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多少是慈善

無情的病毒在這個春天裡繼續蔓延,我國的形勢大好,這是無數醫護人員的努力,這是全國人民的鼎力相助。一位武漢市民說:“這個特殊時期不分你我,我們是一個集體”。疫情期間,在武漢發生了太多感人的事蹟,其實人間本來就溫暖的。

武漢疫情始發,全國各地,海外赤子踴躍馳援武漢。捐錢,蔬菜,水果,牛奶,口罩,醫療防護用品。全國的焦點都在武漢,武漢“封城”,承載著整個祖國的使命。“目光”集中的地方,也就容不下任何"影子”。從最開始武漢紅十字會醫療物資發放不及時,不合理,不公開;山東捐贈的蔬菜被超市低價出售;到後來韓紅基金會。全國人民的質疑聲,變相的把最緊缺,最需要的物資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一線,做到公平合理有效的利用。


捐多少是慈善


輿論的力量像一個定位導彈,轟炸在誰的身上都是遍體鱗傷,目標指向了明星,企業家,網紅。慈善也在疫情期間逐漸發酵。廣義上,捐款金額成了人們衡量的標準。當一張明星捐款明細單,企業捐款捐物單出現在人們眼前,似乎所有的判斷就定格了。看得見的數字,成了這些公眾人物的標籤。其實,不止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平和的日子裡,慈善也在我們身邊。

而這次似乎人們重新理解並定義了慈善的最終目的,那就是把善意精準到慈善對象。我國除了十大慈善機構意外,各個地方地區都會有自己的慈善機構,而中國的企業家秉著彙報社會承擔社會責任的原則會成立個人或者集體的慈善機構。而募捐是自願的,中國一直有積善積德的優良傳統。從改革的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再帶動另一部分人富起來,逐步達到共同富裕,到現在的全民小康社會。社會是個大家庭,而我們最終的目標就是讓全國人民富起來,社會和諧起來。

中國的古文化裡面有一句話:“大善為官小善為慈”。“汽車玻璃大王”曹德旺是我國的慈善大家,他說:"做慈善的終極目的是什麼?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因為只有兩極分化得到有效的控制以後,社會才會穩定。"曹德旺捐了幾百億做慈善,但是說不是中國的大慈善家,中國的大慈善家是袁隆平。

捐多少是慈善

福州圖書館曹德旺館


或許我們去爭論慈善,爭論慈善的意義都沒有錯。慈善,可以在困難的時候讓一個人,一個家庭,重新站起來起來,度過難關。但是慈善無法保證能讓他能夠一直站穩。而做慈善的人,也不會應該因為捐多少受到譴責。我們個人,企業,機構都是社會的一份子,正確的理解,量力而行,捐自的“道”積“德”。這是一份心甘情願的付出,而這份付出也一定會有回報。

捐多少是慈善

陝西西安修鞋,14年持續向西安慈善機構捐款


每個人都要承擔好自己的責任,也是隻有在我們做好自身責任的基礎上才有能力承擔社會活動。然而慈善不僅僅是捐款,更是一種名族的信仰,良好的道德傳統。

拒絕利益性慈善,拒絕目的性慈善。捐出去的不僅僅是一份實際行動,更是一股精神力量,。一股團結的力量,一股相互扶持幫助的力量,扶起來一個人容易,讓一個人真正站起來才是真正的慈善。

疫情像一面鏡子,映射出我們平日裡感受不到的溫暖,將慈善到底,我們每個人都可以。

你以為的慈善是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