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比《寄生蟲》更值得國人看

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比《寄生蟲》更值得國人看

本週揭曉的2020年奧斯卡又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寄生蟲》創造的各種歷史讓人都不敢相信這還是原來那個奧斯卡,馬丁爺爺和寡姐的多項提名全部告吹也著實讓我心疼。說實在的,好不容易出現了一次奧斯卡大年以這樣的結局收場總讓人心理有些不平衡。

但對影迷來說獎項能代表的東西只是很小一部分,能看到好的作品才是最重要的。除了已經推薦過的《婚姻故事》外,像《喬喬的異想世界》、《極速車王》、《小丑》、《痛苦與榮耀》、《利刃出鞘》、《克勞斯·聖誕節的秘密》這些提名影片都是近期我看過覺得很不錯的電影,通過它們能感受到這個世界的豐富多彩真是一件美好的事。今天要推薦的是本屆奧斯卡的最佳紀錄片《美國工廠》。

這部影片剛推出時就打出了製作人是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的噱頭,後面更是受到各界的大力推薦,因此很早就下載了但一直沒看。這次終於也成為了Netflix得到奧斯卡認可的僅存碩果之一,我想也該在這個超長假期裡把它完成。

整部紀錄片其實就講了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中國企業福耀玻璃在美國開了一家工廠。而之所以會引起大部分人的興趣是因為這個樣本足夠新鮮,對於中國觀眾來說我們對於在中國的外企已司空見慣但並沒有對中國在外國開辦的企業有過太多瞭解,而對於美國觀眾來說被視為弱於他們的中國人把企業開到了美國本土還要僱傭美國員工那勢必意味著管理和工作方式上的衝突。

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比《寄生蟲》更值得國人看

而這場衝突也由來已久就是僱主與僱員之間的利益較量,這是隨著規模化生產之後大批量僱傭關係產生後就一直存在的,只是這次是一家中國管理方式的企業來挑戰早已非常成熟的美國勞工體系。美國工人的訴求非常簡單:保證工作環境的安全、獲得與工作強度相當的薪酬以及對超時工作的抵制,成立工會組織與企業主進行談判。而我們也看到中國企業家曹德旺主席的強硬立場:堅決不成立工會。

影片在開場時採訪了幾位在福耀重獲工作機會的美國員工,其中有一個說到她之前在通用的工資是29美元一小時,在福耀只有12塊多。我還反覆確認了一下,驚歎於在一半都不到的工資水平下他們居然還願意做這份工作,心想中國企業還真是小氣,居然以如此低的工資盤剝美國人民。

但繼續看下去會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福耀在當地建廠是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的,因為隨著通用汽車的關閉有數千人都失去了工作機會,而福耀差不多也是這些失業工人的唯一選擇。其次正如影片中不斷暴露出的美國工人在技能與態度上的糟糕表現,確實很難讓中國老闆支付給他們超出優秀勤奮的中國員工高得多的工資,因此要獲得這之間的平衡就成為福耀美國工廠初創時的難題。

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比《寄生蟲》更值得國人看

讓我們看看曹德旺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並使工廠扭虧為盈的。首先是學習中國的先進經驗,不僅是美國工廠的骨幹技術與管理人員由中國員工承擔,更是派遣美國員工去中國學習考察,但是工人的差距不是那麼容易補齊的。

第二是撤換了工廠的美國管理人員由中國人來當一把手。影片中曹德旺有一句話令人印象深刻,就是他認為工廠的美國經理對中國人是懷有敵意的,於是這位先生就拜拜了。我們可以看到這位新上任的中國經理確實能更好地平衡各方的矛盾,顯然他對於中美雙方都有足夠深入的瞭解。面對美國員工當然還是要胡蘿蔔加大棒雙管齊下,一方面承諾加薪以及去中國旅遊等甜頭,另一方面就是開除那些屢教不改的刺頭,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最後就是製造業的大勢所趨:用機器人代替人工,一方面提高效率還能節約人力成本,當然會成為福耀最好的選擇。

影片最後說到福耀美國工廠在2018年就實現了盈利,看來這些舉措最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對於企業主來說只有實現盈利才是最主要的目標,否則也就無所謂更多的工作機會了。但反過來說企業要實現發展也必須依靠員工的力量,這就使雙贏的斡旋有了可能。在美國員工的福利談判主要依靠工會,不僅是在一家企業中的,甚至還有全州和全國的聯合工會,其力量是相當強大的,回想一下通用汽車的29美元時薪一定是與工會的不斷抗爭有關的。

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比《寄生蟲》更值得國人看

而在我國工會還更像是一個福利性組織,負責給員工發發節日禮品什麼的,似乎作為員工我們都沒怎麼想過要犧牲時間精力去與老闆談判求得什麼好處,這就正應了職場首要規則:要麼忍,要麼滾,因此在福耀美國工廠裡我們也看到了這條規則的適用性。但反過來想想中國在這麼幾十年中的快速發展也與每個勞動者在利益上的相對讓渡有關,我們能接受996、能接受各種糟糕的工作環境只是為了求得這份工資來養活自己與家人,在這種情況下卻又會出現兩種極端:要麼得過且過混日子、要麼就是隻顧個人利益不惜公司與同事。我想更理想的應是與企業組成一個利益共同體,所以工會的抗爭也是具有純粹利益之外的意義的。

最後這部電影還有超越一家工廠內部之爭的更宏大的觀察視角,正如紀錄片導演在奧斯卡領獎時說到的謝謝曹德旺,通過他對於公司內部運作的這次全透明公開化的展示也是讓全世界改變對中國、對中國人的看法,因此我們也要為這部影片點贊,應該讓更多人從不同視角看到中國的進步,我想《美國工廠》真是非常好的一次嘗試。

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比《寄生蟲》更值得國人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