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失誤一切白搭?為何戰術上的成功無力扭轉戰略上的失誤?

靜夜史


當然啦,例子就是二戰日本 ,戰術相當強,但戰略極差,空一格也可以秒殺日軍。

今天我們用三國的故事為大家快讀一本市場營銷的經典書。

什麼戰略呢?

就是爭奪用戶的心智。

市場就是爭奪用戶的心智,在用戶的心裡佔有一個名詞,比如可口可樂就佔有了可樂這一個名詞。寶馬就佔領了汽車裡面的駕駛樂趣這個詞,沃爾沃佔領了安全這個詞。

三國也是啊。

三國的各位佔領了什麼名詞呢?

曹操佔領的應該是漢朝最佳代言人這個名詞,他迎獻帝,奉天子以令諸侯,其實就是天子代言人,漢朝CEO,他的一生,也是忠實於這個心智名詞,到死了都沒有稱帝。因為他知道自己之所以成功,就是佔有了這個名詞,如果一稱帝,他的企業就開始擴張,從而失去了這個名詞,其中的危險比擴張的誘惑還要大。

那劉備佔領的是什麼心智呢?他佔領的是漢室正宗這個名詞,他一開始是以中山靖王之後自稱,想爭奪的是漢室代言人的名詞,當然,因為他的實力太差,基礎太差,所以在這個名詞的競爭上,他敗給曹操。那怎麼辦?他只有去尋找另一個新的名詞,這個名詞就是漢室正宗,宣佈曹操控制的那個漢室已經是傀儡,不具備意義,自己才是真正的漢室正宗。

孫權佔有的又是什麼心智呢?他知道自己一不是漢室CEO,手裡也沒抓個皇帝,二也不姓劉。所以,他只好尋找另一個心智名詞:安全島。他的東吳是亂世安全島,你們在中原要是呆不下去,可以到我的東吳來,這裡保證你的安全。靠著這個,孫權也是壟斷了東南,拿到了屬於自己的市場。


這是三國市場上利用心智名詞取得成功的,我們看一下失敗的那些人,他們為什麼不成功。

比如袁術。袁術的策略是新皇帝。自己要稱帝。

那麼,這個戰略行不行呢?

當然是不行的。因為我們知道心智有一個特點,就是厭惡改變,不喜歡變動。

比如提到可樂,大家都知道要麼是可口可樂,要麼是百事可樂。這已經定型了,你搞一個其它的可樂,很難去挑戰人的心智,他們不願意轉變。

那麼皇帝這個心智名詞,其實是屬於漢朝的,是劉邦時代開始強調了三百多年的。沒有一定的基礎,是很難推翻這個心智名詞,尤其是漢獻帝還在,人家還沒徹底倒臺,你猛然要去佔有已經紮根的名詞,那當然也是行不通的。

還有袁紹,袁紹也是漢朝代言人這個金色名詞的競爭者。

按說,他是比較成功的,因為他實力強大,一度是北方老大。但是他在經營中沒有強調這個名詞,比如他的謀士田豐建議他把漢獻帝迎過來。他沒有采納,這就是犯了致命的錯誤。

你手中沒有董事長,怎麼宣稱自己是CEO呢,董事長都不投你的票,你算什麼代言人?

所以,一定要競爭一個讀者心中的心智。那所有的經營策略一定要圍繞著這個名詞展開。

在最關鍵的迎獻帝上犯了錯誤之後,袁紹就註定要失敗。

這是比較有機會的,他們至少曾經提出了名詞,然後試圖去佔領他,那些沒有提出名詞,也就是沒有定位思想的人,就完全是打醬油啦。

比如呂布,他到底想幹什麼呢?無非是佔一個地方,他沒有長久的戰略思想作為基礎,所以他就算能夠打下一座城市,也無法持久。

那麼,怎麼佔有用戶的心智呢?

關鍵就是差異化,不要試圖去搶別人的名詞,因為搶別人的名詞就是改變心智,但心智具有不易改變的特性,其結果可能是事倍功半。

企業不能擁有競爭對手已經佔有的同一個特性,必須另找其他。

比如孫權,他就從來不去搶什麼恢復漢室這樣的名詞。因為他知道他永遠也搶不過,所以,他獨創了亂世避風港這樣的名詞。而他成功的秘訣,就是告訴用戶,自己不是什麼。

在市場裡有一種現象,告訴產品不是什麼,往往比告訴對方自己是什麼還有效。

比如汽車當年就被稱為不用馬拉的車。那東吳如果要描述自己是什麼,那是很困難的,是南遷士族的避風港,是本地豪族的保護者,是擁有長江天險的堡壘。

這太麻煩,他只要告訴用戶,東吳不是中原就可以了。

這就是市場另一個東西,簡單往往比複雜更好。

這個東西可以從何進誅太監看出來。何進的方案是引各方軍閥入京,共襄盛舉,但事實上這個方案太複雜了,曹操的建議就是用派出所的人就可以辦好了。可惜何進不聽,自己送了性命,還搞得天下大亂。

