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漢獻帝從權臣手中逃走,憑藉天子身份,有可能東山再起嗎?

劉黃叔


假如漢獻帝能從權臣手中逃走,我想也不太可能東山再起了。

歷史的問題總是充滿爭議性。以我個人觀點看,每逢朝代更迭,都會有很多的有能力之人在爭奪帝位,出現的只能是一個名額。可是為什麼有人在明明不佔優勢的情況下依然能獨得皇位,我想這不是偶然,是歷史的必然,都說當皇帝的人是龍種,身邊有很多人為之效死忠,其實我覺得這就是一種勢,大勢。有這種勢才有可能成功

東漢末年漢獻帝權利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各方勢力都在蠢蠢欲動,此時的漢獻帝在人們心中雖然是皇帝。是龍種,那是人心中根深蒂固的觀念,但是已經沒有勢了,你想皇帝的位置需要別人來施捨,這種勢能服眾嗎,即使有。當然即使是有這種勢,也只能是劉備給的。其他人也不可能,可也不敢保證劉備給不給漢獻帝這種機會,如果從曹操手裡跑到袁紹手裡,跑到袁術手裡,結果也許更糟。

這裡說說劉備的因素,劉備手下的關羽,張飛,趙雲只聽劉備的。不管真心假意,他們就是覺得劉備才是明君,這也是為什麼當諸葛亮提出劉備稱帝的時候他們積極響應的原因。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漢獻帝跑去劉備那裡,拿著本是劉備的東西去賞給劉備,劉備也不是這麼傻





貝茗楊


如果漢獻帝從權臣手裡逃走,憑藉天子的身份想東山再起,這是絕無可能的。這個權臣是指曹操,幫助獻帝逃走的只能是當時在許昌的皇叔劉備。就是劉備用瞞天過海之術,帶領獻帝離開許昌,劉備能去哪裡?袁紹是當時最大諸侯,肯定會接納獻帝,但劉備有把握要求袁紹為獻帝效忠,復興漢室,又怕離了狼窩進入虎口。唯一想到的是大漢皇族,荊州劉表。劉表對獻帝的到來肯定歡迎,荊州雖是富庶之地,但是四戰之地,極易受到四面攻擊。劉表沒有雄才與野心,只想做個守成之主,手下也沒有雄兵和高級謀士與一流將領,維持荊州安定尚且不易。有獻帝在荊州,劉表不會讓劉備做主,獻帝以荊州為第二政權,可下詔向天下諸侯援助,共同對付曹操。袁紹可能會資助獻帝一些錢糧兵馬,孫策會盡最大努力資助,因孫策勇猛豪爽,性情耿直,比較忠心,會資助獻帝五萬錢、三千斛糧草,一千兵馬。益州劉璋也會資助,張魯”五斗米道”就免了,他說自己還在要飯,馬超韓遂地處遙遠,資助三百匹戰馬。此時袁術已稱帝,是天下公敵,會與曹操聯手抗敵。劉表好好安頓獻帝,有了各諸侯援助,獻帝生活有了平靜穩定,可與劉備商議國策,操練兵馬,以待後進。。。天下格局沒發生多大變化,曹操經營中原四州,袁紹擊敗公孫瓚完成河北統一。200年曹操袁紹對決官渡,曹操大勝袁紹,孫策被仇家刺殺,孫權接管江東。獻帝在荊州沒有大的作為,劉表只拿出兩萬兵力組建復興軍,劉備所有人馬不到一萬,加上其它諸侯輸選的兵士,總兵力三萬五千人。由左將軍劉備統領、訓練,天下時局已發生變化,袁術於198年在曹操與孫策的夾攻下被消滅,袁紹在官渡之戰後去世,其子為爭冀州之主相自殘殺,河北之地被曹操佔領,又北擊烏桓,曹操統一了北方。袁紹不資助了,孫權也只資助二千斛發了黴的糧草,孫權不比孫策,野心勃勃,自己據有江東,待日爭奪天下,哪管你落魄皇帝的死活。劉璋蜀道艱難,也不接濟獻帝了,還好劉備在隆中請出諸葛亮,使劉備吃了定心丸,荊州暫時得到穩定發展。。。曹操為統一天下,207年舉八十萬大軍南下荊州,劉表已死,其次子劉琮繼任荊州牧,其舅蔡瑁與劉備不和,勸劉琮放棄抵抗,向曹操投降,獻帝只得隨劉備南撤。劉備派諸葛亮過江聯合孫權,贏得了赤壁之戰勝利。此時天下形成了曹操、孫權、劉備三股最大勢力。曹操新敗回到許昌,荀彧離開曹操到了荊州,魯肅也離開孫權來到獻帝身邊,大漢忠臣、臣荀彧、臣魯肅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獻帝龍顏大日,加封劉備為荊王、大將軍,諸葛亮為大軍師、隆中侯,荀彧為司空、穎川侯,魯肅為大司馬、南陽侯。劉備、魯肅率軍取川,諸葛亮、荀彧守荊州。劉備佔領成都,集蜀中將士及荊州強大兵力直出漢中,滅張魯,與馬超兵進隴西,連羌氐,佔雍涼,兵進關中,聲勢浩大,各地百姓無不支持。攻佔長安,出:童關,兵鋒直指洛陽。荊州方面也沒閒著,諸葛亮任北伐總指揮,關羽為先鋒,起兵十萬破襄陽,攻樊城,進南陽,奪許昌,會師洛陽。孫權因大勢所趨,出兵合肥,攻青州,入冀州,佔兗州,也順應北伐。劉備在洛陽迎獻帝進京,光復漢室,獻帝在洛陽重振大漢,面南三天,諸葛亮等一班文臣武將告知獻帝,大將軍荊王備,有再造社稷之功,請陛下退位,功是劉備的,人是劉備的,劉備從小就有稱帝野心,能讓獻帝遂願嗎?獻帝無奈退位,劉備奪取皇位,一統天下,大封功臣,大赦天下。





