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歷屆茅盾文學獎獲獎或入圍作品印象深的有哪些?為什麼?

金色的二月


第一部完整的讀完的茅盾文學獎作品,是路遙平凡的世界。可以說是鴻篇鉅著,比較詳細的展現了我國七八十年代的城鄉社會生活。很多人肯定對主角少平、少安很熟悉。書裡讓我印象深的情節有三處,一處是少安的磚廠成功後,他的妻子卻得了癌症的情節;二處是田曉霞死於洪災,這兩處描寫讓人有點想不通作者安排這種認真勤勞的人最後卻沒有好結果的用意到底想表達什麼,不都是說好人有好報嗎。最後一處是關於金波的,雖然是配角,但書中描述他失戀後的情節讓人記憶尤深,不停地吹著在那遙遠的地方,像是在哭訴又像是在召喚,當時把我一個大男人都看哭了。

後來接著又看了同樣是陝西的作家陳忠實的白鹿原,這部小說同樣精彩,裡面關於田小娥的描述,很開放;還有就是朱先生最後好像是變成了一隻鹿,很迷信。作者寫這兩個人物肯定有深意,但是我不懂,所以記憶深刻。在當時整個社會作風那麼嚴謹的情況下,能出品實屬不易。

那時候書荒,完整的看完這兩部作品後,突然就喜歡看茅盾文學獎了,覺得描述太能打動人心了。


接著又看了好幾部,簡短的說一下印象深刻的地方:


塵埃落定:作者的名字就讓我印象深刻,阿來!全篇風格給人感覺像看卡通片,但整篇給人一種很獨特的感覺,神秘而又浪漫。

穆斯林的葬禮:全文都有穆斯林的氣息,裡面的人物名字起的都很好聽,但結果卻大都悲劇,看完讓人有點壓抑。

張居正:最大的感覺,就好像前面所有的高潮都在為後面張居正一家子基本被餓死做鋪墊,小說後面關於張居正死後清算的描述簡直慘烈。

芙蓉鎮:只說一下,小說把那十年動盪的時間裡,把人性的扭曲和光輝、社會的苦難描寫的淋漓盡致。想了解那十年的底層社會的模樣,看這一本就夠了。

茶人三部曲:印象最深的是作品前面描寫都很好,但到最後寫政治的時候,讓人感覺作者像是被人掐住的喉嚨,說話含糊不清,想說又說不出來。


所有的茅盾文學獎作品都有它令人深刻的情節描述,這裡只是拋磚引玉,簡單地說一下。


大額頭者


當然是首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長篇小說《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首先,第一屆榜首。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名列茅盾文學獎首屆榜首,是文學史上一座豐碑。其內容反映農民的生存和命運,其手法為社會主義現實主義。《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繼往開來,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力作、典範和最後的巔峰。

其次,作者周克芹先生雖然是一位農民作家,但是他成就特別突出,是新時期文學路遙這批農村作家、農村題材的先驅。

偏居四川農村的周克芹先生能在新時期文學風起雲湧全國作家大幹快上的1979年發表獨佔鰲頭的作品,其才華與刻苦是出類拔萃的,《許茂和他的女兒們》成為首屆茅盾文學獎榜首獲獎作品,不是偶然的。

第一屆茅盾文學獎獲獎篇目(1977—1981)

作品作者出版單位《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周克芹百花文藝出版社《東方》魏 巍人民文學出版社《將軍吟》莫應豐人民文學出版社《李自成》(第二卷)姚雪垠中國青年出版社《芙蓉鎮》古 華人民文學出版社《冬天裡的春天》李國文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1年,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前一年,周克芹已去世。周克芹和路遙,都成為人們無比懷念的英年早逝的作家。

周克芹,1936年生於四川省簡陽縣農村。1958年在成都農業技術學校畢業後回鄉務農,先後當過農民、民校教師、生產隊長、大隊會計、農業技術員、公社和區幹部。由於他長期生活在農村,熟悉農村生活,他的作品大都是反映農村生活的題材。1963年發表第一篇短篇小說《井臺上》之後,1973年以來陸續發表了《早行人》等20餘篇作品。1979年調入四川省文聯從事專業創作。1980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85年擔任四川省作協黨組成員。1990年任四川省作協黨組副書記、常務副主席,兼任《現代作家》文學月刊主編。1990年8月5日在成都病逝。