此外,要強有力佔有心智,一定要聚焦,就是所有的經營策略都應該是為了強化自己擁有的名詞。

比如沃爾沃汽車除了安全之外,就千萬不要把廣告費投在駕駛樂趣高上面。

劉備在這方面就做得特別好,他到了四川之後,自稱漢中王。

其實劉備的大本營在成都啊,不在漢中啊。他應該稱成都王啊。

這就是他為了強調自己是漢室正統而下的功夫。

當年劉邦跟項羽爭天下,就曾經被封為漢中王。

劉備叫自己漢中王,就是強調自己是劉邦大業的繼承者。

正因為劉備不斷強化自己漢室正統的特性,諸葛亮在後面才有底氣罵死王朗。因為劉備集團佔有正統這個名詞遠勝過曹操集團。

這就是市場裡的:當品牌能牢牢建立一項利益,佔據一個字眼,

顧客就可能賦予它很多其他利益,稱為“光環效應”。

劉備佔有正統之後,跟忠誠、希望這些東西聯繫在了起來,這是用戶給他額外的光環。

曹操佔有最佳代方人之後,跟實力、中原最佳出路等等聯繫在一起,所以,就連孔融這些原本看不起曹操的人,也不得不到曹操這裡打工。

所以,心智是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所有成功的人都是因為佔有了心智。所有失敗的人都是因為沒有建立心智。

董卓在進京之後,原本佔有了漢朝最佳代言人的心智,但是他昏招迭出,先是改皇帝,然後大開殺戒,又要遷都,每一步都是在破自己在用戶心中的心智,活生生把這個心智給讓了出來。

這些就是三國裡的核心市場精神。親們get到了嗎?


腦洞歷史觀


到1938年底,中國抗日軍隊幾乎沒有取得一次大型會戰的最終勝利,哪怕是曾經在臺兒莊短暫大捷的徐州會戰,也是以第五戰區全軍撤退告負,期間的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忻口會戰、蘭封會戰、武漢會戰等等莫不如是。實事求是地說,侵華日軍在這一階段戰術上是比較成功的。於是武漢會戰以後,雙方的下一階段戰略安排愈發顯得重要起來。

(東條英機劇照)

就重慶政府來說,既然華北、華東、華南和華中的富庶之地和大中城市已經淪陷,軍政機關已轉進大西南後方,便接受了延安方面以及蔣百里的抗日理論:在初期以空間換時間之後,開始利用西南山地與日軍進行長期的“戰略相持”。除在河南和湖南段留駐重兵與敵對峙外,其他主力全部沿雲貴川邊界佈防,以拱衛大後方為中心任務。

武漢淪陷後,日軍已經沿著長江深入到距離中國海岸線1200公里的區域內,岡村寧次的第11軍猶如一個深入中國腹地的大腦袋,而從武漢到華東沿海的“脖子”又特別細長,日本人希望“三個月內”迫使國民政府投降的美夢已然破滅,下一步怎麼搞,日本人之前沒有預案,內部也產生了分歧,其結果就是戰略上陷入迷茫狀態。

(岡村寧次劇照)

日本內閣表示有點打不動了,因為一年多的戰爭已經損失兵力20多萬和耗費了80億日元的軍費,對日本舊幣大家可能理解的不太直觀,這麼說吧,該數字是日本在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參加一戰和“九一八事變”所有軍費開支和的1.6倍!比如1938年,日本黃金儲備約為13億5千萬日元,將近20個月的侵華戰爭後,在國際上購買戰略物資已經花去了9億6千萬日元,快破產了。

日本軍部也懵圈了,因為沒有想到會打這麼長時間,日軍連續兩年已經擴編了17個師團,師團總數翻了一番,兵力則翻了兩番達到120餘萬人,精壯和有經驗的兵源開始短缺,到1938年底,侵華日軍的原現役士兵只有11.3%、預備役士兵為22.6%、後備役士兵高達45.2,其他已經開始使用第一補充兵了。即便如此,兵力仍顯不足,軍備生產也力不從心,陸軍省和參謀本部說什麼都要喘口氣。



