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為何要做眼底檢查、要警惕足部的早期徵兆?有什麼後果

糖尿病的併發症很多,包括併發各種感染,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神經系統併發症、糖尿病足等。而其中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糖尿病足,由於不容易被發現,常常被忽視,最終導致失明和截肢的嚴重後果。

糖尿病人,為何要做眼底檢查、要警惕足部的早期徵兆?有什麼後果

糖尿病患者為何要做眼底檢查

糖尿病是一種全身性慢性疾病,其最大危害在於能引起諸多慢性併發症,而眼部病變是糖尿病極為常見的慢性併發症之一。糖尿病患者由於糖代謝的紊亂,造成眼睛視網膜微血管病變,進而引發視網膜一系列病理改變。

據統計,病程在10年左右的糖尿病患者眼底病變發生率為 50%,病程15年以上患者可達80%。糖尿病病情越重,年齡越大,發病的概率就越高。如果不加控制治療,最終可導致失明。另外,糖尿病患者還可發生白內障、青光眼、屈光不正等疾病。

糖尿病人,為何要做眼底檢查、要警惕足部的早期徵兆?有什麼後果

由於糖尿病患者視網膜病理改變的不可逆性,病變的早期治療效果較好,晚期治療效果不佳。因此,防治糖尿病眼病,避免失明風險,重點在於早發現早治療。

由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過程比較隱蔽,患者難以自察,往往病變到晚期才感覺視力下降,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到專業機構經眼科醫生進行檢查,方可確診和及時發現病變。

眼底檢查方法,一般是使用眼底鏡進行觀察,有特殊需要時也可採用眼底照相、眼底熒光血管造影、B超、光學相干斷層掃描等檢查方法。

糖尿病人,為何要做眼底檢查、要警惕足部的早期徵兆?有什麼後果

糖尿病患者多長時間開展眼底檢查一次合適呢?一旦確診患有糖尿病,須第一時間到眼科檢查眼底,因為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患病的確切時間,因此第一時間眼底檢查非常重要。

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如果眼底正常,應每年至少檢查眼底一次;年輕的患者,每半年檢查一次。如果眼睛出現不適或眼底檢查出異常的患者,則每3個月或半年檢查一次,以便及時發現病變,及時治療。

糖尿病人,為何要做眼底檢查、要警惕足部的早期徵兆?有什麼後果

警惕糖尿病足的早期徵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嚴重和治療費用多的慢性併發症之一,嚴重者可導致截肢。糖尿病足的早發現早處理尤為重要,而早發現就是重中之重!

要做到早發現,就要牢牢記住糖尿病足的早期表現。

第一是足部皮膚顏色改變,腿腳皮膚顏色發青、發暗或者有色素沉著,則提示可能下肢供血不好,很可能就是下肢血管出現了問題。

糖尿病人,為何要做眼底檢查、要警惕足部的早期徵兆?有什麼後果

第二是腿腳感覺障礙,如果經常覺得腿腳發麻,腿腳冰涼,甚至小腿肌肉抽筋,天氣暖和時症狀也沒有明顯改善。特別是兩條腿一條正常,一條發麻發涼、經常抽筋,就要引起重視了。

第三是走一段路就會覺得腿腳疼痛或痠麻,不能繼續前進,必須停下來休息一段時間,休息後又能正常行走,但一段距離後又再次出現疼痛。如此反覆循環,常提示下肢血管管腔變狹窄,下肢的供血出現了問題。

糖尿病人,為何要做眼底檢查、要警惕足部的早期徵兆?有什麼後果

糖尿病患者每天晚上睡覺前應該仔細檢查雙腿及足部。

檢查的內容包括下肢皮膚是否有傷口,局部皮膚是否有水腫、水皰,皮膚的溫度及色澤也是關注的重點。

一旦發現問題,千萬不要拖延,更加不要嘗試用“土辦法”、“偏方”等自己治療。如果適得其反,一旦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會導致不可挽救的後果。所以一旦發現問題,應該立即前往醫院,尋求有經驗的專科醫生進行正規治療。

糖尿病人,為何要做眼底檢查、要警惕足部的早期徵兆?有什麼後果

綜上所述,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足的治療以預防為主,儘量避免眼睛和足部的損傷,同時保證血糖的嚴格控制,並祛除血管的危險因素,擴張血管,改善組織供血,營養周圍神經,正確及時治療,必要時外科處理,從而儘可能地遠離併發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