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讀南宋劉辰翁《唐多令》:一種富貴是春雨,夜來雨,早來晴


“春雨滿江城。汀洲春水生。更悲久雨似春酲。猶有一般天富貴,夜來雨、早來晴。年少總看燈。老來猶故情。便無燈、也自盈盈。說著春情誰不愛,今夜月、有人行。”南宋劉辰翁《唐多令·春雨滿江城》


賞讀南宋劉辰翁《唐多令》:一種富貴是春雨,夜來雨,早來晴


初衣解詩:這首詩真的是要慢品,詩詞雖然寫春雨,但卻顯然是一箇中年人滄桑含蓄的筆力,百轉千回,舉重若輕。而且在音韻上的靈動渾厚,就彷彿《紅樓夢》香菱品詩說的,竟有橄欖滋味,千品不盡。

“春雨滿江城,汀洲春水生。”這個動靜中間,有著含蓄旺盛的生命力。因為春雨是從天上降下來的,而春水卻是一層層見漲。汀州春水生,有著巴山夜雨一樣的魅力,所不同的是巴山夜雨漲秋池,而此地是滿城春雨漫汀州。這首詞的開頭深得李商隱的清麗和大氣。

“更悲久雨似春酲。”這雨下得沒日沒夜,迷迷濛濛,像春天的春酒,使人微醉迷離,使人有拋不開的惆悵。這說的倒是一個實話。如果下雨的時間過長,陰雨天氣會使人心情低落,所謂傷春悲秋,也往往和天氣陰雲密佈,雨水淫淫相關。因為雨水和陰雲所製造的一種天然的逼迫和侷促,往往會讓人覺得輕微的壓抑,而如果這種壓抑得不到很好的釋放,就很容易醞釀成傷感。


賞讀南宋劉辰翁《唐多令》:一種富貴是春雨,夜來雨,早來晴


詩寫到這裡,一般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就是極力的渲染那種悲情。比如林黛玉的《秋風秋雨夕》

第二種就是轉折。但通常這種轉折,沒有深厚的人生閱歷是轉折不好,這就是看詩人的積澱與思想了。

“猶有一般天富貴,夜來雨,早來晴。”這是誇春雨,有一種夜雨,夜晚下早上晴,一夜之間,就可以改變天地樹木的模樣,彷彿錦衣夜行,卻留下錦衣,在第二天燦爛的陽光裡閃光。


賞讀南宋劉辰翁《唐多令》:一種富貴是春雨,夜來雨,早來晴


不能不說詩人的轉折,來點潑辣而快意,因為他雖然喜歡春雨,但並不喜歡無邊無盡的春雨所帶來的那種傷感,也不願意沉迷。他喜歡那種雨過天晴的快意。“猶有一種天富貴,夜來雨,早來晴。”是一種雨水適時而止的酣暢和美好。夜雨無聲漲春池,潤物細無聲,卻在早上放晴。

其實我們可以從中間略微地知道詩人的性格,豪爽,乾脆,喜歡一種節制。他喜歡春雨的瀟瀟,但並不喜歡那種過分的連綿。


賞讀南宋劉辰翁《唐多令》:一種富貴是春雨,夜來雨,早來晴


“年少總看燈,老來猶故情。便無燈也自盈盈。”這說的是回憶起自己年輕年少的時候,總喜歡在春天的夜晚看燈籠。喜歡那種在春夜裡的青春浪漫,在這樣春雨間歇的夜晚,哪怕沒有燈籠,自己也會因為春天來了,而感到身心的輕盈。這明顯是回憶少年時的戀情,他在每年的春夜,都會向青春致敬。

“說著春情誰不愛,今夜月,有人行。”這是一種中年以後的回味。今夜沒有燈籠,但是有和往年一樣的春的感覺,就將月亮當作燈籠吧。這個“有人行”,含蓄而唯美。是說的他自己呢,還是說的,等待多年的人要來相會?

那麼很多人就會問了,上半闕明明是寫的春雨,怎麼到了下半闕和雨一毛錢的關係都沒有。但這首詩美也美在這裡。是用無邊的春雨和惆悵做鋪墊,期待一種快意和奇蹟,這樣春水春雨之後的天地,總要發生些什麼,總要期待發生些什麼。他卻沒說什麼,但卻點了兩個字,是“春情”,可以是春天的心情,可以是回味的愛情,甚至是故情相見的狂喜。而這一切,卻又歸攏在久雨春酲的餘韻裡。


賞讀南宋劉辰翁《唐多令》:一種富貴是春雨,夜來雨,早來晴


劉辰翁是文字的高手,他生在南宋的末年,悲憤奸臣誤國,觸怒了全城賈似道。在仕途上以耿直聞名,那麼他的詞風,一方面含蓄不盡,另一方面,卻由於綿麗之中帶著明麗之氣。比如這首詩寫的是春雨春情,卻是有李商隱的恢宏,清嘉卻不輕浮,有時候濃重的情感。

你甚至不能單純地解讀為一首春雨春情的情詩,因為它有著朱自清“讓人到底惦著江南”的那種世事滄桑的底色。

劉辰翁在宋末參與文天祥的抗元幕府,宋亡之後不仕元,回鄉隱居。那麼他中晚年的作品,但凡他所思所想的回憶,是帶有深沉的家國色彩的。

這也是我為什麼特別欣賞他第1句,“春雨滿江城,汀洲春水生。”這是他心中筆下的煙水故國,醇厚的唐風宋韻!

賞讀南宋劉辰翁《唐多令》:一種富貴是春雨,夜來雨,早來晴


那麼這首詩是否含有更深的意蘊呢?我想是有的。因為我總覺得可以做一幕諜戰戲潛伏戲的註腳。是一種亂世接頭的喜悅。呵呵。你看呢?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