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驅動方式有哪些?

博錦吉利4S店王亞偉


您好,汽車的驅動方式大的分類就是:前輪驅動、後輪驅動、跟全輪驅動。

一、前輪驅動又分:發動機前置前驅,發動機中置前驅兩種。

二、後輪驅動也分為:發動機前置後驅、發動機後置後驅、發動機中置後驅。

三、全輪驅動也分:全時四驅,分時四驅。

這幾種驅動方式各有利弊,主要是看車型設計,用途、定位、尺寸大小,整備質量、等等因素。下面我為您一一解答。

1、前置前驅車輛動力系統都在汽車前部的發動機艙中,省去了通往後輪的驅動軸和後差動器,節省佔用空間,增大了車身內部的容積。 減少零部件的數量,重量也隨之減輕,有更好的燃料效率。

由於發動機與變速箱、驅動軸直接連接,與後輪驅動的動力系統相比,減小了總重和機械慣性,因此提傳動效率。 動力傳動系統總成系統集中,也提高了安裝的效率。 在溼滑路面上的優勢,由於動力總成都在前部,承擔了更多的車體重量,在溼滑條件下,輪胎可以獲得更多的牽引力(抓地力)。

前輪驅動的車輛,在轉向時,由於結構過於集成,會出現轉向不足。前輪驅動車的重心通常較後輪驅動車更偏離車體的中間。前軸往往會負擔2/3的車重,與理想的50:50還有些不足,這也是導致轉向不足的原因。

轉彎半徑:由於前輪既是轉向輪又是驅動輪,輪胎轉向的角度也會受到限制。而後輪驅動的車輛可以有更小的轉彎半徑。

在前輪驅動的車輛啟動加速時,後輪驅動車的車重向後傳遞,從而加大後輪的牽引力。而前輪驅動車則沒有這個條件。這也是幾乎所有賽車都採用後輪驅動的原因。

在拖車的情況下,前輪驅動車由於驅動輪離整體的質量中心更遠,前輪驅動車的拖力要比類似的後輪驅動或四輪驅動車低。

2、前置後驅

後輪驅動是指發動機的動力傳輸是通過變速箱輸出軸通過傳動軸傳遞給後輪,從而驅動車輛前進的驅動形式。

其實後輪驅動是一種比較傳統的驅動形式,在早期的汽車基本上都是後輪驅動。在後輪驅動中,後輪為驅動輪負責驅動整個車輛,而前輪為導向輪負責轉向,形象地說,就是前進時後輪“推動”前輪,帶動車輛行進。

後輪驅動的優點:操控性好,後輪負責動力輸出,驅動車輛,前輪只負責轉向工作,因此轉向時的車輛反應更加敏捷。還有就是,起步加速表現好,舒適度高,車輛起步、加速或爬坡時重心後移,後輪作為驅動輪抓地力增強,有利於車輛起步、加速或爬坡,提供更好的行駛穩定性和舒適度。

由於內容比較多篇幅也比較長 其他幾種,構造跟傳動方式雷同,在這不過多介紹。如果喜歡可以關注我。我再一一為您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天際聊車365


我們就說私家車的驅動方式吧。私家車大致分為兩驅兩輪驅動和四輪驅動。兩輪驅動分為:前面兩輪驅動和後面兩輪驅動。前面兩輪驅動的車子市面百分之六七十都是。後面兩輪驅動,以寶馬奔馳多一點。四輪驅動,又分為全時四驅,分時四驅,適時四驅。全時四驅的車子啊,硬派越野車多一點。分時四驅和適時四驅城市SUV多一點。有些豪華轎車也是四驅比如奧迪A8、奔馳s級、寶馬7系等等。


車旅行


汽車的驅動方式一般有:兩輪驅動(4×2),四輪驅動(4×4),六輪驅動(6×6)等幾種驅動方式,最牛的能做到12/16輪驅動當然這樣的驅動方式,可不用用在你我等普通車上的,它們一般是用在型車上,比如重型吊車,戰車,導彈發射車等上面。

我們普通的汽車一般就只有兩個前輪,或者後輪驅動,與之相對的為從動輪,而越野和四驅車的全部車輪都是驅動輪。按照發動機與驅動橋的位置,還可以將汽車的驅動方式分為以下幾種:

前置前驅(FF):前置前驅,是直髮動機前置,前輪驅動的方式,這是大約1970年後才真正興起並在技術上完善的驅動方式。目前絕大多數的中,小型轎車都採用了這種驅動方式:

前置前驅的優點:操作簡單,發動機的散熱條件好,車內空間大,減輕整車的重量,提高了傳動動力的效率。

前置前驅的缺點:由於前橋同時要承受轉向和驅動的作用,高速的穩定性差,上坡容易打滑,高速下坡時容易造成翻車。

前置後驅的優點:前後輪的轉向和驅動分開,因此高速的穩定性好,車輛的爬坡能力強,負荷分佈均勻。

前置後驅的缺點:最大的缺點就是由於傳動軸的存在,使車內地板中間凸起,影響了車內的空間,增加了車身重量,增加了動力損耗。目前中小型轎車已不在採用這種方式,但一些高級轎車還依然採用,如寶馬全系轎車。

CMC車友會,悅之心、悅之行,交友、自駕、攝影、越野、漂移,活出精彩,中國汽車俱樂部旗下組織!歡迎加入CMC車友會大家庭!


