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農村出來的孩子,很多已經紮根在城市,面對回不去的故鄉,能否說一下你的感受?

藥肥引領未來


首先,我是個從農村來到城市生活的80後,說紮根就有點過份了,但還是很樂意回答你這個問題。首先城裡的人情味確實比農村淡泊些,因為在城裡生活,工作壓力比較大,沒太多的時間面對面溝通交了,農村鄰居有事沒事都喜歡聚在一起說說話,溝通多了,感情自然好些。比如我現在的鄰居,最多見面就打個招呼,就沒有其他任何來往了,想想這麼近的鄰居,住了7年了,如同陌路人,這種情況在農村是不可能有的。現在回老家確實是個問題,現在回家一次真不容易,首先花錢是個問題,收人本來就不高,回家一次沒個6千,搞不定。其次,都一直在外面,很少走親戚,時間一長,也有說不出的感覺,一怕麻煩別人,2也不知道說些什麼。最可悲的是,回自己家,還有走親戚的感覺,哎,這也許就是我們這些80後進城的悲哀吧。


日記阿幹


我是城市裡的農村娃,跟大多數人一樣,當年也是歷經十年寒窗,才在大城市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成了家有了孩子,有了心靈的歸屬。

就像習慣養成一樣,長時間的城市生活讓我養成了城裡人的習慣,按時上下班,回家忙生活,固定的朋友圈,經常的小聚會,窗外的萬達廣場,晚飯後的公園散步等等這些,已經成了我生活的固定模式,可有不可無,讓我很難適應回到農村的生活,也早已看不懂現實中變了模樣的故鄉。我們就像一棵棵大樹,根深紮在故鄉的泥土中汲取養分,枝幹和樹葉卻在城市的車水馬流中風吹雨打……

除了每年節假日回老家看看之外,故鄉還一直在我的記憶裡,在我的夢裡。多少次夢裡回故鄉,就像現實一樣,和兒時的玩伴滾彈珠,掏鳥窩,下河游泳,抓魚摸蝦;夢見數學老師的腳步聲還是那樣特別的沉重,老遠就能聽見一臺挖土機向教室門口駛來,嚇得我們趕緊停止吵鬧保持安靜,要不然會捱罵;夢見我的外婆一大早就在我的身後不停地忙碌著,為我準備早餐,又給我洗衣服,還不停地跟我說,“外面下雨了路很滑,上學路上要小心,不要摔倒了。”;夢見我頻繁的往返與故鄉和城市之間,內心很得意,沒想到故鄉離城市的家這麼近,想回就回,想走就走。這確實是個夢,一個美好的夢,雖然故鄉離我很遠,但是卻一直在我心裡,是那麼的近,就駐在我的心裡……

這就是我的故鄉,一個不是想回就能回得去的故鄉……


遠見見遠


農村出來的孩子,很多已經紮根在城市。面對回不去的故鄉,我的感受基本如下:

我很小的時候就有走出去,遠離家鄉的想法。8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生活環境比較特殊,我的小學同學最多隻有1/3來自農村,特別羨慕非農的孩子,在衣食住行這些方面,他們比農村的孩子有太多的優勢。再大一點上了高中,高中就在鎮上,依然沒能離開家鄉。直到後面上了大學,才真正瞭解外面的世界有多麼精彩。

再後來,畢業了在外面工作。春節再回家鄉,首先在生活上都覺得有各種的不便。小鎮的人晚上九點鐘基本上都早早休息了,到處漆黑一片。如果你突然發現牙刷沒有牙膏沒有你也買不到,只能等待第二天早上。交通也是一塌糊塗,缺少公共交通,客運班車都是隨行就市,沒有統一票價,也沒有定時發班。你就是平常去逛街買件衣服,你也會發現跟城市裡差距太大了。不說款式和材質非常的過時落後,價格卻是令人吃驚,比城市裡漂亮的材質好的還要貴。還有什麼立白洗衣粉,海飛絲洗髮水,可口可樂等一不小心就買到一字之差的山寨貨。真的叫人無語。

因為長期不在家鄉生活已經融不進這個圈子了。大碗吃肉大口喝酒,隔三差五就聚在一起打牌賭博。過半的人每天都無所事事。個個還愛慕虛榮,攀比講面子。遇到的一個熟人,是人還是鬼,你已經很難分辨了。你過得好,他嫉妒你。你過得差,他看不起你。虛偽的笑容和刻薄的話語,讓你有多遠就想走多遠。

