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政府對新冠的態度中看,是不是美國有解藥呢?

王dd


投資大咖巴菲特曾經說過一句話:

只有當潮水退去後,才知道誰是裸泳。雷軍也說過: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當然,馬總給了下一句:風口過去了,摔死的都是豬。

這三個人的話,拿到這次疫情上,都可以從一定程度上解釋得了各國的迷幻操作。就拿美國來說,總給人一種“這次疫情的問題不大,只不過是大一點的流感的感覺。”

對此,陰謀論者認為:由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由美國製造的,早就準備好了疫苗,所以是有恃無恐。真的是這樣嗎?陰謀論者為何這樣認為?

其實疫情發生之後,像俄羅斯以及日本都曾懷疑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來自美國。不僅如此,連意大利的1號病人患病,都有可能是在美國夏威夷感染的。

然而,當科學界沒有最後定論出來之前,任何可能性只是猜測。不過,又該如何理解,像美日這些國家埋頭做鴕鳥的行為哪?

正如我在開頭所引用的那句話——只有當潮水退去後,才知道誰是裸泳。然而,當投資界的話放到治理上,雖然不是特合適,但是勉強可以解釋:即各國都有自知之明,都知道自己是否在裸泳。

如何理解自知之明?簡單理解,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知道自己應付不來如此大規模的傳染病。與其如此,還不如裝作沒有發生過。其應對能力強弱與否,看看美國的醫療就知道了。

美國雖然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但是美國的醫療體系是私立醫療。換句話說,美國醫療都交給了市場。因此,假設有傳染病爆發之後,醫生完全可以把板凳一推,然後下班回家。

對於美國來說,他們沒有權利要求這些醫生強制上崗。然而,這還不是問題的關鍵。美國醫療體系的昂貴,也限制了美國對於傳染病的治理。

前段時間有消息稱,美國男子懷疑自己患上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僅是去醫院做了一次檢測,就花掉了3270美元。即使有保險能報銷,仍然要支付1400美元。

這是有保險的情況,美國還有大部分的窮人沒有購買商業保險,或者是購買了保額較低的商業保險。對於他們來說,每檢測一次都是一筆不小的花費,更不要說去治療了。

有人可能會有疑問,美國人不是很有錢嗎?為什麼連病都看不起?其實這是消費觀念的不同,對於中國人來說,我們喜歡存錢,甚至是花昨天的錢享今天的福。

但是對於美國人來說,他們喜歡花明天的錢想今天的富。因此,美國民眾的信用卡持有率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國家之一。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人基本上沒有存款。

沒有錢就不敢去看病,美國政府又不進行財政兜底,有病也不敢去看,即使生病也只能硬扛。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美國進行大範圍檢測,生病的人越來越多。

為了不至於發生醫療擠兌現象,美國也只好做一個縮頭烏龜。我不檢查就是沒有,沒有確診就說明情況良好,情況良好就沒必要檢查,如此一來形成一個閉環。

實際上,美國在2009年應對甲型H1N1流感時,也是用了這樣的辦法。早期裝作不知道,等到後來蓋不住之後,才把事情抖落出來,最終導致全球近6000萬人感染。

綜上所述,美國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態度不是因為有疫苗,而是知道自己是在裸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