CMC車主俱樂部


首先,我要說明一下汽車的驅動方式,最基本分類標準分為兩輪驅動和4輪驅動。兩驅的汽車驅動有以下幾種,前置後驅,前置前驅,後置後驅,中置後驅,目前,民用轎車常用的形式是前置後驅,前置前驅這兩種。四輪驅動主要分為全時四驅,適時四驅,分時4驅這三種方式。

第二,我們來討論一下,這些兩輪驅動中,各種驅動的優勢和劣勢。

前置後驅的優點是前後車輪各司其職,轉向和驅動分開,操控性比較好,轉向也比較靈敏,加速表現也比較好,爬坡能力強,後輪兒,抓地力增強,負荷分佈比較均勻,但是他的缺點也比較突出,造價比較高,以及由於傳動軸的存在,使車內地板中間凸起,影響了車內空間的利用率,同時也增加了車輛的重量,也增加了動力的損耗,油耗也相對來說更大一些,轉向過度的時候容易造成甩尾。

前置前驅,優點是造價低,操作機構比較簡單,發動機散熱條件好,車輛的內部空間也比較大,車身質量較輕,燃油經濟性價比比較高;它的缺點是,前橋同時承擔著轉向和驅動的工作,加速或者制動對前橋負擔比較大,轉向不足,上坡時驅動輪容易出現打滑,高速上下坡時容易翻車。

後置後驅,優點還是比較突出的,車輛的操控比較靈活,啟動和爬坡性能比較良好,由於發動機變速器,以及差速器連成一體,所以力的傳遞路徑很短,因此它有更高的傳遞效率。缺點是,直線行駛的性能要差一些,側風敏感性比較大,轉彎時容易導致轉向過度,發動機噪音比較大,變速箱結構複雜,後備箱空間很小,油箱的體積也受限。

中置後驅,它的優點是操控穩定性和平順性比較好,由於發動機臨近驅動橋,無需傳動軸,具有較高的傳動效率,重量相對集中,車身平擺方向的慣性力較小轉向靈敏,運動性比較好。缺點是,佔據了車廂和行李箱的大部分空間,所以車內的空間非常的緊張,發動機的隔熱以及隔音效果不會特別好,犧牲的是舒適性。

第三,我們來看看四輪驅動的優缺點。

全時四驅,就是車輛在整個行駛過程中一直保持4輪驅動的形式,行駛時將發動機輸出扭矩按50:50設定在前後輪上,使前後排車輪保持等量的扭距,優點比較突出,有較好的越野和操控性能,抓地更牢,在高速轉向時更自如更容易被把控,同時增加汽車的安全性能和運動性能,但是缺點呢,就是結構相對複雜,成本比較高,佔用空間比較大,油耗也很高。

適時四驅,優點就是結構簡單,成本比較低,油耗也會低一些。缺點呢,就是受制於結構本身的一些缺陷,無法將超過50%以上的動力傳輸給後軸,主動安全性不如全時四驅。

分時4驅,優點的技術比較成熟,結構簡單,可靠性比較好,成本也低,但是他的缺點也比較突出,就在對公路的行駛的意義很小,對駕駛技術進行判斷的經驗要求都比較高。

以上是現在主流的驅動形式的一個大概介紹以及優缺點的說明,以上是我的個人建議,謝謝,如有問題,可以私信我,我們進行溝通,謝謝。


法小條


(1)發動機前置、後輪驅動:這種驅動形式主要應用在大、中型載貨汽車上,但是在部分高級轎車及微型和輕型客貨車上也有采用。它將發動機、離合器和變速器連成一個整體安裝在汽車前部,而主減速器、差速器和半軸則安裝在汽車後部的後橋殼中,兩者之間通過萬向傳動軸相連。優點是前後輪的重量分配比較合理,可提高推動力;缺點是需要一根較長的傳動軸,這不僅增加了重量,也影響了傳動效率,而且在較滑的路面上行駛穩定性較差。

(2)發動機前置、前輪驅動:這種驅動形式主要用在轎車上,它將發動機、離合器、變速器、減速器及差速器等裝配成十分緊湊的整體,安裝在汽車前部。發動機可以縱向安裝或橫向安裝,前輪具有轉向和驅動兩種功能。優點是傳動系統佈置最緊湊,使操縱比較簡單;省去很長的傳動軸,減少了功率傳遞損失,也使車身重心降低,提高穩定性;後座安穩舒適、噪聲小。缺點是最大牽引力不及後輪驅動,上坡時由於重量後移,前驅動輪的附著重量減小,而下坡時重量前移,使前輪負荷過重。由於前輪具有轉向和驅動兩種功能,所以結構複雜,造價較高。