劉坤忠120


沒可能東山再起,即使逃出去了最後的結果也只不過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是其他人罷了。

漢獻帝一生坎坷,先後淪為董卓、李傕郭汜、曹操等人的政治武器,當初漢獻帝通過自己的努力也是擺脫過權臣(李傕郭汜)的控制。但最後的結局卻是落入了又一個權臣(曹操)的手裡。

自董卓亂政以來,天下的各諸侯已經開始慢慢沒了匡扶漢室的想法了,都在為著各自的利益你爭我鬥。關東義兵討伐董卓就是最好的證明,十幾路諸侯賣力的只有曹操和孫堅兩支。更讓人想不到是,身為漢室宗親的劉表、劉璋都沒有出兵,所謂的“扶漢”只不過是喊喊口號罷了。

除了“扶漢”是虛的外,漢獻帝的威嚴也是蕩然無存,當初為了抗衡董卓,世受漢恩的袁紹居然想要立幽州牧劉虞為帝,而並不把漢獻帝放在眼裡。袁紹的弟弟袁術就更過分了,竟然還想自己稱帝。這兩位袁氏後人壓根就沒把漢獻帝放在眼裡。

而當初漢獻帝東歸洛陽,也只有曹操因為有政治利益前去迎駕,袁紹本來也是有機會“挾天子以令諸侯”,但他嫌漢獻帝累贅,怕拖了他的後腿。後來各路諸侯看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益處後都比較眼紅,比如孫策當初就想趁曹操在官渡前線,去突襲許昌,迎漢帝好挾天子以令諸侯,只是後來還沒來得及實施此方案,便被人刺殺了。

因而說,漢獻帝在這些諸侯的眼裡唯一存在的價值便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死後,漢獻帝連這點兒價值也沒了,於是就被曹丕廢了。當然可能有人會說,漢末諸侯中還有一個忠心匡扶漢室的劉備,劉備忠心匡扶漢室沒錯,但他匡扶的並不是漢獻帝的漢室,而是他自己的漢室。如果劉備真心想要匡復漢獻帝漢室,他當初就應該立一位與漢獻帝血緣更近的人為帝,而不是他這個八竿子打不著的“皇叔”。


混沌聊史


不用說如果,漢獻帝本來就出逃成功過。

興平二年(195年),李傕殺樊稠而與郭汜在長安城中各自擁兵相攻。劉協派尚書、侍中去為李、郭二人和解,二人不從。為了爭得政治上的主動權,郭汜陰謀將劉協劫持到自己的軍營,不料未等郭汜下手,消息已經走漏,李傕搶在前面,派兵將劉協、皇后、宮人及大臣們劫去。李傕、郭汜相攻數月,死者萬數,長安城幾乎變成一片廢墟。

在這樣的情況下,漢獻帝劉協在李傕此前的手下楊奉和董承等人的護衛下,擺脫了李、郭的控制,逃往弘農,進駐安邑。惶惶出逃的漢獻帝發現自己有如喪家之犬,漢朝雖大,卻已經沒有了大漢天子的安身之地。一些大臣擁漢獻帝輾轉逃至洛陽。洛陽宮室在戰火中早已成為一片廢墟,百官沒有住所,只得倚牆壁而居,常常數日吃不到飯,有的官員甚至餓死。

為打擊董卓餘黨,擺脫他們的威脅,漢獻帝飲鴆止渴,採取了以虎擊狼的權宜之計,招來了兵強馬壯的曹操。公元196年六月,曹操迎獻帝北上,遷都許(許昌)。威脅如願解除,但曹操卻在朝廷中站住了腳。就此漢獻帝徹底淪落為曹操手中的傀儡,而曹操也開啟了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時代。

