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大為在中國樂壇地位怎樣?

寞落地


將大為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男高音歌唱家,他的《敢問路在何方》、《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都是傳唱度極高的歌曲,他的聲音洪亮且有質感,每每聽來讓人心生愉悅,如今71歲的的蔣大為當然是和家人在國內幸福快樂地生活。

很多人對蔣大為移民的事情耿耿於懷,蔣大為當初確實移民到了加拿大,按蔣大為自己的說法,他是為了女兒能夠在加拿大的學業才選擇移民的,但有一點要說明一下,移民不代表入他國國籍,蔣大為的國籍依然是中國,如今其女兒肯定是完成學業多年了,蔣大為也早就回到了國內居住,他還開了自己的公司,叫北京蔣大為文化藝術傳媒有限公司。

而當初蔣大為和大衣哥朱之文之間的“恩怨”也是大家“津津樂道”的事情,當年大衣哥朱之文通過參加《星光大道》認識了蔣大為,隨後朱之文拜了蔣大為為“師”,然而這段本該被稱為美談的師徒關係卻成了一個“笑話”,先是蔣大為否認了這段師徒關係,並且說朱之文是借他炒作,然後是朱之文澄清此事,稱蔣大為只是教過自己如何吐字。

其實對於蔣大為,我個人比較欣賞他的在歌唱領域的能力,不可否認,他的唱功確實有一定水準,在樂壇,他不僅在國內享有一定地位,在國際上也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對於他的為人,我不甚瞭解,小編我也只是列舉一些網友們關注的事,而除了以上兩件事蔣大為也沒有過別的緋聞。

還有《西遊記》相信許多人都看過,並且因是國內首部神話劇集,內容更接近於原著而被所有人認同為最經典的一個版本。這部神劇的片尾曲《敢問路在何方》相信大部分人都聽過,甚至許多人隨便都能唱上幾句歌詞。因為歌詞有意義,唱的人還能夠把當中的激情發揮出來,於是這首片尾曲也與劇一樣深入民心了,而唱這首歌的人正是蔣大為!

不過蔣大為並不是因為唱了《敢問路在何方》才出名的,在那之前的一首《紅牡丹》就已經令到他成名!

《紅牡丹》亦是八十年代一部電影的名字,這首歌經過將大為老師一唱出,令到該影片中的女主角“紅牡丹”飾演者姜麗麗在人們腦海中的印象更加深刻難忘。

成名後的蔣大為在84年首次登上央視春晚,一首《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成為經典名曲,此後許多人都有翻唱過這首歌,可依然還是蔣老師唱的版本最受歡迎。此後,《敢問路在何方》問世,更驚豔到了幾代人的心。有人把這兩首歌的名字連在一起,發現十分有趣和有意思:敢問路在何方?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

也許00後許多年輕人都不會唱有難度、有高度的歌,而更偏向於喜愛流行音樂。不過人是會長大的,隨著年齡的增長至成熟後,必定還是會漸漸轉向於追求有內涵的藝術。因為如此,小編也時常會讓自己的女兒聽一聽經典歌曲,其中《敢問路在何方》她居然也能唱上幾句了!

蔣大為舞臺表演經驗豐富,多次為解放軍進行表演,還曾經登過13界春晚,是實至名歸的歌唱界大師級人物!誰都知道那國家級最高水平的春節晚會舞臺,不是任何人都有榮譽能夠踏上去的呢!國家為獎勵蔣大為在文藝方面的貢獻,給予他國務院特殊津貼,這是國家對高級技術人才的一種特別獎勵,證明受到了國家的重視和技能上的承認。

榮譽所得都是蔣老師自己多年努力和用心付出的所得!因為所出的歌曲大多成為經典之作,深受人們喜愛和傳唱,影響深遠,並因此而曾經獲得過“中國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音樂家”名譽稱號!

蔣大為老師他不屬於當下流行歌壇這一塊的人物,而屬於更有深度的藝術歌曲演唱者,在表演方面,他無需要宣傳,無需要大力張揚,更無需要過分修飾他的妝容,只要往屬於他的舞臺上一站,那張臉就代表了實力的存在!因為多年以來,蔣老師的歌已經成為經典,而漸漸地,蔣老師本人也自然成為了經典!