(3)發動機後置、後輪驅動:這種驅動形式主要用在大、中型客車上,少數微型車和轎車也有采用。發動機、離合器和變速器都橫置於驅動橋之後,驅動橋採用非獨立懸架。優點是大、中型客車採用這種形式可使汽車總重員能較合理地分配到前後兩橋上,前橋不易過載;可降低車身地板高度,便於乘客上下;能減少車廂內的噪聲,提高車輛利用面積。缺點是由於發動機在汽車後部,使散熱受到一定影響;因駕車人離發動機較遠,難以根據發動機的響聲判斷工況;遠距離操縱,使操縱桿件和管路等都比較複雜。

(4)全輪驅動:這種驅動形式主要用在越野車、特種車和軍用車上,有的高級轎車和跑車為了提高牽引力和穩定性,採用了全時全驅。對於需要通過壞路或無路區域的越野車,為了充分利用所有車輪與地面之間的附著力,以得到儘可能大的抓地力,一般把全部車輪都做成驅動輪,其前橋既是轉向橋又是驅動橋。為了將發動機傳給變速器的動力分配給前後兩驅動橋,在變速器後端增設了分動器,並相應地增設了從分動器通向前後驅動橋之間的萬向傳動軸。有些車型前驅動橋可根據路況需要,操縱分動擋杆接通或斷開。優點是驅動力強勁,通過性能良好,穩定性提高。缺點是傳動系統結構複雜,製造成本高。


南京萬通ynn


汽車驅動方式有5種。我們現在介紹下以下5種驅動方式。我們通常用字母表示為FF、FR、MR、RR、4WD。前面的FMR分別代表前置、中置、後置。而第二個字母FR則表示前輪驅動和後輪驅動,4WD是4輪(wheel)驅動(drive)的縮寫形式。

1、前置前驅(FF)

我們一般的家用車都是採用這種方式,其具有良好的空間性、前置前驅的車子由於沒有傳動軸從車底穿過,後排空間以及後備箱空間都相對大點。以及易上手和經濟燃油性。但缺點有轉向不足特性,以及起步時輪胎的附著力降低,影響動力輸出。前置前驅代表車型: 大眾邁騰、豐田凱美瑞、奧迪A3、奔馳B級等。

2、前置後驅(FR)

前置後驅具有操控性好,由於其前後配重幾乎是一比一,所以其平衡性及操控性都憂於前置前驅,後驅車在加速出彎時有著更大的側向抓地力。所以往往前置後驅應用在頂級跑車和些高性能車型上。同時後驅還有個優點,就是維修成本比前驅車相對成本更低。前置後驅代表車型:豐田銳志、寶馬3系、奔馳C級、法拉利599等。

3、中置後驅(MR)

中置發動機最大的優點就是轉向靈敏,和起步及加速性能優越,當起步時,整車重心向後移,加大了後輪對地面的附著力,輪胎不易打滑。缺點,當然也是發動機在中間,佔用了較大的乘坐空間,一般只能設置兩個座位。而且發動機的噪音也很明顯。中置後驅代表車型:蘭博基尼超跑、蓮花Elise、法拉利 Italia等

4、後置後驅(RR)

具有良好的起動和爬坡性能,前輪負荷小,轉向輕便。制動均勻,發動機便於拆卸,車輛操縱非常靈敏。缺點:直線行駛性能一般,在溼滑路面時,轉向困難。發動機噪音大、行李箱空間小、換擋機構複雜、加速時前輪抓地力不足等。後置後驅代表車型:保時捷911

5、四驅(4WD)

可以面對複雜的路況,起步快、過彎性能優越、操控好。缺點:由於自身重量,油耗大。維修保養複雜,高速狀態下能量損失過大。養車成本過大。例如X7


點叔談車


汽車驅動類型以及各自特點-綜述篇,第一部分以發動機佈局分類

第一大類型:前置前驅!

