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強人意!《星際探索》讓人不吐不快的3大硬傷

差強人意!《星際探索》讓人不吐不快的3大硬傷

大家期待已久的由布拉德·皮特領銜主演的科幻史詩《星際探索》終於在內地影院上映了,儘管國外影評人對《迷失Z城》導演詹姆士·格雷的這部雄心勃勃的反類型新片讚不絕口,但國內觀眾似乎並不買賬。


《星際探索》確實是一個很獨特的科幻作品,有很多值得稱讚的亮點,也有很多獨到的想法,雖然在執行上頗受掣肘,但最終還是在民粹主義大片和更具人文價值的作者電影之間達到了不失導演風格的折衷。

除了令人驚歎的攝影和特效之外,《星際探索》似乎不太可能憑藉其他方面成為奧斯卡頒獎季的主力玩家,但製片方肯定會為布拉德·皮特的出色表演積極角逐最佳男主角的提名,而且詹姆士·格雷也絕對是一位擁有堅實影迷基礎的導演。

但是就像去年的《登月第一人》一樣,《星際探索》的商業片包裝肯定會迷惑很多人,也因此使之成為今年口碑最具爭議性的大片之一。


下面具體說說這部電影的缺陷與不足…

差強人意!《星際探索》讓人不吐不快的3大硬傷

3.旁白敘事毫無意義


《星際探索》顯然試圖對典型的太空冒險故事進行微妙的文藝化演繹,但令人反感的是影片從始至終都伴隨著皮特飾演的主人公羅伊·麥克布萊德的侵入性旁白敘述,旁白幾乎事無鉅細地解釋了羅伊的使命、他的感受和電影的主題等方方面面內容。

在看這部電影的過程中,你很難不去想製片方是不是擔心這部預算9000萬美元的電影票房砸鍋,所以決定在後期製作中加入旁白。

其結果是,影片留給觀眾自己思考的空間很小,而且旁白偶爾也會破壞掉一些美麗的意象,甚至毀掉一些本應該引人沉思的時刻。

電影中沒有任何場景或情節因為旁白而得到特別強化,讓人不禁懷疑旁白存在的合理性。顯然,旁白根本沒必要,完全是畫蛇添足。

差強人意!《星際探索》讓人不吐不快的3大硬傷

2.缺乏情感共鳴

皮特飾演的麥克布萊德最初看來似乎是一個性格堅忍的角色,隨後導演將麥克布萊德和觀眾一起帶上一段星際旅程,去探索羅伊和他久未蒙面的父親克利福德(湯米·李·瓊斯飾)之間的關係,進而釋放他們之間的感情。

儘管皮特和瓊斯的表演都很出色,而且盡力避免像克里斯托弗·諾蘭的《星際穿越》那樣過度煽情,但最終《星際探索》還是讓人覺得缺乏情緒感染力。

影片最後的親情高潮顯然來得有點過於一廂情願,以至於觀眾可能並沒有太大的感觸。如果導演的意圖就是如此,那自然不算問題,但導演顯然希望我們有所共鳴,可惜就像麥克布萊德隱忍的性格一樣,我們對這部電影也感覺感情很疏遠。

差強人意!《星際探索》讓人不吐不快的3大硬傷

1.有時會顯得很滑稽

儘管詹姆士·格雷是有名的文藝範導演,而且《星際探索》也相對嚴肅而陰鬱,但影片中卻不時出現滑稽可笑之處。

影片大部分劇情都是通過巧合推進或不切實際地硬來,其中有些重要的危險場景處理得非常敷衍了事,以至於不僅不會令人震驚,反而讓人覺得荒誕。

在第三幕中,為了追求典型大片式的震撼刺激效果,導演完全放飛自我,呈現了許多不切實際的動作冒險片風格的驚險瞬間,與影片其他部分的嚴謹文藝風嚴重相沖突。

不難看出,這些場面是為了避免電影過於疏遠主流觀眾,但是如果導演能丟掉這些滑稽把戲,肯定會帶給我們更值得回味的觀影體驗。

不過,撇開這些抱怨不談,《星際探索》還有很多值得一看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