其三,除了長篇,周克芹的短篇創作也不俗,不止一次獲得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有的作品被譽為“經典中的經典”,“迄今為止新時期以來短篇小說的翹楚”。

其四,最可貴的是,《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的發表讓周克芹成名後他卻表示不遷戶口不搬家

——當時,由於農村生活艱苦,全國知青都在鬧著遷戶口回城。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是第一屆茅盾文學獎的獲獎作品,而且還是榜首,對他的獲獎,歷來最無爭議,這部小說無論從思想內容,人物形象,藝術手法上看都無愧於‘’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典範之作,也是這個理論的最後的巔峰之作。

作家周克芹一舉成名天下知,當時他堅持不遷戶口,不搬家,繼續生活在農村。後來他進了城,官至四川省作協副主席,因為感情問題不遂心,英年早逝。他的短篇小說《山月不知心裡事》(獲得1981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勿忘我》獲得1980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堪稱經典中的經典。特別是《山月不知心裡事》,可以毫不誇張的說迄今為止也是新時期以來短篇小說的翹楚,無人超越。此外還有觸及改革開放初期農村矛盾的《晚霞》,《果園的主人》等等。

其五,《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發表時相當轟動,並造成兩個電影製片廠爭拍的罕見“撞車事件”,且兩廠都拍出精品。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一出,北京電影製片廠和八一電影製片廠爭著改編拍攝,官司打到文化部,結果默許各拍一部,周克芹先生還是其中一部的編劇之一。

兩個劇組集中了建國前後幾代電影明星。

其中有中國乃至世界電影的經典作品1948年《小城之春》(第五代電影田壯壯2002年翻拍了費穆這部經典)的主演李緯,有田華、盧桂蘭、賈六、管宗祥(管虎之父)、張連文、村裡、楊在葆、譚天謙、王馥荔、張金玲、李鳳緒、李秀明、斯琴高娃、劉曉慶、周紅、趙娜、安雯……

兩個劇組,同時在四川拍攝一部同名電影,兩個劇組,集中了當時的大牌和幾乎所有女星,此電影史上絕無僅有的“撞車事件”成為奇觀和美談。

“北影”“八一”爭拍《許茂和他的女兒們》-中國電影史上一樁罕見的“撞車公案”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1023/08/18575804_507714341.shtml

電影拍成,家喻戶曉,成為經典。王炎執導的北影版斬獲了兩項金雞獎,李秀明獲第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第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李俊執導的八一版則受到國際電影節重視,被影評稱為“名垂影史的鄉村畫卷”。

2009年還出了電視版《許茂和他的女兒們》,且無論小說、電影、電視,在豆瓣和貓眼打分都不低。此外,《許茂和他的女兒們》還有話劇、川劇、連環畫。

其六,《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的作者周克芹先生真不是為名利寫作的作家,而是為社會、文學獻身的作家。

就在他灸手可熱紅極一時且做了省作協官員時間格外寶貴的時候,不知從哪裡聽說川南小鎮退休教師鄧慕清老師和丈夫杜承雯老師白天辦文化站、文化茶園,幫助待業青年,為縣文化館清理善本書,晚上為青年職工補習文化,把文化站辦成了省先進,馬上在百忙中抽出寶貴時間聯繫詩人周綱一道前來小鎮採訪鄧慕清老師,這是筆者目睹的事實。

有著崇高思想境界的作家,作品不會太差,何況周克芹先生不僅思想境界高,還有出類拔萃的才華,更有著幾十年豐厚的農村生活積累。

其七,周克芹先生是獲獎最無爭議,名作家們服氣的作家。

著名作家劉慶邦先生,短篇小說《鞋》獲1997至2000年度第二屆魯迅文學獎,中篇小說《神木》獲第二屆老舍文學獎,根據其小說《神木》改編的電影《盲井》獲第53屆柏林電影藝術節銀熊獎,就在去年,劉慶邦先生還專程去到周克芹先生的故里,拜謁了周克芹先生的墓並撰文懷念周克芹先生。