發動機前置普通代步汽車的常用設計,如此設計的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點是前置發動機以及框架結構可以作為碰撞緩衝,且前置發動機橫置佈局直接驅動前輪可降低動力損耗;第二點是前置發動機橫置佈局可以降低製造成本,這點需要綜合前置後驅以及中置和後置發動機的特點分析,下文會詳細說明。

前置前驅發動機的缺點為車身重量主要集中在前部,前輪要承受的壓力過大導致、後輪獲得的壓力過小,這種設計造成了前驅車的“頭重腳輕”。車輛在高速過彎時容易因後輪摩擦力過小造成甩尾側滑,同時前輪既要負責驅動又要負責轉向,輪胎的磨損程度也會比後輪嚴重一些;同時前輪在“雙重任務”中會造成轉向比較模糊,操控感總會比較差。那麼缺點如此明顯的前置前驅佈局為什麼普及率最高呢?請看第二類-前置後驅。

第二大類型:性能車專屬前置後驅(主要指轎跑車)

顧名思義,前置後驅是指將發動機佈局在車頭位置,但將發動機90°旋轉使其與汽車後橋垂直,通過通過同樣縱置的變速箱以及長長的傳動軸將動力輸出至後橋分動結構,分動之後驅動後輪行駛。簡而言之前置後驅是用後輪作為動理輪推著車跑,而前置前驅使用前輪拉著車身跑,後驅就像小推車、前驅就像馬拉車,結構特點參考下圖。

前置後驅的優勢有很多,第一點是能夠通過碩大的變速箱以及傳動分動結構平衡車身前後重量,以接近50:50(半對半)的重量配比使得前後輪獲得相當的壓力(與地面產生的摩擦力),車輪抓地力相當則能夠在過彎時儘量減少側滑失控的可能性,後驅車正常駕駛會比前驅車安全一些。第二點是後驅車更能體現出強大的性能,即使是裝備同一臺發動機;因為車輛在急加速起步時的瞬間車身重心會後移,重心後移則車身更多的重量會壓在後輪,後輪得到的壓力大則與路面的摩擦力也會更大。

那麼發動機以足夠大的扭矩輸出也不會大於摩擦力,動力則能100%的轉化為加速能力;而前驅在起步加速時後輪抓地力提升並無價值,因為是從輪動,而前輪摩擦力減小則會出現發動機輸出扭矩大於摩擦力出現打滑,後輪損耗後再加速不僅費油也會影響性能的體現。

下圖1:前驅車急加速原地打滑狀態。

下圖2:後驅車急加速會翹頭但是後輪打滑輕微,動力輸出會非常的直接。

話歸正題:優點明顯大於前置前驅車的後輪驅動汽車,為什麼會被前驅取代?

這一問題的答案可以用八個字總結概括:節油減排,成本控制。全球石油儲量與年均消耗量的比例已經“失調”,海外機構公佈的數據為探明儲量已經不足全球消耗35年,那麼如何尋找替代能源以及如何節油減排則成為全球車企的共同話題,本篇只討論節油減排。內燃式發動機降低油耗的方式只有一種,也就是減小排量;但排量減小動力也會變差,為保證“減排”後的動力體驗合格,車輛則必須進行輕量化。(馬力與重量和速度的關係是恆定的,車身越輕動力動力體驗越好)

輕量化與油耗的關係大致為(-100kg/100km/降低0.5升)。這一數據看似微乎其微,然而全球十數億臺汽車,國內2.4億臺汽車,如果這些車中的絕大部分能實現100公里減少0.5升的消耗,一天節省下來的燃油也足以灌滿一箇中小型水庫了。所以輕量化對於節油減排而言極其重要,而汽車“瘦身”的最理想方式則是後驅變前驅,因為變速箱的體積會壓縮很多,傳動軸也從碩大一根變成小小的兩根,同時也不再需要後橋的分動以及差速器;這些零部件的減少可大大降低車輛的油耗,這正是節油減排大趨勢的需要;同時對於不追求駕駛樂趣的車主而言,後驅操控能力儲備過剩,前驅車則屬於正好的標準,在這種用戶需求下還能降低油耗,何樂不為呢?

且車企也能以後驅變前驅減少很多零部件的使用,製造成本也能降低。正是出於這一需求和製造成本的控制,所以前驅車成為了主流,後驅車僅在少數主打性能的轎車上才有裝備。而中置後驅以及後置後驅車自然會讓車輛的性能表現更理想,因為後輪的抓地力更誇張,同時發動機佈局的位置更便於控制車身重量的平衡;不過這兩種驅動形式的製造成本與設計研發成本都更高(因為偏門),所以這兩種驅動形式往往在高端豪華跑車上才有出現。

關於發動機佈局就講這麼多,下面聊一聊三種四驅類型

第一種為普及最高的【橫置發動機-適時四驅】。顧名思義這是在橫置前驅車的平臺上實現的四驅,結構為通過取力器從變速箱獲取動力,通過傳動軸以及扭矩管理器向後橋傳遞動力。這種結構的四驅屬於入門級或轎車級,因其使用的扭矩管理器多為多片式離合器結構的限滑差速器,其功能包括正常差速和差速限滑。SUV使用橫置適時四驅不會有越野能力,因為限滑差速器不能長時間使用離合器壓緊進行限滑,否則離合器會過熱造成限滑能力降低,之後則是某一個車輪打滑後會持續打滑。