即使漢獻帝有機會再次從曹操手中出逃,手裡沒錢沒兵,他還是要面臨或者餓死,或者被亂兵殺死,或者被其他諸侯迎為傀儡。因為他在曹操手中時弄出的那些小動作,我想最後一種最沒可能。


蕭立誌


對於獻帝來說,翻身農牧把歌唱是不大可能的。最多也就是從一個權臣手裡逃脫,又被另一個權臣掌握手中。


獻帝作為東漢王朝的末代皇帝,他的帝位來源本不純正,是董卓殺少帝劉辯而已陳留王之尊登上大位。也是因為如此,獻帝一開始就沒有自己的班底,雖然朝中部分文官還是恪守君臣之道。獻帝沒有軍隊卻捧著玉璽,在亂世之中就像是一隻綿羊,只得被餓狼蹂躪。這是他的命運。

事實上獻帝也反抗過命運,但是作用不大。


據史料記載,董卓死後,其部將李傕、郭汜為了爭奪劉協獲取政治上主動而相攻數月,死者萬數,長安城幾乎變成一片廢墟。不久,劉協在原李傕部將楊奉、牛輔部曲董承等的護衛下,擺脫了李、郭的控制,逃往弘農,進駐安邑,又輾轉東行。誰料到這次又被兗州刺史曹操掌握,於是獻帝又成為了曹操的傀儡,這個身份直到東漢滅亡才算是結束。真是時也命也。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民不聊生。當時的漢獻帝劉協雖貴為天子,但早已失去了對局勢的掌控,沒有一兵一卒,沒有糧草器具,甚至吃穿用行這些基本問題都得不到保障。各地豪強割據一方,都把這位有名無實的皇帝當作累贅一般敬而遠之,如躲避瘟神一樣。在這種局面下,也只有曹操慧眼獨具把漢獻帝接回許都,供他吃供他穿供他玩。曹操雄才大略,看準了“挾天子以令諸侯”帶來的巨大政治利益,進而逐漸一步步吞併其他州郡,統一北方。

假如漢獻帝果真逃出許都,想憑藉天子的身份東山再起,重振大漢王朝。這是基本不可能的事。那個時期戰亂紛紛,先不說各地諸侯傭兵自重,會不會分你一杯羹,資助你一些錢糧和兵員,但憑為了生存估計就沒有幾個諸侯能施以援手的,不然不會在東都洛陽被大火燒了之後,漢獻帝無處安身時無人來迎取。也就只有曹操獨居匠心迎接漢獻帝回許都,而漢獻帝至少可保衣食無憂。你天子的身份在當時一文不值,更甭想東山再起了。不誇張的說一旦離開了曹操,漢獻帝劉協能不能活過20歲還是個未知數。


史客不輕鬆


個人觀點,完全自創;如有雷同,純屬抄襲。

首先,存在東山再起的可能,分久必合是當時的趨勢,只不過歷史偶然選擇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是曹操得勢的重要幫手,尤其是控制了所有有能力的漢臣,尤其像荀彧,如果漢獻帝出逃依附劉備,自帶良臣與猛將、士兵,勝負也未可知;

其次,此處說的東山再起指的是漢朝而非劉協本人,個人猜測劉備恢復漢室後可能會架空劉協,自己或者後代取而代之,這是歷朝歷代中國人對權力的迷戀,但是應該只是換代不會改朝,大家都姓劉嘛,都是漢高祖的後裔,得要給祖先留面子;

最後,歷史沒有如果,以史為鑑,知興替、明得失,分析時代背景事件背後的原因而自省足矣。

謝謝!望採納!





北斗日月


當時東漢分裂形勢已成,中央朝廷毫無權威,地方勢力做大,漢獻帝只不過是從一個權臣手中逃出,又落入一個權臣手中,毫無可能東山再起。



從董卓進京,擁立漢獻帝稱帝開始,董卓把持朝政。因為董卓擅自廢立再加上本人殘暴不仁,惹得朝廷內外、上下天怒人怨,最終被司徒王允和呂布刺殺。很快,董卓部將李傕、郭汜又攻入長安,殺死王允,趕走呂布,為董卓報仇。漢獻帝又落入兩人之手,朝政也被兩人把持。不久,李傕與郭汜兩人反目,帶領軍隊大打出手。李傕劫持漢獻帝,郭汜劫持公卿大臣,兩邊互相攻打。這時,漢獻帝擺脫兩人控制,逃到了殘破不堪的洛陽。但這時洛陽已被董卓防火洗劫成為廢墟。曹操得知消息,就把漢獻帝迎立到了許昌,開始了“挾天子以令諸侯”之路。以此,曹操最終到了借皇帝名義號令天下的大義,也因此在群雄混戰之中取得優勢地位,為後來奪取天下創造了有利條件。



