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增備案1672個專業 這些特點您得了解!


3月初,教育部公佈了2020年新版本科招生專業目錄,其中2020新增備案專業1671個,這些新增專業都有哪些特點呢?考生要如何參考?如下內容供大家參考!


教育部近日公佈了2019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新增備案專業1672個、審批專業181個(含130個國家控制布點專業和51個目錄外新專業),調整學位授予門類或修業年限專業點47個。本次備案、審批和調整的專業點,將列入相關高校2020年本科招生計劃。

那麼,新增專業都有哪些特點呢?


合理增設專業嚴格控制“過熱”專業


本次新設專業工作突出強化需求導向、標準導向、特色導向。在堅持需求導向上,要求高校在申報專業時,充分調研社會需求,加強與用人單位溝通,明確社會對新設專業的具體要求,並根據需求確定招生規模、制定培養方案。在堅持標準導向上,將相關專業類國家質量國家標準中關於師資隊伍、實踐條件、經費保障等要求細化量化,通過專業申報系統設置底線門檻,並組織所有專業類教指委依據國標開展線上評議。在堅持特色導向上,引導高校加強專業建設規劃,把特色定位作為專業設置的質量內涵,按照自身辦學定位和辦學特色合理增設專業,統籌做好專業優化、調整、升級、換代和新建工作。


據不完全統計,70餘所部屬高校新增備案本科專業100餘個,這些院校包括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化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13所市屬高校新增備案本科專業30餘個,其中北京工業大學增智能建造、風景園林2個專業;北京工商大學增釀酒工程、供應鏈管理等5個專業;首都師範大學增馬克思主義理論、人工智能、書法學等3個專業;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增外交學專業。


20餘所部屬院校新增審批本科專業30餘個,3所北京市屬高校新增審批本科專業3個。


各高校新增備案本科專業中,“人工智能”、“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等專業屬於新增最 多的專業,新增這些專業的高校數均在100所以上,既有綜合性大學,也有師範類院校,既有部委高校,也有地方院校。此外,不少高校也新增了智能建造、智能製造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智能醫學工程、機器人工程、供應鏈管理等專業。


為防止部分專業“過熱”,嚴格控制“過熱”專業,遏制高校外延式擴張衝動。對於經濟管理類等布點較多的專業,根據各地實際需求及高校辦學條件從嚴控制。此次有29所高校申請增設相關專業,僅批准增設1個工商管理、3個會計學、4個旅遊管理專業布點,以大力引導高校(特別是新建本科院校)面向社會需求,凝練辦學優勢和特色,強化人才培養供給側改革。


名單顯示,各高校被撤銷專業中,公共事業管理、服裝與服飾設計、教育技術學、市場營銷、環境科學等專業相對被撤銷居多。


新增專業大都是急需緊缺和新興專業


支持急需緊缺和新興專業也是本次新設專業工作的原則之一。為落實國家戰略部署,支持具備條件高校設置網絡空間安全、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智能製造工程等專業布點,新增虛擬現實技術、工業智能、區塊鏈工程等一批目錄外新專業;支持高校設置預防醫學、中醫康復學專業布點,新增應急管理、養老服務管理、跨境電子商務等目錄外新專業;支持高校推進“四新”建設(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新增智能感知工程、儲能科學與工程、智慧農業、農業智能裝備工程、運動能力開發等一批目錄外新專業。同時對新專業的科學性、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專業名稱規範性嚴格把關,堅持寬窄相適,反對專業名稱過於泛化或設置過窄。


