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吃了那麼多,為什麼長肉的只有孕媽,胎寶寶卻不長?

明明吃了那麼多,為什麼長肉的只有孕媽,胎寶寶卻不長?

不知道大家身邊有沒有這樣的孕媽,懷孕期間食量增加,每天要吃好幾頓,每一頓都格外豐盛,其目的就是為了肚子裡的寶寶能長得白白胖胖。

但奇怪的是,有的孕媽體重增加後,胎兒的體重也會跟著增加,但有的孕媽體重的變化並不能影響到胎兒大小。

很多孕媽還會發問:是我吃得不夠努力嗎?還是寶寶不想長大?

其實胎兒的大小是由很多因素共同決定的,可不是光靠吃就行了。

明明吃了那麼多,為什麼長肉的只有孕媽,胎寶寶卻不長?

明明吃了那麼多,為什麼長肉的只有孕媽,胎寶寶卻不長?

孕媽媽吃得多,胎兒也會跟著長大嗎?

要想寶寶發育得好,確實需要從飲食入手,但並不意味著就要大吃特吃,而是有選擇地吃。

雖說孕媽體重的適度增加是胎兒正常發育的表現之一,但孕期體重增加過多或不足都不健康。

孕前體重過低的孕媽低出生體重兒發生率較高,而孕前體重過高可使巨大兒的發生率增加。

明明吃了那麼多,為什麼長肉的只有孕媽,胎寶寶卻不長?

孕媽適當的體重增加量為12千克左右,超過這個重量,並不會增加胎兒的營養,只會讓孕媽身體更加“富態”。

要想讓寶寶在正常範圍內儘可能地發育更好,孕媽應該怎麼“有選擇地吃”呢?

首先應該補充必需的營養,如葉酸、鐵、和碘等都是孕期不能缺少的營養元素。

明明吃了那麼多,為什麼長肉的只有孕媽,胎寶寶卻不長?

孕媽服用葉酸可以預防胎兒神經管畸形,孕早期胎兒神經系統開始發育,若缺乏葉酸,可能會引起胎兒神經管畸形。

而人體自身是不能合成葉酸的,所以需要從食物中獲取。

  • 建議孕媽可以多吃肉類、蛋類、綠葉蔬菜和水果等;
  • 有些孕媽在孕期容易出現缺鐵性貧血,所以適當補鐵也是必要的,補鐵的途徑可以選擇多吃動物血液和肝臟等;
  • 再說到碘,孕媽缺碘對胎兒的影響也很大,可能會使嬰兒出現呆、聾、啞等症狀,由於很多食物中碘元素比較缺乏,所以孕媽可以從碘鹽中攝取身體所需的碘。
明明吃了那麼多,為什麼長肉的只有孕媽,胎寶寶卻不長?

除了補充必需的營養,孕媽還要做到均衡飲食,儘可能不挑食哦!

明明吃了那麼多,為什麼長肉的只有孕媽,胎寶寶卻不長?

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其實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因為基因確實是一種能夠“傳承”的東西。

就拿胎兒大小來說,如果父母都是身材高大的人,那胎兒的骨骼也會稍微偏大一些。

相反,如果父母的身材都比較矮小,那胎兒可能就會偏嬌小一點。

明明吃了那麼多,為什麼長肉的只有孕媽,胎寶寶卻不長?

奧地利遺傳學家孟德爾認為:

母親在胎兒大小的遺傳中起著更為重要的作用。

如果母親高,父親矮,寶寶多數是高個子;反過來的話,寶寶就偏矮。

還有一種遺傳回歸現象,英國生物學家葛爾頓發現:

父母特別高的,他們的寶寶也很高,但並不是特別高,只是中等偏高;而父母都特別矮的,寶寶也比較矮,但不會特別矮,只是中等偏矮。

這樣的現象就叫做身高的遺傳回歸現象。

明明吃了那麼多,為什麼長肉的只有孕媽,胎寶寶卻不長?

當然,遺傳對胎兒大小的影響也不是百分之百,畢竟基因也可能突變。

而且後天因素也不容忽視,比如寶寶的營養狀況、睡眠質量等也會對身高產生影響。

所以即使你不夠高大,也不能完全賴父母哦!

明明吃了那麼多,為什麼長肉的只有孕媽,胎寶寶卻不長?

明明吃了那麼多,為什麼長肉的只有孕媽,胎寶寶卻不長?

除了以上因素會影響胎兒大小外,還有胎兒的數量也不能忽視哦!

胎兒過多時,孕媽攝取的營養可能“供不應求”,如果營養不夠,也可能導致寶寶長得偏小,所以同時懷有多個寶寶的孕媽需要攝取更多營養。

另外孕媽的子宮空間有限,所以子宮中只有一個寶寶和多個寶寶相比,他們的體型也有一定區別。

畢竟同樣大小的“房子”,住多個人要比住一個人“擁擠”不少。

因此普遍來說,多胞胎的體型相較單胞胎是偏小的。

明明吃了那麼多,為什麼長肉的只有孕媽,胎寶寶卻不長?

胎兒大小的影響因素有很多,孕媽們,如果只靠吃,可能“長肉不長胎”哦。

最後,奶叔希望各位孕媽都能平安誕下健健康康的寶寶!

明明吃了那麼多,為什麼長肉的只有孕媽,胎寶寶卻不長?

奶粉們,你們出生時有幾斤?

趕緊留言告訴奶叔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