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人物之辛亥革命先驅胡廷佐將軍

胡廷佐

鄂州人物之辛亥革命先驅胡廷佐將軍

胡廷佐(1880 -1917)原名宗仲,號子勳,大灣武城人幼與叔父廷翼同學,後同投入湖北新軍 工程營當兵,1906年以勞績升為哨長,不久,被選入隨營將弁學堂受訓,兩年後以優秀成績畢業,調升二十二混成協第四十標第: 1 右隊隊官。其間,曾參與日知會,後又加入共進會,積極從事反清活動。

1911年10月10日夜,工程第八營起事,協統黎元洪聞訊,下令禁止出入軍營,並集官長於協司令部,借會議以延宕時間。當革命軍炮襲協司令部時,胡廷佐即吹哨集合,指揮數百人搗毀電報局,奪下官錢局,迅速佔領大東門、閱馬場線,掩護炮隊進駐蛇山。接著,率四十一標經三佛閣出佔長街,沿途攻取警務公所、善後局,直趨藩署。由於藩署積存有全省現金,湖北當局派有重兵把守,雖幾經激戰,亦無法得手,直到清督署及城內各重要機關被攻克後,馬榮等方率部趕來,在蛇山等處炮火的配合下,協助胡廷佐攻取藩署。旗兵官長見大勢已去,即令旗兵打開庫門,企圖搶奪銀兩,被革命軍當場擊斃,餘眾四散逃奔。面對滿庫的銀錠、銀元等,他嚴誡屬下:“有動奪錢財者,立斬不赦!"士兵聞之震懾,終未敢私掠分文。

軍政府成立後,民軍擴編,胡廷佐任步隊第四協第七標統帶,駐防漢口。10月16日,陽夏之戰拉開序幕,清軍第八制張彪集其殘散,糾合河南清軍攝兵,乘火車進犯漢胡廷佐率部地擊火車 頭拆毀軌道, 使清軍車覆人亡,餘都收退漫口,奪得槍支千餘,彈藥無數,首戰告捷,聲威大前後在漢口劉家廟、三道橋等處麈戰中,他時而自任前鋒,時而督隊衝殺,多次立下戰功。11月2日漢口失陷,退守漢陽11月15日,黃興下令反攻漢口,他奉命率部渡過漢水,進據漢口龍王廟碼頭,襲敵後路,清軍不支,逐節敗退,大有逃奔之勢,不料援鄂湘軍避而不前,致使功敗垂成。21日,清軍進通漢陽,次日,美娘山、仙女山失守。他命第一營夜襲仙女山,因遭機關槍猛烈阻擊而退回。23日晨,他親自率部進攻,經過兩個多小時激戰,佔領了美娘山及仙女山東北又加上民軍炮擊,清兵死傷甚眾,諸山頭收復在望,但湘軍此時逗留不進,隨後又擅離陣地,七標陷於孤立,血戰中,他身負重傷,陣地再度丟失,27日,漢陽失陷。

南北議和告成後, 胡延佐升任第二協統領。民國成立,改任第旅旅長,旋調任第四旅旅長,授陸軍少將銜,獎二等文虎章,等嘉禾章。該旅後縮編為步兵第二團,任團長,曾駐守黃岡,進剿潛河,固防樊口,後坐鎮荊沙。1916 年與張駕倫等聯合阻撓袁世凱復闢帝制。次年,孫中山組織“護法運動”,他在用沙響應,宣佈獨立。湖北靖國軍成立,任第一軍第二梯團長兼前敵指揮。 在宜昌戰役中,部隊連續激戰三晝夜,攻克敵軍兩個據點,敵人瘋狂反撲,他著紅裡軍大衣立磨盤山高處指揮,目標顯露,被子彈貫腦而率。1948年9月受國民政府明令裹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