中國農業大學獲准增設的農業智能裝備工程、生物質科學與工程、人工智能、土地整治工程、中獸醫學、日語6個本科專業。 優化專業佈局、打造一 流專業是建設一 流大學、培養一 流人才的重要保障,也是中國農大適應新農科新工科發展趨勢所開展的重點工作之一。學校此次獲批的6個專業中,前瞻謀劃的農業智能裝備工程、生物質科學與工程兩個專業為該校申報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新增審批專業,為學校推動信息技術、工程技術、生物技術與傳統農業深入融合的重要探索,是新農科建設理念的有效實踐,高度契合國家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要求,在新農科建設領域具有重要的引 領意義。有助於培養面向未來、服務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高素質拔尖創新人才和行業領軍人才。獲批的人工智能專業,則是該校新工科專業佈局的重要一步。


北京郵電大學新增設“人工智能”、“智能醫學工程”2個本科專業。至此,學校本科專業總數達到45個,專業佈局日趨完善。此次增設新專業是依託北郵學科優勢特色,優化專業佈局,主動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落實教育部“新工科”建設、拓展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的重要舉措。


北京工業大學招辦主任王丹介紹,此次新增專業呈現信息化、智能化、跨學科、複合型等特徵。北工大新增的智能建造、風景園林本科專業是學校基於適應國家戰略、服務地方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緊緊圍繞學校辦學目標和定位,努力打造“智能+”和“綠色北京”特色,服務北京四個中心定位和十大高精尖產業建設對人才需求的具體體現,對於學校不斷優化專業結構和佈局,推進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下一步,學校將根據教育部與北京市教委對新增專業的建設要求,加大新專業建設和支持力度,促進專業內涵質量提升,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從三方面瞭解新增專業


國際關係學院招生辦公室王新強介紹,新增專業是各高校為主動適應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適應知識創新、科技進步、學科發展需要,以及符合學校辦學定位和辦學條件,優化學科專業結構,促進學校辦出特色,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而設置的專業。考生填報志願前,要從三方面瞭解新增專業。


首先,新增專業中的“新增備案專業”和“新增審批專業”設置程序是有所不同的

新增備案專業是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設置的專業(國家控制布點專業除外的),其申請過程為經“校內專業設置評議專家”組織審議通過後,經專門網站提交專業設置申請材料(內容包括:學校基本情況、人才培養方案、教師基本情況、辦學條件等)進行公示,公示期滿後,將公示期間所提意見的研究處理情況及專業設置申請材料報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後以文件形式上報教育部,教育部公佈新增備案專業結果。新增審批專業(新專業)除上述程序外,需要經過“教育部委託相關教學指導委員會”對新專業的科學性、可行性以及專業名稱規範性提出意見。同時,須經高校的主管部門召開“專業設置評議專家組織會議”進行審議,根據審議情況確定“擬同意設置”的專業進行彙總,以文件形式上報教育部。並須經“教育部學科發展與專業設置專家委員會”評審通過後公佈審批果。

其次,考生可從專業代碼方面來了解新增專業設置特點。上面提到了“國家控制布點專業”,那麼哪些新增專業是國家控制布點專業,根據教育部公佈《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管理規定》,專業代碼後加“K”的新增專業,表示該專業涉及國家安全、特殊行業等由國家控制布點,此專業又稱為國家控制布點專業;專業代碼後加“T”的新增專業,表示該專業為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特殊需求所設置的特設專業;專業代碼後加“H”新增專業,指中外合作辦學專業。


再次,考生應從各高校對新增專業的設置情況進行深度瞭解。 如從高校的基本情況、新增專業設置是否符合學校辦學定位和發展規劃;新增專業設置是否有相關學科專業為依託;是否有規範科學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是否有完成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所必需的專職教師隊伍;以及該專業與所屬專業類中其他專業的區分情況和專業基本要求等情況進行深度瞭解。


2020年是北京新高考第一年,普通高校在京招生專業選考中,很多學校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機器人工程專業要求考生必須選考物理。這些只是新增專業的一個代表,由於不同專業對考生選考科目可能有所不同,即使有的專業相同,可能不同學校提出的選考科目也有所差異,因此考生填報志願前,要先了解招生院校相關專業對選考科目的要求。


以上信息來源於北京考試報,北京新文達中小學整理分享,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管理員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