於是日本政府、軍部和前線將領不可避免地產生了戰略上的分歧,以陸相板垣徵四郎、參謀次長多田駿、參謀本部謀略課長影佐禎昭、中國課長今井武夫為一撥,決心改變方略以“政治誘降為主、軍事打擊為輔”,意即用最小的軍事代價來迫使重慶政府乞降。一方面,他們開始尋找可以利用的代理人:“起用中國第一流的人物,建立反蔣反戰的政府”,另外一方面,又派員與蔣氏的代表秘密接觸,同時發佈嚴令,限制前線日軍擴大作戰地域。

以岡村寧次為代表的前線昭和軍閥們算一撥,他們不認為板垣徵等人的誘降會有作用,胡說什麼:“抗日勢力之中樞既不在在於重慶政府要人之意志,不在於包括若干地方雜牌軍在內之200萬抗日軍,而只在以黃埔係為主體的嫡系軍隊的抗日意志。只要該軍存在,迅速和平解決有如緣木求魚”。因此這幫人強烈要求增兵添將,一舉攻入四川推翻重慶政權。



胳膊那是扭不過大腿的,畢竟是板垣這幫傢伙掌權,於是1938年底開始日本開始拉攏未來的頭號漢奸汪精衛,前一年的12月汪某人就曾煽動孔祥熙在日本所提的停戰條件上簽字,由此被日本人視作可以扶植的對象。汪精衛於1938年12月叛逃、1939年赴上海、1940年3月在日本的扶持下成立南京汪偽政權,日本政府和軍部認為重慶政府必然因此垮臺,無需大動兵戈了。

在這一時間段裡,日寇第11軍在戰略束縛下只能做有限攻擊,比如1939年攻陷南昌、1940年西犯宜昌,卻始終沒有權力和實力繼續深入川陝,儘管這幾次進攻戰役在戰術上都頗為成功,也造成了中國軍隊較大損失,但根本不能動搖中國軍民的抵抗意志。岡村寧次期間不停爭辯,板垣等人一發火,1940年3月乾脆把丫弄回東京坐冷板凳去了。

(秘密談判劇照)

從1938年底到1941年初,中國抗日軍民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度過了最艱苦的歲月,軍隊也以三分之一頂在前線、三分之一為預備隊、三分之一在後方整訓的方式得以整頓。而當日本人兩年左右發現汪偽政府根本起不到什麼作用時,國內經濟進一步惡化、戰略資源越來越少、國際形勢也發生了巨大變化,距離太平洋戰爭爆發已經為時不遠了。

直到1942年初,日軍參謀本部才終於制定了進攻川陝的“五號計劃”,擬動用八個以上的主力師團從南北兩向攻入川渝,然而還未及實施,美軍轟炸東京的事件又使日軍匆忙發動了“浙贛會戰”,五號計劃被扔在了一邊。

(近衛首相劇照)

到了1942年秋季以後,隨著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屢遭大敗,不斷從中國戰場抽出部隊,圖謀川陝的戰略計劃事實上已經破產,只能陷入持久戰的汪洋大海之中,戰敗只是時間問題了。

所以二戰時期的日本軍部是標準戰略上的侏儒,而無論前線日軍憑藉素質和武器取得多少次戰術上的成功,都無法扭轉日軍在戰略上的失誤和失敗,再加之戰爭的非正義性和戰略資源的匱乏,最終的結局早已註定。


度度狼gg


《亮劍》中常乃超少將在給李大腦袋等一幫人上課的時候說過,我曾經在南京國防部工作過兩年,我並不認為從那裡發出的命令都是愚蠢的。這話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作為國軍統帥部來說,其實很多時候在戰略上是正確的,但是到下面交給將領們去執行的時候,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情況,從而導致原來的戰略根本沒有能夠實現。也就是說,不僅是戰略上的失誤,讓戰術上的成功白費力氣,如果戰術上沒有執行力,戰略做得再好,也是一張廢紙,毫無意義。

而且,很多時候,國軍不僅在戰略上是正確的,在戰術上對形勢和局面的估計,做出的應對策略也都是正確的,但最終仍然可能導致了整個戰場的崩潰。為什麼呢?因為戰爭一旦爆發,就會隨時出現情況變化,當然需要根據戰場局勢的變化不斷調整,做出相應的應對。但如果要繼續朝著之前既定的目標繼續前進,就需要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做出正確的選擇。也就是說,對時機要把握好,如果時機把握不好,即便是所有的措施都是正確的,實際上也等於錯誤。

