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同為孀婦,一個幽默風趣,一個心如枯井,緣何不同?

《紅樓夢》中形形色色的人,有的有錢有勢,逍遙自在,耽於酒色;有的在最底層社會,垂死掙扎,摸爬滾打。今天小編來說說《紅樓夢》中的那些孀婦,不同的人,不同的性格,卻活出了不同的人生。

《紅樓夢》:同為孀婦,一個幽默風趣,一個心如枯井,緣何不同?


一、劉姥姥:幽默風趣,積極樂觀

劉姥姥作為賈府的“窮親戚”,三進大觀園,說得不好聽的就是家裡窮的揭不開鍋了,想從賈府那裡能摳出來些賞銀,以求謀生,這是劉姥姥的原意,不光彩的心思,最後卻奪得了賈府一眾人等的喜歡與捧場,以為是小丑,卻得到了賈府的禮遇。這裡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劉姥姥的性格。

她,坦率真誠,見到大觀園的富貴奢侈,直言誇讚,不驕矜,誰曾想這種性格是最受歡迎的,在賈府,能夠博賈母一笑,鳳姐兒算一個,而劉姥姥不僅能讓賈母大笑,更是讓眾主子、小姐、丫鬟們滿堂鬨笑;

《紅樓夢》:同為孀婦,一個幽默風趣,一個心如枯井,緣何不同?


她,有自知之明,面對鳳姐和鴛鴦的機鋒,心知就是讓自己能夠讓賈母高興就行,不生氣,也不倚老賣老,積極配合,這就是劉姥姥的聰明之處;

她,知恩圖報,面對鳳姐和賈母等人給她的接濟,當自家農莊豐收後,忙駕著車帶上時令的瓜果蔬菜,給賈府眾人嚐嚐鮮,後來賈家被抄巧姐兒遇難,也是劉姥姥記得鳳姐的恩典,把巧姐兒接回家;

雖然劉姥姥在賈府一些主子的眼裡,就是討巧的玩意兒,劉姥姥活了大半輩子,心裡也深知這一點,她做好了這件事,起初的厚著臉皮去賈府謀活路,最後得到了賈府眾人的喜歡,這就是劉姥姥的明智。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劉姥姥並沒有忘記,別人再富裕,但能在自己危難之時雪中送炭,捨得從指甲縫裡摳出來給自己,就一輩子不能忘恩,劉姥姥真正做到了這一點。

《紅樓夢》:同為孀婦,一個幽默風趣,一個心如枯井,緣何不同?


劉姥姥,一個樸實卻有大智慧的莊稼人,積極樂觀,她的身上始終保持著對生活的熱情勁,正是因為如此,她才能把自己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妙趣橫生。

二、賈母:養尊處優,睿智豁達

賈母作為賈府的權力中心,被人尊稱為“史太君”、“老祖宗”,賈府眾人無不一一尊敬她、愛戴她。

作為一個優雅的貴婦人,賈母的生活可謂精細到了極點,吃的是胭脂米,桌上的菜也是每天都換,不重複,身邊有寶玉和小姐們陪著解悶,自己手底下的私藏品更是數不勝數,如珍貴少有的“慧紋”,賞給寶玉的孔雀大氅等等。

《紅樓夢》:同為孀婦,一個幽默風趣,一個心如枯井,緣何不同?


賈母的生活也是格外有情趣的,中秋佳節眾人一起過節,賈母最懂情調,讓吹笛人遙遙的吹著,伴著風聲幽幽地傳到耳邊,想來真是美,還有在藕香榭的亭子上,讓戲班子藉著水音演習,書中描述“不一時,只聽得蕭管悠揚,笙笛併發,正值風清氣爽之時,那樂聲穿林度水而來,自然使人心曠神怡”。這高雅的情調都一一滲透在賈母的生活中和細節裡。

《紅樓夢》:同為孀婦,一個幽默風趣,一個心如枯井,緣何不同?