那麼這種四驅不能用來越野,其作用自然是提高車輛操控感以及安全駕駛等級;比如在溼滑路面起步時僅依靠前輪驅動容易打滑,打滑後會是車頭橫擺失控,後驅車打滑為甩尾側滑失控;但前後輪同時輸出動力,以前拉後推的狀態驅動,車輛起步則會平穩很多。所以橫置適時四驅的作用主要是提高安全,也就是所謂的失控極限;車輛失控的車速極限更高,車輛的操控感自然也會更好。(能以高速做出激進的駕駛動作)

第二種為越野車以及硬派SUV常用的【縱置發動機-分時四驅】。其結構特點是在縱置後驅變速箱的末端加入分動箱和通往前橋的傳動軸,通過這一結構可以實現穩定的前後橋動力分配。分動箱是機械齒輪結構,掛入四驅後前後橋會以50:50的比例獲得動力,只有接觸四驅後才能以後輪驅動。這種結構的可靠性要比橫置發動機通過離合器實現的限滑更可靠,齒輪齧合是“別住進”傳動就像AT變速箱的行星齒輪組,離合器限滑就行滑動摩擦的CVT,可靠性不可相提並論。

但是分時四驅也有很大的缺點,因其掛入四驅模式(4H/4L)之後,前後橋獲得的動力相同會導致前後輪獲得的動力也相同。如車輛還裝備有ESP系統為四驅實現電子限滑的話,那麼四個車輪則只能以獲得相同的動力、以相同的轉速轉動。

然而汽車在轉彎時四個車輪行駛過的距離完全不同,實現不同的行駛距離依靠的是不同的車輪轉速;分時四驅無法實現四輪轉速差則無法轉彎,也就是說分時四驅系統不能在公路行駛,在崎嶇溼滑路面實現轉彎主要是依靠轉彎後方向輪的引導性,以滑動的狀態行駛。分時四驅只適合越野車使用,操控的技術難度會比較高,新手司機切勿盲目操作。

第三種同樣是縱置發動機不過是全時四驅,但這種全時四驅有兩類。第一類是分時四驅的分動箱集成多片式離合器限滑差速器,集成之後則能夠實現前後傳動軸的正常差速,控制系統可以會接觸在差速AUTO自動四驅模式中的電子限滑,車輛則能夠在摩擦力很大的鋪裝公路以四驅駕駛。不過限滑差速器在限滑分動時仍舊不是很可靠,這就像與第一類的橫置適時四驅車一樣,離合器過熱之後限滑能力會變得很糟糕。所以這類車可以輕度戶外越野但不能真的當作越野車,不過操控簡單便利更適合新手駕駛員,以及並不需要重度越野的用戶。

第2類為分動箱集成普通差速器加差速鎖的高端越野車,這等於把限滑差速器的兩個功能拆分為兩個獨立的單元,但把限滑結構能離合器式升級為齒輪結構。分動箱的差速器可滿足AUTO/4H模式在公路駕駛,差速鎖能夠在4L模式中鎖止,讓四驅系統回到分時四驅50:50動力分配的狀態,這是燃油動力汽車最高等級的四驅系統了。然而等級高等於成本高,所以使用這一系統的車最低起步也在50萬左右,相信對於大多數汽車愛好者而言多少有些“可望不可即”。

總結:汽車的驅動類型大致有上述五種,家用代步車選前置前驅,追求駕駛樂趣選前置後驅轎車,城市SUV建議選擇適時四驅,硬派SUV應選擇縱置四驅(限滑差速器),ORV越野車一定要選分時四驅哦。




天和Auto


現在乘用車的驅動方式有:

前置前驅

前置後驅

前置四驅

中置後驅

中置四驅

後置後驅

後置四驅。

前三種驅動方式常見,使用廣泛。

一、前置前驅

最為常見的前置前驅,這種驅動佈局是把發動機放在前面發動機艙,使用前輪驅動。其將變速箱和驅動橋做成了一體,固定在發動機旁邊將動力輸送到前輪驅動車輛前進,是“拉”著車輛前進。這是驅動絕大多數轎車上比較盛行的驅動型式。

前置前驅的優缺點

優點

1、傳動系和動力系結構緊湊,傳動路線短,傳動效率高,減少了傳動系統的零部件,成本降低,同時也減少了車輛的自重,有利於車輛的燃油經濟性。

2、有效地利用了發動機艙的空間,駕駛室內空間更為寬敞,並有利於降低地板高度,提高乘坐舒適性;汽車後部的行李箱也有足夠大空間。

3、牽引力比較好,這裡所說的牽引力是指正常情況下的牽引力(不包括急起步和爬坡),由於前輪積聚了大部分重量,所以前輪的正壓力比較大。在積雪或易滑路面上行駛時,靠前輪牽拉車身,有利於保證方向穩定性

4、發動機等總成前置,增加前軸的負荷,提高了轎車高速行駛時的操縱穩定性和制動時的方向穩定性;

