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安徽公共法律服务十大事件出炉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2019年,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隆重召开的重要一年,是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完成机构重组、立足新时代推动新发展的起步之年。这一年,安徽省司法厅紧扣“一个统筹、四大职能”,坚持融合创新,主动担当作为,全省司法行政事业呈现新气象、展现新局面。

  为充分展示过去一年在全面依法治省和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中的生动实践、创新亮点,省司法厅组织开展了“2019年度安徽公共法律服务十大事件”等评选活动,我省深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融合共建等事件入选。

  我省深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融合共建

  2019年11月13日,安徽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姜明出席构建长三角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区域协同机制座谈会,沪苏浙皖司法厅(局)共同发布《进一步优化长三角法治化营商环境宣言》。11月16日,安徽承办第四届长三角律师行业合作发展论坛,签订了《长江三角洲区域律师业一体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及三个子协议。

  2019年,安徽省还先后举办了长三角环境资源法律服务论坛、长三角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与保护论坛、长三角公证行业一体化视频会、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法治协作座谈会等,推动长三角公共法律服务一体化发展不断深化践行。

  我省公共法律服务三平台融合升级发展基本形成

  安徽积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热线平台、网络平台融合升级发展,提供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高品质公共法律服务。建成省市县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24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512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13943个。

  开通省级统一的“12348”公共法律服务咨询热线,免费提供全业务全天候法律咨询服务,累计接听电话咨询33.67万通,接通率为95.81%,满意度达99.75%。迭代升级“12348安徽法网”,开通法律服务店铺2985个、上架法律服务产品13867个,累计提供各类智能咨询8000余件次,办理业务4000余件次。

  我省律师公益法律服务工作成效受到司法部和全国律协肯定和推介

  我省律师陈贤作为全国唯一一名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的执业律师,入选2019年度中国律师行业最受关注人物,先后被司法部和全国律协邀请参加新闻发布会,并被安排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登上“民主法治”方阵彩车,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全国人民检阅。

  一年来,全省各地广泛开展律师公益法律服务活动,彰显律师行业社会责任担当。其中,宿州市连续十年不间断开展“1+1”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全国律协通过新闻发布会予以推介。

  我省率先实现商会人民调解组织市县全覆盖

  2019年省司法厅会同省工商联大力推进商会人民调解工作,在全国率先实现商会人民调解组织市县全覆盖。5月27日,省司法厅会同省高院、省工商联联合出台《关于推进商会人民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并于6月6日在滁州市召开全省商会人民调解工作会议,王翠凤副省长出席会议。

  截至2019年12月底,全省市、县(市)均建立商会人民调解组织(区一级依托市组建);商会人民调解组织共受理纠纷6734件,调解成功6144件,在化解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矛盾纠纷、营造民营经济发展良好环境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我省“送法进万企”活动致力服务实体经济

  在全省组织开展为期半年的“送法进万企”活动,组织普法宣传员、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等深入企业开展普法宣传、法治体检、法律咨询、纠纷化解和法律援助等活动,促进企业依法经营。

  各地组建了368个“企业专项法律服务团”,为企业实施“一对一”法律服务,实地走访企业10753家,开展法律法规及政策宣传8119场次,为企业免费提供“法治体检”5493次,梳理企业法律风险点6942个,提出预防风险、解决纠纷意见建议4000余条。

  我省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实现应援尽援

  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将低收入群体、残疾人、农民工、老年人、青少年、单亲困难母亲等特殊群体和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作为公共法律服务的重点对象,将涉及劳动保障、婚姻家庭、食品药品、教育医疗、环境污染等与民生紧密相关的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补充事项范围。扎实推进刑事法律援助改革,有效提升法律援助质量。全年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9.6万件,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解答17.9万人次,为农民工讨薪3.7亿元。

  我省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现百分之百远程视频巡查

  去年,我省投入50多万元新建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远程视频巡查系统,实现司法部和省厅对全省各考点考场进行视频巡查和远程指挥功能,系统可对各考场情况进行实时观察、录像存储、全程监控,有效发挥了“千里眼”“顺风耳”的作用,实现“看得见”“听得清”“抓得住”的目标。考试期间,司法部和省厅对全省的考点考场情况进行了多轮视频巡查,通过视频连线,询问考试情况,提出工作要求,部署工作任务。

  合肥市纵深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均衡发展

  合肥市围绕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路径,不断推动城区优质法律服务资源向基层乡村延伸,有效解决城乡法律服务资源配置不均、供给不足等难题,确保城乡居民共享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务。

  建立“社区律师”“巡访律师”工作机制,构建城乡法律服务网络全覆盖。整合城区和农村法律服务优势资源,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司法鉴定所、仲裁委助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协助乡镇政府依法行政,协助乡村调委会开展调解工作,建立市、县公证机构结对帮扶机制。

  蚌埠市多措并举构筑农民工维权“保障网”

  蚌埠市在农民工维权工作中以增强农民工满意度和获得感为导向,推出关口下沉服务、“掌上”法律服务、提前介入服务、执行延伸服务等四项便民举措。组织全市8家法援机构在工业园区、建筑工地设立法律援助临时服务站点;通过手机APP实现农民工法律问题咨询、申请法律援助、查看受理进度、发表投诉建议功能;对总工会、劳动监察转来农民工群体性案件先介入、后受理;动员承办律师在农民工维权案件胜诉后继续协助执行。2019年办理农民工维权案件1073件,挽回经济损失约1100万元。

  芜湖市公共法律服务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芜湖市通过“把脉问诊”为营商环境提供法治保障和优质法律服务。组建涉及产权纠纷的中小企业维权法律服务团和民营企业法律服务团,举办企业法律讲座1000余场,参与企业的决策论证1500多次,出具民营企业有关决策论证书面材料1200余份,完成法治体检报告400余份。指派优秀公证员驻点土地商业拍卖窗口,对亿元以上商业土地拍卖项目进行资格审查,减轻企业的跑路负担,优化招商环境。(记者 汪乔 通讯员 彭继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