漢獻帝擺脫了董卓控制,又落入李傕、郭汜之手,後來從李傕、郭汜處逃出,又陷入曹操之手,正是由於本身毫無勢力,始終不能擺脫傀儡的處置。即使僥倖後來從曹操處逃脫,也不會擺脫這樣的處境。比如,當時勢力更強的袁紹,在董卓時期就用另立天子的野心,想要與韓馥謀立幽州牧劉虞為帝,但劉虞所拒絕,不了了之。兄弟袁術更直接冒天下之大不韙,直接稱帝;比如,以仁義著稱的劉備,在漢獻帝被迫退位後,就急不可耐的稱帝。天下諸侯當時手中有兵有將,誰不想稱王稱帝。不論逃到誰的手中,結局總是一樣的。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300多年後的北魏再次發生同樣的事情。高歡消滅了把持朝政的爾朱勢力,擁立孝武帝元修為帝,但很快孝武帝就與高歡產生矛盾,矛盾勢力強大的高歡,孝武帝被迫逃到關中的宇文泰處。這時,北魏分裂成列東魏、西魏。而孝武帝、宇文泰的西魏,政令仍然全部由宇文泰所出,孝武帝仍然是有名無實。孝武帝仍受制於人,心中不悅,與宇文泰漸生嫌隙。宇文泰乾脆將孝武帝毒死了事,另立新君。

所以,沒有實權的皇帝,即使逃到哪裡,命運都是一樣的,毫無東山再起的機會。


一壺清茗品春秋


漢獻帝是沒有這個能力的。我們先看看漢末諸侯的表現。

從董卓開始。董卓是個武夫,可以說殘暴不仁,野心勃勃。漢獻帝在董卓的陰影下戰戰兢兢。

董卓死了,漢獻帝仍然對抗不了他的兩個手下。

曹操來了,漢獻帝更加乖巧。其實他已經被前面幾位嚇破膽了,好在曹操對他不錯。

漢獻帝佔據大義名分,為人也聰慧。然而他連自己皇宮內部的太監宮女都無法完全掌控,更不用說爭奪天下的世家軍閥了。

他從權臣手中逃走,大概率是被另一個權臣挾持繼續當苦命的傀儡。當然也很有可能會因為不會生活在路上被餓死。


佛系說事兒


幾乎不可能。

首先要面對三個實力強大的軍閥:(1)曹操;(2)劉備;(3)孫權。再這三個人當中,除了孫權實力可能稍微弱了一點,另外兩個人的戰鬥力在三國的歷史上都是能拍上名。如果漢獻帝想要重振漢室,至少要將三國中的兩家消滅才可以。當時按照當時漢獻帝的能力來看,他並不是一個有實力的人,在中國的歷史上能夠穩定甚至同事消滅這三個軍閥的人,應該只有李世民一個人了,朱元璋都排不上號。

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但要在曹操成事之前。曹操殺了貴妃之後,漢獻帝基本上已經沒有活路了,像曹操這種謀定而後動的人只有底氣足了才會如此肆無忌憚。(1)在董卓死後,漢獻帝必須阻止王允等人自我滅亡的行為。將涼州兵收復,最好能收為己用,當時漢獻帝手下還是有以些忠臣良將的,他的機會還是非常多的。

在亂世之中,手握重兵和城池才有勝算的把握,有了軍權就相當於有了話語權,一個人有了兵權才有可能消滅敵人。漢獻帝一個光桿,要啥沒啥,到誰手裡也只能是一個傀儡皇帝,城池是最難能可貴的東西。漢獻帝如果有足夠的統治力,我覺得武帝還是可以當徵西將軍曹侯的。(2)漢獻帝必須有曹髦的骨氣,要有拼死一搏的勇氣,豁出去和曹操魚死網破。

後世司馬昭的形勢就比曹操好的多,曹魏在曹操死後基本上被司馬家族架空了,而且曹操一直是一奸臣存在的,天下對曹魏政權估計也是恨之入骨,沒準還頗有蒼天饒過誰的感覺。然而曹髦玩了命,生生的讓司馬昭包括其家族遺臭至今。

曹操當了魏王以後,其屬地的叛亂一直沒有平息,如果在開始的時候漢獻帝就和曹操魚死網破,別說曹操了恐怕也沒有後面的司馬家族了。漢獻帝雖然自己可能不保,後世不說,但劉備的機會還是非常多的,而且要麼不做要麼做絕,不能給曹操留下和平演變換皇帝的時間和機會。就算保不住漢室江山,那漢獻帝也對得起列祖列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