淞滬會戰就是典型的這種情況,幾乎每一次的選擇都是對的,但是每一步都慢了不止一拍,從而導致整個會戰最終是潰敗收場。

按照之前制訂的作戰計劃,應該在淞滬戰場與日軍消耗一段時間之後,就先有組織的撤退到蘇州河以南,放棄蘇州河以北陣地,再有組織的逐次抵抗,交替掩護,撤退到吳福線、錫澄線的既設國防工事,依託工事繼續抵抗日軍,等日軍攻擊頓挫之後,從一線撤下來的部隊經過整頓和補充之後,再從兩翼出擊,從側翼包圍日軍,將入侵日軍殲滅。這是第二道防線,如果第二道防線失守,就撤退到南京附近,仍然是利用既設工事抵抗和消耗日軍,再從兩翼迂迴包圍日軍。

但是打起來之後,這個計劃就完全被放棄了,並沒有按照預訂的計劃執行,而是企圖直接在淞滬戰場與日軍進行決戰,從而不斷的從後方抽調部隊增援,一批在前線被日軍打殘了,換下來,再換一批部隊上去繼續捱打,打殘了再換下來,再換一批部隊繼續上去捱打,原定的逐次抵抗,後退決戰的戰略,最終變成了日軍與國軍的增兵競賽。國軍是添油戰術,不斷從後方增派援兵,日軍也不斷從後方抽調援軍來增援,雙方就變成了曠日持久的消耗戰,日軍雖然消耗了不少,但國軍消耗得更多。

到1937年10月下旬,國軍在淞滬戰場已經沒有能力扭轉戰局,那麼最好的選擇當然是主動撤離戰場,保存實力,以利再戰。但在撤退時機的把握上,國軍統帥部又寄希望於國際干預,坐失國軍戰鬥力和戰鬥意志仍然比較頑強的最佳撤退機會,一直到前線陣地已經完全被日軍突破,才被迫退過蘇州河,到南岸繼續抵抗。實際上,撤退到蘇州河南岸之後,國軍也已經沒有多少機會扭轉戰局,那麼就應該利用蘇州河的地理障礙,一面派部隊佔領陣地,掩護主力部隊繼續後撤,利用第二道防線,繼續抵抗。

但在這個時候,國軍統帥部又開始寄希望於國際干預,所以又一次失去了較好的撤退到第二道防線繼續抵抗的時機。終於,日軍的增援部隊和動員能力已經壓倒了國軍,並且在正面突破國軍陣地的同時,從國軍陣線的側翼杭州灣登陸,迂迴包抄國軍後路。這樣,國軍只能下令總退卻。但這時候因為後路已經被日軍切斷,所以各部隊完全失去了組織和行軍秩序,都是奪路而逃,到了第二道防線也沒有佔領陣地組織抵抗,就直接一路狂奔,向南京撤退過去了。

也就是說,在整個淞滬會戰過程中,國軍統帥部的戰略其實問題並不大,每一個步驟也都算是正確的,但最終仍然導致了全面潰敗的局面,就是因為每一個選擇都是錯過了最佳時機之後才做出的,所以始終在戰場上處於被動狀態,每一次後撤都是被動的,沒有一次撤退是主動做出的,在戰場上也就始終受制於日軍,始終無法完全扭轉局面。淞滬會戰如此,南京保衛戰又重演了一次,在該主動撤退的時候沒有撤退,又企圖僥倖於萬一,最終再次導致整個戰役的全面崩潰,數十萬國軍再次完全無組織的潰散,損失慘重。

相比之下,徐州會戰幾乎算是奇蹟。徐州會戰因為已經是處於日軍在戰略上南北夾擊的局面,而國軍已經無力完全擊破其中任何一面的敵人,所以最終失敗幾乎是從會戰一開始就註定了的,但李宗仁卻能夠從容不迫的調度部隊,先在臨沂和臺兒莊重創日軍,取得抗戰爆發以來的首次局部性勝利,之後又在戰局已經惡化的情況下,不失時機的主動組織部隊有序撤退,整個第五戰區六七十萬大軍也能有組織的與日軍脫離接觸,撤離戰場,並未出現淞滬會戰和南京保衛戰那種潰敗局面。

