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使用“當……時”句式描寫光陰,你認為這樣的表達方式有什麼好處?

叮咚2222


我是詩魔獨孤求踹,前來回答您的問題。

首先請允許我指出題目中的錯誤,“當……時”這種句式不是用來描寫的,而是在文中起到鋪墊,強調和烘托的作用。這種句式的最後,一定會有一個總結,即我寫這些的目的是什麼。

在一段文字中連續使用這種句式的手法叫排比,使用起來非常講究技巧。“當”和“時”這兩個字要儘量避免在大段排比中同時出現,必須進行藝術加工。否則就顯得非常囉嗦,嚴重時甚至會讓讀者心生厭惡。我們用瓊瑤阿姨作品來講一講。

當山峰沒有稜角的時候

當河水不再流

當時間停住日夜不分

當天地萬物化為虛有

我還是不能和你分手

不能和你分手

……

看到沒有,瓊瑤一口氣寫了這麼四個排比句,目的就是強調“我不能與你分手”,如果沒有最後一句,前面四個“當”描寫的再怎麼生動深刻也等於零。

而且瓊瑤只在首句完整使用了這個句式,後面幾句的“時”都被略掉了。

如果我們不予雕琢,直接套用這個句式,那就變成:

當山峰沒有稜角的時候

當河水不再流的時候

當時間停住日夜不分的時候

當天地萬物化為虛有的時候

我還是不能和你分手

不能和你分手

差距是不是很明顯?


詩魔獨孤求踹


當春風吹開含苞待放的蓓蕾時,當陽光叫醒第一隻睡眼朦朧的白鴿時,當嬰兒呱呱墜地向人世報到時,她不聲不響地走著,歡笑聲不能使她停步。

此表達採用了擬人句,用擬人句能增強語言的美感、表現力,使句子更生動、形象。還能強調對這一事物的喜愛之情。


墨墨追劇


就像電影鏡頭,你給一個鏡頭一秒鐘的時間和三秒鐘的時間,效果完全不同。三個"當……時"連用可以讓讀者的思維從一秒延長到三秒,進而對你所要描述的東西有更深的印象,也就是強調。

另外,三個“當……時”也不能亂用,亂用會嫌囉嗦。每一個“當……時”應該從不同的方面、性質,或者由小(大)到大(小)等角度來秒回所指對象,這樣能豐富所指對象的內涵,與畫面感等等。


穿紅鞋的薩特


人不可能回到過去


八點多到家的


排比句式感情更強烈,情緒更飽滿,寓意更深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