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量小微企業關門歇業,你們知道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嗎?

大爺已不再是你大爺


我簡單說一下我們這裡的基本情況吧,所屬地區天津市。現在我們這裡的生產型小微企業很少了,都存活在開發區裡,村裡的基本都關了,剩餘出一部分勞動力,還好都發展文化產業了,連6、70歲的大媽們都玩快手抖音了。

遵循大的發展趨勢,環保升級

從2017年開始吧,國家實施嚴格的環保政策,到下面執行者角度有點偏差,再加上督察組不間斷巡視,導致大部分小作坊以及小的加工廠臨時性關門。最嚴重的時候,我們這裡的鄉鎮早店鋪炸油條鍋都給封條了,更有網絡傳聞村裡老家的大鍋臺都封條了;更不用說小工廠了,服裝加工廠家庭式的小作坊,為了響應政策,說是粉塵汙染,也給關閉了。

可以說,京津兩地是執行標準最嚴格的地方,前期都是一刀切的管理方式。 最後政府出的管理辦法是,村裡的小工廠必須搬遷到工業園區裡面,小工廠必須上環保處理設備,大工廠已經被逼到遼寧買地建廠了。

1、村裡小作坊之所以能夠存活,不就是依賴村裡自己的地方沒有租金成本低、工人工資低的優勢嗎,沒有租金優勢了,也就沒有他存在的優勢了,也就是勢必就退出市場了。

2、小工廠加裝環保設備,一套配套的設備至少20萬起步,安裝完畢後還得驗收,出環評報告還得10萬起步,對於一些不景氣的小工廠,這確實很大的負擔。

3、中型工廠吧,已經被逼的到遼寧建廠了,大家也瞭解,過了山海關,真的不適合投資的,一個朋友在那開廠,說這面的工人不好用啊,也不好招人。

產業升級,優勝略汰

現在關閉的大部分都是一些小的加工類企業,以及靠簡易加工型企業。

其實這個原因應該排在第一位的

產品的升級換代,科技的進步,勢必淘汰那些靠簡單粗暴的加工型企業。

整體的市場經濟環境下行,適者生存

由於近兩年以來整體的經濟環境都不太樂觀,居民消費指數的下降,確實也影響到了一些小微企業。

再有就是,現在人工成本越來越高,導致企業成本的增加,逐步削減單品利潤,導致企業整體利潤下行,外加整體訂單減少,企業運行起來估計會虧本。所以大部分小微企業主選擇停業過冬。


其實小微企業關閉潮,不僅僅是這些原因,這關乎到很多方面因素的事情,遵循市場發展規律,跟自然界一樣,優勝略汰,適者生存的社會,你的企業不行了就關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