這就是因為李宗仁把握戰機的能力要更勝一籌,能夠在正確的時間做出正確的選擇,而不是在局面已經全面惡化之後才被動的選擇撤退,失去主動撤離戰場的主動權,完全被日軍趕著走。而淞滬會戰的問題就在於,每一次撤退都失去了最佳時機,最後都是在已經完全失去主動權的情況下奪路而逃,所有部隊都以潰散狀態逃離戰場,武器和人員的傷亡甚至超過正面抵抗過程中的損失。一將無能,累死千軍。而一個高明的統帥,就不僅需要把握住打勝仗的機會,也要有能力在不利局面下主動撤離,而部隊還能夠儘可能的減少損失,重新奪回戰場的主動權。

也是在這個意義上,四渡赤水才是主席軍事生涯中的神作。因為在四渡赤水之前,紅軍始終沒有擺脫被國軍趕著走的被動狀態,只能一次又一次的與追上來的敵人死打硬拼,一次又一次的遭受重大損失。而四渡赤水成功的地方就在於,通過出其不意的在敵人的縫隙中間來回轉移和穿插,調動了敵人,讓敵人跟著自己走,而不是自己被敵人趕著走,從而為紅軍渡江北上創造了機會。


蕭武


直接說戰略和戰術的關係可能有點抽象,就先說一個例子吧,2018年的時候中國有個生物學家叫賀建奎,他在違規的情況下通過編輯基因弄了兩個基因兒。

在中國乃至世界學術界和社會倫理層面引起了軒然大波,這一開創人類文明“新紀元”、如果得到國際社會認可的事件,賀建奎絕對可以摘得諾貝爾生物學獎的桂冠。

但是事實是怎樣的呢?賀建奎受到了來自全世界同業學者專家的聲討和抵制,他所工作的南方科技大學直接與其解除僱傭關係,這個留學美國在國際生物學界都薄有聲明的生物學者,最後換來的是三年有期徒刑,罪名是非法行醫罪。

賀建奎做了這麼多工作,為什麼不被人認可呢?這就涉及到戰略和戰術的問題,戰略涉及的是方向,你走路的方向錯了,如何達到目標,哪怕地球是圓的。

戰術則是達成戰略的方法和手段,如果戰略錯誤,你再高明的手段方法,再高效的工作效率,幹越多錯越多,幹越多罪過越大,搞不好就給自己整來個牢獄之災。

因此戰略上失誤的話再討論戰術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當然失敗是成功的母親,很多事情都是相通的,在一件事情上的戰術成功也不是毫無意義,至少可以積累經驗。

為下次戰略成功下施行合理的戰術提供。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天皇宣佈投降,但是當時派駐在海外的日本兵團很多都與基地和總部聯繫不上,依舊在想盡辦法抵抗獲取勝利。

但不論他們多麼努力,日本已經投降,哪怕在海外的日本兵打幾場勝仗,對於整個大局也不會產生任何正向的影響,搞不好美國一評估形勢,再丟幾顆原子彈,那就得不償失了。


歷史三日談


1944年侵華日軍發動豫湘桂戰役,在八個月的時間裡,橫掃了中國中部戰場,佔領4個省會和146座城市。然而日軍戰敗的頹勢卻無法扭轉,看似國軍腐朽不堪,日軍還有困獸之勇,但二戰勝利的天平已經完全傾倒在盟軍一方。

最主要的原因是,日軍執行了錯誤的戰略。



當時太平洋戰場,美軍步步緊逼,已經快打倒日本本土了,所謂的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基本不復存在,日本軍部對日美軍事實力的巨大差距,心裡十分清楚,但就是拉不下面子談求和。而中國戰場,自從武漢會戰之後,雙方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基本沒有爆發大規模戰役,日軍也沒有能力繼續它滅亡中國的妄想。此時作為一個頭腦清醒的人,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在與美軍的戰鬥中爭取更多的便宜,以求能夠把美國推到談判桌前,而不是再發動大的戰役,加劇資源的消耗。



只不過日本有著“下克上”的光榮傳統,正確的軍事決策往往被二愣子低級軍官攪局。在太平洋被美軍痛打的日本鬼子,企圖在中國戰場找回點臉面,這就好比一個流氓地痞被黑社會大佬揍了一頓,回頭就得找比它弱的人欺負。於是冠上打通大陸交通線、聯通各路侵華日軍之名,幾十萬日軍就踏上了瘋狂進攻的路。



戰鬥首先在河南開始,國民黨軍依舊低能,短時間內就丟了鄭州、洛陽等城,日軍很快便發起了第四次長沙會戰。這次薛嶽對日軍準備不足,天爐戰法在日軍絕對優勢兵力面前失效,古城長沙最終陷落,前三次長沙保衛戰的勝果功虧一簣。日軍突進到衡陽,與方先覺的第十軍激戰47天,最終國民黨軍援兵始終未到,衡陽城破。接著,日軍進攻廣西,以善戰著稱的桂軍與敵血戰,但獨木難支,桂林、柳州、南寧失守。侵華日軍甚至向貴州發起攻擊,威脅當時的國民政府陪都重慶的安全。