5、 發動機散熱條件好,汽車散熱器佈置在汽車前部,所以發動機可以得到足夠的冷卻;

缺點

1、啟動、加速或爬坡時,前輪負荷減少,導致牽引力下降;

2、前橋既是轉向橋,又是驅動橋,結構及工藝複雜,製造成本高、維修保養困難。而且發動機也在車前,容易發生正面碰撞事故,發動機及其附件損失較大,維修費用高。

3、前輪要負責驅動、轉向和大部分的制動力,所以磨損嚴重,輪胎壽命短。

二、前置後驅

前置後驅,即發動機前置、後輪驅動,這是一種最傳統的驅動型式。國內外大多數貨車、部分轎車(尤其是高級轎車如:奔馳、寶馬)和部分客車沿用前置後驅。

前置後驅的優缺點

優點

1、急起步和爬坡性能好,急起步和爬坡時由於重心後移,後輪的抓地能力加強。

2、操控性好,前輪負責轉向,後輪負責驅動,前後輪各行其職,軸荷分配比較均勻,有利於車輛平衡性和行使的穩定性,操控更加靈敏,並有利於延長輪胎的使用壽命;

3、發動機、離合器和變速器等總成臨近駕駛室,簡化了操縱機構的佈置;

4、轉向輪是從動輪,轉向機構結構簡單、便於維修。

缺點

1、傳動路線長,動力損耗大,傳動效率地,結構複雜,成本高,不利於車輛的燃油經濟性。

2、縱置發動機、變速箱和傳動軸等總成的佈置,使駕駛室空間減小,影響乘坐舒適性;

3、在雪地或易滑路面上啟動加速時,後輪推動車身,易發生甩尾現象。

三、前置四驅

前置四驅是指汽車發動機前置,並且是四輪驅動,多用於高性能轎車或者SUV,用在轎車上的優點就是操控性高,前置四驅這種驅動普遍使用於拉力賽及越野車之中。

四、中置後驅

中置後驅即發動機中置、後輪驅動,發動機佈置在汽車後部,與差速器和手動變速器連成一體,後輪為驅動輪,發動機佈置在前軸的後面,此為中置後驅。大多數高性能跑車和超級跑車都採用這種型式。

中置後驅的優缺點

優點

1、可獲得最佳的軸荷分配,操縱穩定性和行駛平順性較好。

2、極為優異的轉向特性,在轉向時,一轉動方向盤,汽車很快就跟著轉向,二者間的時間差非常短,車身緊隨轉向動作的性能特別好。

3、起步和加速性能較好,當起步或減速時,整車的重量向後移動,從而增加了後輪對地面的附著力,驅動力再大也很難使輪胎打滑。

缺點

1、中置發動機,發動機和傳動機構都集中地佈置在汽車中部,所以佔據了車廂和行李箱的一部分空間,通常,車廂內只能安放2個座椅。

2、對發動機的隔音和絕熱效果差,乘坐舒適性有降低。

五、中置四驅

中置四驅,驅動方式的一種。中置後驅即發動機中置、後輪驅動,發動機置於座椅之後、後軸之前,大多數高性能跑車和超級跑車都採用這種型式。不過相比中置後驅,中置四驅的操控性以及過彎極限要更強。

六、後置後驅

發動機佈置在汽車後部,與差速器和手動變速器連成一體,後輪為驅動輪,發動機佈置在後橋後方,此為後置後驅,是目前大、中型客車流行的佈置型式,而現代乘用車採用後置發動機的僅有保時捷911系列和Smart fortwo。

應用在乘用車上,後置發動機可以說是沒有任何優點,由於後部的重量過大,在快速過彎時,整車的抓地需求絕大部分交付給了後輪,此時後輪的負擔是很大的,因此一旦後輪因為速度過高,或者路況較差等原因打滑,後輪就會失控,導致無法讓車輛保持既定運行軌跡。

七、後置四驅

後置四驅即發動機後置、四輪驅動,目前採用後置四驅的乘用車僅有保時捷911 Carrera 4/4S。


郝帥Sky


所謂驅動形式,是指發動機的佈置方式及驅動輪的數量、位置的形式。我們知道,一般的轎車有前、後兩排輪子,其中直接由發動機驅動轉動,從而推動(或拉動)汽車前進的輪子就是驅動輪。根據發動機在車輛上的位置及驅動輪的數量、位置,從而使得汽車擁有了多種多樣的驅動形式。

汽車的驅動形式一般有下面幾種:前置後驅(FR)、前置前驅(FF)、後置後驅(RR)、中置後驅(MR)、(quattro)四輪驅動,其中目前民用轎車常用的是前置後驅(FR)、前置前驅(FF)形式,最近四輪驅動形式也開始在轎車中出現

