、新應用、新場景的結合,創新培訓模式和方式,對重點產業實施針對性的技能提升計劃。二是要完善創業保障體系、優化創業環境。健全創業生存保障和服務型保障,營造支持性、包容性電商創業環境,加大各級政府新聞媒體宣傳力度,激發農村女性創業熱情,發揮婦聯、協會、合作社、供銷社和其他地方組織的作用,公平、公開、公正地分配線上線下資源,全力保障農村女性創業者的網絡、金融和市場環境安全。三是要提升“自我效能感”,全面賦能。各級服務電商發展的主體要積極組織農村女性參與各類活動以使其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提升女性創業者獲得自信和主體性的“可行能力”,推進女性在管理方面的可持續發展,加強女性領導力的培養,提升女性的“自我效能感”。

電商助力農村女性可持續發展

縮小

電商助力農村女性可持續發展

默認

電商助力農村女性可持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