豫湘桂戰役,日軍以傷亡十萬餘的兵力,佔領了大片土地,掠奪大量資源,我軍也犧牲幾十萬將士,是抗戰以來最慘烈的一場戰役。但一年後,日本人還是投降了,因為豫湘桂戰役發生在中國戰場,中國人民以極大的犧牲減輕了盟軍對日作戰的壓力。日本人不懂這個道理,原本按照侵華大本營的設想,日軍按照滿清入關路線準備,先東北,後華北,一路南下,但偏偏日軍也有好事者,持續擴大與我軍在淞滬地區決戰,提前了侵華的進程,打亂了戰略企圖。後又無法打開局面,日本海軍就到珍珠港挑釁美國人,一連串的勝利讓小日本衝昏了頭腦,他們天真地相信,戰術上的成功疊加可以換來戰略的勝利。



殊不知蔣百里先生提出的“空間換時間”、毛主席提出的“論持久戰”,早早地就將了日本一軍,註定了日本的敗局。正可謂“跳樑小醜,雖強必戮”,日軍戰略的失誤,是無論多少戰術上的成功都填不上的坑。


春秋正義


原諒我稍微抬一下槓:只要戰術上的勝利足夠大,就足以扭轉戰略上的失敗! 比如南轅北轍,他要足夠牛逼繞地球一圈不就到了麼? [呲牙]

姜維守劍閣劉禪投降,無力迴天。他要足夠牛逼直接打出去破長安、下洛陽、擊許昌殺曹賊,那不也贏了麼?

日本偷襲珍珠港,丘吉爾樂了:這下我們不會輸了。美國下場,軸心戰略上就要完蛋了。 可是如果IJN一戰全滅太平洋艦隊、炮轟西海岸、強襲巴拿馬運河... 估計丘胖子就得哭了 [捂臉]

如果荊軻夠厲害,一刀刺死嬴政,少說給六國爭取幾十年時間。如果繼位的是胡亥這個庸才,後續不也很難說麼?

千古遺恨之一,不就是十二道金牌召岳飛,不能直搗黃龍麼? 無數人暢想:如果岳飛堅持出戰……

只要推力吊炸天,板磚也能上九天。[機智] 只要戰術上的勝利足夠大、足夠多,也能撬動戰略,走向勝利 [耶]


天南水閣


戰略失誤,其實很難用戰術去彌補。歷史上有通過戰術成功來彌補戰略失誤的例子,但非常少。絕大部分情況下,戰略失誤了,即便在戰術上獲得成功,也難以翻盤。

以解放戰爭為例,我軍的戰略是殲滅敵軍有生力量。國軍的戰略是佔領重要城市和戰略據點。很明顯,我軍的戰略是正確的,國民黨的戰略是失誤的。

解放戰爭前期,國民黨軍隊對我解放區發動過重點進攻,隨後又進行了全面進攻。不管是重點進攻還是全面進攻,國軍的戰略都是企圖以佔領重要城市和戰略據點,戰術上通過步步為營來擠壓我軍的生存空間。

在毛主席的正確指揮下,我軍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連革命聖地延安都敢放棄。我軍通過運動戰,和國軍進行周旋,在運動戰中殲滅了國軍的大量有生力量。

雖然國民黨軍隊基本上把重要城市和戰略據點都佔領了,但對我軍沒有太大損傷。反倒是國軍,每佔領一個城市,就需要分出兵力來守衛。能供作戰的兵力就會相應地減少。

通過三大戰役,我軍把國民黨軍隊主力幾乎都殲滅了,解放戰爭也由此進入掃尾階段。原先被控制在國民黨軍隊裡的重要城市,隨著國軍主力被殲滅,也悉數回到了我軍手裡。只剩南京還在國民黨手裡,而後我軍由發起渡江戰役,連南京都被我軍攻克了,蔣介石和國民黨只得敗退孤島。

這場以我黨和國民黨的生死之戰,以我軍的全面勝利而告終。很顯然,國民黨的戰略,是完全不如我黨我軍的。即便國民黨在戰術成功了,也無法挽救其敗局。


袁衛宇


小米創始人雷軍有一句名言:“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同樣道理,戰略若出現失誤,戰術再努力很可能是徒勞無功。