蔣大為,1947年1月22日生於天津市和平區,中國男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

1980年,蔣大為憑一曲《紅牡丹》成名。1986年,春節聯歡晚會演唱《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被觀眾熟視。由他作曲並演唱的《說中國》 《和諧家園》兩首歌入選中宣部100首愛國歌曲大家唱曲目。

蔣大為,1947年1月22日生於天津市和平區,中國男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1978年,去軍隊慰問演出,演唱了自創的《駿馬奔馳保邊疆》。1980年,憑一曲《紅牡丹》成名。1986年,春節聯歡晚會演唱《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被觀眾熟視。1989年,獲得第一屆中國金唱片獎。2009年,“2009中非工業合作發展論壇”上獲得"中非藝術家"稱號。2012年,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牡丹之歌》獨唱音樂會。2015年2月11日,受邀參加“2015中國青少年網絡春晚”。2018年3月16日,參加《王牌對王牌3》。 2019年1月10日,參加綜藝節目《青春有你》。

蔣大為是中國男高音歌唱家,也是一位具有實力的歌唱家,八十年代他演唱電影《紅牡丹》的主題曲《牡丹之歌》一曲成名,以後一首首膾炙人口的好歌如《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敢問路在何方》

蔣大為在聲音上仍然保持著極強的穿透力和磁性。他的聲音優美流暢,辨識度極高。通暢透明的高音,渾厚結實的中低音,極富激情和感染力。渾厚的情感和高超的演唱技巧,形成了他特有的演唱風格,他在歌壇上被稱為“國寶”“國喉”,是中國歌壇當之無愧的“常青樹”

海外華僑評論他是中國當代民歌的代表人物,歐美的專家讚譽他為中國的帕瓦羅蒂。蔣大為對藝術的追求勤奮而執著。他演唱過上千首創作歌曲和近百部的電影電視歌曲,這些歌曲雅俗共賞,得到老中青廣大階層的喜愛。很多成名曲至二十一世紀初還在海內外廣泛流傳,有很多歌已成為中國民歌的經典。

小編希望蔣老師的歌和其他經典歌曲都能被一直被傳唱下會 ,更加希望演唱這些歌的經典人物能夠被越來越多年輕一代認知、認可。





密語音樂


雖說蔣大為的歌唱作品不多,但僅憑《駿馬奔馳保邊疆》《牡丹之歌》《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和《敢問路在何方》四首歌,他就已經穩穩地成為了中國樂壇“國寶級歌唱家”。



今年73歲的蔣大為,目前的名號是“中國男高音歌唱家”,級別和待遇則是國家一級演員和特殊津貼獲得者,同時他還是中國音樂家協會的會員……這“分量”,在中國樂壇絕對數得上。



相比名號,蔣大為最為人熟知、最彰顯人氣的是他演唱的四首經典歌曲,從上世紀70年代末一直唱到2020年,這幾首歌依然能夠獲得“滿堂彩”,可見蔣大為和他的歌曲,是有多受歡迎……



上世紀70年代末,蔣大為在某次慰問演出時第一次演唱了自創的歌曲《駿馬奔馳保邊疆》,這首激昂且上口的歌曲讓蔣大為在中國樂壇嶄露頭角。隨後的1980年,蔣大為演唱了著名的《牡丹之歌》,嘹亮又渾厚的嗓音,讓全國老百姓記住了“蔣大為”這個名字。



蔣大為成為火遍大江南北的歌唱家,該是1984年春節聯歡晚會,他當時演唱了堪稱“傳世經典”的《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在1980年代有多火?幾乎人人都會哼唱……



當然,蔣大為最火的一首歌,不是《駿馬奔馳保邊疆》,也不是《牡丹之歌》和《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而是86版《西遊記》裡的主題曲——《敢問路在何方》。那時候,看《西遊記》基本等同於聽蔣大為唱《敢問路在何方》,看了多少集就聽了多少遍,卻永遠聽不膩。



在國內,像蔣大為這樣僅憑四首歌就奠定樂壇地位的歌唱家並不多,能夠達到他的藝術成就的人,也是鳳毛麟角。所以,你說蔣大為在中國樂壇的地位高不高?


