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吃虧是福,這是真的嗎?你願意吃虧嗎?

尋找有趣的點兒


人生中有很多規律在起作用,矛盾只是其中一個,當矛盾原理不起主要作用的時候,可能覺得吃虧是福是錯誤的。但是如果就此否認吃虧是福的規律,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了。

福在哪裡呢?有個網友說得好:

1 當你真正理解了吃虧是福的時候,就有福了。

2 吃虧的福不在吃虧的本身,在於吃虧以後產生的影響。 比如你請人吃飯辦事,吃了200元的虧,可是別人幫你 辦事,可以產生1000元的福。

3 吃虧的福在吃虧和不吃虧結果不同,有時不吃虧,會產生更大的虧,誰都願意吃小虧,對吧。被人踩到腳了,不想吃虧,就打起來了,最後都殘廢,是大虧吧。

4 通過吃虧可以集中精力做事情,把重要的事情做好了,不是最大的福嗎?


標峰理評論


吃虧是福,這個話題我之前談過多次,今天悟空盛情邀請,我再與大家談談這個話題。今天給大家帶來兩個真實的例子。


第一,吃虧是福,是真的。去年上半年,公司擴招了一批新員工,有一小夥子大學畢業剛參加工作沒多久,人倒沒什麼唯一一點就是太老實了,以至於在公司老是遭人“欺負”,髒活累活沒少幹過,不過人家心態好,每次吃了虧就一句話:沒事,吃虧是福嘛!就這樣因為好使喚,公司老總家裡有什麼私活也讓他去跑腿。好傢伙,這人運氣來了,擋也不住!就這樣一來二去,跟老總的女兒對上眼了,人家可是外國回來的留學生,人聰慧而且長得好漂亮。哈哈!結局肯定是,小夥子升職加薪,還抱得美人歸。所以說,這種吃虧真的是福。

第二,吃虧是福,是假的。這種吃虧是福是建立在貪小便宜上。好多年前,有一天晚邊我下班正趕著回家做飯,忽然有個聲音叫住了我:“美女,最新版半智能手機,廠家直銷只要五百塊錢,您要不要了解一下”。我當時那破手機正想換,心想這麼便宜,買一把。就這樣左挑右選,試機了多次,交錢成交。回家興奮著與家人炫耀,可是怎麼也開不了機,搗鼓了半天原來是把模型機。氣得我馬上找他理論,但哪裡還有騙子的身影吶。結局肯定自認倒黴,誰叫咱愛貪小便宜就得吃大虧。心想算了,吃虧是福,五百塊錢當讓騙子買藥去吧!所以,這種吃虧是福,是假的。

總結:在我們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時常會有吃虧的現象發生。有人因吃虧會大度一笑,也有人因此會耿耿於懷而反感。但不管吃虧是福,是真還是假,人活著就一個心態。最後借用古人一句話:“不吃一塹,不長一智”,來結束今天的這個話題。


詩驀詩書畫


謝謝此題的作者,懂得吃虧的人與難得糊塗是一種人,朋友知己之間莫要斤斤計較,是朋友是知己誰幫誰多點不叫虧,那是仁義,分享一件事。

一個朋友的老闆是他的發小,朋友逢人就說老闆很看得起他,他發小,請他吃飯總是去高檔飯店,因為他自己收入不太多,一般請發小吃飯都是吃大排檔,他發小也去,很給他面子,兩人關係很融洽。

一次發小的媳婦私下說你太吃虧了。以後別亂請人,他發小呵斥了他媳婦,說朋友之間不要計較那麼多,他的錢夠請我吃大排檔,請我了 ,說明這個人義氣,心裡把我當知己,我請他一千,他請我一百足矣。

筆者後話,虧誰也不願意吃,要看對方是不是對的人,幫別人也等於幫自己,盡全力了,我幫他很多,他幫我很少,可是他盡力了,這就是朋友。

酒肉之友不為友,將心比心才是朋。


光頭驕哥


吃虧不是福,佔便宜也不是福。要看和誰,在什麼場合。

在什麼地方都是吃點虧比佔便宜強。

我當年工作時幫人忙,從來沒拿過任何好處。比如早前幫我剛到中國的老外老闆租車,價錢談的比公司給他們租便宜25%。結果一下子過來10多個老外求我幫忙,我就一塊給辦了,都是一樣的車款,也不費事。籤合同那天,我忙沒陪著他們。其中一個合同經理特逗,最後籤合同時改主意換了一個低檔的車,還沒談價錢。老外剛來中國,語言不通,同我們第一次出國差不多。過後,我知道了,就和租車公司說,每月租金又降了幾百元。這事過去了7年後,這個改主意的老外升官了,派到另外一個國家,他給我發電子郵件問我去不去。還說只要我去,其他的他給辦。因為跨國,公司內部需申請,中國護照耗時比較長,不過他很快就辦成了。其實,一件小事,能看出能力,也能看出人品。

我覺著和朋友一起欠了誰的,一直得記著,累!

