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怎麼樣能快速背出《滕王閣序》全篇啊?

amiee1001


引言

記憶力因人而異,更因年齡而有差異,年老記憶力也會衰退。所以,快速記憶這個概念本身就是相對而言的。有些人可能幾個小時就背下來了,有人卻要好幾天。對於幾天時間背熟的人來說,幾個小時算快的。而對於像我這種個把月才背熟《滕王閣序》的人,看人家幾天就背下來,那便要驚為神速!

其實,最快背熟滕王閣序的人,不是幾天,也不是幾個小時。而是王勃剛寫完,人家就背下來了。這人還不是作者本人,但這個故事確實同《滕王閣序》的創作背景有關。且聽在下細細道來。

故事

話說這王勃王子安當年只有十三歲(另有二十幾歲說),才華橫溢,經綸滿腹。一日,王勃由金陵前往九江,途徑馬當山。期間得中源水君相助,一夜七百里,前往洪都閻府君處。是日重陽佳節,閻公延天下賢才、當世名儒百餘人,欲作《滕王閣記》,刊石為碑,垂於後世。

吏人捧筆硯至眾人前,無人敢受。直到王勃面前,他卻不推辭,慨然受之。滿座之人見其年幼面生,各自不屑。閻公見此,也心生不快,遂起身更衣,至一小廳內。

其實這個閻府君心內早有打算,他有個女婿叫吳子章,也有冠世大才。今日邀請諸儒來就是希望他們推辭,最後好讓吳子章作此文,以光大門楣。不想卻被個無名小輩壞了計劃。於是吩咐下人觀察他的作文,隨時來報。

寫出第一句“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時,下人來報。閻公道:“老生常談,不過如此!”接著又報:“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閻公不為所動。數人分別來報,閻公暗暗稱奇。直至一吏報道:“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閻公再也坐不住了,稱其為天下奇才,欲邀王勃上座。待須臾全文作畢, 閻公令人遍示諸儒,眾人莫不敬服。

然而,正當此時,忽有一人離席而起,當場指責王勃“論文造假”。說:“此乃先儒遺文,我打小就會背。”說罷於眾人面前朗朗而誦,從頭至尾竟無一字差錯。

此人便是閻公女婿吳子章,真正有過目不忘之才!全文背誦,用時不到一刻鐘,無人能夠超越。

然而,接下來王勃是如何破局的呢?正當諸儒失色、閻公疑惑之際,只見王勃不慌不忙地說道:“你說這是舊文,文後另有詩八句,在座諸位可有知道的嗎?”問之再三見無人作答。王勃於是健筆如飛,寫下《滕王閣序》後面的詩句: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自流。

言歸正傳

那麼如何才能做到如上文中吳子章那樣過目成誦呢?答案是不可能的,那是個傳說。

①分段記憶

我本人背的方法很普通,就是分段記憶,然後及時鞏固,最後連成一篇。這個方法的優點是不用動腦筋,我是把全篇存在手機記事本上,然後隨時利用零散時間做機械記憶,完全沒有計劃性,只順其自然。所以,這方法也很容易讓人知難而退、半途而廢。

其實,古代的韻文、駢文已經比毫無規律的現代文好背多了。尤其是詩詞,隨便哪個上過學幾年學的人都能背下來不少。然而,現代詩你又能背出幾首?因為古人研究並遵從聲音的規律,讓詩文朗朗上口,這便是格律的意義。

②理解意義

要想提高背誦效率,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肯定比死記硬背來得快。比如你若知道《滕王閣序》中每一個字詞的意義,以及文中都用了什麼典故,每一句的白話翻譯等。在背誦過程中,除了感受駢文的音律優美和諧外,還體會著內容的趣味。你喜歡它,感興趣,自然就會更用心於此,背起來就快。

③其它方法

除此以外還有很多種方法,比如有人研究西方的圖形聯想記憶法等。把幾個句子或一個段落,根據內容設計出圖像,人腦對畫面的記憶要比抽象的文字容易。還有就是可以把幾個句子的首字串聯起來記憶,也可利用諧音的方法編口訣。不過並非每句之間都能找到規律,有動這個腦筋的功夫可以已經背下來好幾段了。

④及時鞏固

另外,熟練掌握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規律,即遺忘在學習之後立即開始,最初遺忘速度很快,以後逐漸緩慢。因此剛背下來時不要沾沾自喜,因為不復習很快就會忘光哦!

一字千金

最後補充個小故事,說是王勃呈上《滕王閣序》全文後就走了。閻公聚精會神地細品序文,卻發現文末那首詩的最後一句少了一個字,空著沒寫。閻公不解其意。空字眾人有猜是“水”的,有猜為“獨”的,卻都不能使閻公滿意,且越發感覺這一字必有深意,應為畫龍點睛之筆。於是命人快馬去追王勃,讓他補上這一空字。

追上後,來人從王勃隨從口裡得到消息稱:“公子有言,此一字值千金。”最後閻公果然送去千兩紋銀。王勃故作驚訝:“何勞大人下問,晚生豈敢空字?”聽者不解,王勃笑說:“空者,空也。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薛定諤的文藝貓


多抄幾遍,分段背誦。熟練後,兩段,三段背誦,最後合成背。可背幾遍,抄幾遍,直到特別熟練後,就不用抄了。這個過程記憶力好的,一個星期之內就能拿下。差一些的記憶力,半個月至一個月也能拿下。只要喜歡,要經常抄,經常背。這是我的經驗,以這樣精神,《琵琶行》,《長恨歌》,《秦婦吟》等長詩都熟練拿下。能熟練背下來和照詩念下來有本質的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