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星星峽

星星峽,好有詩意的名字。

好像是

陪你一起去看流星雨 的地方。

星星峽在清末也稱猩猩峽。這裡並無猩猩,“猩猩”二字系左宗棠1880年西征帶軍行至星星峽,看到這個給西征帶來巨大困難的山峽面目可憎,像一頭張牙舞爪的野獸,於是在公文中將“星星”二字邊加了個反犬,以吐洩鬱積心中的憎恨。此後,“猩猩峽”得到世人的認可。

這樣說來 這裡是看大猩猩 的地方。


我心中的星星峽


實際是這上以往唯一連起內地、新疆的關口,星星峽並非峽谷,而是隘口。

父親1966年來到新疆支邊,走的就是這個地方。東距敦煌210公里,西距哈密市200公里。


我心中的星星峽

那時候的星星峽是那樣的荒蕪,過了這裡。人們的心情就不一樣了。


我心中的星星峽


父親曾經講過,從這裡進了新疆,就變成了新疆人,這是就是故鄉。


我心中的星星峽


我心中的星星峽


內地出生的地方,就只能叫老家了。

於是,父母那一輩,包括我在內,就變成了新疆人。我們在填寫籍貫時,也由以往的內地,變成了現在的地址。

西出陽關無故人。


我心中的星星峽


父親他們那一輩到了新疆,改坐馬車,到了一個縣城,住的地窩子,吃的小麥是馬拉滾子碾出來的。我們也出生在新疆這片熱土上。


新疆的路雖然沒有內地那麼好,但是新疆的路是平坦的。車行至此,心胸會豁然開朗。


我心中的星星峽

星星峽是雄踞於絲綢古道上的險關要隘,一條S形的山路蜿蜒其間。


我心中的星星峽


我心中的星星峽


星星峽歸新疆哈密市管轄(就是哈密瓜那兩個字),這裡有個鎮,就是星星峽鎮。這裡,看到的地名都在國語上面寫著維吾爾語,證明這裡到了新疆。

我心中的星星峽

新疆的名字都好長,一些地名叫了好幾遍也記不住。這個地名,很好記。這是進疆的一個緩衝的名字,凡是路過的都記快猶新。哦,星星峽到了,離星星峽還有100公里。


星星峽隨著蘭新鐵路的興起,走向了衰落。

又隨著連霍高速、京新高速的開通,又伴著此次新冠肺炎的傳播,再次走進了人們的視野。大家在電話、微信裡問的最多的就是,星星峽怎麼樣,堵車嗎,堵了多長,堵了幾天了。


我心中的星星峽

到了星星峽,就回到了家鄉。也許年輕的我們,沒有那種家國情懷,少了那些感同身受。但到了星星峽峽,你一般做的就一件就是吃個拌麵、抓飯,你們會直接說:老闆、來個大盤雞。

人其實就是奇怪,當你身處時,你感受不到;當你離開時,你才覺得珍惜。

我想,星星峽不管怎麼樣,不管你想不想起他,他都在那裡。在新疆人心裡,在你我心裡。

就如同天上的星星一樣,時而璀璨、奪目,時而暗淡、無光。

但他還是那顆星。

星星峽,還是星星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