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媽媽為什麼怨氣重?


中國媽媽為什麼怨氣重?

part one 婆婆越位

前一陣子,大學同學聚會。一個要好的姐們抱怨,原本溫馨幸福的小家庭,自從婆婆入住後,逐漸變得雞飛狗跳、一地雞毛。

一會嫌我做飯晚了,一會嫌我沒有做家務,她卻把茶沏好了,放到正在躺在沙發上玩王者榮耀的兒子手邊;我帶著孩子去課外班學習英語,她強烈反對,說孩子這麼小,應該多玩一玩,開發智力;我去逛商場,趕上促銷,多買了兩件衣服,她又說我不勤儉持家……,總之是各種橫挑鼻子豎挑眼。

中國媽媽為什麼怨氣重?

我跟老公說起來這些事,他卻說我,心眼小,抓著細節不放,一家人不應該斤斤計較。甚至咆哮我對婆婆的態度和對我媽的態度不一樣!本來挺活潑開朗的我,活生生的被逼成怨婦,一肚子委屈。

是啊,看到這,估計很多已婚女性都有同感,也都有說不盡的心酸和無奈;明明自己做的沒錯,還總是被嫌棄,明明自己為了家庭好,卻總是被橫挑鼻子豎挑眼,關鍵時候老公就如同消失了一樣。難,真的太難了!

其實,在家庭關係中,真正明事理的婆婆,會全心全意的對兒媳婦好,因為她知道,自己對兒媳婦好,兒媳婦就會對兒子好,這個家庭也就會越來越好。

《妻子的浪漫旅行》中,程莉莎聊到自己婆婆的那個片段值得人深思。

中國媽媽為什麼怨氣重?

程莉莎作為一個城市長大的有點小資的文藝女青年;而她的老公郭曉冬是在農村長大的,他知道生活很不容易,所以有一點愚孝,他的口頭禪就是:我媽都是對的。

估計很多人都會對程麗莎婚後的生活捏上一把汗,兒子聽自己的話,當媽的這個時候,不去顯示一下“皇太后”的威風,更待何時?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程麗莎婆婆霸氣護兒媳。

中國媽媽為什麼怨氣重?

他們夫妻兩個人的事情,她幾乎不管。他們小兩口發生任何矛盾,她媽媽直接就訓斥郭曉冬:程麗莎是對的,你有什麼事拿不定注意,多問問程麗莎,多聽聽媳婦的。

程麗莎感嘆道:幸福的婚姻裡都有一個好婆婆,我和郭曉冬生活幸福,都是因為婆婆不越位。

是啊,聰明的婆婆知道適當的放手、知道什麼事情不越位。

北大才女趙捷說過這樣一段話:

親子關係不是一種恆久的佔有,而是生命中一場深厚的緣分,我們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貧瘠,又不能讓孩子覺得成年窒息。

中國媽媽為什麼怨氣重?

做父母是一場心胸和智慧的遠行。

每個母親學會在孩子成年後得體的推出,學會另一種方式愛孩子,是每個母親的必須課。

part two 老公缺位

電視劇《都挺好》中,蘇大強一家剛剛齊心協力把沒皮沒臉的舅舅給弄走,他們三兄妹的關係稍稍緩和一點的時候,蘇明哲的妻子吳菲在美國遇到了困難。

一個女人既要上班,又要帶孩子,每天忙得力不從心。

中國媽媽為什麼怨氣重?

因為上班之前要送孩子去幼兒園,總是遇到道路高峰期,導致上班遲到,被老闆扣薪水警告。

孩子幼兒園那邊,也因為沒有按時接送孩子,又被學校退學。一件件糟心的事情壓在了吳菲一個人身上,她瞬間就崩潰了。

就在這個時候,孩子不小心打翻了東西,差點受傷,滿腹委屈的媽媽,一時心急打了孩子,嚇得孩子直哭。

看到孩子大哭,當媽的更心疼,母女倆抱成一團,大哭一場。

看到這一幕很多人都心疼吳菲:明明吳菲有丈夫,孩子有爸爸,怎麼日子就過成了這種喪偶式婚姻呢?

中國媽媽為什麼怨氣重?

婚姻裡,很多丈夫、爸爸就如同流星一樣,總是有那麼一小點的時間刷存在感,但是稍縱即逝,一會就如同消失了一般,因為他們的注意力根本就不在妻子、孩子身上。

他們覺得自己賺錢養家很辛苦,很偉大,每個月按時交錢就可以。可是老公難道只是一個賺錢機器,人民幣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嗎?

真正的男子漢知道,自己既要上班掙錢,下班回家也得當“超級奶爸”。

因為在他們心中,夫妻關係才是第一關係;

深愛伴侶,陪伴孩子成長,小家才會幸福,屆時,妻子定會和你一起融入婆家,好好孝順公婆。

中國媽媽為什麼怨氣重?


part three 媽媽的錯位

婆婆越位,老公缺位,導致了一個嚴重的後果就是媽媽的錯位。

緊張的婆媳關係,冷漠的夫妻關係,使得媽媽們對家庭和丈夫的情感減弱了。此消彼長,媽媽們把所有情感都寄託在孩子身上。孩子就是媽媽的天,孩子就是媽媽的全部。

中國媽媽為什麼怨氣重?

但是媽媽們在孤軍奮戰中,會陷入一種孤獨感和不安全感,所以總是用讓人窒息的愛將孩子裹挾。

電影《囧媽》中,徐伊萬的媽媽就是一個典型。

徐伊萬什麼時候吃什麼、喝什麼,媽媽總是要一一安排;就連徐伊萬和妻子張璐生不生孩子,住不住在一起,她都要親自過問……

中國媽媽為什麼怨氣重?

她用一種近乎瘋狂的控制來愛自己的兒子。

可是兒子卻不領情,原本是最親的母子關係,卻面目猙獰。

每個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卻很少有人關心自己的幸福。

臺灣作家黃淑文說過:只有活出你自己要給孩子的典範,孩子自然會成長為他們所看見的人。

在母親的“耳濡目染”下,徐伊萬活成了母親的翻版。

這一切,就像一個沒有出口的噁心循環,吞噬著家庭裡面的溫情和愛。

就像歌曲《我想更懂你》中唱道:每次我想更懂你,我們卻更有距離,是不是都用錯言語,也用錯了表情……

中國媽媽為什麼怨氣重?

所以幸福的家庭,必須得是邊界分明,職責清晰的家庭,誰都不要越位,誰也不能缺位;

每個家庭成員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婆婆是婆婆,丈夫是丈夫,妻子是妻子,你們各自幹好自己分內的事。

關係簡單了,問題就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