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中國式家庭暴力面前,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女性安全?

家暴問題成為《重生》的第一個案件,並不是偶然。

重生:中國式家庭暴力面前,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女性安全?

桃李滿天下的醫學世家,因為妻子吳曉芸的曾經出軌,丈夫鄭方及其父母對她施加了長達十幾年的家庭暴力,最終導致悲劇的發生。

重生:中國式家庭暴力面前,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女性安全?

中國人情感內斂,不愛討論自己的難堪之事,家庭暴力在中國也從來都不曾是媒體報道中的熱門話題。

而且傳統社會中權力機構與個體家庭內的紛爭也有著一條隱形但明確的界限,更有“清官難審家務事”的說法,讓那些想要求助公權的受害者,申訴無門。

但是,這不代表著家庭暴力在中國是小問題和這樣的悲劇並不存在。

《重生》將家庭暴力問題作為第一個案件,在一個側面可以讓我們看到這個問題的在現代中國社會中的普遍性和嚴重性。

重生:中國式家庭暴力面前,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女性安全?

據2011年全國婦聯發佈的一項抽樣調查數據表達,中國大陸2.7億個家庭中,30%的婦女遭受過一次及以上的家庭暴力,施暴者90%為男性,每年因為家庭暴力而破碎的家庭將近10萬。

2018年更有媒體根據引用全國婦聯的數據指出,中國每7.4秒就有一位女性遭家暴,平均遭受35次後才會報警。

中國式家暴根源:男尊女卑思想?

《重生》的這個案例中,最讓人瞠目結舌的不僅是鄭家三口(公公鄭天倫婆婆鄧衛紅,丈夫鄭方)對吳曉芸的身體和言語暴力,即使是她當年的情人史丹如,內心也是有著非常強烈的“女性低人一等”的思想。

他在和秦馳和路釸嘉談話間無意識用來形容吳曉芸的話,就可以看出他對女性的極度不尊重,“奸出婦人口”、“搞破鞋”。

重生:中國式家庭暴力面前,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女性安全?


重生:中國式家庭暴力面前,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女性安全?

一個受過高等教育(讀醫學院五年,實習醫生三年)、處於精英階層的男性尚且如此,更不用其他廣大男性了。

一個與有夫之婦搞外遇的人還能說出如此厚顏無恥的話來,反映出在同樣的道德非難問題上,社會對男女性之間截然不同的態度。

無論是夫家還是情人,吳曉芸都是處於一個“低人一等”的地位。

重生:中國式家庭暴力面前,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女性安全?

女性被物質化,被看作是男性傳宗接代的工具,被看作是娛樂的玩意兒,拳打腳踢自然也被認為是“理所當然”,是“正家規”的“合理”手段。

大力提倡男女平等,全面提高女性地位,尤其是有著男尊女卑思想的中國社會,是避免家庭暴力的前提。

家醜不可外揚:濃厚的面子文化

中國人根深蒂固的面子文化更是加劇和助長了這種暴力的持續發生。

“家醜不可外揚”,遭受暴力的女性不僅不會向權力機構尋找幫助,甚至連身邊的朋友都不敢或不好意思進行傾訴,這又進一步讓人難以察覺到暴力正在身邊發生。

即使事後權力機構介入,在取證上難度也因此而增大。

2014-2016年,全國涉及家暴案件共計94,571件,但僅有3,741件最終被定性為家暴事件,定案率不足4%。

重生:中國式家庭暴力面前,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女性安全?

這麼多年,吳曉芸有沒有報過案?

我覺得肯定有,但能不能成功立案,又是另外一回事。沒法立案,警察沒有辦法介入家庭內部事務之餘,更會讓鄭方對她的暴力升級。

另一方面,造成鄭方長期對吳曉芸施暴的原因不僅僅是她曾經出軌,兒子鄭鑫的出生,在某種程度上更是將他內心深處的這種不安全感、暴力傾向得到扭曲的發洩。

重生:中國式家庭暴力面前,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女性安全?

鄭鑫或許不是自己兒子的可能性,哪怕這種可能性是0.1%,都讓鄭方覺得自己在業界的面子掛不住。

其實只需要一個簡單的DNA測試,就可以確定鄭鑫是不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但礙於面子,怕家醜在醫學界傳開(其實大家都已經知道了),一直不敢去做DNA測試,這種不確定感所帶來的不安全感和羞恥感讓他的暴力傾向有了一個看似“合理”的情感宣洩口。

重生:中國式家庭暴力面前,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女性安全?

直到這個案例完結,編劇都沒有揭曉鄭鑫的DNA測試的最終結果。

最殘酷的現實可能是最後發現鄭鑫確實是鄭家之後,不僅吳曉芸白白遭受了十幾年的暴力,鄭家三口更是自作孽,一手造成了自家悲劇。

重生:中國式家庭暴力面前,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女性安全?

家庭暴力: 不止身體暴力

吳曉芸遭受的不僅僅是來自鄭方的身體暴力,還有婆婆鄧衛紅的言語(精神)暴力。

重生:中國式家庭暴力面前,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女性安全?


重生:中國式家庭暴力面前,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女性安全?

但是,身體和精神暴力不是家庭暴力的全部,經濟控制作為一種看起來不那麼“暴力”的行為,不僅是家庭暴力的重要表現形式,同時,它也揭露了家庭暴力的核心所在。

身體暴力、言語暴力、性暴力和經濟控制這些都只是表象,真正的根源是施害者對受害者的控制慾。

吳曉芸之所以一直默默忍受著家庭暴力不申訴離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經濟能力被鄭家嚴格控制,只在法定中心的毒物鑑定工作過三年,之後就全職做家庭主婦了(估計也被醫學世家的鄭家用關係逼迫離職的)。

正是因為沒有獨立的經濟來源,生活上處處受到丈夫制約,不旦不能反抗,更不敢報警。

重生:中國式家庭暴力面前,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女性安全?

施害者對受害者從身體到心理的全權控制慾望,讓前者對後者不斷奴隸化、非人性化,許多駭人聽聞的行為,其實也只是這種控制慾之下自然而然的後果。

家庭暴力事件, 我們真正應該提出的問題

吳曉芸犯案的背後,一半是因為恨和反抗,一半是因為愛,她對兒子鄭鑫的愛。

悲劇發生之後,吳曉芸已經沒有退路。

她曾想過自首,但考慮到鄭家已經將全部家產轉移到一個與鄭鑫毫無關係的基金上,為了讓兒子以後不至於流落街頭,她不惜搭上自己的性命,以期讓兒子能夠順利拿到保險金。

重生:中國式家庭暴力面前,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女性安全?

但是,悲劇發生之前,她就有別的退路了嗎?

遭受家暴的女性不離開的理由可以有很多種,害怕報復、沒有經濟能力重新開始、相信對方會改變、為了孩子有一個健全的家庭、害怕社會的非議……

在家庭暴力事件中,我們應該問的真正問題不是“她們為什麼不離開”,而是我們自己和整個社會:

應該如何去保護她們,如何制定合適的法律,在暴力發生之前防範於未然,在暴力之後迅速將其控制在有限的傷害之內,以及如何搭建和提供健全的救助機構和資源,向受害者提供有效及長期的包括心理和經濟上的援助。

重生:中國式家庭暴力面前,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女性安全?

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震懾鄭家式的施害者和減少吳曉芸鄭鑫式的受害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