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湖,讓我們與水為鄰

“山有林則美,城有水則媚。”我想,只要是居住在撫州的人,都能感受得到,因為母親河撫河的流經,讓這座城市得到豐腴的乳汁滋養。而夢湖的橫空出世,更是讓撫州增添了一抹靈動的色彩,讓這座文化名城的城市品位“更上一層樓”,也讓如我一般的普通市民可以日日與水為鄰,難以抵擋她的甜美誘惑。

“清波盪漾拂人醉,一城人家半城碧”。從湯翁鉅作《臨川四夢》中取名的夢湖,清波盪漾,縱目遠望,水天一色,僅用寬闊、清澈和美麗這些詞語,已難以形容這片靜雅的秀水,“煙波浩渺、景色怡人”、“水韻天成、湖波如弦”這些詞語則似乎更為貼切。夢湖也被稱為撫州人的“西湖”,是個經撫州人民精心設計打造的人工湖。湖波不但氤氳著水之靈氣,還蘊藏著多姿多彩的人文故事,夢橋、夢園、夢湖玉茗廣場,這些美不勝收的景觀讓人目不暇接。人們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而每天晨昏之時,青石板塊鋪就的夢湖休閒小道便會迎來一撥撥散步的市民,也許,在他們的細細品味之下,眼前的夢湖一樣可與蘇杭媲美……是的,夢湖,已成為撫州這座城市的一張亮麗“名片”。

夢湖,讓我們與水為鄰

在感受湖泊之美的同時,我們也可以信步夢園。遠遠望去,被水環繞著的夢園給人以“水在城中,島浮水中,城水相襯,亭閣倒映”之幻境。微風徐來,夾雜著一陣陣淡淡的花之清香。夢園內遍植碧桃、山茶、紫薇、芍藥、杜鵑、菊花、梅花等花卉,四季交替,奼紫嫣紅。而這裡是以湯顯祖代表作《牡丹亭》劇情場景為主景而設計的一座現代化園林。漫步穿過幽靜的百竹園,杜府花園呈現在我們面前。踱步其間,我們似乎可以感受《牡丹亭》中的主角杜麗娘飲食起居、吟詩作畫的景象。出後院,站在觀湖臺觀望,湖面寬廣而寧靜,成群結對的白鷺棲息湖邊,還有嬉戲的野鴨,起始瞬間留下了一連串如詩如畫般的漣漪,動與靜,在這方湖面得到完美的詮釋。環湖小道幽靜,一路煙柳婆娑。登上“煙波畫舫”這艘承載感情的“遊船”,立於立頭,盡情感受著“雨絲風片,煙波畫船”之美,讓人忍不住想張開雙臂來一曲《我心永恆》。古樸典雅的牡丹亭,堪稱夢園的點睛之筆。環亭底座的連環畫欄板浮雕,圖文並茂地演繹著杜麗娘與柳夢梅的悽美愛情。向左看去,愛神廣場逼真的純銅雕像形象地演繹了杜麗娘與柳夢梅之間逾越生死的愛戀,四目以對,難分難捨。最後戀戀不捨地穿過九曲情橋,我們才感覺如夢方醒,回到現實中來。

夢湖,讓我們與水為鄰
夢湖,讓我們與水為鄰

也仿若一夜間,沿夢湖環湖東路邊,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湖濱一號、濱湖世紀城、鳳凰海域等小區的別緻樓盤,各小區的景觀設計融合了地塊的自然地理特徵以及傳統文化特色,你有你的獨特,我有我的風情,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糅合在一起,實現了人文風情和自然氛圍的完美結合,堪稱符合居民生活需要的知性建築。超寬的幢距,讓陽光可以充足照射,讓微風可以自由穿行。不僅有新古典主義的建築風格書寫大氣恢宏,也有錯落有致的建築單體,讓住在湖濱的每戶居民都有足夠寬闊的景觀視野。那些通過圍合、穿插、錯落形成層次豐富的建築空間,使各建築群既獨立又相互呼應,成為夢湖天際線上一朵朵漂亮的浪花。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許是受詩人海子的影響,很早以前當讀到海子的這首優美詩句時,我就夢想著能夠擁有一套可以看到“春暖花開”美麗湖景的房子。對於與水有緣喜歡“與湖為鄰”的我來說,沒有什麼比實現湖邊安家夢更愜意的了。安家夢湖邊,露天臨湖,與白雲藍天為伴,朝聞鳥語花香醒來,夜伴清風明月入眠。這樣的暢快呼吸,這樣的風景,每天都可以發生,每天都可以毫無節制地欣賞和享受。出行,也是無比的便捷,不信你瞧——平坦整潔的環湖瀝青路面上,大小車輛穿梭來往,路繞著湖,湖依著路,一路上新植的綠化樹整齊列隊似乎在向人們致意,小鳥在車前帶路,微風從車窗拂進,令人心曠神怡。 “城在水中,城在景中”,這樣的景緻帶給市民無限的自豪和欣喜,不正是我們所追求的江南宜居城市的效果嗎?

夢湖,讓我們與水為鄰

然而,誰能到想,在夢湖始建之前,這裡還是一片低窪的農田,每到豐水季節,便成汪洋澤國,令撫州人“望洋興嘆”。為改變這種現狀,市委市政府為民生和文化而建設的這個巨量人工湖泊,賦予了它“夢湖”的詩意美名。它的建成徹底改變了昔日因窪地欠收而一時難改變的貧鄉之貌,也是撫州人民一直想改變的夢。如今,升格為4A級景區的夢湖已經成為了撫州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夢湖,承載著多少撫州人與水為鄰的美好夢想。年輕人尋到這裡,是想為愛情覓一座溫馨的港灣,每個窗外都是風景,他們會覺得生活無比的甜蜜。而每一個居住在城中的撫州人,都可以在一天的勞累之後,牽著孩子的手,到夢湖邊放風箏,在酷熱的夏季盡情享受著湖水的清涼,可以完全放鬆身心,擁一片湖景入懷,覓得一份平靜與安寧。亦或者在閒時成群結伴,帶上釣具,靜坐湖邊,聽風的歌吟,靜享垂釣的樂趣。

作者 | 黃紅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