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宜陽香鹿山鎮:聚焦“三香”產業,撐起農業發展新格局

河南宜陽香鹿山鎮:聚焦“三香”產業,撐起農業發展新格局

中國經濟週刊-經濟網訊 二月芳菲,時和氣清。在宜陽縣香鹿山鎮,只見山嶺平原綠意漸濃。花椒、迷迭香、巴馬香豬三大特色農業產業基地建設一派繁忙,一幅別樣的“春耕圖”正在初春的大地上徐徐繪就。“三香”築起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新格局正在形成,奏響了產業富民的新樂章。

花椒香助民增收實現脫貧攻堅新成效

香鹿山鎮屬半山半川區,下轄31個行政村,其中16個村位於山區,有丘陵旱地5萬多畝,發展鄉村特色農業優勢明顯。

2017年8月,該鎮黨委、政府因地制宜,結合本鎮的地理和氣候條件,認真研究決策,決定把花椒產業作為全鎮主導產業,先後組織2000餘名幹部、群眾分批到“中國花椒之鄉”陝西韓城市的芝陽、板橋、西莊、桑坪鎮四個主產鄉鎮參觀學習,開闊視野,統一思想,達成共識。同時邀請農技部門的專家進行論證,謀劃產業發展,最終確定花椒“大紅袍”系列中的“獅子頭”、“黃蓋”兩個品種,作為當家品種,進行大面積種植。

為確保花椒種植取得成效,鎮政府成立花椒辦,聘請專業技術員,村村設花椒專幹,在花椒種植中採取統一規劃、統一整地、統一供苗、統一技術培訓、統一銷售的“五統一措施”,進行規範化管理。在此基礎上,該鎮積極探索帶貧新模式,各村成立花椒種植專業合作社,採用“公司+農戶”的方式,由政府主導,公司與農戶簽訂種植協議,帶動貧困戶和非貧困戶種植花椒,實現增收致富。該鎮還將村組幹部種植面積納入合作社管理,提高抗風險能力,並積極協調河南大田農林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和洛陽翼展藥業發展有限公司,在花椒地套種中藥材,確保每年每畝地收入不低於1500元,使種植戶在花椒成熟前收入不減少。

如今,該鎮花椒產業已初具規模。現已種植5.5萬畝,發展椒農6220戶,帶動貧困戶920戶種植5900畝,建成了長達21公里的萬畝花椒產業帶,形成了一個萬畝花椒示範園、8個千畝花椒示範園,花椒種植村達到20個,成為豫西花椒大鎮。目前,該鎮 “香鹿山花椒”商標已正式註冊,並被全國生態之鄉評定委員會授予“中國生態食材之鄉”稱號。

基地初具規模後,該鎮重視加強管理,著眼後續工程。春季來臨,在抓好防疫工作的同時,下發《關於做好春季花椒田間管理的實施意見》,動員組織廣大椒農對花椒樹澆水、施肥、剪枝、整形,實施精細化管理。與此同時,鎮黨委、政府早動手、早安排,根據花椒今年將開花結果的實際,制定規劃,計劃今明兩年建成8個花椒烘烤車間,兩個4000平方米倉儲和一個大型花椒交易市場,以確保廣大椒農增收,促進鎮域經濟發展。

河南宜陽香鹿山鎮:聚焦“三香”產業,撐起農業發展新格局

迷迭香三產融合建立群眾增收新模式

在香鹿山鎮趙老屯村,初春的田地裡,一簇簇迷迭香苗青枝綠葉,隨風飄香,一派喜人景象。

迷迭香是一種高效多用途的特色經濟作物,一次種植,十年收穫,當年種植,當年收益。原葉、原枝可作為香料、調料、食品,深加工可提取精油和純露及價值更高的純天然抗氧化劑及其衍生物,可用於日化、食品及各類油脂的保鮮、保質等,畝均年純收入最高達6800元。

2018年,香鹿山鎮政府經認真考察,確定把迷迭香種植作為又一項富民產業,與洛陽迷迭香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簽訂種植合同,進行產業發展。在鎮政府主導下,該公司先後在趙老屯、櫻桃溝、大柳樹、王凹、柏樹溝、郭坪、劉溝七個村流轉土地近8000畝,打造迷迭香種植基地。公司首先建成了250畝標準化種苗苗圃,保障了基地苗木的移栽種植。同時,該公司還從河南農大、河科大高薪聘請了6名大學生,對迷迭香從育苗、移栽、大田管理到採割等進行長期技術指導,實現了種植基地的科學管理,良性發展。截止目前,該公司已種植迷迭香6400畝,基地發展已初具規模。

在迷迭香產業發展中,香鹿山鎮積極創新三產融合發展新模式,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新渠道。一是對流轉的土地由農民每畝收取550元至650元的租金,同時安排當地勞動力在基地就業,讓農民在家門口打工掙錢。據瞭解,農忙季節,迷迭香種植基地每天用工最多達200餘人,僅此一項人均年增收4500元。二是抓好迷迭香產品深加工。謀劃迷迭香精油和茶葉深加工項目,現已購入部分加工設備,投產後,預計年產值可達2000餘萬元。三是充分利用大面積種植迷迭香的優勢,積極發展鄉村民俗遊。種植面積達2300畝的趙老屯村,於去年投資1000餘萬元。建成了豫西民俗文化村,街道、廣場、亭臺樓閣等均用迷迭香命名,現已接待遊客數萬人次,已成為洛陽市近郊鄉村民俗文化遊最佳目的地。

下一步,該鎮將支持洛陽迷迭香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致力於迷迭香多元化開發,切實讓迷迭香香飄萬家,帶動更多農民走上致富之路。

河南宜陽香鹿山鎮:聚焦“三香”產業,撐起農業發展新格局

巴馬香生態養殖 溝域經濟發展新途徑

初春時節,走進位於香鹿山鎮大柳樹村的洛陽市卓翔智能生態循環農業產業園,目之所及,一排排嶄新的樓房,豬舍已成為廠區一道最靚麗的風景;圈舍內,一頭頭母豬和仔豬生長喜人。近年,該村全力打造巴馬香豬養殖基地,使溝域經濟發展效應逐步顯現。

大柳樹溝位於丘陵山區,全村分散居住在一條深溝內,自然條件較差。為充分利用地理優勢,造福廣大群眾,該村大力實施溝域經濟發展戰略,通過開門拓商等形式,引進洛陽市卓翔農業有限公司落戶本村。該公司計劃總投資2億元,建成總佔地500畝的生態循環農業園,通過飼養巴馬香豬,用豬糞做原料和肥料,種植食用菌及構樹,以食用菌廢料和構樹葉作動物飼料,實現養殖種植良性循環發展。在此基礎上,該公司充分發揮資源和技術優勢,採取公司+農戶的種養辦法,向農戶開展訂單育肥,並派技術員定期做好指導,最終對成品豬定價定向收購。計劃在三年內發展種養農戶400戶,安排當地勞動力200人就業,使園區形成規模化經營格局,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截至目前,洛陽市卓翔智能生態循環農業產業園已投資2200萬元,建成辦公樓一棟,飼料加工車間一座,豬舍9座以及化糞池和晾糞車間等,飼養巴馬香豬母豬400多頭,仔豬500多頭,發展養豬戶60多戶。

“‘三香’產業的發展,為香鹿山鎮鄉村振興工作注入了新活力,我們將持續加大資金和技術投入力度,扶持好這些產業健康發展,切實將其打造成廣大人民群眾增收的新渠道,鎮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鎮黨委書記趙青海說。(郭振華 李宏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