和家人也不需算計的那麼清,斤斤計較傷感情。但遇到我婆婆那樣的一毛不拔,強取豪奪還嘴上無德的,就不能管她是什麼親戚了。吃虧吃在明上暗上無所謂,但不能吃了虧,還讓人覺得怎麼佔你的便宜都沒錯、沒夠。

吃虧是福不是福,一切取決於對方的人品和環境。不吃虧沒錯,但千萬別想處處佔人便宜。


孟闌


有一句俗諺說:“佛祖疼憨人”。也聽說過這樣一則故事:星期天,父親煮了兩碗麵,一碗上邊臥著一個荷包蛋,一碗上邊無蛋,端上桌。 父親:吃哪碗? 兒子:有蛋的那碗! 父親:孔融四歲讓梨...... 兒子:我不讓! 父親:不後悔? 兒子:不後悔! 吃到底,父親的碗底藏著兩個荷包蛋,兒子看得真真切切。父親:記住,想佔便宜往往要吃虧的!


又是星期天,父親煮麵,一碗上邊有蛋,一碗無蛋。 父親:吃哪碗? 兒子:孔融讓梨我讓蛋!說完端起沒蛋的那碗。 父親:不後悔? 兒子:不後悔! 兒子吃到底也沒見一個蛋,父親的上邊一個,下邊還藏著一個。父親:記住,想佔便宜往往佔不到! 又是一個星期天,父親煮麵,一碗上邊有蛋,一碗無蛋。 父親:吃哪碗? 兒子:您是長輩,您先挑。父親:那我就不客氣了。父親端起有蛋的那碗。 父親的那碗上邊有蛋,下邊還藏著一個,兒子的碗裡也藏著兩個荷包蛋。父親:不想佔便宜,生活往往不會虧待你。



有的人,見財眼開,看見公家的東西走不動,認為不拿白不拿,拿了也白拿,白拿誰不拿。大里能拿金,小裡會拿針。群眾眼睛亮,事事記心上,遇事瞅著你,時時監督你,口碑差得可憐,誰還看起你,教人怎樣尊重你?後悔來不及,壞名聲都是自找的,根基還是佔了小便宜。有的人,說話總愛高人一頭,壓人話上,自己事事行,處處能,人家喝水他喝湯,人家赤手他有槍。人家千不是,萬不是,雞蛋裡有骨頭。肉末裡有石頭。說起別人都搖頭,挖苦諷刺說個夠,讓人心能傷透。結果呢?失去真,失去情,失去人緣不算停,失去朋友的尊重。根基還是心太盛,無知反做小聰明。一個人沒有啥,炫耀啥,這話一點都不假。有的人,工作上不想多幹,業績倍份攤,心裡還埋怨。錙銖比較,量窄度小。看見別人有業績,心裡就來氣。結果,領導心裡有桿秤,放哪裡該公平?有的人,當面白,背後黑,終一天,會澄清。誰會用你這個馬屁精?“入山不怕傷人虎,只怕人情兩面刀。惡語傷人恨難消。”“誇口誇口嘴,給嘴做回生,事事不消停。”不願地,不怨天,就怨自己黑心肝。有的人,工作踏實又勤懇,通過努力又奮進,功名利祿慢慢尋。堂堂正正去做事, 恭恭敬去做人,吃的眼前虧,贏得眾人尊。

以上幾種人,沒能概括全,試做一比較,看看那邊站。吃得眼前虧,團結一大堆,不肯吃小虧,處處無人偎。古今聖賢,無一不是襟懷坦蕩,度量恢宏。周武王為逃離朝歌,回到西岐,甘受裝瘋賣傻之苦,最終消滅暴君,統一全國,開創八百年曆史的周朝天下;韓信甘受跨下之辱,最終成為劉邦坐上貴賓,並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菜根譚》中說:“量寬祿厚、器小福薄”。戰國時期,楚莊王有一次征戰大獲全勝,在京師之中大宴文武時,有一人乘風吹滅蠟燭之機拉了楚莊王愛妃許姬的衣袖,許姬在黑暗中拿著對方的纓帶要求莊王立即點亮蠟燭,懲辦那人。但是莊王卻沒有動聲色,相反他要求所有宴會人員都要解開纓帶,摘下帽子,開懷痛飲,盡歡而散。這正是楚莊王的過人之處,在他討伐鄭國時,有一步將唐狡驍勇善戰,威震敵膽,立下了赫赫戰功,莊王下令重賞他,唐狡卻說,不敢再受了。莊王驚訝的問為什麼,唐狡告訴莊王宴會上是他拉了許姬的衣袖,大王卻不究死罪,他感恩不盡,所以捨命相報。正是莊王過人的心胸,才得到唐狡奮力死戰的回報。 作為領導者更應該吃得眼前虧,高人卑己。要有納人之量,大智若愚之風。能容人之過,避人之嫌,給人自尊,大事清亮的寬懷大度。避免小題大做,也贏得了下屬的信賴和效命。有些事是需要一絲不苟的,有些事是看見當做沒看見的,有些事是看見就解決的。總之,要以一顆寬廣的胸懷,去包容你的下屬。法國作家莫泊桑也曾說過:“不謙恭、不和睦的人,不但受物質上的損失,且將失去生活上的情趣”!當然,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有失才有得,要想都佔全,根本不靠邊。