去各種地方辦一點事都是要關係。因為家鄉就這麼大,很多都是熟人。今天你託我,明天我託他。像我們這種偶爾回來的人沒有這些關係,辦個事真是太難了。可以說在老家,憑本事你可能混得不好,憑關係你卻可以混得很好。

所有的這些給我的體驗簡直糟透了,我感覺我是再也回不去家鄉了。所謂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農村路也滑,人心更復雜。大概就是這樣的意思吧。

如果說對家鄉還存在的感情可能仍然停留在兒時的記憶。面對家鄉現在的狀況,回不去也未嘗不是一件幸事。





彤姐er三事


從高中畢業到現在,離開故鄉已經十幾年了,剛開始常常想回家,不是對家鄉有多深的留念,而是牽掛著家鄉里的父母和親人。隨著離開時間的加劇,回家的次數越少,從以前的逢節假日就回,到後來一年回去一趟,現在經常兩三年都不回去一趟,不是我變得冷漠,而是牽掛的人來到了身邊,所以對故鄉不在有思念,儘管是自己生活了十八年的地方,可是想不出有什麼值得懷念的,每次想到就只有漫天的塵土和幹不完的農活,還有冬天凍的擰不出水的水龍頭,除了這些還有什麼尼,好像真的想不起來了[捂臉]



龐豆豆


我的農村故鄉感受

一,農村求學路

農村是我永遠記憶,我是農民的孩子。還記得兒時7歲開始上小學,沒有幼兒園,也沒有學前班。那時都是跟著灣裡大點的孩子一起去學校,因為腳步沒有他們快,所以總是掉在後面,只能不時慢跑跟著隊伍。在農村上學的路都會通過一些彎曲山路,每當早晨去上學時都很怕,為了跟自己壯膽,會製造些聲音,大會唱歌,小步快跑通過,想想這些都是滿滿的回憶啊,真想再去走一趟那條求學路。二,春耕童趣

春耕農忙時樂趣也很多,從小學開始就跟媽媽學插秧,可是堅持不了多久腰就會疼,這個時候就可以趁機喝點汽水、吃點西瓜了,想想都好笑。每當春耕的時候都處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田地裡充滿歡聲笑語,孩童們打鬧的童聲,也許這番景象在我們後代再也看不到它,終將成為我們時代的記憶。

三,農村記憶

現在社會發展快速,機械代替了人們,我們這一代人也慢慢紮根城市中,農村中已經看不到往日的春耕景象,它只活在我們的記憶裡,但我們那份情懷也是獨一無二的,感謝我是農村人,感謝農村讓我有了份永恆的記憶,它將深深的刻在我們這代人的腦海裡。


小眾微訊


這個感受如今對我來說,實在是太深刻了!我就是一個從農村出來的孩子,因為十多年前父母把老家房屋低價賣給了別人,現在想回卻回不去了!特別是人到中年,更是想念我的家鄉,曾無數次夢迴故里,經常懷念童年時光,想念我兒時的小夥伴們,那時不知愁滋味 ,沒壓力沒負擔,不懂人間苦與累!我那美好的童年啊,可惜再也回不去了。也許是因為在城市呆得太久,也許是因為城市的生活節奏太快,壓力太大,每年清明我都會回家掃墓,當我回歸家鄉,親近大自然的那一刻,內心感到無比舒暢,鄉下原生態的畫面感幾乎在大城市是看不見的,遠離了城市的喧譁和快節奏的生活,內心很是興奮,池塘有魚,菜園有菜,雞鳴鳥叫,青山綠水,一切都那麼新鮮,在老家會讓我感覺到真正的歲月靜好,不僅可以還原自己的心靈一方淨土,還可以忘卻煩惱。如今我的夢想竟然是老了要回鄉下去,租一農家小院,種花養狗曬太陽,就這樣慢慢老去,不問繁華,只問初心!











