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文的《邊城》:這樣無疾而終的愛情,到底是何人之錯

沈從文先生的《邊城》裡描述的那個淳樸,良善,安靜平和的桃園世界令人神往。鄉村小鎮原始單純的生活,以及那如詩如畫的景緻,在美與美的無痕交融中,我們亦為之悲又為之喜。

每一個人心裡都有一座邊城,那是美麗與傷感的存在。

沈從文的《邊城》:這樣無疾而終的愛情,到底是何人之錯

整部作品最令人遺憾的部分莫過於翠翠那段無疾而終的愛情,以及為等心上人回來,她呆坐船頭無望又漫長的等待。小說一開始便展示了邊城之美,邊城之美不再壯闊,美在清晰自然。依山的築城茶峒、鄰水的碼頭、灣泊的小蓬船,輕柔的山峰以及望眼無盡的翠竹......

01

老船伕和孫女翠翠就生活在這樣美輪美奐的邊城中。老船伕善良淳樸,任勞任怨的為小城裡的人撐船50年,他對鄉親熱情對自己的孫女疼愛有加。他的後半生是為翠翠而活,他的唯一的生活目標就是要使翠翠快樂。翠翠清純甜美不可方物,氣質中也多了一抹靈動。茶峒城裡有個船總叫順順,他有兩個兒子,老大叫天保,老二叫儺送。上天有時候就是愛捉弄人,兩個兒子同時愛上了這個小城中不可多得的女子。

沈從文的《邊城》:這樣無疾而終的愛情,到底是何人之錯

因為在茶峒,翠翠最先邂逅了儺送,心中埋下朦朧的少女情懷,而儺送也對翠翠頗有好感,翠翠和儺送之間的愛情沒有山盟海誓,沒有駭人之舉,有的只是原始鄉村超乎自然的樸素純情,洋溢著含蓄之美。在那個年代,再純粹激烈的愛情也不可能像火苗一樣見風就燒得熾熱無比,他們能做的只有等待。

男女之間,有句話是一定要說出來的。你若不說出來,別人怎麼會知道?會明白?

為了不傷害兄弟之間的情誼,儺送和天寶沒有按照當地的風俗已決鬥論勝負,而是採用公平且浪漫的唱山歌的方式表達感情,讓翠翠自己從中選擇。天生一副好嗓子的儺送,每天都會唱起情歌。不知道內幕的爺爺誤以為是天寶在向翠翠示愛,迫不及待的給天寶報信。天寶得知真相後,猜到翠翠已經因為儺送的情歌動了情,傷心之下離開茶峒。可惜的是由於婚事未成,胸中鬱悶,在青浪灘不慎溺水而亡。

沈從文的《邊城》:這樣無疾而終的愛情,到底是何人之錯

儺送得知哥哥的死訊,望著無情的湖水,他對翠翠的熱情一半隨著哥哥的死而消逝了,一半伴著深深的自責而隱藏了。日子一天天過去,雖然對爺爺充滿了怨恨,但是對翠翠的愛卻怎麼也割捨不了。儺送帶著複雜的感情遠遠的避開了自己的家鄉。

無力抵抗的爺爺在一個雨天的晚上懷著不安和愧疚離開了人世,只留下翠翠一個人孤苦伶仃的等著心上人回來。

爺爺死了之後,順順與爺爺之間的隔閡也隨之煙消雲散。儺送的父親順順最終同意翠翠做她的兒媳婦,只是彼時的儺送早已經離家出走。就在讀者們盼望著那個翠翠愛著的青年能回到他身邊的時候,作者很狡猾的來了個煞尾,用沈從文先生在《邊城》裡最後寫的一段話來說:

……到了冬天,那個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個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夢裡為歌聲把靈魂輕輕浮起的年青人還不曾回到茶峒來。……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02

這種結尾帶著一種淒涼、哀愁、牽掛和期盼的感情,使讀者為之焦慮又莫名傷感。但也許這不確定性的結局,反而更好一些。爺爺因為自己女兒的愛情悲劇而沉不住氣,在對待翠翠與天保儺送的感情上稍失理性,並奠定了這一場糾纏的悲劇性。起初他想腳踏兩條船,極力給天保出主意,又想著儺送的好,但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他對翠翠的愛。

沈從文的《邊城》:這樣無疾而終的愛情,到底是何人之錯

正是因為爺爺對翠翠母親的悲劇和希望孫女早日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這樣的急於求成才讓誤會一次又一次產生,但是這僅僅是爺爺的錯嗎?並不是。對於翠翠來說,由於從未有過母愛和作為女性的涉世,心理孤獨的翠翠面對痴心愛情不知所措,一次次含蓄埋沒、躲避推脫,如果她能勇敢一點,和爺爺表達自己對儺送的心意和立場,也許等待她的就是柳暗花明的幸福。

何必多情?何必痴情?花若多情,也早凋零。人若多情,憔悴、憔悴……人在天涯,何妨憔悴?酒入金樽,何妨沉醉?醉眼看別人成雙成對,也勝過無人處暗彈相思淚……花木縱無情,遲早也凋零。無情人,終有一日須憔悴。人若無情,活著還有何滋味?縱然在無人處暗彈相思淚,也總比無淚可流好幾倍。

沈從文的《邊城》:這樣無疾而終的愛情,到底是何人之錯

對於儺送來說,他在追求愛情的時候也不夠勇敢,作為那個理應主動的人他總是瞻前顧後,考慮的太多,他明明知道翠翠喜歡的人是自己,卻一而再再而三的謙讓這份感情,可以說天保的悲劇和他的優柔寡斷,也脫不了干係。

對於天保來說,知道翠翠不喜歡自己,但是卻賭氣離開,因為不冷靜葬送了自己的性命,也讓爺爺和儺送一輩子活在自責的陰影中。

也許真的是天意,如果天保沒有死;如果儺送沒有誤會爺爺的用意;如果儺送不是因為哥哥的死再加上家裡逼迫而賭氣出走,也許儺送和翠翠就走到了一起。可是又哪來那麼多如果呢?但是話說回來,誰能把握自己的幸福,誰又能跨越歷史享有不受時代束縛的幸福?

03

這個故事並不複雜,不過是一個純潔無瑕,天真爛漫的懷春少女,在情竇初開的時節被兄弟兩個同時愛上了。但是兄弟兩個,一個不幸遇難一個遠離故鄉。從此痴情少女在溪邊苦苦等待,然而翠翠等待的是無期的。

人的一生,如果把精力和希望放在等待上,那無疑就像一場無期徒刑,少了凌遲處死的痛苦,卻多了時間無情的吹打。

沈從文的《邊城》:這樣無疾而終的愛情,到底是何人之錯

原本應該是一段青澀的愛情,在沈從文的筆下卻成了灰色的悲劇,也許這樣的結局也給了沉浸在幻想中的人文當頭棒喝,儘管湘西小城的民風淳樸,儘管翠翠美好的像一幅畫,可現實終究會有不完美和遺憾,這才是生活。

但是既然是生活就註定不凡,總有一些有所謂沒所謂的事情,使我們一步步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