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死後,劉禪清查其家產、拒絕立廟、廢除丞相制,來發洩不滿

公元234年,五十三歲的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的時候,病亡在五丈原前線,蜀漢軍隊不得不班師回朝。隨後蜀漢朝廷發生了三件事:

  • 由於諸葛亮對後主一向要求嚴格,斥責其寵幸太監;宦官黃皓上書要求清查諸葛亮家產;
  • 因諸葛亮對蜀漢政權的巨大貢獻和影響,以及在人民群眾中的崇高地位,成都人民要求為其立廟,圍繞立廟進行了朝議。
  • 諸葛亮生前大權獨攬,政事無鉅細,此後劉禪再不設丞相。
諸葛亮死後,劉禪清查其家產、拒絕立廟、廢除丞相制,來發洩不滿

武侯祠


清查家產

  • 諸葛亮曾給後主有兩封書信,分別是《前出師表》《自表後主》,每篇都對後主有任用賢臣、遠離小人的勸諫,還要求後主清心寡慾、約己愛民等,甚至還當面斥責後主。

《自表後主》摘:臣初奉先帝,資仰於官,不自治生。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盈財,以負陛下。

  • 這樣一個對君嚴苛的權臣,又在《自表後主》書上自表廉潔寡慾,後主劉禪很想從財產上找點貪腐的材料去報復諸葛亮。於是答應了宦官黃皓的請奏。
  • 不過遺憾的時候,負責清查家產的人沒有查到奇珍異寶,諸葛亮的家產與《自表後主》裡寫的分毫不差,根本沒有多餘的財產和土地。
  • 劉禪知道了實情後,心情應該是非常矛盾的,不過他還是追諡忠武侯,並且厚待諸葛亮的家人。
諸葛亮死後,劉禪清查其家產、拒絕立廟、廢除丞相制,來發洩不滿


朝議立廟

  • 諸葛亮年少就有雄才大志,每自比於管仲、樂毅。受劉備三顧,制定隆中對,其中的霸業成、漢室興,一直是為之奮鬥終身的志向。
  • 劉備死後,諸葛亮遵照白帝城託孤,全力輔佐後主,總攬蜀漢政事,積勞成疾,病死五丈原。這種崇高志向、至死不渝的精神,在當時和後世都受到社會各階層人士的推崇。
  • 但是後主劉禪出身顯貴,智力中平,重要的對於政權前途沒有大的追求和野心。由此對於諸葛亮的獨專朝政即拿不出政治主張和手段,又希望得到榮譽和權力,於是諸葛亮的深得民心讓劉禪嫉恨。
  • 圍繞諸葛亮立廟朝議時,後主劉禪把這種嫉恨發揮出來了,因各種原因不聽不從,使此事一擱置就是二十九年。公元263年,後主迫於壓力下詔,在沔縣立廟,並限定此處,其他民間私祭取消,同年鄧艾鍾會兵伐成都,蜀漢滅亡。
諸葛亮死後,劉禪清查其家產、拒絕立廟、廢除丞相制,來發洩不滿

諸葛亮死後,劉禪清查其家產、拒絕立廟、廢除丞相制,來發洩不滿

武侯祠


廢除丞相制

東漢本身原是司徒、司空、太尉共同執政,只是漢獻帝時,復置丞相制,由曹操擔任。

  • 蜀漢劉備稱帝后,白帝城託孤時始設丞相諸葛亮主事,不過讓尚書令李嚴輔佐,遺命還讓劉備次子劉永父事丞相,兩兄弟與諸葛亮共同治理蜀國。
  • 諸葛亮從蜀漢政權建設的大局出發,邊緣化了李嚴後,又懷疑劉禪兄弟的能力,一直大權在握,想都沒有想過還政劉禪。
  • 諸葛亮安排後事時,也讓自己信任的人蔣琬、費煒、董允,乃至姜維掌控蜀漢大權。
  • 大權旁落是哪個君王都不能容忍的。諸葛亮去世前,曾密奏後主,後事可以託付蔣琬。諸葛亮去世後,後主先任命蔣琬尚書令、大將軍,後又任費煒為尚書令、大將軍,以蔣琬為大司馬,蔣琬死後,劉禪乃自攝國事。
  • 丞相自此消失,劉禪不希望再出現第二個諸葛亮,來造成大權旁落的危機。
諸葛亮死後,劉禪清查其家產、拒絕立廟、廢除丞相制,來發洩不滿

諸葛亮死後,劉禪清查其家產、拒絕立廟、廢除丞相制,來發洩不滿

諸葛亮



劉禪對於諸葛亮感情是複雜的,有敬畏、有信任、有怨憤、有嫉恨等等,其中的負面情緒只能在諸葛亮死後發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