南瓜報告


蔣大為?在我的心中跌到了谷底!從這幾天熱傳的視頻裡很多網友都看到了。他瞧不起草根,可他恰恰忽略了草根的根基有多大,真是自以為是!還有我沒聽說他為武漢捐款,相反,草根沒有愛財如命,拿出20萬捐給武漢。我沒覺得草根捐款偉大,可就這一點,蔣大為硬是把草根推向偉大!還有你一個外國人來到生你養你的地方說三到四,有何臉面?滾吧!




fenger6


朱之文作為一個受觀眾喜愛的農民歌手,很多知名歌唱家都對其有過評價,比如韓紅稱讚他“聲音渾厚、力量、獨特且少見,屬於老天爺賞飯吃的那一類”;李谷一則稱他“歌喉獨特,如果受過專業訓練,前途則無可限量”;戴玉強稱“朱之文的歌喉,娛樂還寫,不過基本都是模仿,專業算不上”

而蔣大為近日對他的評價:“一個農民,沒什麼了不起”;更稱朱之文是愛唱歌的農民,如果是歌唱家,就不應該種地;這句話立馬上了熱搜,迅速引起了網絡熱議,一時間大家紛紛開始質疑:蔣大為是瞧不起朱之文,還是瞧不起農民,誰說農民一定不能唱歌的?

其實,蔣大為與朱之文的“恩怨”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在很早以前就曾評價朱之文:“一個農民談不上藝術”,那麼蔣大為在中國樂壇的地位究竟如何呢?

《牡丹之歌》讓他一曲成名

50年代出生的蔣大為,他的成名,絕對是時代的產物(卻作品、缺歌唱家的年代),聲音不僅高亢激昂,而且音質線條極為有沒,非常具有磁性,自小就極富有音樂天賦的他,偏屬於自學成才的那一類,勝過很多有學派且經過專業訓練的歌手。

後來,憑藉演唱了電影《紅牡丹》的 主題插曲《牡丹之歌》,他小有名氣,隨後用渾厚結實的嗓音與激情的感染力,唱了《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成為了家喻戶曉的男歌手,而今年的江蘇衛視元宵晚會,蔣大為還唱了這首歌,依然光彩照人,歌聲依舊。

《敢問路在何方》紅遍大江南北

1986年,一首《西遊記》的主題曲《敢問路在何方》,讓他成為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男歌手,雖然過去了接近三十年,這首歌依然朗朗上口,受人喜愛,也是眾星翻唱的版本最多的歌曲之一,更是許多傳統節日中的必唱曲目,著名歌手譚維維還曾在2019中秋晚會上翻唱這首歌,致敬經典,結果大相徑庭,被人質疑,由此可見蔣大為版本的《敢問路在何方》究竟有多深入人心。

大家都知道50多歲時歌手的瓶頸期,聲帶均有退化,此時再唱經常會有毀壞嗓子的情況,聰明的蔣大為拋棄了原本的美聲方法,開始研究其“語言美”的最起初唱法,一直延續到至今,這也是為何73歲了,嗓音依舊的原因。

先後14次登陸春晚,風光無兩

曾有記者採訪過蔣大為,自己如今對上春晚有何感覺,他直言“從我的角度上來講,希望把這個舞臺留給年輕人”,言外之意就是說,他已然沒有以前的壓力。

最初,第一次上春晚是在1984年,《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火遍全球,一時間白西裝、紅領帶成為了唱這個歌的標配,這首歌蔣大為先後6次在春晚上唱過,足以可見這首歌對於他的意義非凡。

他和趙北山、宋丹丹、董卿一樣可謂是春晚的常青樹,就如2020年的春晚上,他依然與李谷一、關牧村等老藝術家們合唱了《難忘今宵》,此時的他,已經73歲了,瞬間勾起了不少人的回憶,其實蔣大為不只是在國內有名,在國際上都是有名的,更是被國外的網友譽為“中國的帕瓦羅蒂”,喜歡他的人可謂非常之多。

曾被緋聞纏身,晚年為女兒奔波

除了參加春晚之外,他還會到處去參加商演,他的哥哥就是他的經紀人,然而每次的商演都是通過中間人(姚曼)介紹的,所得費用一人一半,但是姚曼並不滿足,找來兩個打手逼著他寫下欠條,那時消息一出來很多人都認為他晚節不保,後來經過多方證實,才知道是姚曼惡意敲詐導致的。