好比開車,戰略是方向盤,戰術是油門,方向搞錯了,南轅北轍,油門踩得再快都可能無濟於事。

以西楚霸王項羽為例,鉅鹿之戰,以少勝多,一戰而揚名天下。但是在楚漢之爭中戰略失誤不斷,即便作戰數次勝利,最終依然以自刎烏江而告終。

首先,我們分析戰略失誤之處:

1、民心戰略

俗話說“得民心者得天下”。項羽雖勇冠三軍、拔山扛鼎,但經常作戰勝利之後屠城、坑降兵,民心盡失。

(1)從江東起兵,第一次屠城是攻打襄城,城中堅守,很久才攻下,因此心中怨恨,“已拔,皆坑之”。鉅鹿之戰後坑20萬秦軍降卒。進入咸陽後,又是屠城,殺子嬰,縱火燒宮室。

“居數日,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

與劉邦形成巨大反差。劉邦入咸陽時,封府庫,還軍霸上,“約法三章”,關中父老大喜,“爭持牛羊酒食獻饗軍士”。民心向背一目瞭然。

(2)項羽在平定齊地田榮之亂後,又是防火燒民宅,坑降卒。搞得民怨沸騰,老百姓又起來造反,田榮的弟弟田橫抓住機會繼續聚眾反抗,把項羽拖入了齊國的戰爭泥潭。而這個時候劉邦已還定三秦,逐鹿中原,項羽陷入了兩線作戰,非常被動。

“北燒夷齊城郭室屋,皆坑田榮降卒,系虜其老弱婦女。徇齊至北海,多所殘滅。齊人相聚而叛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項羽在不斷失去民心,讓自己一再被動;劉邦不斷得到民心,所以能屢敗屢戰,直至最後勝利。

2、人才戰略

項羽在用人上才存在重大失誤,當年韓信、陳平在他麾下效力,卻不受重用,兩大奇才跳槽到劉邦集團;對謀士范增的幾次重要建議不予採納,後來又中了陳平的反間計,猜忌范增、英布、周殷、鍾離眛等文臣武將,最後范增黯然離開,英布、周殷投向劉邦,導致南方戰線全部歸漢軍,鍾離眛在垓下之戰是逃離。

而對手劉邦,不斷招攬人才,麾下除了豐沛舊友,還接納了張良、韓信、彭越、叔孫通、酈食其一大批傑出人才。

可詳見本人的頭條圖文《從選人之道探析劉邦、項羽的成敗》、《從用人之法探析劉邦、項羽的成敗》、《從防人之術探析劉邦、項羽的成敗》。

公元前3世紀什麼最貴?人才!得人才者得天下。

3、統戰戰略

項羽在統一戰線上,根本不重視敵我關係的轉化,不考慮建立統一戰線,自己孤軍奮戰。在分封18路諸侯時,因分封不均,激起了多次反叛,田榮因沒被封賞在齊國起兵、陳餘因分封爵位太低在趙國起兵,項羽直接出兵平叛,不考慮招撫、剿撫結合,單純依靠軍事行動,對立更嚴重。

昔日的部下英布擁兵自重,項羽就多次派人去責備,英布惶恐之餘投降了劉邦。若是採用安撫、籠絡策略,不至於失去一個幫手,增加一個對手。

劉邦對統一戰線的運用非常靈活機動。當劉邦受困於滎陽時,韓信不出兵相助,反而請封假齊王,劉邦採納張良、陳平意見果斷地封韓信為真齊王,馬上得到韓信的相助。垓下之戰前夕,韓信、彭越兩人再次按兵不動,劉邦馬上許諾封他們為王,並劃定地盤,兩人很快出兵圍攻項羽,取得了垓下之戰的勝利。

楚漢兩家相爭,存在多個第三方勢力,誰爭取到了,勝利的天平就會向他傾斜。

其次,我們看看項羽的戰術成功之處

在彭城之戰,面臨兩線作戰的情況下,項羽依然能用3萬精兵擊敗劉邦56萬諸侯聯軍,再創奇蹟;滎陽之戰又是大敗漢軍,劉邦淪落到用紀信假冒自己才得以拖延時間逃脫的窘境;鴻溝議和後,劉邦撕毀協議追擊,反而又被項羽打得大敗,劉邦只得深溝高壘自守。在楚漢戰略相持階段,項羽實力偏弱的情況下,仍能多次取得勝利,可見戰術之高。

哪怕是最後陷入絕境,四面楚歌時,項羽仍能發揮出色的戰術。身邊只剩二十八騎,依然指揮若定,分四隊衝擊,“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遂斬漢一將。” 硬是從重重包圍圈撕開一道口子,一直殺到烏江畔,若是不自刎,很可能逃回江東!