前置後驅(FR):所謂前置後驅,是指發動機前置,後輪驅動的驅動形式。這是一種傳統的驅動形式,廣州人所熟悉的廣州標緻轎車,就是一種典型的前置後驅轎車。採用這種驅動形式的轎車,其前車輪負責轉向任務,後輪承擔驅動工作。發動機輸出的動力通過離合器、變速器、傳動軸輸送到後驅動橋上,驅動後輪使汽車前進,用形象的話來說,是“推”著車輛前進。前置後驅的車輛轉彎時易出現轉向過度的情況。

前置後驅的優點:前後輪各司其職,轉向和驅動分開,因此高速穩定性好,車輛爬坡能力強,負荷分佈較均勻。

前置後驅的缺點:最大的缺點是由於傳動軸的存在,使車內地板中間凸起,影響了車內空間和佈置,同時也增加了車輛的重量,多了傳動軸環節也增加了動力損耗。

由於前置後驅固有的缺點,目前在多數中、小型轎車中已不採用這種驅動形式,但目前多數高級豪華轎車,為追求行駛性能,依然採用這種驅動形式,如寶馬全系列轎車。

前置前驅(FF):所謂前置前驅,是指發動機前置,前輪驅動的驅動形式。這是1970年代後才真正興起和在技術上得以完善的驅動形式,目前大多數中、小型轎車都採用了這種驅動形式。其將變速器和驅動橋做成了一體,固定在發動機旁將動力直接輸送到前輪驅動車輛前進,用形象的話來說,是“拉”著車輛前進。

前置前驅的優點:操作機構簡單、發動機散熱條件好;車內空間大、易佈置;車架不必為後驅動橋騰出空間,可以降低車身高度;省去了長長的傳動軸,減輕了整車重量,縮短了動力傳遞距離,減少功率傳遞損耗。

前置前驅的缺點:由於前橋同時承擔轉向和驅動的工作,高速穩定性較差;上坡時驅動輪易打滑,高速下坡時易翻車。

quattro(r)四驅的原理 在車輛採用全時四輪驅動和託森式差速器(縱置式發動機)或者電液式多盤離合器(橫置式發動機)的情況下,驅動力則分佈於四個車輪之間。由於縱向力作用的減弱,各車輪傳輸quattro(r)驅動裝置的橫向力得以增強。與傳統的驅動裝置相比,這就大幅提升了安全儲備極限。通常,如果超出了安全範圍,車輛工況基本上呈中性狀態,也就是既不會轉向不足也不會過度轉向。

越野車的四輪驅動,因為越野車都是四驅,說說四驅的原理,在轉彎的時候,四個車輪之間的轉速肯定是有差異的。如果驅動力傻瓜式的分配給所有車輪而沒有轉速差,那車輛根本無法前進。差速器裝置就是吸收車輪轉速差的。所有的四驅車都有前、中央、後差速器裝置(注意!這裡說的是差速器而不是差速器鎖)。

凡是有一利就有一弊。差速器雖然能讓四驅車順利轉向,可當車輪有打滑的時候,另一側的車輪也要失去驅動力,而打滑的車輪徒勞的空轉卻無法前進。這時候就需要差速器鎖來鎖定打滑的車輪,而把驅動力全部傳送到尚未打滑的車輪上,使得車輛脫離險境。


天道有輪迴


汽車的驅動方式為:前置前驅、前置後驅、後置後驅、中置後驅、前置四驅、後置四驅、中置四驅、全時四驅、分時四驅、適時四驅

前置前驅

汽車採用前置驅動時,我們發動機的位置可以橫置也可以縱置,方案不同對汽車操控均有影響,所以前置前驅發動機的位置選擇我們有空再說。我國大部分的緊湊小排量車型採用發動機前置前輪驅動的佈置形式。因為這種驅動方式符合大部分人的駕駛習慣。讓餓哦們對比一下吧,

前置前驅優點:

1.由於前置前驅車型簡化了傳動軸,這就使我們整個車身的重量減輕,我們能更大的利用發動機空間,提高車內駕駛空間,而且這種車型的行李箱空間都特別大,適合自駕遊的小夥伴,車型結構緊湊,動力的傳輸效率會更高,同時也會更省油。

2.由於驅動前置,簡化了車輛的後懸掛系統,發動機等集成總成前置同時會增加前軸的負荷,提高了汽車在高速行駛時的操縱穩定性以及我們制動時的方向一致性,這樣如果我們在積雪結冰路面行駛,有利於保持方向的穩定。

3.汽車散熱裝置在汽車前半部分,更利於散熱,有利於發動機的保養維護。

缺點:

1.前置汽車在啟動、加速或爬坡時,由於前輪的負荷量小,會導致我們牽引力下降;所以適時的大排量可以彌補一下損失。同時我們汽車前橋的負荷加大,會使前部車輪使用更頻繁,輪胎壽命短。

2.當汽車發生正面碰撞時,由於發動機及其附件在前排損失較大,維修費用高。

二.前置後驅

優點:

