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是否“外族王朝”的爭論根源在“外蒙古獨立”

清朝是否“外族王朝”其實很容易化解,一則民國政府本就是在清朝皇帝“退位詔書”中繼承了對原來清帝國全境的主權,二則滿清發祥地屬於明朝管轄區,三則滿清發祥地變成了“東三省”成為民國甚至新中國的主權範圍內。

說清朝是“外族王朝”,無論是法理上還是主權國家實踐上都說不通。民國政府主張“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新中國更是“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滿人本就是民國與新中國的組成民族之一,而且漢化嚴重。

元朝是否“外族王朝”的爭論根源在“外蒙古獨立”

元朝是否“外族王朝”,在古人那裡是沒有爭議的。劉秉忠鼓動蒙古貴族忽必烈按照“漢家法度”建立起元王朝,甚至按照“漢家法度”追封三代,所以鐵木真這些“草原部落大酋長”也被送入太廟變成了皇帝。元朝按照“漢家法度”編修歷史,把宋朝、遼朝、金朝都作為“正統王朝”。明朝更是認為自己得天下是來自元朝,甚至把元朝看成“前朝”而不是“偽朝”,還按照“漢家法度”編修元朝歷史,繼承了元朝的行省制度。元朝末代皇帝逃出大都流浪草原,死後還被明太祖上諡號“元順帝”。

元朝從“正統王朝”變成“外族王朝”,來源於晚晴革命黨人“反清”的政治需要。這些“熱血文人”為了論證革命的合理性,就要否定清朝的合法性,連帶著元朝“躺槍”。不過,孫中山等人知道“驅逐韃虜”只是革命口號,建立新政權後還是需要“夷夏一家”。

“排滿革命”的革命口號,很快被“五族共和”的建設口號取代,民國政府不僅在滿清發祥地設立“東三省”,甚至在內蒙古設置“塞北三省”。即使是經常被蘇俄控制的外蒙古,民國政府也認為屬於中國主權管轄內。此時任何認為元朝是“外族王朝”的言論,可以說都是分裂國家的言論,這是俄國人與日本人最喜歡的。

1945年雅爾塔會議上,英美請求蘇聯出兵進攻日本,“無利不起早”的斯大林提出了一系列參戰條件,其中包括恢復對中東鐵路的控制、在大連旅順駐紮軍隊甚至“外蒙古獨立”。英美蘇三國討論中國領土割讓問題,這其實是“慕尼黑會議”的“中國版”。國民政府雖然不願意接受,但畢竟在“三大國”壓力下也無可奈何,只好附條件表示接受。1946年國民政府承認“外蒙古獨立”,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有求於蘇聯,也只好接受“既成事實”。

“外蒙古獨立”本來只是中國喪失一個“外蒙古地區”,但“外蒙古獨立”後竟然成立了“蒙古國”而不是“外蒙古國”,這就被一些人誤以為“外蒙古”是“蒙古人”的國家。他們忽視了蒙古人的主體部分在中國境內,外蒙古的“蒙古人”只是極少數,而且是缺乏“漢化”的那一小部分。

中國應該借鑑希臘對“馬其頓國”的態度。當年馬其頓脫離南斯拉夫建立“馬其頓國”,引起希臘極端不滿,認為馬其頓人主體部分在希臘,從南斯拉夫分離出來的“馬其頓”不能代表馬其頓人,不能使用“馬其頓國”名號。馬其頓國力遠不如希臘,當然經不住希臘的各種壓力,只好改名為“北馬其頓國”。中國應該只允許“外蒙古”使用“外蒙古國”或者“北蒙古國”,不得使用“蒙古國”名,以免混淆視聽。

中國能夠恢復對“外蒙古”的主權管轄當然更好,如果不能或者說短期內不能,則應該勒令“外蒙古”不得使用“蒙古國”號,這才能有利於避免一些“糊塗青年”跟著日俄起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