經過這件事後,蔣大為的身體明顯不如以前,但是女兒卻已然到了嫁人的年紀,要在溫哥華買房,於是又和張佩君(老婆)商量,要回到國內,給女兒一些陪嫁,不然心中不安,2015年終於買了房子,但是在奔波的這幾年中,還曾因過度用嗓而出血,經過一段時間調養之後,真心愛唱歌的他又回到了國內,活躍在圈中。

要論蔣大為這一生,絕對是大起大落一生,有過大火大紫的喜悅,有過萬人追捧的星途,還有14次春晚史的無限風光,更有眾人詆譭的失落和為家庭奔波的苦,在專業領域上,樂壇始終都有他的位置,在個人品行上我則更多的是不與苟同的,在這嚴峻的形式下,一個捐款的藝人絕對比不捐款的藝人,更值得我們深愛和歌頌的。


麻辣筱仙女


始終堅守為人民服務宗旨的藝人,受人民愛戴,會永葆藝術青春,地位高。脫離群眾,唯利是圖,缺失愛國心的藝人,受人民忽視,會成為過氣明星,地位低。


俞遠通


我來講笑話的。。。話說”前段時間身份證丟了跟老公去補辦,期間我上廁所出來,見老公和一女人說話,等我過去那女人就走了。

我問老公那女人是誰,答:“我舊的老婆。”

我火了,大吼道:“你還有個舊的?”

憑他怎麼解釋也不理。突然看那女的過來很面熟,是舅媽,恍然大悟。對老公吼道:“你說舅媽不行,還舅的老婆!”


唐朝華美藝術教育唐武


蔣大師只能說是他唱歌好,那個時候那個年代唱出了時代氣息,但是後來他的作品很少,,,,是太少啦,,,。

如果說:當年對那個朱歌手說那種言語,,時有沒有想想這個年輕人想要什麼?我肯定的說,不會只為財,應該是真想學習一點歌唱家的技巧,,,

我認為老前輩應該是好好的幫助一下晚自輩,他們是真想學一點他喜歡的音樂而已,,,,。

可是為什麼老前輩又說了那麼多廢話連篇呢,,,那個人不是農民出生啊,,,你們老一輩難道沒有上山下鄉過嗎???

農民最偉大,,,,。


龍在50958252


根本無從談起地位,娛樂可有可無,中國只從出現這一些人,總是吸金,戲子無情無義,只為金錢,對國家沒有丁點貢獻,談什麼存在感,歷史的發展是以科學為基礎的!


天之鷹510


蔣大為是中國男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國家音樂家協會會員,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待遇的幾位歌唱家之一。

在一次訪談中的不當言論,把自己推到輿論風口浪尖,不能不說禍從口出。歌唱家蔣大為做夢都想不到,自己的老藝術家形象會因為一段對農民歌手的評價引發的輿論事件而一夜崩塌。

引發網友不滿的,除了值得商榷的評價,更是他在道歉時的甩鍋行為。蔣大為在道歉視頻中沒有說一個字,只是通過舉寫有文字的白紙的方式解釋整件事的前因後果,傳遞出的信息是“這是節目組的策劃和逼迫,不是他自己的真實意願,他只是在念臺詞而已”。

年已古稀的蔣大為,在中國歌壇算是無法比擬的佼佼者,被人民稱作為德藝雙馨,德高望重,可親可敬的歌唱家。訪談的事件網民們仍然爭論不休持續發酵,這些肯定會形象將大為老師在廣大觀眾心中的地位的變化。

不管怎樣,做人就要誠懇有尊嚴,高調做事,低調做人,做人有尺,做事有度,說話要負責任,不能推脫,不能敷衍,有因就有果,不能因為自己的地位和名譽就隨便蔑視和貶低他人,這樣不但對他人的人格侮辱,也是對自己不尊重。





豐碩緣野


蔣大為他為社會做出什麼貢獻了,憑几首歌就能爭歌壇地位唬腦殘粉吧,他都不如農民歌手大衣歌朱之文,更與歌星韓紅沒法比,他只能在有限的粉絲眼裡有點那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