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店鋪,遇到瓶頸無法突破?讓你茅塞頓開的幾個核心分享

近期收到了很多商家的問題,總結下來很多都是關於店鋪動銷、流量上不去、銷量也無法上漲,不斷的去優化,可是最終還是得不到很好的效果。

每一次的優化都不成功,其實這點是沒有關係的,重點是每次的優化過後有沒有從中得出一些經驗,而從這些經驗當中再去成功的優化。用電影“中國合夥人”裡面的一句話:失敗並不可怕,害怕失敗才真正可怕,掉在水裡你不會淹死,呆在水裡你才會淹死,我們要不停的往前遊。那些從一開始就選擇放棄的人他不會失敗,因為他們從一開始就已經失敗了。

人是要自信,但是不可以自大。所以我們每做一個店鋪優化決定的時候,都要非常相信這次的優化是可以給店鋪帶來很大的幫助。不努力就等死,努力了或許還有希望。


做店鋪,遇到瓶頸無法突破?讓你茅塞頓開的幾個核心分享

做店鋪做電商,最終想的肯定就是賺錢,要賺錢就必須要把店鋪營業額做起來,那麼今天就來給大家詳細說說,店鋪一直做不起來,無法突破,應該通過什麼途徑去做呢。

店鋪整體動銷權重

雖然整體動銷率看不到,但動銷率可以說是一個店鋪權重的重之重,動銷率=有銷售的產品數/店鋪總產品數*100% ,動銷率是衡量店鋪商品有銷量數量佔比的一個關鍵數據,影響著店鋪整體的權重,如果你的店鋪動銷率一直很好,說明產品的市場佈局和市場的展現都不會低。

動銷率越高就表示店鋪商品的表現力會越好,一般我們店鋪的動銷率到百分之九十左右,就不會對店鋪有影響了,可以通過上面給出的公式算出自己店鋪的數據情況。

除了動銷率對店鋪瓶頸和突破有影響之外,還有一個就是滯銷率了,滯銷率是什麼呢?

這裡說的滯銷是我們店鋪商品在100天沒有成交,滯銷商品在搜索排序中要被降權,而這些滯銷的商品數量也在影響店鋪的權重。因為系統會覺得你的店鋪你的商品,是沒有任何點擊、轉化,從而會覺得你沒有盤活的能力,也會覺得原來這款商品不是消費者所喜歡的,所以展現和權重都會被滯銷率影響。如果100天沒賣出去的商品,建議全部刪除,如果覺得商品還是可以推,就刪除後從新再編輯主圖和詳情再上架。

店鋪上新率和上新後的動銷權重

有些季節性會比較明顯的類目,比如女裝、鞋子、生鮮羊肉等,這些市場流行趨勢很快的商品發佈以後新品期的權重很高。我們操作店鋪的時候不能僅僅看每一天的流量多少,轉化數據如何,因為上新率的話會讓系統抓住你的商品,而給你扶持展現,更會讓店鋪權重提高,從一週左右的扶持展現流量,再去把握買家的心裡做出促銷方案,引導下單。所以在店鋪要突破瓶頸的時候可以考慮上架新品,新品是否有扶持和流量,然後利用新品的權重和展現,去突破你的瓶頸。往往這些細節是最容易被商家忽略的。

做店鋪,遇到瓶頸無法突破?讓你茅塞頓開的幾個核心分享


精準流量,才能獲取更高的權重,形成良性循環。

隨著流量碎片化越來越嚴重,單款商品已經很難做成大爆款,所以在這個時候商家們紛紛都做多個小爆款去迎合拼多多的需求。那麼在瞭解了拼多多的這個碎片化的道理,我們是否應該要知道碎片化的流量是否會更精準?因為站在拼多多的角度,碎片化流量就是想要買家體驗提高,提高買家體驗就肯定想讓買家第一時間看到最合適他的產品。

對的,沒錯了,只要我們做好商品內功、屬性、SKU、詳情頁、主圖,提升商品流量進店的精準度,前期做好商品的人群展現定位和價格區間,標題圍繞著核心關鍵詞再去拓展相關的詞,這樣精準流量進店的幾率和拼多多給你標籤覆蓋人群就會更加精準了。

要注意自己主推款、輔推款的產品競爭優勢

隨著個性化搜索(不同的人群看到不同的商品,也就是場景展現的功能貨找人)對店鋪和產品的影響,我們也比較容易看出自己競爭對手的產品,然後分析競爭對手的產品後,要看清自己的產品是否有足夠的競爭力,可以從下面幾點去優化:

標 題

通過分析我們標題的競爭力,標題關鍵詞組合的效果。最簡單的一種,就是把整個標題複製下來,粘貼到搜索框裡,再看看出現排名較高的商品與我們商品符合程度有多少,展現靠前的商品越精準,那這標題就是在行業中也是可以的。

價 格

電商裡的價格是很透明的,你會發現有些商家根本在虧本跑量,這個前期做點基礎銷量和評價可以,但是後期不建議,因為沒有利潤你的存活力度會變小的,現在個性化時代,不是以銷量為王的,就算你10000個銷量,我100個銷量都有可能排在你前面。所以我們要把控好價格的話,找貨源的時候要看好商品的市場價格,利潤空間,拼多多上相似的多不多。產品同款越多,競爭就越大,而且做起來的幾率就越小。可以找好產品款式定價的時候,看一下同款的價格、銷量、款式、和自己的商品相比會形成一個怎樣的競爭趨勢,再做出調整。

不管做什麼店鋪,什麼類目,前期最想得到的是流量,而且還是自然流量。在操作時候要控制付費流量的佔比,我一般操作的話付費流量會控制在8%-15%之間,要看店鋪實際情況。因為我發現,付費推廣流量佔比超過了60%以上的話,系統會覺得你的店鋪只適合做付費推廣,從而不給你的自然搜索展現的,所以建議控制在20%以下是最好的。前期操作店鋪一般付費推廣的話都會佔比較高,如果後期銷量和自然搜索都做上去還是沒有適當的降低付費推廣的話,就證明你的搜索優化和轉化能力太差了。沒有調整好,有的商家甚至不知道付費推廣做來的目的是什麼,而且有錢就燒,日限額也不調整,這樣佔比很高,後期就會陷入盲區,要及時做好優化。

對比同行的轉化

任何一位商家都知道,轉化是對店鋪和產品權重有直接的影響,每一項數據只要高於同行的話,都會對自然搜索有一定的幫助。

做店鋪,遇到瓶頸無法突破?讓你茅塞頓開的幾個核心分享


點擊率自然搜索,收藏率的權重

可以通過提升商品的點擊率和自然搜索權重加大商品流量,當然,這個對商品主圖的要求會很高,可以通過直通車搜索推廣測圖找出高點擊率的圖,一般是3天左右放在直通車測試,數據和點擊率反饋都很好,再放在主圖的第三張第四張,過了24小時再換上去第一張,這樣對商品的影響是最小的。提升產品的點擊率,同時也可以利用商品的詳情頁引導收藏,可以通過優惠方案、贈送禮品這樣的活動提升店鋪增加搜索流量。

詳情頁

詳情頁當中有很多說不完的技巧,因為每一個類目每一個產品的詳情頁都有自己的一個思路,但是百變不離其中,詳情頁都是讓消費者很好的熟知產品,瞭解產品。從產品中得出了真正的需求,這詳情頁就能夠體現出價值。

商品賣點、文案

提煉出商品的核心賣點,做出文案。比如格力:格力掌握核心科技。美的:一晚一度電。等等,這些都是提煉商品核心賣點的手法,可以重點突出,但是不要寫太多。因為核心賣點,只要突出就已經深深印入買家心裡了。

售後

對於售後的問題上,其實很多賣家也都知道很重要,但是往往最後都處理不好。我告訴大家一個比較簡單的案例,為什麼售後一定要做好?!不做好等同於店鋪一直無法做上去的。

假如有一天,你發現店鋪突然每天多了1000個流量,持續兩週每天都是1000個流量,你的轉化率也不錯,就非常得意洋洋了,但是兩週過後,突然變成每天200個了。這是為什麼?你的點擊率和轉化都合格了,為什麼還是下降了呢。這很多原因就在於買家體驗-售後,這個問題上了。系統在一定的時間內去測試你的產品轉化、售後、買家喜好等給你推送的流量及排名的提高,但是如果任何一個指標沒達到,系統覺得你沒辦法承受它給你的流量,就會給你的展現排名都給屏蔽下降的。所以一定要注意好售後的問題,不然店鋪就算做起來了,後期也會得不償失的。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這次的文章主要講的是如何突破現狀,突破店鋪瓶頸,有什麼不懂的問題大家可以留言,會及時回覆大家,正面給大家解決你的疑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