從兩軍相持到最後決戰,項羽在戰術上與劉邦比,並不落下風,他的弱點就在戰略。

小結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項羽雖然在戰術上多次取勝,但是戰略上多次犯下致命的錯誤,最終依然是回天乏術!項羽的例子是很好的詮釋。

因此,戰略出行重大錯誤、偏差,哪怕戰術上再強大,也不能彌補戰略的缺陷,無法扭轉大局。


峰頂攬勝


抗日戰爭勝利之後,日本控制的東北被蘇聯佔領,當蘇聯撤退之後,東北成為了真空區,國共雙方都力求先佔據東北。當時共產黨方面,由山東、河北等地抽調十一萬軍隊 入關,國民黨則在美國的幫助下,調集了三十多萬軍隊到東北。

爭奪開始後國民黨把進攻重點指向東北,連續攻佔了山海關、錦州等地,做為國民黨東北軍事負責人杜聿明堅持用武力解決東北,所以他要求國民黨積極增加東北兵力,使東北部隊達到了31萬之多。杜聿明依靠優勢兵力,在東北長驅直入,將東北聯軍打的節節敗退。

1946年3月,東北聯軍與國民黨軍隊的第一次大交鋒在四平開始。四平地處東北松遼平原腹地,在瀋陽、長春之間,是連接東西南北鐵路和公路的交通樞紐,又是糧谷集散地,所以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當時毛主席為阻止國民黨軍長驅直入,配合國共兩黨談判,促進東北和全國和平民主的實現,同時為了給我軍佔領黑龍江重要城鎮爭取了時間,也為鞏固後方根據地打下了基礎,要求林帥進行四平保衛戰。林帥在前線,對戰場有自己的看法,從戰術上考慮,他認為當時我軍與國民黨的實力差距比較大,向中央提出過對四平保衛戰的看法,但是依舊按照中央的部署進行了四平保衛戰。

杜聿明指揮部隊,以優勢的兵力進攻四平,而我軍在頑強抵抗杜聿明十幾天之後,鑑於戰場形勢不利,人員傷亡較多,為擺脫被動,保存實力,即令各部隊撤出戰鬥,這場戰鬥以國民黨的勝利告終。

從戰術上說,國民黨取得了勝利,但是在戰略上,杜聿明卻失誤重重戰。杜聿明的戰略失敗在於四平之戰失敗之後,沒有乘勝追擊到松花江北岸,只是佔領長春、及松花江南岸的城市之後就與東北聯軍隔江對峙。而我軍此次四平保衛戰我軍雖然失敗了,但是後方部隊在這段時間把握機會,將黑龍江地域的城鎮佔領,建立的穩定的大後方。

一個多月內戰全面爆發之後,杜聿明戰略又出現了第二次失誤,他不是選擇渡過鬆花江北上與聯軍主力決戰,而是選擇“南攻北守、先南後北”的戰略,妄圖集中兵力,首先消滅或逼退遼東、遼南我軍,控制遼東、遼南地區,切斷我東北解放區與華東解放區海上聯繫,爾後向北進攻,佔領全東北。

杜聿明的這一戰略就是讓我東北聯軍主力部隊在松花江以北得到了休整,並通過各種農民運動得到的人民的擁戴,實例也逐漸裝大。等到杜律明再北上進攻臨江的時候,我軍的實例已經足以抗衡東北國民黨。而隨著杜聿明進攻臨江失敗,東北國民黨軍就開始走下坡路。

杜聿明在東北戰場的前半段優勢兵力運動得當,通過戰術配合,部隊的機械化和兵力優勢得到了體現,東北聯軍也在國民黨的優勢兵力下節節敗退。但是由於戰略的失誤,杜聿明沒有做到乘勝追擊、使我軍在松花江以北得以站穩腳跟,最後發展壯大,逐步的取得了東北戰場的優勢。


帝國烽火


典型如北非之戰。

隆美爾號稱沙漠之狐,戰術上極其成功,打得英軍,那是鬼哭狼嚎啊。可是有什麼用呢,隆美爾打是打不過他,只須坐等他失敗。

最後隆美爾失敗了,不是因為戰術上的問題,是後勤保障實在是跟不上了。最後,不但丟失了北非,而且喪失了大批軍隊,這是德軍失敗的開始,是英軍反攻的開始。以後就是登陸意大利和諾曼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