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說了句“我以後會幫我弟,但不會養他,我對我弟好不是應該的”,我父母說我冷血,我做錯了嗎?

魍歿


自信點,你沒錯,錯的是你爹媽,現實生活裡我已為人父母,但不得不說,總有一些無能的爹媽養個無能的兒子,然後不管是自己養老還是兒子的娶妻生子都指望大閨女,碰上這樣爹媽只能說你的不幸,好在你已成人,不需要受任何人擺佈,過心中想要的生活。

實話說,你爹媽教育孩子應該是互敬互愛,不是讓你來養弟弟,爹媽有手有腳就輪不到你養,更不是他結婚,你必須得如何如何的付出,那是他們無能且無賴的表現。作為一個男人,理應保護姐姐,作為一個姐姐愛護弟弟也是應該的,當時你倆之間沒有誰養誰的義務,那是你爹媽推卸責任。


胡斐86


兄弟姐妹到底要怎麼相處,我到現在也沒有想清楚。

曾經以為古書上說的“兄友弟恭”,就是最好的兄弟姐妹相處方式。

我們家裡面姐姐弟弟相處也比較融洽,直到一次吵架之後,這次吵架還不是姐弟的爭吵。

弟弟娶了一個女孩,這個女孩說:“我在傢什麼活也不幹,我為什麼去你家要幹活?”所以她在我父母家也什麼也不幹。

她去我父母家,真的什麼也不幹,就是吃飯上桌,吃完放下走人。

我觀察了很久,終於明白父母是想看孫子,小孫子特別黏人,他媽媽來他才能來。所以父母就忍了。

所以我們也忍了。畢竟她們一年也回來不了幾次。

我並不能理解孩子舅媽的做法,因為在我們家本來就沒什麼活,我媽媽一生勤勞,根本看不得別人幹活,孩子舅媽對於我這個做姐姐的來說也是客人,頂天擺擺筷子,拿拿碗。大家其樂融融,難道不好嗎?

不懂。

可是有一個人忍不了。

我十幾歲的女兒有一天問我:“媽媽,為什麼舅媽可以什麼活都不幹,而我要幫姥姥做飯,擺桌子,刷碗?”

我對女兒說:“因為舅媽還沒有長大,丫頭不要跟她一般見識。”

這番談話並未能阻止接下來發生的事情。

去年過年,大家又相聚一堂,沒想到這個丫頭當面和她舅媽吵了起來,覺得她憑什麼如此理所當然,看著年過八旬的姥姥做飯,卻手指頭都不動。

她說,不過添雙筷子的事兒,又說我女兒發瘋。

結果可想而知,大家不歡而散,大過年的。

後來,孩子舅媽就再也沒有去過我父母家了,當然小孫子也不會去。苦了父母。

我們姐弟間本來關係是很好的。

這件事情發生之後,我知道丫頭有處理不當的地方,而弟弟一家可能也在等著我們的道歉,但是我做不到。

因為我完全沒有辦法原諒孩子舅媽的態度,理解她所作所為的理由。

之後,我們姐弟的關係就這樣凍結了。我們還會聯繫,但是總有一個禁忌,一個冰區,使我們很難舒暢。

我告訴你這個故事,是想告訴你,不要說未來的事情,即使是你認為的真理,因為不一定合適。

就像我的女兒,她做了她自己認為勇敢而正確的事情,她認為,要讓舅媽改正。

可是結果呢?結果是讓她的姥姥和姥爺受苦。

父母有時候是很奇怪的生物,他們願意相信童話。

所以不要說,不要去受無辜的傷害。

兄弟姐妹一程,好好珍惜這段緣分。也許你們會活出一段蘇軾與蘇轍,也許就像故事中的姐姐和弟弟,誰來養誰呢?


紅樺南


對於重男輕女的父母,他們說的話沒必要當回事


手機用戶55114273602


你不需要在意別人的看法、意見、觀點!跟隨自己內心的想法去做就是正確的!道理很簡單: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活生生的人,他(她)有自己的三觀,有自己的行為方式,有自己的人生準則,我就是我,你就是你,他就是他!哪怕就是天妻關係,一方也不可能永遠為對方的錯誤買單!兄弟姐妹關係就更在下面了,一旦成了家之後,兄弟姐妹就變成了親戚了,就不再是一家了,各為自己的小家庭負責任,其他都排後面!人首先要活好自己,然後才是夫妻關係,再然後才是自己與子女關係,再再然後才是自己與父母關係,再再再然後才是兄弟姐妹關係,再再再再然後才是其他親朋好友關係!這位作者,很清楚自己的位置,做該做的事,不做不該做的事!你乾的很好,支持!贊同!


我的唐努烏梁海


怎麼說呢!首先,兄友弟恭傳統沒了!其次,我國法律有規定,如果父母無法養育孩子,家裡直系親屬是要承擔撫養的。比如,大哥和小弟相差18歲,而父母生下老小後無法養育,那大哥真的要撫養。這是法律規定。這個法律是按照傳統公序良俗制定的。


孟MXD


你是正常的,是對的。吸血,寄生,訛詐……,把自己生存的義務讓別人扛的人,不正常。自己的責任,義務轉嫁給別人,是無恥的無賴。欺人太甚。


用戶1031067435662


你父母活了這麼多年白活了。想事情太自私。女孩以後嫁為人婦,很多事情會掣肘難行,顧慮重重。結婚了和沒結婚差別巨大。稍有不慎會毀掉一生的幸福。你說話也是太直白,這樣有點傷人,委婉表達意思即可,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反正人在做天在看,即使鬧掰的一天無數的人都知道誰對誰錯即可。


大飛1213


你做的對,有些坑填不滿


靜待花開1222J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成年以後都應該養活自己,除此之外還要贍養老人,關愛伴侶,撫養兒女。【分析三點】:

1⃣️這兩位父母。父母應儘量做到一碗水端平,不管兩個孩子年齡差距大、性格差距大、還是能力差距大,那是個人努力的結果,父母更不該有偏向,而使相對弱者產生長期依賴性,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這對其成長極為不利。父母更應該做的是,教育好相對弱者,以相對強者為榜樣,讓其知曉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換來自己應得的回報。更不應該否定這位哥哥的做法,和話語重傷哥哥。

2⃣️再來分析這位哥哥。你並沒有做錯,而是說錯了。哥哥幫弟弟,不會養弟弟,這正是對弟弟的負責,一則在生活、學習、工作等方面,助一臂之力,二則不讓他產生依賴,而去奮鬥、去努力。話說你沒有做錯,但“我對我弟好不是應該的”,這句話說得不恰當,不論從倫理道德來講,還是從親情來講,對弟弟好都是應該的,“幫而不養”,這正是對他最好的方式,這就是一種好。對自己的兒女,也不過如此了。

3⃣️最後分析弟弟。不要看到哥哥當前的狀態感到眼饞,不要拿著自己小就要求父母偏心,自己要成長,自己也會到哥哥的年齡、父母的年紀,不能總指望別人的施捨,應儘快讓自己成長,不讓父母操心,不讓哥哥擔心。將來你有能力了,不光能養活自己,還要成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庭,照顧妻兒,孝敬雙方父母,有能力還要報恩於當年幫了自己的哥哥呢!s_z


行者金牛


對成年的兄弟姐妹互相間沒有法律扶養義務,力所能及資助是親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