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會說這些口頭禪,家長若不重視就晚了

古往今來,歷朝歷代都講究以孝治國。"百善孝為先"、"首孝悌,次謹訓"都是將孝道放在了最為重要的位置。歷史的車輪走到今天,遺棄老人,不贍養老人,辱罵老人等新聞卻常見於報紙諸端。每每看到總在感嘆: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我們拉扯大,孩子卻不孝順,晚年生活這麼悽苦,更別提什麼天倫之樂了!

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會說這些口頭禪,家長若不重視就晚了

那麼,什麼樣的孩子長大後十有八九不會孝順父母呢?

總結了一下,經常喜歡說這幾句話的孩子家長們要引起注意了。

一、不行,我就要這樣。

當你帶孩子逛商場的時候,孩子看到自己喜歡的玩具,你怎麼勸阻都聽不進去,孩子還是說"不行,我就要買這個",他一副跟你死磕到底的氣勢。這時候,作為家長不能一味地妥協,不能讓孩子輕易挑戰到你的底線。如果家長總放縱孩子要這個要那個的,他們想幹嘛就讓他們幹嘛,這樣他們的性格真的會很任性。

孩子經常說"不行,我就要這樣"的話,證明他們被家長滿足慣了,如果家長不重視,長此以往,他們就會變本加厲,讓家長滿足一些根本無法滿足的事情。特別是等你老了的時候,孩子還會因為你滿足不了他的要求,會嫌棄你,甚至拳腳相向。這句話就是不孝的因子,家長一定要重視。

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會說這些口頭禪,家長若不重視就晚了

所以,當家長在面對孩子提出過分的要求時,曉之以理,讓他明白自己喜歡的東西可以通過有償勞動或者獎勵獲取,這樣呢,一方面可以提高勞動的積極性,幫助媽媽分擔家務。另一方面還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更加努力上進。

二、所有東西都是我的,沒你們的份。

經常喜歡說這句話的小朋友一定比較自私,不善於分享。大多數家長,爺爺奶奶經常喜歡把自己捨不得吃的捨不得買的留給孩子,這就給孩子一個錯覺:家裡的好東西都是我一個人的。當父母要求他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時,或者要先孝敬給爺爺奶奶時,這時候,孩子會很自私的將這些東西佔為己有,認為這些東西誰都不能搶走,更別提奉獻精神了。

遇到這樣的小朋友時家長們一定不能不管不顧,放任自流,這樣下去長大了會變得極度自私,對待朋友同事也是如此,由此不利於職場和交際,夫妻、親子關係也不好,個人發展前途不好,更別說孝順父母了。

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會說這些口頭禪,家長若不重視就晚了

因此,家長要是發現孩子有這種苗頭時,要及時的加以引導教育,多種途徑幫助孩子嘗試分享的快樂。同時,長輩們可以試圖一起和孩子分享。

三、都是你的錯,不關我的事。

經常喜歡說這句話的小朋友缺乏擔當,責任心不夠。父母都很寵愛孩子,對孩子的事情都大包大攬。甚至孩子犯了錯也不提醒他,久而久之,孩子變得越來越自大,覺得父母做什麼都是應該的,事情也是父母犯下的錯,都怪父母不怪自己。

小琳今年剛好參加中考,平時媽媽對小琳的考試比較上心,小琳有什麼要求盡全力滿足。小琳因此也變得比較任性自我。考試成績放榜,小琳的英語沒考好,只考了70多分。媽媽覺得考上一個好中學就等於一隻腳跨進了大學的校門,她對小琳這次的表現很不滿意,說了她幾句。誰知道小琳來了一句:沒考好又不是我的錯,誰讓你當時不給我請外教。媽媽氣得半天說不出話。

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會說這些口頭禪,家長若不重視就晚了

因此,父母平時就要學會適當的放手,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擔當意識。偶爾可以安排一些小任務讓他完成,做錯了不急於指責,做好了鼓勵孩子擔當更多一些。

趁著孩子們還小的時候,把這些壞習慣扼殺在搖籃裡,家長們也要做出榜樣,對待長輩們也要孝順,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以後也會是一個尊敬家人,孝順父母的好孩子。

從今天開始,若是經常聽到孩子說這幾句話時,寶爸寶媽們千萬別不當一回事,提高警惕,防患於未然。

每個孩子出生都是一張白紙,會長成什麼模樣,取決於家長如何教導!

在3-6歲其實就是給孩子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最重要的時期,可能有很多家長平時比較忙,忽視了這一點,家長要抓住3-6歲這個性格關鍵期,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性格品質,未來的路才會更好走。

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會說這些口頭禪,家長若不重視就晚了

我為大家推薦一套育兒書,"正面管教"系列叢書,包括《正面管教》、《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哈佛家訓》、《捕捉兒童敏感期》、《好媽媽不吼不叫養育女孩》以及《好媽媽不打不罵養育男孩》,以便實現親子間的相互理解,實現輕鬆溝通。

孩子的教育是頭等大事,因而正確的教育方式是十分重要的,該系列叢書旨在造就優秀的父母,讓孩子擁有一個更美好的童年與未來。

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會說這些口頭禪,家長若不重視就晚了

不孝順的孩子,小時候會說這些口頭禪,家長若不重視就晚了

該系列叢書六本共計89元,換算下來每本還不到15元,還不到爸爸的一包煙錢,但這6本書貼近生活案例,能夠全面的幫助家長梳理問題,實在是物有所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