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途同歸還是冤家路窄——淺談美國和伊朗的隱身無人機(一)

恐怕誰都不會想到,美國和伊朗會在武器發展領域做出相近的選擇。

2018年3月,美國和伊朗,這對在國際政治軍事舞臺上的“冤家對頭”,卻不約而同地做了同樣,或者最起碼說是“十分相似”的事情:3月5日,美國空軍實驗室委託波音公司主導研發的“忠誠僚機”,即低成本可消耗作戰隱形無人機項目首架演示樣機,XQ-58A“女武神”(音譯也是“瓦爾基里”,意譯成“戰神婢女”亦可,為區別於之前的XB-70,不知道這次是否也要在後面加個羅馬數字II的後綴)成功首飛。

殊途同歸還是冤家路窄——淺談美國和伊朗的隱身無人機(一)

而在3月14日,伊朗伊斯革命衛隊空軍在霍爾木茲海峽附近空域組織了一次無人機集群攻擊地面和水面目標的演習,同樣展示了“廉價”的“飛翼”型隱形攻擊無人機。雙方的無人作戰飛機都有以下共同特徵:標榜“低成本”、號稱“隱形”,以及沒有自主起降能力……而美國和伊朗這對冤家,竟然都劃出了從小型隱形驗證機到低成本隱形無人作戰飛機的相同,或者至少是相似的技術路線……

2002年10月,美國波音公司對外公佈了其小型隱身驗證機項目“食肉鳥”的原型機及該機的部分試飛視頻資料,按照波音公司的描述,“食肉鳥”的設計是波音從被併購的麥道公司獲得的,早在1996年就首次試飛成功,在很長時間以來屬於機密的“鬼怪計劃”科研試飛項目。在1996年首飛後至1999年停飛之前,“食肉鳥”總共進行了38次飛行,按照波音公佈的說法,其最大飛行速度近483千米/小時,最大升限近6100米,對於該機的其他性能以及研製目的,波音公司迄今依然諱莫如深。

殊途同歸還是冤家路窄——淺談美國和伊朗的隱身無人機(一)

如果說這些飛行性能其實沒什麼亮點的話,那麼“食肉鳥”的氣動外形可以說是極具視覺衝擊力:“W”形且帶“倒海鷗”佈局的主翼,既沒有水平尾翼亦沒有垂直尾翼,小而隱蔽的機背進氣道等特點,即使對於航空器設計完全外行的看客,想必也會油然而生一種“科幻”的觀感。而在當時,這種“科幻感”很容易就會被“自由心證”一般地認為是“隱形性能好”的象徵。至於“食肉鳥”到底隱形效果如何,外界至今是無從知曉的,雖然這隻“食肉鳥”早就已經永久性地棲身在博物館裡了。

在被公之於眾後不久,“食肉鳥”便被送入博物館收藏,關於該機的傳說也就逐漸淡去,不過有一種說法依舊時有提及,那就是“食肉鳥”的研製目的,是用來測試一些於隱形無人攻擊機有關的技術。此後,波音先後參與了美國海軍航空兵的“多功能艦載無人機”和“艦載無人駕駛空中加油機”(也就是後來的MQ-25“黃貂魚”)計劃,似乎已經很少有人還記得那隻雖然個頭很小,但造型十分前衛乃至“科幻”的“食肉鳥”了。

殊途同歸還是冤家路窄——淺談美國和伊朗的隱身無人機(一)

不過,就和任何人或者事物,只要在這個世界上出現過,就一定會留下痕跡,而且這種“痕跡”會有很大的概率在很多年後依然以某種形式再次出現一樣。“食肉鳥”或許開創了一種以隱形效果為第一目標,基本放棄飛行(機動)性能的小型低可探測性飛機的先河,此後,比如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在原比例複合材料公司也就是魯坦航空器工廠的設計人員主導下推出的“快速低成本隱形驗證機”,同樣採用了“W”形主翼和小而隱蔽的機背進氣佈局。

似乎在不考慮機動性的前提下,這種設計可以在較低的研製成本(對飛行控制系統要求不高)的前提下,實現較好的雷達低可探測,也就是隱形效果。如果說作為有人駕駛的作戰飛機,這種機動能力不佳的機體一旦運氣不好,遭遇對方戰鬥機就會淪為既打不過、又逃不掉的“靶機”的悲慘下場,飛行員要白白送命的話;那麼如果作為無人作戰飛機,這種設計成本不高,對飛控系統要求不高,對發動機也不高的小型隱身作戰飛機,實在是性價比很高的空中武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