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當天,我被老闆裁員了”:60分的員工,就是不合格的員工

“復工當天,我被老闆裁員了”:60分的員工,就是不合格的員工


明天和意外,你永遠不知道哪個先到。

這個話用來形容這次席捲全國的疫情是最合適不過的,尤其是復工當天,公司宣佈裁員一半。

朋友和我說,2月10號開工當天,老闆宣佈公司裁員一半,而朋友的名字就出現在裁員名單裡邊。

說實話,他會被裁,公司許多人都出乎意料,哪怕是他自己本人,也不敢相信。

“復工當天,我被老闆裁員了”:60分的員工,就是不合格的員工


因為他在工作表現都是按部就班,從來不會刻意的偷奸耍滑,做事情也是勤勤懇懇、一板一眼,也沒有見過他什麼時候提早下班。

不過,相應的來說,他從來都給不出什麼建設性的意見,也沒有創造出什麼額外驚喜,就是像一個機械一樣,吩咐到的命令就一定能夠執行。

其實,像朋友這樣的員工,在老闆心中就是打個及格的分數。

若是公司外部環境好,業務順暢,那麼他們在公司就能夠站得穩腳跟。


甚至說,這類人在公司裡是佔據比例最多的,就像一個運行機器。

“復工當天,我被老闆裁員了”:60分的員工,就是不合格的員工


可如果意外降臨,公司現金流出現短缺,那麼這批人也是公司首要清退的,畢竟那些品行差、工作能力低下的員工,早就呆不下去捲鋪蓋走人了。

這也是職場中最現實的真相:你在公司有多安全,就看老闆在心裡給你打多少分。


“復工當天,我被老闆裁員了”:60分的員工,就是不合格的員工


我身邊有個同事,剛剛來公司工作不到一年,崗位是內容編輯。

平時在工作上總是向我抱怨,為什麼自己工作量那麼多?


除了要寫原創文章,還要負責文案的撰寫、廣告文的撰寫,甚至連課程錄音文件都要負責。

可她卻不知道,即便是和她同樣崗位的同事,除了要完成她所做的工作任務,還有公眾號的運營,文章的配圖、封面製作,甚至還要回復留言等,可他們從來沒有抱怨過工作量,而是讓自己想辦法去適應這樣的工作量。

“復工當天,我被老闆裁員了”:60分的員工,就是不合格的員工


有一次主編開會的時候和她說了這個問題,認為她工作的時候效率太低,很多工作都沒有辦法很好完成。

她還振振有詞的說:

“我進來就是做內容編輯的,又不是來做運營,我每天就是要負責寫文章,其他的事情我可不管。”


還有一次,公司在弄著一個課程的銷售,可到了要發佈的時候卻發現課程的推文卻還沒有寫好,問到她的時候,她卻說:


“這任務本來就是銷售做的事情,和我有什麼關係?”

一句話就把問題全部丟給銷售部門的同事,認為是他們負責課程的銷售,就應該他們去寫稿件。

所以,什麼叫做60分員工?

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只完成JD(Job description,崗位描述)的要求就好,根本不管整個團隊的任務進程。

“復工當天,我被老闆裁員了”:60分的員工,就是不合格的員工


你給我這份工資,我就完成對應的崗位需求,按勞分配。

60分員工,只顧掃自家門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也正是因為如此,硬生生把自己活成了一座孤島。

在精細化管理、流程化運作的大公司裡,如果管理得當,業務運作正常的話,這種人只要不刻意捅婁子,是很難被公司拋棄。

但在老闆和管理者眼中,你永遠都還是在裁員名單的前列,因為機械化的員工可以有很多,有創造性的員工才是公司的財富。


“復工當天,我被老闆裁員了”:60分的員工,就是不合格的員工


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話:成年人世界中最大的公平,是風險與收益的正比。

因為立場的不同,員工與老闆的矛盾是永遠不可能消解的。對於彼此的處境,也根本不可能做到感同身受。

就像這次疫情,很多企業都出現了現金流中斷的情況,被迫宣佈破產或者倒閉,但網上很多評論竟然是:

“從沒見過老闆感恩員工,如今來博什麼同情?可笑!”

“資本家賺這麼多,沒想到也有今天啊!活該!”


雖然我不知道是不是他們遇到了一個很差勁的公司和壞的老闆,也不排除很多老闆的確是壓榨員工價值,不斷地畫大餅,可實際上卻沒有給到任何好處。

“復工當天,我被老闆裁員了”:60分的員工,就是不合格的員工


我時常聽見一句話:老闆真的以為自己給得足夠多了,可問題真的是這樣嗎?

細想一下,的確如此!這也許就是絕大多數員工與老闆最主要的矛盾點,也是他們只願幹好自己手頭上的一點活的核心原因。

畢竟,很多公司給的酬勞,與員工付出的辛苦相比簡直就是杯水車薪。

可是,這個“多”與“少”,該如何去界定呢?

在我看來,風險與收益成正比,才是成年人世界中最大的公平。

沒錯,作為老闆的確是公司正常運轉下收益最大的贏家,不過他需要承擔的風險也是最高,很多老闆都希望員工能夠做多拿少,不過這樣的想法只能說他格局太小,能做大事的人從來都不小氣。

你看任正非,他說在華為裡做的最好的一件事,就是在分錢的時候幾乎沒有出錯。

“復工當天,我被老闆裁員了”:60分的員工,就是不合格的員工


老闆賺的多,自然虧的也多,這是他的選擇,願賭服輸,這公平的很。

對於員工來說,也是這樣。如果這家公司的老闆有良心,你做多自然會給多錢,那你想要獲取更多的報酬,你就要多做一些工作,不然那些996、007的程序員,薪酬高真的是因為他們這行福利好嗎?

絕對不是,而是你的風險與收益是成正比。

所以,老闆永遠不是你的對立面,你真正要對立的那個人,是那個不想吃虧卻又想要拿多錢的自己。


“復工當天,我被老闆裁員了”:60分的員工,就是不合格的員工


有人問,怎麼才能夠提高自己在老闆心中的分數,從及格變成優秀呢?

很簡單,懂得換位思考,基於思考的結果並付諸行動。

大家應該都記得前段時間老鄉雞多名員工因為體諒公司困境,聯名寫了一封信並按上手印,提出“疫情期間不拿工資,和公司一起渡過難關。”

董事長束從軒收到信之後,錄了個內部視頻給全體員工,當場撕掉信並且表示:

“我覺得這個是你們糊塗!哪怕我賣房子、賣車子,我們也會千方百計確保你們有飯吃,有班上!”

消息爆出之後,大家都在頌揚這位董事長有擔當有格局,都說他格局很大。但從另一個角度,我看到是這些參加與聯名的員工,無形中給自己創造一個加分的機會,一定在老闆心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可以想想,那些沒有參與聯名的員工,如果二者工作表現差不多,下次公司需要裁員時,你是老闆你覺得會裁誰?

薛兆豐在《奇葩說》裡面說過這樣一句話:

“每個人都是為了自己的簡歷在打工。”

職場上我們要主動做一些超越崗位職責的事情,並不為出風頭,更不為獻媚上司,更別覺得自己做得多就會“吃虧”了。

“復工當天,我被老闆裁員了”:60分的員工,就是不合格的員工


你學到的技能,鏈接到的人脈,擴展的視野,這裡任何一項都能夠讓你更加安全,是將來讓自己變得更好的籌碼。

你要記住,時代拋棄你的時候,永遠不會和你打招呼。停在原地踏步的人,已經被落下很遠了。


“復工當天,我被老闆裁員了”:60分的員工,就是不合格的員工

我是張桓,你給自己打多少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