1.相對於前置前驅,後驅車輛在汽車啟動、加速或爬坡時,驅動輪的負荷增大牽引性能比前置前驅型式強。

2.後驅的汽車配置軸荷分配均勻,利於延長輪胎的使用壽命。

3.發動機等集成總成靠近駕駛室,簡化了操縱機構的佈置;使機構結構簡單、便於維修。

缺點:

1. 後驅車輛採用傳動裝置,增加車身重量的同時會減低汽車舒適性,影響了燃油經濟性和動力性。

2. 在積雪結冰路面由於操控性差,後輪驅動會導致擺尾事故的發生。

3.在正面發生事故會導致發動機進入駕駛室形成二次傷害。

三.後置後驅

汽車發動機佈置尾部,與差速器和手動變速器連成一體,後輪為驅動輪,發動機佈置在後橋後方。

優點:

1. 車輛操縱非常靈活而且在啟動和爬坡時,汽車牽引力與汽車的負荷狀態關係不大。

2. 結構簡單,傳動分配更加合理,轉向輕,便於維護。

缺點:

1. 由於後輪是驅動輪在積雪結冰路面路面轉向困難。

2. 後部行李箱空間小,不利於放置很多行李。

3. 冷卻系統和換擋結構比前驅複雜,同時發動機的聲音會更多的進入車內,影響駕駛體驗。

四.中置後驅

車身的佈局方式除了讓前後重量比較均衡外,最好是將汽車的重心位置放置在車體中間,使得汽車轉向特性才可能會達到最佳,既不易出現“推頭”,也不易甩尾,轉向不僅靈活而且準確。中置發動機後輪驅動汽車的思想來源就是基於上述理論。因此,F1以及許多超級跑車都採用這種佈局方式。

優點:

1. 中置發動機的最大優點是極為優異的轉向特性。這個歌車身中心的後移從而增加了後輪對地面的附著力避免車打滑。

缺點:

1.影響了車身空間的利用,使其車內空間狹小,實用性較差,一般只佈置兩個座椅。

2.,因此發動機噪音比較大。

五.前置四驅

優點:

1.集合了前置前驅的所有優點,同時傳動性能和操控性能更好。

缺點:

1.缺點也集合了前置前驅的缺點,結構複雜,維修保養成本較高。

六.後置四驅

優點:

1. 發動機靠近後輪,傳輸性能優越,啟動性能更好。

2.車的重心會向前移動,可以幫助車輛獲得更好的剎車效果。

缺點:

1.前輪的附著力變小,在高速行駛時,穩定性就會降低。

2.就是發動機散熱問題需要重新考慮導致成本的增加。

七.中置四驅

優點:

1. 由於不採用傳動軸操縱,是汽車穩定性和行駛平順性較好。

2車身重量減輕的同時.重量集中,轉彎時,轉向盤操作靈敏,運動性好。

缺點:

1.同中置後驅。

八.全時四驅:

“AWD“---- All Wheel Drive—區別於2WD(分FWD和RWD)。

優點:

1. 汽車啟動和爬坡能力會有很大提高,在積雪結冰路面有更大的牽引力,且穩定性由於前面幾種。

2. 輪胎磨損程度均勻分佈在每一個上面。

缺點:

1.車身重量增加帶來的油耗增加以及購置成本較高;

2.和前輪驅動車輛相比,後面行李箱比較小。

九.分時四驅:

PART-TIME 4WD 指由駕駛者根據路面情況,通過接通或斷開分動器來變化兩輪驅動或是四輪驅動模式,從而實現兩驅和四驅自由轉換的驅動方式。

優點:

1. 汽車的經濟性能好更加靈活,結構也比較簡單,可靠性好,

2. 缺點:

1.在平常城市出行意義不大,增加購車成本。

十.適時四驅

適時四驅只有在適當的時候才會轉換為四輪驅動,而在其它情況下仍然是兩輪驅動的驅動系統。系統會根據車輛的行駛路況自動切換為兩驅或四驅模式,不需要人為操作。

優點:

1. 對於上文提到的全時四驅,適時四驅的結構要簡單得多,整車重量低,傳動效率更高、發動機噪音更小。

2. 油耗低於全時四驅。

缺點:

1. 適時四驅相比於全時驅動車,動力不足,難以適應越野路段較差的情況。

另外小夥伴們有沒有這個疑問怎麼沒有後置前驅,和中置前驅呢?

  1. 後置前驅,就是發動機後置,前輪驅動佈局,是一種罕見的機動車動力佈局方式,車輛的發動機重心位於後輪軸上,所以歷史上僅有少量概念車和原型車有采用。
  2. 中置前驅:中置發動機,前輪驅動佈局,與前置前驅比起來,這種方式為了獲得更好的車重分配,於是把引擎向後移。但如此一來,卻因佔用空間而必須加長車身,這也是現代汽車製造商不愛採用這種方式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