在非洲大陸,動物一旦被舌蠅叮咬,就可能染上“昏睡病”。科學家研究後發現,舌蠅的視覺很特別,一般只會被顏色一致的大塊面積所吸引,舌蠅從不叮斑馬就因為斑馬一身黑白相同的斑紋。然而,斑馬身上色彩對比強烈的斑紋,卻使它很容易受到獅子之類的捕食性動物的攻擊。這就意味著,在進化過程中斑馬的選擇使它冒有更多被獅子吃掉的風險,當然它也成功地躲掉昏睡病的困擾。 就是說,要想你得到應該得到的,必須忍常人所不能忍。吃常人所不能吃的虧,受常人不能受的罪。有煉功人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胸懷。。孔子說過“小不忍則亂大謀” 。“忍”,心字頭上一把刀。元代許名奎、吳亮有一部《忍經》說:“帝王以忍得天下;將相以忍得長久;商賈以忍得富貴;常人以忍得知己。”因此,吃虧就是佔便宜 ,高人卑己是你處事的不二法門。


明月入懷618


我是一個一點點虧都不想吃的人,從小到大,一直告誡自己,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女孩子,千萬別讓自己吃虧可是,現實卻是,這二十多年,我吃過的虧,可能數也數不清了。

每次遇到什麼事情,本來是不想吃虧,可是轉念一想,得饒人處且饒人,這個社會還是和諧生活比較好,吃虧是福嘛,就這樣,一次、兩次。。。。。。

在不停的吃虧中長大了,現在的我雖然吃了很多虧,卻收穫了一個積極向上的心態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能很好的處理,可以非常理性的看待問題,反而,那些讓我吃虧、自己佔便宜的人,現在過的並沒有我這麼豁達

其實,吃虧是福這句話,真的是比任何心靈雞湯都好使,實際效果真的不錯,你想一想,如果你不吃虧,那你就會佔便宜,一般也沒什麼大便宜好佔,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便宜,比如口角上的,比如錢財上的,即使你擁有了這些便宜,又能怎麼樣呢?

以後的路該怎麼走怎麼走,而且還會在周圍的人心中,留下一個愛佔小便宜的印象,讓自己的形象分大打折扣,得不償失啊!

所以,作為一個過來人,送給大家一句話“吃虧是福”!


情感馨語


在以退為進時是,其他就不一定了。


老王1878274


凡事都要一分為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可一概論。吃虧是不是福,也一樣,不能不分青紅皂白,一概說,吃虧是福,或吃虧是禍。吃虧是福是禍要看對什麼人,在什麼時候,是什麼事,要分人論事及不同場會的,對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時間場合,會有不同結果。比較而言,肯吃虧,福大於禍,福多於禍。因為社會中,善良人,好心人,有好人品的人總多於惡人壞人無品人。


吃虧是福是禍,必要看對什麼人,什麼事,什麼時候。對於善人好心人有好人品的人吃虧就是福,因為對著這些人肯吃虧,會感恩念恩知恩圖報,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所以是先吃虧而後得福。這隻做人的一種智慧,一種胸懷,一種境界,一種技巧,一種訣竅。如果是對著惡人壞人無品德的人,還味吃虧忍讓,就會覺得你是無知無能,軟弱可欺,就更會把當成軟柿子,專揀你軟的捏,更加欺負欺凌你沒商量。所以說,吃虧對於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時候,會有不同結果,並不吃虧一切都是福。面對狠毒貪婪惡壞奸詐之人,你一味忍讓吃虧,那等於縱使他們行惡,自然就是禍而不是福。


是福是禍,一定要分清對什麼人,什麼事,在什麼時候,要有智,分得清看得明判得準選得對才可,福禍二面,只一線之隔,為人處事得小心謹慎,不可無智,更不粗心馬虎。總體而言,對大多平常人正常人,肯先吃虧,還是有福的,這是做人的一大智慧訣竅,但要是對著別有用心的惡人壞人奸人,就會因此而被利用而由福變禍了。


樹德漢碩


主要是面對生活的困難和不順時我們所要把握的心態。鼓勵人們正面樂觀的去對待。


儒此


大智若愚。敢於吃虧,就好比是“物美價廉”的品牌戰略——始終把消費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斷提高“性價比”和品牌競爭力;眼前利益可能是“虧”,而長遠利益並不虧,也不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