賈母的情趣是雅俗共賞的,她可以在“六橋梅花香徹骨”之下戲言“這鬼抱住鍾馗腿”,與劉姥姥自鄙的幽默不同,賈母的風趣怡然大方,不失風度。賈母也是威嚴的,從重孫媳婦做到了有重孫媳婦,賈母的性格,在世家大族裡陶冶,面對賈家的吃酒賭錢一事,敲打的敲打,懲罰打板子等,盡顯鋒芒,這就是當家主母的狠辣。

三、薛姨媽:圓滑世故,為母則強

薛姨媽,曹雪芹用“慈”一字來形容她。當薛家的主心骨薛父去世,薛姨媽當機立斷,選擇上京投奔賈家,這是一個作為母親對自己的子女最深遠、也是最明智的打算。

薛姨媽,與賈家打好關係,與王夫人的關係自是不必說,薛蟠不成器,重用薛蝌,併為薛蝌謀得邢夫人的侄女邢岫煙,看上邢岫煙的性格,在賈府一直賴著不走,一是薛蟠,二是薛寶釵的婚姻大事。

《紅樓夢》:同為孀婦,一個幽默風趣,一個心如枯井,緣何不同?


薛姨媽作為一個母親,在教育子女問題上,雖然薛蟠被人說成“呆霸王”,但是卻不能忽略薛蟠身上的優點,薛蟠作為哥哥,出去也不忘給妹妹寶釵捎些各地精巧玩意兒,作為兒子,對於薛姨媽,也沒有違抗過;薛寶釵更是一位知事明理的大家閨秀。

《紅樓夢》:同為孀婦,一個幽默風趣,一個心如枯井,緣何不同?


薛姨媽在賈府,揣摩賈母有關寶玉的口風,在瀟湘館話裡話外探黛玉的心思,與賈府眾人交好,比如讓周瑞家的送宮花,作為姨太太,說話做事圓滑機智,寶釵頗得她的真傳,知道賈母最疼愛寶玉和黛玉,對他倆是毫不掩飾自己的一番慈愛之心,從此處看,薛姨媽的心智比王夫人更勝一籌。

四、李紈:雖心如枯井,但不乏趣味

細讀《紅樓夢》,李紈像是被禁錮在了一個籠子裡,年紀輕輕就過上了寡居的生活,在一干姑娘小姐面前,她是最公道的主持者,是“稻香老農”;在賈母眼中,她是可憐人,整日守著賈蘭過日子,誇讚平兒,豔羨鳳姐手底下有平兒這一個好幫手,感嘆自己命苦……

《紅樓夢》:同為孀婦,一個幽默風趣,一個心如枯井,緣何不同?


李紈的生活,曹雪芹一筆帶過:

這李紈雖青春喪偶,居家處膏粱錦繡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無見無聞,唯知侍親養子,外則陪侍小姑等針黹誦讀而已。

事實上,李紈的生活中也不失風趣的。李紈出身官宦之家,父親曾是國子監祭酒,大家閨秀的教養在文中隨處可見。

入住大觀園,提議開詩社,想要“擁爐作詩”;

誆鳳姐要銀子,一張巧嘴說的王熙鳳乖乖就範;

最為公道之人,寶玉和小姐們心中信服;

罰寶玉去櫳翠庵乞紅梅,用美女聳肩瓶插梅花;

《紅樓夢》:同為孀婦,一個幽默風趣,一個心如枯井,緣何不同?


這都是李紈性格中的閃光點,也許她會時常抱怨,不免自怨自艾,對賈蘭諄諄教誨,望子成龍,這也是因為她所處的人生階段不同,她的婚姻,破滅的太早,雖然給予了她重創,但始終改變不了她的本性。

劉姥姥的坦率淳樸,知恩圖報;賈母的睿智過人,不失威嚴;薛姨媽的為母則強;李紈的兩面性格,她們雖然都是孀婦,但是都活出了自己的本色,遵從本心,活出了人生的大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