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欣:我們一起走過黑夜,迎接黎明

王佳欣:我們一起走過黑夜,迎接黎明

王佳欣:我們一起走過黑夜,迎接黎明

作為一名有著23年護齡的護理人員,大年初四,王佳欣帶著同事和家人的深情囑託,隨同山東第二批援鄂醫療隊來到了湖北黃岡。

王佳欣:我们一起走过黑夜,迎接黎明

出征湖北前,王佳欣剪短了自己的長髮

一個月多的疫情一線奮戰,王佳欣從面對疫情時的恐懼,到對新冠病毒的正確認識;從防控知識的被動學習,到主動參與改善防控措施;從收治疑似患者到收治確診普通患者,再到收治重症、危重症患者……她一直在挑戰不可能,完成一個又一個挑戰。

1月31日,王佳欣和隊友進駐黃岡職業學校改造的臨時收治點。2月2日,隨著工作重點的變化,他們由臨時救治點轉戰挺進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

王佳欣:我们一起走过黑夜,迎接黎明

按照“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原則,所有黃岡確診患者全部在此救治。王佳欣和隊友們堅定信念,不懼危險,勇於擔當。嚴格貫徹床旁24小時不間斷治療照顧理念及“以人為本”救治理念,實施早期無創呼吸支持技術,極大地降低了插管率、死亡率,提高了患者治癒率。截至3月1日,她和戰友們累計救治患者263人,其中包括重症病區收治患者近30人,累計治癒出院118人。

王佳欣每天的工作時間是6小時,但卻要提前一個半小時集合出發:提前1個小時到崗,利用半個小時進行工作交接、穿防護服以及消毒。

為了節約防護物資,王佳欣曾經一天9個多小時滴水不沾、粒米不進。為臥床病人喂水、餵飯、處理大小便,更是再平常不過的工作。與病毒抗爭,沒人喊累,只為結束戰鬥,平安歸隊。

王佳欣:我们一起走过黑夜,迎接黎明

一次凌晨1點巡視病房時,王佳欣發現59床的患者李大爺體溫38.2度。醫生、護士都告訴老人多喝水,可是老人著急地手在哆嗦,全身發抖,鑽到被窩裡吵著冷。既不喝水,也不讓加被子,嘴裡嘟囔著,眼裡噙著淚。看著大爺緊張焦慮的的神情,王佳欣心裡很著急,但由於老人方言較重,而且戴著呼吸面罩,嚴重妨礙了交流溝通。

王佳欣挨個巡視病房,終於找到一位還未休息的本地女患者。王佳欣抓緊上前說明來意。這位熱心女患者的跟著王佳欣來到老人床前,將王佳欣安撫的話用方言說給老人。終於,老人情緒慢慢平復下來,喝下水,用上藥,慢慢睡著了。這時的王佳欣心裡才鬆了口氣。

“大爺,別怕,沒關係,我懂你的虛弱無力、孤單無助,我願做你依靠、信任的肩膀,我會跟你一起走過黑夜,迎接黎明。”王佳欣的腦海裡一直在默唸著。此時的患者尤顯孤單與憐惜,身體需要治療,心靈更需要幫助與撫慰。這時候的王佳欣心裡想著,她就是病區裡患者們的唯一依靠的人。

有時治癒,常常幫助,總是安慰。

作為一名中醫院護士,王佳欣結合自身專業優勢,用太極拳、八段錦等幫助患者強身健體、修養身心,緩解恐懼焦慮壓力。她用邏輯簡單、通俗易懂的中醫理論知識對疫情和疾病向患者進行解釋,使患者易於接受;用中醫特色進行健康宣教,讓患者體會到中醫藥的奇特療效不僅可以治已病,同樣還能治未病,提高預防疾病能力。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