天際邊的一抹藍


曾經不喜歡的那個地方,後來被我稱作家鄉。 家是常年在外奔波的遊子,期盼迴歸的地方。小時候拼命想長大。長大後才發現,家成了越來越回不去的美好。

忘不了睡了一個童年的小竹床。忘不了騎了一個童年的自行車。忘不了一起摸螃蟹跳皮筋玩泥巴的兒時夥伴。忘不了春天三月三的(毛丫)。忘不了夏天睡房頂看到的滿天星河。忘不了兩毛錢一根的冰棍。忘不了去麥田拾麥子換的大西瓜。忘不了放羊時挖別人紅薯被逮到的心驚膽戰。忘不了中秋節和妹妹一分兩半的蘋果和月餅。忘不了寒冬臘月在院子堆的大獅子。忘不了大年三十的煙花。忘不了第一次壓麵條時和的那一大盆被奶奶炕餅吃的面,忘不了村裡那顆小夥伴們爬上爬下的老桑槮樹,忘不了現在已經乾涸的老井當初它有多甘甜。忘不了被村裡大白鵝追趕時的狼狽逃竄。……

有一首歌這樣唱:走遍天下的路,最美的還是故鄉。喝遍天下的水,最甜的還是故鄉。

無論身在何方,我們都只是一隻風箏,那一線相牽的是故鄉的每一顆樹,每一朵花,是日漸老去的父母,是心中那永遠回不去的美好時光。


在下虎媽


農村休閒自在而且能走街串巷,城裡擁擠而且生活節奏快。農村唯一跟不上節奏的那就是醫療,生活條件現在基本都不是問題,城市就是繁華而且還有各大知名學校,包括醫療水平。我在濟南城裡呆了13年了,但是扎不根到現在還是未知數,因為打工買房也是不現實的,也只能說過一天算一天。


V阿南


從農村出來就有很多人,他們背井離鄉,離開了生他養他的家鄉,揮之不去的是對家鄉的思念和對家鄉的留戀,已紮根在城市裡,也是為有一個更好的發展前景,更好的生活質量。

雖回不去家鄉,但不論在那個地方紮根,都不影響您對社會的貢獻,對家鄉的報答。

抽出時間陪家人一起回家鄉看看,轉轉,有能力的時候,給家鄉的人一些幫助。

給家鄉提出好的建議,讓家鄉經濟發展起來,共同致富,使家鄉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有很多農村出來的成功人士,發達了就沒有忘記家鄉的父老鄉親。

如:第一劉強東,京東董事長CEO,目前身價高達400億。但是身為成功人士的劉強東仍不忘報答宿遷人,劉強東把京東龐大的客服中心放在了宿遷,解決了宿遷大量就業;

第二王傳福,創辦比亞迪公司,短短几年時間,發展成為中國第一、全球第二的充電電池製造商。家中的頂樑柱父親去世早,年幼的王傳福幸得6個姐姐和1個哥哥照顧,家境貧困到根本吃不起奶粉,給村裡老人每月200元,出資修建家鄉的公路、祠堂、路燈, 只要是無為人,買比亞迪都會便宜1萬,從小就備受挫折的新徽商;

第三潘石屹,著名地產商,SOHO中國的董事長,甘肅天水人,屢次為家鄉慈善事業捐款,共計達4000多萬,併為家鄉特產蘋果代言。這些大佬都是農村出來的,但是他們不忘本。

不論在哪個地方生活工作,只要勤奮努力,家庭幸福快樂美滿,就是對家鄉的報答。





珍愛生命快樂生活


故鄉在那裡,回不回去也都在那裡,只不過因為各種原因,而必須留在城市裡奮鬥一段時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就拿我來說,在農村長大,自己的思想與城裡人有很大的不同,雖然現在的想法、思考方式有個很大的改變,但對於故鄉的思念一直深埋心裡。在城市裡生活只是我的一種選擇,不管最終是留在城市裡生活,還是暫時在城市生活,這都不會影響我對故鄉的眷戀跟情感。

因為故鄉那裡有父母,父母在哪,哪裡就是故鄉。有句話說的很有道理:“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不在,人生只剩歸途”。所以,現在的我還談不上紮根在城市,只能說我是暫住在這個城市裡,可能有一天當父母不在之後,我才會真正的融入到城市中去吧。而那時的故鄉才是真正的故鄉,無時無刻的想回去看看,但自己心裡也清楚,回去之後一切都不復存在了,故鄉只是存在在記憶中。

其實,說實話,如果在農村有發展、有出路,又有幾個人會選擇背井離鄉的去城市裡生活?只是相對而言,城市裡比農村的就業機會、發展機會要多一些。倒不是說我們不喜歡農村或者不懷念故鄉,只是那裡太貧瘠了,想要讓自己和身邊的人過的好一些,在這個金錢至上的社會里,唯一的出路就是離開它,離開故鄉。

不過要問我,想不想回故鄉,那是肯定的,但不是現在。故鄉就在那,最終有一天還是要回到那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