劉慶邦先生覺得周克芹先生的一段話非常適合作為周克芹先生的墓誌銘:

“做人應該淡泊一些,甘於寂寞……只有把對物質以及虛名的慾望壓制到最低標準,精神之花才得以最完美地開放。”

劉慶邦先生還寫道:

“我環顧四周,滿目都是青山。靜謐之中,傳來陣陣蟲鳴。蟲鳴很繁密,像是在為周克芹唱輓歌,又像是在為周克芹唱頌歌。我想周克芹會聽到這些蟲鳴,因為他的魂是不散的。很多人死後,魂即煙消雲散。周克芹的魂不會散,因為有他的書在,因為我們都記得《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大悔憶智冰


印象最深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愛稱一一“最可愛的人”的首創者,魏巍老師的小說巜東方》,它塑造了排除萬難丶堅不可摧的中國人民的形象,歌頌了中華民族百折不撓丶不畏強暴的精神,是茅獎中不可替代的大氣之作,是那些反映個人恩怨的書生之作所不可比肩的。


領袖詩人盧偉宗


應該是去年的《牽風記》。

《牽風記》是現代作家徐懷中創作的長篇小說,2018年發表於《人民文學》,2019年8月獲得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該小說以1947年晉冀魯豫野戰軍挺進大別山為歷史背景,講述女主角汪可逾入伍投奔光明卻在19歲不幸犧牲的壯烈故事。小說圍繞著三個人和一匹馬的故事,以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方式描寫戰爭,以特別的膽略探尋戰火中的愛戀與人性,為大眾展示了犧牲者的平凡和格局的偉大,描繪出了普通人豐富的精神世界。

出生於1929年的徐懷中,現在領獎臺上的那一刻,運動鞋,上衣裡面的衣服稍微長些,已經露出些,外穿運動裝上衣,90多歲的他,給我們愛好文學的人,是莫大的鼓勵和激勵。藝術無止境,追求永不老。任何時候奮發,都來得及。




天空有夢365


一個家庭兩代子孫,為爭奪白鹿原的統治代代爭鬥不已。

《白鹿原》是作家陳忠實的代表作,這部長篇小說共50餘萬字,由陳忠實歷時六年創作完成。

該小說以陝西關中地區白鹿原上白鹿村為縮影,通過講述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表現了從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歷史變化。

1997年,該小說獲得中國第四屆茅盾文學獎。該小說也被改編成同名電影、電視劇、話劇、舞劇、秦腔等多種藝術形式。

這是一部渭河平原五十年變遷的雄奇史詩,一軸中國農村班斕多彩、觸目驚心的長幅畫卷。

主人公六娶六喪,神秘的序曲預示著不祥;一個家族兩代子孫,為爭奪白鹿原的統治代代爭鬥不已,上演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活劇:巧取風水地,惡施美人計,孝子為匪,親翁殺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內戰,白鹿原翻雲覆雨,王旗變幻,家仇國恨交錯纏結,冤冤相報代代不已……

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陣痛中顫慄。厚重深邃的思想內容,複雜多變的人物性格,跌宕曲折的故事情節,絢麗多彩的風土人情,形成作品鮮明的藝術特色和令人震撼的真實感。


今啼


印象最深的是路遙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通過普通農家子弟的奮鬥,奮鬥過程當中學所遇到的命運的顛沛流離,以及其中關於愛情的描述,是,用樸實的語言,告訴了我們許多用華麗辭藻難以描述的真諦。記得自己是在,高考後,第一次看平凡的世界,花了三天三夜的時間,一口氣,把這部作品看完,流感自己的震撼不足以用語言來描述,對我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


東青記錄


我是陝西人,陝西有名的作家就屬路遙和陳忠實。他們都有矛盾文學獎作品,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陳忠實的《白鹿塬》。陝西還有一個作家賈平凹有一本書《秦腔》也得了矛盾文學獎。不過賈平凹的作品我很少看,也不大感興趣。


海學390


靈與肉,蛙,芙蓉鎮,平凡的世界


D冬天不冷2018


有些獲獎作品可讀性強,比如平凡的世界,白鹿原,塵埃落定,額爾古納河右岸。有些則大眾熟悉度不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